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四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7年10月13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     【总编】二言     【编辑】杨青 刘星     │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香港的大学生成立同性恋俱乐部
         卢森堡新增反同性恋歧视法
         同性恋者收养孩子在北欧提上日程
         英国允许同性恋伴侣移民         
②  【说三道四】征友广告、计划生育、大锅饭等与博弈论之散谈
③  【生命伦理】同性恋是病态吗?
         附:我国是否应取消同性恋诊断?
④  【读者文摘】假如孔子是女人
⑤  【她山之石】怎样不同? 
⑥  【综合报导】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⑦  【灵程玛瑙】走出心之樊笼
⑧  【新书鉴赏】保卫世俗人道主义
⑨  【爱知行动】翻译工作需要志愿人员
───────────────────────────────
【新闻摘要】

◆    大学生在香港成立同性恋俱乐部

  据报界透露,香港的大学生已成立秘密的“同志”俱乐部,目前
已有大约200名会员。大学同性恋联合会(The Joint University Queer
Union)目的在于社交,而且会员预计会增加。据说成员的会面地点相
当隐密。

◆   雇主拒绝给同性恋雇员的伴侣提供福利构成性别歧视

  莉莎·格兰特受雇于英国西南列车公司时,其合同规定了一些旅
行补贴。这些补贴也适用于雇员的配偶及其他依靠人。同居两年以上
的异性恋者构成配偶身份。
  
  莉莎的前任与他的女性伴侣同居了至少两年。他们申请的配偶身
份得到承认并允许享受补贴。当莉莎与她的同性恋人同居至少两年后
申请旅行补贴时,她们的申请被拒绝,理由是按规定同性恋同居并不
构成配偶身份。莉莎在工业法庭上以性别歧视起诉西南列车。工业法
庭引用欧洲联盟条约第一百九十九条,认为该条约反对包括以性倾向
为由的歧视,因此西南列车如果只对异性恋者提供旅行补贴,本身就
构成了性别歧视。

◆    卢森堡反歧视法新增反对歧视同性恋的条款

  在欧洲反种族歧视年期间,卢森堡效仿法国的反歧视法于六月十
七日以47票赞成,0票反对和10票弃权通过将反对歧视同性恋列入反歧
视法。反歧视法原先包括的内容有反对以出身籍、肤色、性别、家庭
状况、健康条件、残疾、生活方式、政治与哲学理念、工会活动、民
族、国籍、种族和宗教等为由引起的歧视。违法者视情节轻重将被处
于10法郎至100万法郎和一月至两年的监禁。政府人员违法所受惩罚将
加重三分之一。

◆      同性恋者抚养权在北欧提上日程

  瑞典社会民主党于九月十三日与十四日在全国代表会议上以14票
对13票通过赞成同性恋者的抚养权。由于社会民主党控制政府并在国
会占有45%的席位,同性恋者的抚养权可能会被通过。社民党在决议
中认为性倾向不应成为抚养的障碍。这项决议很可能使国会成立专门
委员会调查同性恋者的抚养权问题。由于北欧历来在有关家庭方面的
立法采取同一立场,瑞典社民党的决议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     荷兰女同性恋者的抚养权不受承认

  荷兰最高法院于九月五日通过拒绝给予一对女同性恋者要求养对
方子女的申请。当事人已计划向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庭提起上诉。
“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当事人说,“尽管他们每天如兄妹般相处,
社会却不赋于他们相应的权利。”

◆      圣马利诺通过同性恋非刑事法

  六月九日圣马利诺国会以28票赞成,21票反对和1票弃权通过同性
恋非刑事法。涉及同性恋的刑事案件将与涉及异性恋的案件作对等处理。

◆       英国准许同性恋配偶移民

  从十月份开始,英国公民的外籍同性恋配偶将允许移民英国。同
时,异性恋未婚配偶也允许移民英国。以往同性恋配偶移民需要特别
准许。

───────────────────────────────
【说三道四】 征友广告、计划生育、大锅饭等与博弈论之散谈
				 
              二言

  前一阵与一位同志朋友相谈,他抱怨说周围见不到几位相知的,
于是只能试图通过电脑网页认识一些人,但彼此见面的结果总是不妙。
我的那位朋友长得一表人材,希望对方也是如此,因此在浏览征友广
告时较注重对方外貌的描述,选定见面的也都是些对自己的长相颇有
信心者,如称自己或者漂亮或者英俊或者经常有人想揩油等等。很多
次见面前我朋友很是神情紧张,怕自己令对方失望,结果见了面才发
觉自称英俊漂亮的十有八九只是相貌平平,失望之余他不禁感慨为何
他人不能言如其人,这样给双方都省掉很多麻烦。我想好多上过征友
栏的同志朋友大概也有类似的想法吧。

