┌────────────────────────────┐ │第 ≈≈≈≈≈≈≈≈≈≈≈≈≈≈≈ 增│ │ 47 ♀♀ 桃 红 满 天 下 ♂♂ │ │ 期 ≈≈≈≈≈≈≈≈≈≈≈≈≈≈≈ 刊 │ │ 同性恋文化与权益进步 │ │ │ │ 2001年12月15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时间:2001年11月16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主讲:二言 同性恋文化与权益进步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晚上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今晚讲我主要想跟大家谈一 下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同性恋权益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可以先谈一下我个人的各方面经历,可能在座的一些人 对于个人故事之类的也会比较感兴趣。然后我会切入正题。如果有时 间的话,讲座的后半部份将展开自由探讨。 我来自浙江宁波,1986年进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就学, 90年毕业后回家乡宁波工作,一年后赴美国,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公 共政策分析的硕士学位。我所修的课程主要涉及到经济学、认知学、 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后,我先进入 匹兹堡一家医院的精神病科担任研究员,我将这段经历当作我在美国 离校后的实习经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校墙外的美国社会,而 且当时我主要在匹兹堡的一个治安最乱的居民区进行孩童和青少年心 理状况的调查。98年上半年,我去弗吉尼亚州的一家金融公司任职, 主要从事市场数据分析。 现在我的日常生活安排就是除了上班之外,下班就是主要从事 《桃红满天下》的编辑工作。当初我走上这条道,也是一个很偶然的 机会。96年下半年,有一对来自北京的朋友到了匹兹堡,当时借宿 在我家里,其中有一位提到他认识万延海,并说他将来美国访问。万 延海当时在美国印制“爱知简报”,我也让他给我邮寄了一份,后来 简报也登我的几篇文章,这就是我在同性恋研究方面的入门。97年 9月初,我们一帮朋友在洛杉矶成立了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 并开办了《桃红满天下》电子刊物,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这次回国主 要是为了参加全国第一届艾滋病防治大会。 国内在过去十年之内的发展变化很大,我这次回家乡宁波,发现 那里已经面貌全非。上星期的一个晚上,我在晚饭前去父母家附近的 一个公园散步,公园设计和维护得非常雅致漂亮,而很令我感到兴奋 的是,我发现公园的台阶旁边总是修上了一道平滑的走道,这是专供 那些坐轮椅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的。虽然一个滑道似乎是一件微不 足道的小事,但我觉得这里面体现出了一个不少的进步,那就是对弱 势人群的关爱和尊重。一提起弱势人群,我们就会联想到妇女、儿童、 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在欧美社会的话,还会加上有色人种、外籍移民 和同性恋者。当然,同性恋者需要更多的大概是尊重,而不是类似于 滑道那样的关爱。当时我在公园里正这么想的时候,后面有个声音传 来:“先生,要按摩吗?” 这番经历对我的感触挺深的,因为我十年前刚到美国的时候,在 美国的公共汽车和任何场所的进出口处总是能够看到为残疾人专备的 设施,其中包括象饮水器这样的设备,都有专设不同高度的几种,因 为坐轮椅上的人无法站起来够到一般饮水器的高度。当时这番东西很 令我感慨,因为在美国虽然很少听到有关尊重残疾人的宣传教育,但 在制度和社会设施方面,他们这方面的历史已经比较悠久,这当然与 他们相对富裕的物质条件有很大关系。中国也有关于保障残疾人权益 的法律,媒体在这方面的宣传也不少,但这回是我第一次在公共设施 里看到这个,所以心里挺感到惊喜的。至于“三陪女”,来之前在媒 体和互联网上经常读到,想不到这回让自己撞上了,当时还挺心慌的。 (观众笑) 所以说,就从这两件小事上,我觉得国内在过去十年中的变化挺 大的。而这些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建了多少幢高楼大厦和多少条高速公 路上,也体现在人的思想上。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就特别想多了解 一下这一些。今天晚上和大家在一起,就是希望进行这一番交流,当 然我想在座的同学们也想了解一下国外同性恋者的生活和社区介绍, 所以我想将讲座分为两个部份,前半部份由我来谈一下我在美国在这 方面的见闻,着重是谈同性恋研究对同性恋者权益进步的积极影响。 后半部份由大家自由提问,我们展开一些探讨,怎么样? 先让我谈一下同性恋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一些历史原因吧。 美国和欧洲的同性恋社区的发展其实和中国现在的情形有一些相 似。我们知道,一个社区的形成,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同一类人,因为 这类人可以创造出某种社区文化,比如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文化的表 达包括同性恋酒吧、舞厅,以及同性恋出版物,等等。酒吧和舞厅需 要有人来消费才能维持,而刊物需要登广告才能够办下去,书籍需要 有人阅读才能够出版。同性恋者在人口中占据一定的百分比,而且这 种分布并不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比如说如果同性恋者 占据人口的5%的话(这是一个比较折衷的估计),那么在一个一万 人的城市里就有500名同性恋者,而这可能难以形成太成型的社区, 因为有很多人不敢暴露身份,大家平时又都戴着异性恋的面具,所以 即使两位天天碰面的同事,两位相识已久的朋友,也不大可能得知对 方的真实感受。在一个人口有限的小城,如果办一个酒吧的话,不仅 规模不大,而且如果每天只是稀稀拉拉来几位客人,恐怕也难以维持 下去。如果换一个一百万人的城市,那么按照5%来计算的话,就有 五万名同性恋者,即使排除那些从来不露面的人士,仍然有着一个相 当可观并愿意或者能够与其他同性发生接触的人群,这样的话,社区 形成了,文化也产生了。所以说,欧美国家的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 往往也是同性恋社区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在美国,这样的城市包括 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芝加哥和亚特兰大等,加拿大有蒙 特利尔和多伦多,欧洲则包括伦敦、巴黎、柏林和阿姆斯特丹等,巴 黎和柏林还选举出了同性恋者为市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的 同性恋文化比较发达,市民们对同性恋已经见多不怪,如果一名同性 恋者竞选政府职位,人们一般不会因为其性倾向的缘故而和他过不去。 让我们看一下我国,大家也知道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玩的地方 多,所能够接触到的圈子里的人也多,象北京和上海等地还有同性恋 者组成的体育运动队,也是因为出于同样的原因,就是人口基数决定 了社区的规模和文化的发展,而其中经济规律起了很大作用。 国外每年夏天举行的同性恋自豪大游行,国内媒体也会有报导, 其实这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误解,以为国外同性恋者的生活都是 这么自由自在。