  大凡登征友广告的人都有愿望与可能的对方见面,也只有见了面
才算有了个全面的感性认识的机会。对于同性恋者来说,碰到相知的
机遇本来就小,大家又都是谨谨慎慎,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人,见面的
愿望自然更强烈。征友广告栏同时也是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人人都想
使自己能尽快抢到一位可心的对方。见面的人多,选择的机会也多。
即使见了面双方不凑合,那么自己也并没有失去什么。如果别人不夸
张自己,那么我夸张描述自己的外貌,我就更有把握在广告上胜过别
人,与可能的对方见面。如果人人夸张描述自己,那么我更应该夸张
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不管别人夸不夸张,夸张自己当为
上策。如果很多人都这么想,那么征友广告中言过于实就成为一个普
遍的现象。从总体效果来说,如果人人都能保持诚实,客观地描述自
己或附上照片等,那么确实给双方都省去麻烦,对每人来说益处也更
多。

  以上的解释是博奕论的应用。博奕论的一个基本论点是个人的理
性选择的总和往往不符合群体所应采取的理性选择。夸张是基于个体
利益的理性选择,而不夸张是符合群体利益的理性选择。个体能从群
体利益的理性选择中得益,但个体如果作出与群体利益一致的选择,
其选择对个体来说却是非理性的。在登征友广告时,如果我不夸张自
己,那等于白白丧失机会使自己处于劣势。类似的事例在现实中比比
皆是,例如适度的广告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但各公司争
相夸耀自己产品的优越,不惜花重金聘请名演员或名人做广告,以期
压倒竞争者,结果反而增大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美国各届政
府竞选费用连年递增,各党派不惜花巨金在电视台上露面,甚至靠人
身攻击来拉取选票。公共汽车上抢座及排队夹塞引起的混乱也可用博
弈论来解释。

  这又令我想到了“大锅饭”的失败。在“大锅饭”的分配政策下,
假定有十个人在同一生产组,每天劳动结束后,把产品搜集起来,然
后平均分成十份,人人一份实行“共产”。如果别人都勤快,那么我
懒惰就可以不劳而获,何乐而不为?如果人人都懒惰,那么我再勤快,
自己所得还是甚少,那份冤枉力气划不来。所以不管别人勤不勤快,
我照样磨洋工。“大锅饭”政策导致的低效率,根本原因在于此。打
破“大锅饭”的根本办法在于使劳动者的付出与收益挂钩,股份制便
是一条出路。

  几个星期前读到一则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对照的新闻报导,惊奇
于印度的人口已增至九亿三千多万,再过二十年将赶上中国。现在估
计很少有人相信“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吧,计划生育才是利国利民的
政策,符合国家的总体利益。然而就每个家庭个体而言,多胎是符合
个体利益的选择。“我拥护计划生育政策,但能让我多生一胎就更好。”
我想抱有这种心理的人肯定还不在少数。“天下大事,关我何事”则
是同样自然的私欲心理。印度的人口问题也很严重,但政府只能提倡
少生,而不敢立之于法。即使有人试图推行类似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法,
那么马上会来一场公民投票推翻此立法,因为每人投票时是出于对自
身利益的考虑。印度每届政府呼吁少生,希冀通过提高总体利益从而
提高个体利益,然而大众还是我行我素,作出符合个体利益的选择而
多生孩子,于是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份被过度的人口增长所消耗。前
一段时期还听闻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论点,大概说如果不放松一胎化的
政策,那么以后退休人员只能靠数目不多的青壮年劳动者的维持,社
会压力会太大,所以现在可以适当提倡多生,以支撑以后膨胀的老年
人口。计划生育于二十年前实施,所以人口老年化的年代终究要到来。
如果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那么退休人员对在业人员构成的
社会负担确实会日益加重。但按大陆目前的发展情形和发展潜力来说,
人口老年化造成的社会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经济发展所抵销,而目
前经济发展非常取决于人口控制。