其实不然,根据我的观察,如果生活在偏僻地区,认 识身边同伴的机会也是很少的。比如我们在华盛顿附近有一个名为 “中国同志会”的社交圈子,总共有二三十人,绝大多数来自大陆, 也有几位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大家在周末经常打球,每逢佳节就搞 聚餐,一些外地来的朋友有时候过来玩,结果都不舍得走,因为在他 们生活的地方,或者根本找不到同类人,或者只是三三两两几个人, 也没法搞什么活动。其实这和中国的情形也很相似,比如这次回老家 宁波,我碰到几位当地的同性恋朋友,他们都很羡慕北京和上海等地 的大圈子。 除了人口基数这个必备条件之外,从历史上来讲,同性恋社区的 产生和工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比如现代历史上城市的出现在很大程 度上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因为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很多农村 人口的进入,而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以男性为主。在城市出现和发展 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日益膨胀,而这种膨胀在加大人口基数的同时, 也缩小了男性间的人际距离,这样的话,同性间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多 了。与那些生活在偏僻地区的同性恋者相比,城市里的人在同性性爱 方面得到满足的机会多了,同时也出现了一部份靠出卖性能力为生的 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MB,即Money Boy。这一点和现在中国的 情形又很相似。 所以说,同性恋文化从它产生的那一个时刻起,就带有强烈的城 市化和工业化色彩,而同性恋在城市文化中的反映,也造成了下面这 个现像: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州和新英格兰地区,对 同性恋越表示宽容。美国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享受平等待遇的佛蒙特 州就在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加州的政府各部门也允许雇员的同性 伴侣在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配偶待遇。美国人口署的一项研究表明, 高科技越集中的地区,对同性恋的宽容度也越高,比如众所周知的硅 谷就位于旧金山旁边,很多在硅谷工作的同性恋者就生活在旧金山。 我工作的弗吉尼亚北部离华盛顿市中心开车只有十五分钟时间,也是 另一个高科技中心,被称为全美“第二硅谷”,我经常在上下班的公 路上看到后面贴有彩虹标志的汽车,这说明同性恋者在这个地区公开 身份是比较容易的。而我经常开车去出差的里士满在南北战争之前是 南方的首都,离我家开车只有一个半小时,我那里也住过一年,那里 就保守得令人窒息。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旧金山工作,他本人是一名异性恋者,而 他单位的一位总裁助理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者,有一天我朋友问他: “既然你没有和女孩子试过,你怎么知道自己就一定不喜欢女的呢?” 于是这位同性恋的美国同事反问道:“你没有和男孩子试过,你怎么 知道你就一定不喜欢男的呢?”我那位朋友跟我说,自从听了那句反 问后,以后再也不敢向任何同性恋者问同样的问题了。(观众笑) 除了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之外,在美国对于同性恋表示宽容的 另外两个领域是演艺界和学术界。我对演艺界的情况不是感到很熟, 而且一提到这个我就想起毛宁被刺,以及紧接着出现的一系列八婆新 闻,听起来挺三八的。所以我还是讲一下学术界吧。 学术界机构主要包括大学和研究所,当然很多研究所从属于大学, 在行政政策方面跟着大学走。在美国的大学中,我也发现了这么一个 有趣的现像,那就是大学越好,对同性恋的宽容度也越高,同性恋学 生的生活环境也越好,同性恋教师和职工也越容易公开身份。比如顶 尖的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耶鲁大 学等私立大学都规定,教职工的同性伴侣可以享受配偶待遇,包括医 疗保险、学费优待,等等。即使象诸如乔治敦大学和艾默瑞大学这样 的教会学校,也提供了配偶待遇。虽然公立大学在这方面有着一些限 制,但一些名列前茅的公立大学也为教职工的同性伴侣提供配偶福利, 这其中包括加州大学系列(最著名的就是柏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 常春藤中唯一的公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 密歇根大学也是超一流的公立大学,该校的同性伴侣待遇曾经遭到一 些保守思想严重的州民的反对,因为公立大学受到州政府的财政资助, 而这些保守州民认为他们的部份税金流到了州立大学,而州立大学用 这些钱来为教职工的同性伴侣提供福利,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道德观 受到了冒犯。他们试图以纳税人的名义向密歇根大学提出起诉,不然 就会向州政府施加压力,但密歇根大学校方表示,他们宁愿失去所有 来自州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就是说宁愿让大学关闭,也不会屈服于这 些保守势力。 大学这方面对同性伴侣的宽容和企业很相似。《富比士》杂志评 选出的美国前25名特大企业中,有24名规定在雇用时不得歧视同 性恋者。很多企业也在医疗保险方面为雇员的同性伴侣提供配偶福利, 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如此。当然,企业的目的在于利润,为了吸引人才, 包括同性恋人才,他们才愿意这样做,但大学和学术机构是非盈利机 构,他们为什么也对同性恋那么宽容呢? 在这方面,我想谈一下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学术界这么容易接受 同性恋,这和他们的职业习惯很有关系。做学术,需要刨根问底,对 于所研究的对象需要知道其来源、发展过程,以及结果,等等,学术 界人士也更注重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去对某种现像、某个事物或者某 个人群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话,他们的思维较少受到社会习惯的 左右和钳制,人云亦云的可能性就少了。在这种充满求实精神的职业 习惯的驱使下,他们在看待同性恋问题上也具有较为独立的思考。这 里我想举一下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例子,部份原因在于他是我最喜 爱的作家,所以我总是借助各个机会推销他。如果你知道罗素个人生 活中的多次婚变的话,就能够了解到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异性恋者。 罗素是分析逻辑学的创始人,要他来看同性恋,他就会问:“同性恋 是什么?假如同性恋是一种危害或者堕落,那么我们要先问一下危害 或者堕落的确切指的是什么?其原因何在?”对这些问题刨根问底后, 罗素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了将同性恋行为剔除出刑法分类的呼 吁,结果这番呼吁成为他后来“诲淫诲盗”的罪名的最大证据。我想 许多反对同性恋的人士,如果严肃探究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看法,也许 他们也会看到自己的可笑之处。假如说同性恋者不生育孩子,那么生 育是否一定具有必要?如果看一下中国以至全球目前人口爆炸、资源 短缺的现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明确的。