  现在让我拉回主题,谈谈个人广告上夸张问题的解决。夸张是基
于个人利益的理性选择,但违背符合总体利益的最优选择即诚实或不
夸张,所以放任自流并非群体的上策。理论上有三条途径。一是确立
一个类似于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廉政公署的中央监督者,以保证人人诚
实,勒令夸张者退出广告栏。但如果没有第三机制监督这个中央监督
者,中央监督者本身也有可能被夸张者贿赂而腐化,从而只流于形式
与宣传。二是允许夸张,但夸张者需视其夸张的程度交纳“夸张费”,
然后把这笔收入补偿给那些因诚实而吃亏的参与者,如对超生的家庭
课以罚款或剥夺独生子女福利等。三是通过教育,使人人都遵循诚实
的准则。这话好说,但实行起来极难。我可以试图说服他人要诚实,
然而自己却采取夸张的策略,从而在竞争中占优势。我想陈希同和汪
宝森大概不止一次慷慨其词于廉洁奉公的准则吧。利欲乃人之本性,
虽然程度因人而异。树立几个寡欲的清官或模范形像以期感化大众和
提高大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不足以引导人们作出符合群体利益的
选择,因为这种选择相对于孤立的个体来说是非理性的。如果有一个
第三者时刻监督广告的诚实程度,而这种监督又是出于监督者的私利,
那么他一见夸张者就会提醒大家注意,夸张者也会因此收敛很多。新
闻监督就是起这个作用。新闻只有“耸人”才会有更多的人“听闻”,
西方新闻界争相报导丑闻,是因为这样做报纸才卖得出去。读者对丑
闻的关注与好奇心理促成了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却在客
观上对很多人包括中央监督者的违反公益之行为诸如贪污腐化等起了
钳制作用。那么新闻界自己会不会被收买呢?有这种可能性,比如现
在大陆好多厂家给记者“酬劳费”,靠刊登不实报导打开市场,使消
费者受骗。如果新闻自由被保证,那么某报纸虚假报导会引起其它报
家当丑闻来揭露,所以虚假报导和掩人耳目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在这
里,报界的私欲恰与社会的公益相符。

〔小注:几个月前与一位学自然科学的朋友交谈,言谈之际他对一些
社会科学的文章颇有微词,认为它们缺乏严谨性与准确性。确实,在
很多人眼里,似乎只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才
是科学的代名词,然而科学并不只在烧瓶与天平秤里产生,生活的每
时每刻都是科学,需要我们在体验中去领会和归纳,取自于实践而用
于实践。对此文及本人其它文章的意见,请寄往eryan@earthling.net
或者CSSSM的洛杉矶地址。〕
───────────────────────────────
【生命伦理】 

◆          同性恋是病态吗?

              丛中

  同性恋者的确认似乎不是太难,只要在不同程度上对相同生理性
别的个体产生性欲、性行为的人可以被看作是同性恋者。

  同性恋是否属于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目前仍有争论。DSM-4和
ICD-10已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删除,而我国CCMD-2-R中仍将同性恋
列为性行为障碍的一种。CCMD-3工作组对同性恋的调查正在进行之中。
现在,多数精神科医生依然赞同“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心理障碍
或性行为障碍”的观点,理由通常有以下几点,试分析如下:

  1、在人群中,多数人是异性恋者,而同性恋者只占极少数,所
以他们是病态。即:少数即为病态。

  其实,依据统计学标准来判断正常与病态,经常会出现问题。以
智商为例,智商过低或过高者都是少数人,智商过低是异常,而智商
过高者则是正常人,甚至是天才。右位心、左利手、AB血型者是少数
人,但他们不被看做是病态。世界上每个人的相貌、个性是独一无二
的,也未被看作是病态。那么,有什么理由仅只因为同性恋者在人群
中占少数就被看作是病态呢?
  