假如你认为同性恋者性 关系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那么异性伴侣关系相对稳定的社会原 因是什么?假如异性恋伴侣的婚约权利及其有关的经济权益无法得到 法律的保障,他们的配偶关系是否也会象现在这么稳定?假如同性伴 侣能够公开身份,能够登记结婚,如果他们的关系能够得到周围亲戚 朋友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在无形中对他们形成某种社会监督的话,那么 我相信圈子里伴侣关系的稳定程度肯定能够大大提高。 所以我说,在公允看待同性恋的问题上,我觉得学术界可以带起 一个很好的头,而且这个头带起来后,也能够产生很积极的社会影响, 特别在科学引导方面。比如前一阵在有关方刚那本《同性恋在中国》 引起的诽谤案中,宣武区地方法院在初审的判决书中写入了“同性恋 是变态之类”的字眼,而后来社科院的邱任宗等专家以及一些文化界 人士就出庭说明同性恋不应该被视为变态,于是在上诉结束后,判决 书里就删掉了这句话。 美国在过去几年中在有关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辩论方面,出现过学 术界和宗教界对立的情况。一次是九四年到九五年间夏威夷有关同性 婚姻合法化的辩论,当时反对方认为同性伴侣将不利于孩童成长,所 以同性婚姻不应该被合法化,他们请来的专家大多来自摩门教会的人 士,而支持一方则请来了各地的社会学家,这些专家用自己的研究说 明,由同性伴侣抚养大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并没有与其他孩 子有任何区别。这样的辩论持续了五天,每天都是正方和反方各自抒 发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律师对双方进行提问。辩论结束后,那位姓张 的华裔法官在判定书上写道:“一切证据表明,同性伴侣不会对孩子 的成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倒是社会偏见给予孩子不少压力,而作为 家长的同性伴侣经常要化不少精力帮助孩子对付这些社会偏见。同性 婚姻合法化有利于证明同性关系的正常性,由此可见,同性婚姻合法 化乃是当务之急。”不过后来由于宗教界发起了全民投票,所以这项 判决无法付诸于实施。去年的佛蒙特州有关同性关系合法化的法庭辩 论中,也出现了宗教界和学术界之间反对和支持的对抗,我记得其中 一位学术界人士是一名婚姻史专家,她追溯了美国允许不同种族间通 婚的历史演变,指出现在很多人看待同性伴侣的异样目光就象五十年 前看待黑人和白人之间的通婚一样,这种目光迟早也会改变的,既然 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一种必然性的社会趋势,而且符合平等权益的原则, 那么佛蒙特州为什么不能在这方面带个头呢?在美国历史上,佛蒙特 是第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州,也是第一个允许妇女参加政治投票的州, 所以历来被视为美国民权进步的先锋,这回它又开了同性伴侣关系合 法化的先例,所以佛蒙特州作为一个小州,虽然在美国的国民经济建 设方面无足轻重,但该州在美国民权历史上却是相当风光的。 当然,学术界对于同性恋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法庭辩论上。美国 的报刊杂志也时而会出现一些有关同性恋的综合报导,一些教会也提 倡对同性恋者进行“治疗”,而这时候,美国精神病学会和美国心理 学会总会出来说话,他们在声明中指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 态,是一种与异性恋相平行的性爱欲望,同性恋者也无需接受任何 “治疗”。这两个学会在二十几年前就通过了专门决议,支持同性恋 者的平等就业权、住房权和公开从军权。在我国,中华精神病科学会 在今年四月颁发的新版疾病诊断标准中,也不再将同性恋统划为病态, 这是个进步。我也希望,今后在我们出现类似有关同性恋的社会讨论 中,中国的精神卫生界也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这样做不仅 是科学的传播,而且也是社会良知的体现。 在谈到同性恋研究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 由同性恋学者完成的。比如说所谓的“同性恋基因”的发现者迪恩· 哈默就是一名同性恋者。我曾经参加美国心理学会第44分会的会议, 在会后交往时发现,这里面的成员基本上也都是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 每当有关同性恋的辩论一在媒体上出现,他们就会援引有关学术研究, 来反驳对同性恋的偏见。这些同性恋学者也会起草一些声明,然后交 给学会审议,审议通过后,就以学会的名义发表。比如美国前两年出 现了同性恋大学生谢泼德被迫害致死的悲剧,但有些基督教人士在电 视和报纸等媒体上谴责同性恋为“罪恶”,要求同性恋者接受“治疗”。 针对这个情况,美国心理学会的第44分会起草了反对“治疗”同性 恋的义正词严的公开声明,心理学会觉得这个决议言之有理,对个别 词句进行修改后,董事会投票通过,然后将声明向媒体发布,以后同 性恋者及其支持者在反驳有关社会偏见时,就可以援引这些声明,显 得出立场的科学性。 但由于很多同性恋研究是由同性恋学者本人完成,这会不会影响 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呢?我觉得在审视同性恋研究时,我们必须从 论点提出和论据的可靠性等方面来考虑,比如样本是否足够大,是否 具有代表性,历史考据是否准确,等等,而不应该因为同性恋研究是 由同性恋学者做出,就对此加以否定。举个相关的例子,美国有很多 有关华人的研究,包括华人移民史和华人社区生活状况等,从事这些 研究的人绝大多数是华人,因为华人更有兴趣去了解自身,同性恋者 对自身的兴趣也是如此。 刚才我谈的到国外同性恋时,主要着眼于美国,这其中有两个原 因。首先是因为我自己在那里有过十年的求学和就业经历,对美国的 情况了解得比较多一些,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就同性恋研究和同性恋文 化的发展而言,美国确实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这主要与它发达的科 学技术和商业文化、人数相对庞大的研究者人群以及同性恋人口有关 (这方面是欧洲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但就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而 言,美国的步伐并不走得最快,甚至可以说大大落后。比如南非和斐 济是唯一两个在宪法中规定不许歧视同性恋者的国家,挪威、瑞典、 丹麦、冰岛和比利时都已经使同性婚姻合法化,芬兰最近也通过了类 似法律,而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允许同性伴侣享受一系列配偶权益, 但在美国只有佛蒙特州通过了类似法律,而且同性伴侣享受到的也只 是州方面所规定的权利,在诸如联合纳税权和外籍同性伴侣的移民权 等方面,同性伴侣仍然无法享受到任何权益。在就业方面,美国国会 至今无法通过有关法律,来禁止针对同性恋者的就业歧视,而从人权 标准上来讲,禁止在住房和就业方面对同性恋者施行歧视是一项很基 本的要求。所以就同性恋者权益的进步而言,我们不应该仅仅着眼于 美国,而应该放眼整个世界。 我说上面这番话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 我们得知了一个真实的外面的世界,也激发起了赶超的雄心。在赶超 的过程中,外部的先进──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制度的某些方面── 我们都有了一个参照物,有了目标。目标为我们的追赶提供了明确的 方向,但它也有可能束缚我们的思维,因为我们有可能光盯住了目标, 而忽视了过程。比如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在欧美社会里,往往被视为 民权奋斗的最后堡垒,它是以妇女权益和有色人种权益为主要内容的 民权运动的继续。