  2、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相违背,故为病态。

  异性恋者的性行为可以引出妊娠、生育的现实结果,毋庸置疑。
异性恋者从恋爱到结婚,在心理上仅是为了生孩子吗?完成了生育任
务的夫妻为什么还要过性生活呢?他们这样做的内在驱力是什么?显
然,从根本上说,他们是在追求获得性快感、性心理的享乐。同性恋
者虽然不能通过同性性行为生育后代(这倒是有利于计划生育、降低
人口增长率),但他们同样在追求获得性快感和性满足,在这一点上
与异性恋者并无本质的不同。异性恋者非生育性的性行为也同样违背
了生殖的目的却被视为正常,同性恋者为什么就被认为是病态呢?

  3、同性恋者的性心理、性行为模式不“标准”。

  同性恋者给我们描述的他们爱慕同性时的心理反应和感受与我们
异性恋者完全相同,所不同的仅是,在性指向(sexual orientation)
方面,同性恋者指向同性,异性恋者指向异性。在性行为方面,同性
恋者所采用的所有性行为方式,除无阴茎/阴道性交外,均可见于异
性恋者。据调查,人们的性行为方式花样繁多、因人因兴趣而异。异
性恋者之间阴茎/肛门性交者亦有之(23.8%,男同性恋者为10-51.5%,
引自张北川着《同性爱》120页、122页)。因性行为本无固定标准模
式可言,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也就无所谓是否“标准”。

  4、同性恋者心理活动的其它方面可能存在异常。
  
  这是前来就医的同性恋者给医生留下的印象。确实,社会公众不
能理解、接纳同性恋者,有时包括同性恋者本人在内,这给同性恋者
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烦恼和痛苦,甚至可能使他们憎恶自己、仇视社
会,使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自我接纳,则不会
有上述痛苦。E. Hooker(1957年)曾对30名未曾就医的男同性恋者与
30名同样年龄、智商和受教育情况的男异性恋者进行了配对研究,结
果是在心理健康的评分方面二者之间没有区别。其它一些较为严格的
研究结果也表明,同性恋现象与个体的智力水平、内在心理特徵及人
际关系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无法以这些方面能力的强弱来区分同性
恋者与异性恋者。

  DSM-3-R 将“精神障碍”定义为:“在某个人身上发生的临床上
明确的行为或心理上的综合症,与之相关的有现实的苦恼(痛苦的症
状)或无能(一项或多项重要功能的损害)或有着明显的导致死亡、
疼痛、伤残或严重失去自由的巨大危险”。显然,精神障碍的定义、
标准不适合于同性恋者。此外,同性恋者在心理活动的自我整体性、
与现实环境的统一性及个性稳定性方面也未受到其性指向的损害。

  5、同性恋是违反道德的疾病行为。

  依照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同性恋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其实,
何止是同性恋,异性恋者之间的诸多性行为,如婚外恋情、卖淫嫖娼
等,都为中国传统道德所不允,却不被诊断为精神障碍。毕竟,医学
诊断与道德判断有着本质的不同,其界限需要分清。否则,医学诊断
就会被“滥用”,而一切都用“道德”来衡量,也会重犯“泛道德主
义”的错误。如果违反道德规范就是疾病的话,婚外性行为和卖淫嫖
娼就应与同性恋一同被诊断为“疾病”,并得到医生的矫治。

  6、对同性恋进行疾病诊断是中国特色。

  与近年来“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不同,同性恋现象本身不是中国
文化的产物,也非从国外进口的“舶来品”。同性恋是古今中外都存
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同性恋不是中国特色。将同性恋问题医学化、进
行疾病单元诊断的首先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描
述同性恋现象时并没有把它当做是“病态”。同性恋是精神疾病的观
点在西方历史上曾统治了大约一百多年的时间,但近几十年来,经过
对同性恋进行大量科学研究,这一观点已被否定,故DSM-3和ICD-10已
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删除。如果我们把保留同性恋的疾病诊断视为
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那只能说明我国的精神医学工作者对同性恋现象
的认识仍停滞在国外几十年前的水平上。