在中国无所谓有色人种,而妇女的权益也受到了法 律的保护,比如最近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就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 进步之一。然而,同样作为弱势人群的同性恋者,并没有引起相应的 关注,而我们也听人说过:“同性婚姻在美国还没有实现,在中国怎 么可能?”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其实就暴露了一种自卑和自轻的心态, 好象发达国家办不成的事情,我们想都不用想。 西方社会中对于同性恋的反对理由,主要源自《圣经》。《圣经》 里包含多处反对同性恋的条文,而《圣经》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和影 响,就象孔孟之道以前在中国大行其道的状况。打个类比,我记得以 前写作文,只要提到马克思怎么怎么说,好!论点本身就成为论据, 再也不许对此有任何异议。现在《圣经》在西方社会,仍然具有类似 的功效。我在美国电视上时不时能够看到有关同性恋的辩论,反对方 往往以《圣经》为本来反对同性恋,而即使支持同性恋的一方,也只 是提出对于这些《圣经》条文的不同诠释,而不敢挑战《圣经》里是 否出现过这句话,或者是否需要信奉《圣经》。比如“男男不可同卧” 这一禁令,双方都同意经书里确实有这么一条,但支持同性恋的人会 说,经书里的这条禁令已经过时,就象《圣经》同时规定,不许吃猪 肉,星期天为安息日,不许工作一样,但这些禁令都已经过时,因此 有关“男男不许同卧”的禁令也同样过时了。恕我直言,这些自辩听 起来实在有些勉强。支持同性恋的人从来不敢挑战承认《圣经》的真 实性,不然的话那他们就无法开展社会工作,因为在美国,如果你说 自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或者声称自己是一名无神论者的话,那么周 围很多人就会将你看成象恶魔一样的人,比如美国无神论者学会的一 位女性会长,就是在几年前被暗杀后碎尸万段,凶手到现在还没有被 发现。美国的反流产人士有时偏激得可以去炸毁流产诊所或者杀害流 产医生,他们这么做也都是出于强烈的宗教信仰。那些在南方反对黑 人平等权益最强烈的地区,也同时被称为“圣经地带”。当然,也有 一些非常开放开明的教会,比如一神教会,夸克教会,等等,可惜这 些教会一来规模太小,二来他们比较倾向于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不认 为你必须皈依基督教才能获得自我拯救,所以这些教会并不积极向海 外派遣传教士去“拯救”他国人民的灵魂,而积极在海外传教的教会, 往往是那些原教旨主义色彩比较浓的教会,他们在中国的势力的扩大 会对计划生育或者其它社会政策产生何种影响,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 的议题。 现在我有些扯远了,对于宗教感兴趣的同学,咱们有空可以再聊。 我这里想指出的是,有关同性恋者的权益进展,中国并没有面临着象 西方社会那样根深蒂固的宗教阻力,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开创一番 中国特色。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挺关心互联网上有关同性恋的辩 论,中文世界里的那些反对同性恋的理由其实根本不值得一驳。比如 有人说同性恋恶心,所以反对它,但手术和生育也很恶心。让在座的 人看一下外科手术或者妇女生育的过程,恐怕大家都要晕厥过去,那 么我们是否需要关闭所有的医院呢?你如果说同性恋者不生育,所以 不道德,那么中国和全球现在人口爆炸,资源短缺,那么同性恋者不 生育究竟是在给社会增加负担呢,还是减轻负担呢?答案实在再明显 不过了。说白了,生育本来就是一种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是一种旨 在让自己增益的私人行为,不信的话,在座的可以问问自己的父母, 当初怀上和生下你时,他们有没有想到自己这样做是出于延续人类社 会的高尚动机?所以反对同性恋的人士少拿“人类的未来,社会的责 任”之类的腔调来表现自我优越,这样做实在太虚伪。还有一些人, 就是为反对而反对,他们的论点就是“因为同性恋是坏的,所以它不 好”,也就是说,先把你的脸抹黑了,然后说你脏,这样循环式的反 对,其实里面什么内容都没有,简直就是无赖。 所以我想指出的是,我们在同性恋者权益的进步方面,完全可以 走出自己的道路,而我们在这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经验,比如中国的 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时有胆魄走出这一步,这在人类 历史上也是前无所有的壮举,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改变“重男轻女” 的社会观念方面,已经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至于社会观念的其它方 面,比如中老年人梅开八度,这在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都能够看到。 我想,谈论同性恋,因为涉及到“性”这个字眼,所以就显得敏感些, 但我上星期三在中央电视台里,就看到了针对中学生的性安全教育, 所以我们这方面也在取得进展。至于同性恋,我想如果能够邀请一些 对于同性恋表示支持的人士(其中恐怕主要是学术界人士)上电视台, 或者让一些同性恋人士在电视上亮相,让社会看到一个真实而实在的 同性恋人群,我想这样肯定会取得一定的社会教育功效。我几年前曾 经写过一篇题为《愚人节的笑话》的短文,幻想中央电视台在春节联 欢晚会上推出了一台小品,题目是《年夜饭》,剧中写几位子女在除 夕之夜一起来探望父母的故事,理由有一名儿子带了他的同性伴侣前 来,全家人在吃年夜饭中谈笑风生,其中针对儿子的同性恋及其同性 伴侣,大家也开一些善意的玩笑,寓教于乐。我觉得这样的节目,可 以潜移默化地传达宽容的精神,有助于创建和谐的社会气氛。当然, 如果能够开放影视和其它文艺作品中的同性恋表达,我想肯定能够取 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些工作也是一步步来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到 达,就象影片《卧虎藏龙》的台湾导演李安,他的成名作是1994 年的《喜宴》,该片描写一位同性恋儿子如何试图通过假结婚来对父 母瞒天过海,结果上演了一出悲喜交加的婚宴。这部片子当时和大陆 导演谢飞的《香魂女》同时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后来又获得台湾 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在台湾当时也创下了票房记录,但台湾的同性 恋者平等权益并没有因此而一蹴而就。所以,文艺是影响大众的重要 手段,但我们也必须抱有一定的耐心。 说起影片《喜宴》,我记得1995年该片和大陆陈凯歌导演的 《霸王别姬》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提名,当时这两部片子非 常令国外人士的惊讶,因为他们想不到中国艺术能够对同性恋做出这 般浪漫的诗意表达,而这些影片里面蕴涵的人道意味又是如此浓厚。 所以我相信,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底蕴肯定能够创造出具有东方特 色的现代同性恋文化。我更想指出的是,如果我国能够在同性恋者权 益方面也取得进展的话,肯定也能够使国际社会对我们刮目相看,就 象这回申奥取得成功一样。当张艺谋导演的申奥片在国际舞台上展出 时,世界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而不是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小说 《大地》中描述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我们知道,国外的媒体对中国 进行报导时,偏重于我们的阴暗面,但中华精神病科学会于今年4月 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时,《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英国 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卫报》等都对此做了详细的专门报导。 根据我的观察,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 报》平均每年刊登一篇有关中国同性恋者的报导,而且基本上属于正 面报导,因为我国确实在这方面走在进步的道路上。我们知道,国外 的媒体向来有报忧不报喜的习惯,对他们自己的国家如此,对于别国 的态度也是如此,正所谓“耸人听闻”,即坏消息成为新闻的可能性 要比好消息大得多。但在美国,由于美国人身处自己的社会,对自己 周围的环境比较了解,所以不会因为媒体上一片负面报导而认为自己 国家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很有限,所以 有关中国的负面报导一多,他们就会以这些负面报道去涵盖整个中国, 于是对中国形成很片面很不准确的看法,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记者或 报社,因为“报忧不报喜”本来就是他们的职业习惯,况且很多报道 所提到的个例也是真实的。这里我想插一句,他们那里的大小报纸都 是民办的,没有所谓中央下达并需要服从的精神,所以要求西方报界 从“珍惜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出发,减少妖魔化报导之类的呼吁纯 属对牛弹琴,甚至被人当笑话看。美国的民意认为中国人生活在水深 火热中,政客们就借风推船,动辄左一个谴责,右一个制裁──就象 有些保守派政客动辄拿同性恋者开刀来争取保守倾向的选民一样── 他们将自己标榜为正人君子以获取政治利益,而中国的形像被越涂越 黑,使我国在很多国际谈判中老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我们很多留 学和工作在外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国家很冤枉。不过在许多有关中国的 负面报导中,有关同性恋的报导是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让一些不怎 么了解真实的中国的外国读者看到了中国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可见我 们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所以,在这个讲座的结尾,我想再次指出,如果同性恋者能够得 到公正的看待,如果媒体、学术界和文艺界能够在这方面起引导作用, 如果国家能够在法律等方面保障同性恋者的权益,比如象同性婚姻合 法化等,那么这些措施起码可以起到两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同性 恋者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人群──现在比较折衷的估计是他们占据人 口的5%──如果这5%的人能够生活在一个对他们表示宽容理解的 社会里,那么这部份人的生产力将得到极大解放,比如他们不必因为 迫于社会和家庭压力而和异性结婚,然后将一大部份精力放在如何应 付令自己觉得毫无兴趣的配偶,他们可以将这部份精力省下来,用于 改善个人生活,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享受生活。同样,男同性恋 者的妻子也不至于成天纳闷丈夫为什么对夫妻生活那么冷淡,对自己 爱搭不理,为什么老出去就不回来,她们也可以将这份付与担忧和期 盼的精力用于对她们更容易产生关爱的异性恋丈夫身上,从而使自己 的情感付出也得到更大的回报。所以说,对同性恋者的社会宽容有助 于解放同性恋者及其相关人员的生产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 另一方面,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也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进 步的、积极的中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可以成为我 们在国际对话、国际谈判和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我今天晚上准备的内容就这些。同学们如果有什么问题,现在可 以提出。 问:有没有同性恋伴侣白头谐老的例子? 二言:这方面的例子其实可以举出很多。我这里就举两个吧。一个是 美国现代派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和她的私人助手艾利斯·托克拉斯之 间的关系,两人当时都居住在巴黎,斯坦的文艺沙龙在当时很有名, 毕加索和海明威等人就是那里的常客。斯坦和艾利斯每天晚上在巴黎 的街头一起遛狗,当时被视为巴黎一景。斯坦根据托克拉斯的经历, 写就了《艾利斯·托克拉斯传》一书,被誉为传记文学的典范。斯坦 去世的比较早,25年后,托克拉斯在临终前皈依了天主教,她临死 前问牧师的一句话就是:“这样的话,我死后可以见到斯坦了吧?” 还有一个例子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列顿和男高音彼得·佩尔 斯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恋情。布列顿为佩尔斯写下了许多艺术歌曲, 他的所有歌剧在首演时也都是由佩尔斯担任男主角,两人还一同在英 国举办巡回演唱会,由布列顿担任钢琴伴奏。目前还能够在欧美的唱 片店里找到两人合作灌制的唱片,并且很多被评为经典录音。布列顿 后来在佩尔斯的怀抱中,遥望着北海去世。十年后,佩尔斯也去世, 他被安葬在布列顿的身旁。两人生前没有抚养子女,但根据其遗产设 立的艺术基金多年来为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作曲家提供了资助。 当然,许多白头谐老的同性爱情故事难以得到流传,其原因在于 两个,一是当事人不想公布自己的恋情,比如被称为“绿色和平运动” 的创始人、《寂静的春天》的作者雷切尔·卡森在临死前叮嘱其同性 情人销毁两人之间的所有书信往来。二是许多传记作者不愿意触及这 个话题,这些都与同性恋所受的压制有关。不过这些情况在过去的十 几年内已经有了改观,比如我看过的美国作曲家兼指挥家莱昂纳德· 伯恩斯坦的传记,就不讳言他一生中的同性恋情,而且对其同性伴侣 都指名道姓。你要是翻看过去十年内出版的柴可夫斯基的传记,也是 如此。我最近还看到了一本有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的 传记,里面就提到,她的艺术进步离不开众多同性恋者的提携和支持 (她的第一个丈夫就是名同性恋者),而她后来倒嗓陨落后,最一如 既往喜爱和支持她的就是男同性恋歌迷与其他艺术同行。 问:为什么男同性恋者比女同性恋者多?还有,双性恋者的比例如何? 二言: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据我所看到过的统计数字表明, 男同性恋者的比例是女同性恋者的两倍,如果我们同意男女人数大约 相同的话,这就是意味男同性恋者的人数是女同性恋者的两倍。 为什么男同性恋者的数量比较多?如果同性恋是先天形成的话, 我们或许可以从生理或者早期心理方面进行一番探讨,但现在有关同 性恋先天论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凿,所以为什么男同性恋者比女同性恋 者人数多,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社会学倒是有这么一个 猜测,那就是在性爱方面,社会对于男性的宽容程度高于对女性的宽 容──比如各个社会和历史阶段对女性的贞操非常强调,而有关男性 处贞的观念则薄弱得多──因此男性在性表达方面所受的限制少一些。 自由度更大一些,男同性恋就显得比女同性恋更普遍,所以这其实是 男性霸权的一种体现。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的话,那么也许是因为男 同性恋者在性表达方面比较强烈而外向,而不是他们在人数上比较多。 目前的同性恋文化也是以男同性恋文化为主,除了男同性恋者人 数比较多以外,这也是异性恋文化中的男性霸权移植到同性恋文化中 而已。异性恋文化中的男性需求是以女性为欲望对象的,所以我们看 到有关女性的表达远远超过有关男性的表达(比如流行杂志的封面上 美女头像的出镜率大大高于美男头像),其实这些表达都是为男性服 务的。同性恋文化中的男性需求是以男性为欲望对象的,所以男性性 感的表达就很多,比如海外许多同性恋社区的杂志和报刊满是半裸的 健美男子的画像和照片。 至于双性恋的概念,我个人基本赞同美国性学家阿尔弗莱德·金 赛关于性倾向测量的尺度。他将绝对的同性恋放在尺度的一端,绝对 的异性恋放在尺度的另一端,而处于这两端之间的人就或多或少地对 同性和异性都感到性吸引,即双性恋,其中有人可能是20%同性恋, 80%异性恋,也有的是80%异性恋,20%同性恋,当然还有一 些一半一半的,即绝对的双性恋。不过我对于同性恋的范畴定义可能 稍微宽松一些,因为我认识一些有能力并曾经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 同性恋者,但他们表示在寻找共同生活的伴侣方面,则偏爱同性。在 金赛的尺度里,这些人被视为双性恋者,但我更倾向于将他们视为同 性恋者,因为我觉得性爱不仅涉及到肉体碰撞,而且应该考虑到相伴 随的心理感受。 问:根据我的观感以及从今天晚上的讲座来看,似乎同性恋的着重点 总是围绕着“性”,难道同性恋就没有其它方面的内涵吗? 二言:由于区分同性恋和异性恋的标准在于性倾向,所以谈起同性恋 就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性”。谈“性”色变在现阶段仍然是很常见的, 不过我这里想问一句,“性”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可供谈论的话题呢? 如果你同意“性”是可以被谈论的,那么谈同性恋也就可以大言不惭 了。 另外,有关同性恋是否一定涉及到“性”?从逻辑上来讲,我觉 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据我的观察, 男同性恋者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排球、网球和羽毛球,而对篮球、足 球和橄榄球则似乎兴趣不大,前者球类项目的共同点是用球网将敌对 的双方隔开,参与者不与敌对方发生任何身体接触,完全处身于自己 人的圈子里,而后者的球类项目则使敌对的双方完全处于混合状态, 双方随时会发生身体碰撞。你看,同性恋者喜欢排球、网球和羽毛球, 这是不是和同性恋者寻求自我保护的戒备心理很一致?那么这种心理 状态究竟是某种先天形成,还是环境所致?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和性行为没有太多的关联。 还有一个相关的例子。在美国各大城市都有一定规模的同性恋居 住区,英文叫gay ghetto,如果直译的话,那就是“同性恋贫民区”, 但大家不要被这个名字所迷惑,因为同性恋居住区其实往往是市内治 安最好、街区最整洁、房价最高的区域。我去过芝加哥的同性恋居住 区,叫“男孩镇”,里面一栋栋房子修理得雅致爽洁而又风格各异。 华盛顿的杜邦花园区也是市内著名的商业区和文化区,房价极为昂贵。 难怪一些房地产商总喜欢同性恋者搬入,因为这样的话,房产就会升 值。我觉得这大概与同性恋者相对强烈的表现欲和对美的敏感触觉有 关,演艺界里经常传言这个是同性恋,那个也是同性恋,也不完全是 空穴来风。画家、艺术家中男同性恋者的比例似乎高于普通人口中的 比例,时装界(我这里指设计师而不是模特儿)被男同性恋者一统天 下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表现欲可以成为追求成 功的强烈动力,而对美的敏感触觉则是追求的重要指引,而男异性恋 者在这个方面大概处于相对劣势吧。至于这种表现欲是先天还是后天 促成,我也搞不清楚。 另外,男同性恋者喜欢观看跳水、体操和花样溜冰等带有艺术观 赏性质的竞技项目,而对拳击和举重等纯力量型项目则兴致淡然。还 有一个例子,我曾经在一次聚会上碰到一名华盛顿歌剧爱好者协会的 负责人,她是名异性恋女士。当时我恭维着说她身边肯定围绕着许多 迷人的男性,结果她说:“是啊,可惜都是清一色的男同性恋者,我 一点都使不上劲。”还有几年前我在芝加哥观看电影《庇隆夫人》的 首映式,就是麦当娜主演的那部音乐剧,当时我和一位犹太女性朋友 一同前往,结果发现坐在我前面、后面和左面的都是一对对男同性恋 朋友或伴侣。几个月前我在华盛顿附近的几位来自大陆的男同性恋朋 友去观看麦当娜的演唱会,结果发现台下简直就成了男同性恋者的大 聚会,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男同性恋者迷恋王菲。我举的这些例子牵涉 到一个有关“同性恋美学”的概念,不过这项研究也是刚刚起步。 另外,同性恋经济也已经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体现。原先的同 性恋经济只是局限于同性恋酒吧和刊物等经营上,基本上与主流社会 隔绝,现在一些主流公司开始主动推出面向同性恋者的广告,比如有 些汽车行成立了专门的同性恋经营部,方便同性恋者购买车辆。这其 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购买车辆时,很多夫妇都习惯于一同前往,因 为这毕竟是一家人的共同决定,但许多同性伴侣不习惯在公共场所抛 头露面,他们总觉得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一同去购车的话,会被其 他人指指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而 同性恋经营部里的员工都是同性恋者,他们可以帮助同性恋者或同性 伴侣消除顾虑,顾客也可以向卖主可以坦言自己对车的需求。而同性 恋者对车的需求和异性恋者也有所不同,比如很多异性恋夫妇想买面 包车,因为他们必须考虑到以后孩子成群时的出门需要,而同性伴侣 一般不会有孩子,所以对车型的大小没有太多的挑剔,而对车的式样 与风格则要求甚高。 所以现在又回到了刚才那位同学所提的问题,即用“性”来涵盖 一个人群是否恰当?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以上举的例子都没有涉及 到性爱,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更确切的词语来替代“同性恋” 这种表达。 问:那么这种同性恋经营部的成立和存在是否对异性恋者构成了歧视 呢? 二言:我觉得不是,因为异性恋者并没有因为同性恋经营部的存在而 失去或减少了购买机会,所以这并不构成歧视。打个比方说,一个华 人居民较多的居住区的一些商店可能会配备会说中文的店员,但这并 不对其他非华人的顾客造成歧视,因为他们仍然能够购买到自己想要 的商品。 问:同性恋与中国历史上的“阴阳平衡”的理论相违背,所以不符合 自然规律,更不符合人类自身发生的规律,请问如何解释? 二言: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也想提一下以下的问题: “阴阳平衡”的理论是否绝对正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部落的 生存依靠自身人数的壮大,因为当时对于资源的竞争可谓你死我活, 所以那个部落的人数多,在生存上就占据优势。但现代社会的情形就 不同了,现代战争几乎不涉及到面对面的陆军肉搏战,这个你只要看 美国如何打伊拉克就知道了。 万延海:我是学医的,接触过“阴阳平衡”的理论,其实它承认“阴 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并不是说阴和阳是截然分开的。因为二言不 是学医的,所以他的回答可能没有切中你的提问。 二言:感谢万先生的指点,我确实长了见识。补充一点,比如说男女 身体里都含有雄性和雌性激素,只是比例不同而已,这大概也是“阳 中有阴,阴中有阳”的一个例子吧。 问:异性婚姻要求相互忠诚,同性婚姻是否也要求相互忠诚? 二言:我想如果同性婚姻被纳入法律的话,对此的要求应该和异性婚 姻没有两样。 问:异性相吸是一个公认的哲理,那么从心理学上来讲,同性恋产生 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二言:说实话,现在还没有找到,如果有的话。(观众笑) 弗洛依德曾经提出“恋母情结”理论,即男孩小时候过于依恋母 亲,于是就学到了女性的气质,从而无法培养起足够的男性气概,他 长大后就试图从其他男性身上寻找这种气概,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因此导致了同性恋。这种“恋母情结”理论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曾 经一度是对同性恋成因的标准解释,但它纯粹是弗洛依德的异想天开, 已经受到了现代精神病学的摈弃。 不仅是“恋母情结”,弗洛依德的一整套有关精神分析的理论已 经受到了科学的摈弃,精神分析现在只是被视为一种饶有趣味的文化 现象,在电影和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得到反映,比如象伍迪·艾伦的电 影,等等。但如果你看一下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网站,就能够看到精神 分析已经基本从这一行业中绝迹了。精神分析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受 到了严厉的质疑,比如前年在美国举办了一个有关弗洛依德的巡回展 览,但弗洛依德是否是一名科学家,则受到了严重质疑。 问:你如此宣扬同性恋,请问你本人就是同性恋吗? 二言:是啊!(观众笑,鼓掌) 前面我讲过曾经在宁波的公园里碰到一位小姐,要给我按摩。当 时我推挡了几句,但她还不肯走,所以我只好告诉她:“我只喜欢男 的。”这一招果然马上见效,她掉头就走。(观众笑) 问:请问同性恋家长的孩子在成长后,其心理状况如何?请问调查是 如何进行的?其测量指标如何? 二言:根据现在多项的调查结果表明,由同性恋家长带大的孩子,其 心理状态和由异性恋家长带大的孩子没有呈现出明显不同。倒是有证 据表明,同性恋家长在帮助孩子应对社会偏见方面,付出了更大努力。 这些研究通常需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心理测试,测试的指标是多 方面的,其中包括孩子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也有的研究对 孩子进行一定年数的跟踪调查。在家长的选择方面,由于需要保持样 本的可比性,所以同性恋一方如果是单亲家庭的话(如女同性恋家长), 异性恋一方往往也是单亲家庭(如异性恋的单身母亲)。 现在还有一项难度很大的调查,那就是找到一组在出生后就被分 开并在不同家庭里成长的双胞胎兄弟或者姐妹,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 性倾向差异,所以双胞胎同时是同性恋的概率大于随机所得的概率, 那么其实就证明了同性恋的先天性成因,虽然它并不给出具体成因是 什么。但这项研究所需的样本数太大,而且难以找到这样的双胞胎, 因为很多双胞胎出生后如果被分开(往往是一些被父母遗弃的私人子 女),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还有卵生兄弟或者姐妹的存在,除非自己 去有关的社会服务部门探问,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一般这些子女可 能会去探问自己的亲身父母是谁,现在在哪里,但谁也不会想到自己 是否有孪生兄弟或者姐妹,因为孪生的发生率本来就非常微小,人们 一般不会去想到这个。 问:请问同性恋是否是亘古就有呢,还是一种在近代社会才产生的现 像? 二言:你这个问题其实就已经涉及到了在同性恋研究领域内经常可以 看到的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的争论。本质论认为同性恋亘古就有,而 且跨越不同文化,我是持这种观点的。建构论认为,同性恋是在近代 社会里被建构起来的。 其实我并不认为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对立。建构论并不等于说, 到了近代社会,有人开始喜欢同性;它只是说,到了近代社会,喜欢 同性的人被扣上了“同性恋”的帽子,并将之与情绪不稳、容易自杀 等一系列不良品质相关联,因此当有人一提起某某是同性恋时,大家 就会认为他情绪不稳、具有自杀倾向等──这就是有关同性恋的社会 建构,但这不等于说,报纸上出现了同性恋这个词,一些原来喜欢异 性的人就开始喜欢同性了。 其实同性恋在许多古典文献中都有记载。比如在《一千零一夜》 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深情地望着另一名俊美 的男士,于是这名妻子满怀醋意地说:“我想你是属于那类喜欢男人 胜过喜欢女人的人。”拿现代的话语来说,那就是:“我想你就是一 名同性恋者。” 问:我认识这么一个男孩,他父母离婚了,他和他妈一起过。这人从 小就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举止也非常女性化,我们都觉得他很讨厌。 请问他这样举止有什么成因吗? 二言:你想问的是,父母的离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孩子的同性 恋倾向?如果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的话,那么就需要找一组在离婚 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来和另一组在父母未离异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相 比较,如果前一组孩子的同性恋倾向明显高于后者的话,那么这种解 释也许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接下来从家庭环境等方面寻求同性恋的 成因,但我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研究。从技术上来说,这种比较调 查很容易做,如果理论成立的话也早已经受到公认。但我目前还没有 看到类似的成因解释,想必回答是否定的。 关于同性恋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促成的争论,我无法为哪一方提 供确凿的证据,但我可以向大家谈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今年33 岁,我8岁进小学是在1975年。在我们当时的环境里,读不到爱 情小说,看不到爱情电影,连爱情歌曲都听不到。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受压制的不仅是同性恋,恐怕连异性恋都是如此。换句话说,我认为 自己是在“性”的真空下成长的,也没有受到任何“坏人”的引诱, 周围从来没有人跟我说“喜欢同性是好的,喜欢异性是不好的”或者 “喜欢异性是好的,喜欢同性是不好的”,但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 就明确地感觉到自己喜欢隔壁班的几位男生,而且不仅是心理上渴望 与他们亲近,甚至也有想触摸他们身体的强烈欲望,而对女生则从来 没有产生过这种感觉。后来念到了初中和高中,经常听到周围同学议 论其他男生,说“某某某喜欢讨好女生,太不正经了”,等等。我当 时觉得,自己不受女生的诱惑,看来我在道德上是很优秀的。(观众 笑) 问:我在《南方周末》里读到,国外已经有了有关同性恋基因的研究 成果,请问这方面的信息具体如何?请问这种研究的社会意义何在? 二言:关于同性恋基因,虽然媒体一直用这个词,但这种基因确实存 在吗?如果我们仔细研读一下有关研究,其答案还不能算是肯定的。 现在的一些有关同性恋先天性的研究,还没有完全确定同性恋先天性 的明确成因。不过如果你问一下同性恋者本身,相信至少十有八九的 人会说自己是天生的。其实这就象开车,我一踩油门,车就往前走; 我一踩闸,车就会停止。但我说不出汽车具体的机械构造如何使我这 个踩油门的动作促使了车的前行和停止。所以说,一定要同性恋者拿 出先天性的具体生理原因才能允许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就好象要求 每位司机需要完全了解汽车内部的每一部件的功能和原理才能开车一 样,两者都是过于苛刻。 假如研究者找到了同性恋基因,这会产生两方面截然不同的效果。 有一些人会认为,同性恋基因证明了同性恋是一种天生特质,而不是 某种人为选择,那么他们对于同性恋者会抱有更多的同情,对于同性 恋者的平等权益也会更加支持。同时也会有另一些认为同性恋是一种 先天性疾病,是一种“基因缺陷”,就象很多疾病就是天生一样。据 我的观察和推测,前一种的影响会更大一些,所以“同性恋基因”一 旦被找到,其社会意义从总体上来讲,是相当积极的。 现在还有一种社会生物学的看法来证明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虽 然同性性行为本身并不带有生育的功能,但同性恋者可以在部落里充 当祭司或牧师,帮助兄弟姐妹抚养孩子,等等,他们也起到了一定的 社会功效。 问:上面提到的那位女性化的男孩子,应该如何帮助他去克服女性化 的举止呢? 二言:从这个问题里,我看到了你的善良。然而,我个人的观点认为, 不管他的这种举止是否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我们都应该加以尊重。 假如一名男士具有女性化的举止,我并不认为他这种举止有什么错, 也不认为他需要去改变。如果我看不惯他的这种举止,这不是他的问 题,而是我的问题,我应该自己去克服自己的问题,而不应该强求他 去为我做出改变。 当然,女性化举止的男士和一些男性化举止的女士在生活和工作 方面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有些雇主不愿意雇用他们,比如我听说大 陆的一些变性人从事卖淫,很多人就对他们进行道德谴责,但问题在 于变性人在求职时往往遭到雇主的拒绝,卖淫成了唯一的生路。我觉 得在这些方面,倒是社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法律条文里 规定不得将性倾向作为歧视的理由,等等。我们对人的尊重不应该仅 仅停留在五讲四美,而是更应该尊重相互的不同,不管是年龄不同、 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性倾向不同还是外表举止不同。 我这里想起了一个例子。几十年前的南非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当 时南非的一些华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千方百计将皮肤漂白。 要求同性恋者改变为异性恋者,要求娘娘腔的男士显出所谓的男子气 概,这种社会压力其实就类似于当时南非华人在种族歧视下所面临的 压力,这些都是社会偏见的体现。 问:我认识这么一对男孩子,他们生活在一起,其中有一人挺正常, 另一个则喜欢化妆,还喜欢穿女孩子的衣服。请问同性伴侣是否总是 其中一人扮男,另一人扮女? 二言:关于易装欲望,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成因解释,但我读过一些变 性人的心理叙述。比如一些想变性为女性的男性,一看到自己没有象 女性那样凸出的乳房,他就感到不痛快。我这里不想追究他的这种想 法是天生还是后天,但如果他喜欢穿女装来上班,如果他希望做变性 手术,我会尊重他的选择。 至于一人扮男,另一人扮女,我觉得也不是绝对。我见过很多同 性伴侣,根本看不出谁在扮男,谁在扮女。我也有过伴侣生活的经历, 当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在扮演什么,我就是我嘛。(观众笑) 对于同性伴侣一方扮男,一方扮女,我觉得这是主流社会的一种 误解。对于异性伴侣来说,妻子做饭带孩子,丈夫从事重体力劳动 (比如抬煤气罐等),其性别的社会分工已经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 矩,但这套规矩在同性伴侣身上不一定适用,比如两位男士也许在性 格和体力方面都比较强悍,但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是完全可能的。 问:同性恋者占人口的比例如何?请问大学生中有同性恋者吗? 二言:同性恋者究竟占人口的比例如何,现在各项统计数据还有出入, 低则1%,高则5-10%。就我比较熟悉的美国选民调查来看,是 5%。这项调查随机对投票的人分发不记名问卷,其中包括有关性倾 向的问题,结果有5%的投票者认同自己为同性恋者。但这个数据的 精确度如何,还是有疑问的,因为也许同性恋者的政治热情比其他投 票者要高,因此该比例可能会高估,但也有一些同性恋者羞于承认自 己的性倾向,所以又有可能低估。两者的综合作用如何,不得而知。 至于大学生中是否有同性恋者,我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国内一些大学的BBS中曾经数度出现有关同性恋的争论,一些本身 是同性恋的学生也参加了争论,当然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他们不会 讲明自己在哪个系、住几号楼(观众笑)。另外,我们在华盛顿地区 有一个主要由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和职业人员组成的社交团体,大家来 自中国的各大学,其中有一名就是北师大的毕业生。(观众笑) 问:请问影片《霸王别姬》对于同性恋的描述准确吗?这部影片是如 何体现同性恋的浪漫的? 二言:《霸王别姬》是一部在中外同性恋者中深受欢迎的影片,对同 性恋情的表达也很富有诗意,但剧中在叙述程蝶衣的成长过程时,将 他的同性恋倾向归因于在戏班里受到的旦角训练,很多男同性恋者对 此并不表示赞同。当然,我们也不强求程蝶衣的形象代表同性恋者, 所以不会象挑剔学术论文一样去挑剔影片中的艺术塑造,所谓“艺术 家的执照”就是允许他们虚构,允许他们塑造的人物不具有代表性。 至于同性恋的浪漫,我想程蝶衣对段小楼的从一而终就是最显著 的例子,即使他与袁四爷相好时,也在袁四爷的脸上勾出了霸王的脸 谱,其实这就间接地传达了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牵肠挂肚──袁四爷是 程蝶衣得不到段小楼时所找的替代品。另外,袁四爷对程蝶衣的一往 情深,也体现了同性恋情的浪漫,不管大家如何看待袁四爷这个人物。 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程蝶衣的徒弟小四,即后来从程蝶衣那 里抢走虞姬角色的那位?当段小楼在文革批斗时揭露程蝶衣曾经为袁 四爷当男宠时,站在红卫兵队伍里的小四脸露久旱逢甘霖似的快感, 仿佛读到了色情小说中的精彩部份,这个人物的性倾向表达得很含蓄。 问:性需要是一种生物本能,如果同性恋者是一种人类的性倾向,那 么动物中有没有同性恋呢? 二言:美国前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国内媒 体也做过介绍。这本书里面列举了许多动物之间的同性性行为,其中 包括一些照片。但我们难以判定,动物的这些同性性行为究竟是一种 性欲望的表达呢,还是一种姿势的摆设?毕竟要求人类探入动物的心 理,恐怕现代科技远远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 主持:由于时间有限,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桃红满天下》网站上阅读更多信息。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sssm@hotmail.com (请将邮件同时发往以上两个地址) 邮政信箱:P. O. Box 2221 Falls Church, VA 22042 U. S. A.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zhixiao@aol.com 编辑: 杨青 wanyanhai@hotmail.com 楚钧 chujun_100@hotmail.com 东方虹 orienbow@hotmail.com 技术: 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