  综上所述,我个人的初步看法是,同性恋是一种少见的自然现象,
而不是病态。当然,同性恋人群本身又是一个庞杂异质的群体,其中
包括许多不同的亚群,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今后严格定义、细致分类
进行较大样本的深入研究。我相信,重视和开展同性恋问题的讨论和
研究,必将是有益于同性恋者和社会公众的。

(本文作者是精神医学博士,中国山东泰山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主
任,邮政编码是271000)

◆    附:我国是否应取消同性恋诊断?  贾谊诚

  (本文转载自浙江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与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办公
室主办的《精神卫生通讯》1997年8月1日头版,作者是我国著名精神
卫生专家,着有《性偏离及其防治》。作者通讯地址是:中国上海市
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邮政编码:200030。《精神卫
生通讯》编辑部地址是:中国杭州闲林钱江路15号,邮政编码是:
311122,电话是:86-571-868-1431转3006。)

  编者按:有关“同性恋”的诊断是否该取消,目前国内存在两种
观点。一种观点是“采纳DSM-4与ICD-10的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
障碍中予以删除,视其为正常性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同性恋”
是是一种异常性行为,也不符合我国的社会道德规范。贾谊诚教授的
来稿正是反映了上述两种观点的存在,希望全国同道针对上述两种观点
展开广泛的学术讨论,欢迎来稿。

  全文如下:

  1996年底我曾收到北京《爱知简报》第14期的一份资料,明确表
明其宗旨之一是:“促使CCMD-3工作组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采
纳DSM-4与ICD-10的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性变态)中予以删
除,视其为正常。”还附发了对同性恋的文卷调查。

  1997年4月21日在苏州召开全国性情感性障碍学术会议时,也有一
位山东代表送交我一篇美国作者宣扬“同性恋运动”的文章,当即我
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因为它不符合我国国情、传统“性道德”规
范及建国后的法律案件处理实施。

  革命先辈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推翻清庭后,立即取缔了在北京、
天津、济南及扬州等地的“象姑院”。后来在国民党的《六法全书》
中也对同性恋、鸡奸等性行为以“伤害风化罪”论处。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方面取缔了妓院与暗娼,另一方面则对同性恋、
鸡奸等性行为以“流氓罪”论处。

  我认为:人们的性行为,绝非个人的私事,必然会对家庭与社会
生活产生颇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对此都制定了婚姻法以维护
人民的心身健康与家庭、社会的生活安定。所以对同性恋问题不能以
单纯生物医学的模式思想来看待,更不能追随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观点--将同性恋视为一种正常的性行为、纯属个人私事、排除在
性变态之外,医生与司法部门不得进行干预,否则就侵犯了“个人人
权”。

  我们将同性恋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主要归纳如下:1、它带来严重
的精神污染,危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犯罪客体是家庭与
社会生活安定遭受破坏(即“伤害风化”)以及有关受害人(被诱惑
鸡奸者与堕落者),其性质基本与淫乱罪错相同(故历来以“流氓罪”
论处)。2、同性恋破坏了家庭生活幸福(尤其是已婚者),造成其
配偶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痛苦。英国法律也明文规定:同性恋是配偶提
出离婚的正当理由。因此,同性恋行为是造成家庭、社会生活不安定
的重要因素之一。3、同性恋行为(尤其是鸡奸或口交)是传播性病
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已发现因与国外船
员发生同性恋关系被感染梅毒十余宗。在美国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八
十年代初期70%以上艾滋病患者是因同性恋而罹患此绝症的,美国旧
金山“同性恋协会”主席即因感染艾滋病而身亡。所以美国的有识之
士亦称:“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

  1991年底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曾邀请国内十位司法精神病学与法学
专家(本人也在内)对各类精神障碍(包括性变态)违法行为的责任
能力评定进行座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副院长曾明确对我讲过:“
对美国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应当积极引进,但对其社会文化中的精神
污染却应杜绝,象美国公开化的婚外恋、同性恋等则应坚决抵制。这
些现象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无论从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或性心理学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人民都
不会认为同性恋行为是正常的、合法的。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所谓异
常或变态(abnormal),也应与众数作比较而言,不足5%的才可视为
异常,我国同性恋者极少。(在专门收容同性恋的青乐劳教农场被劳
教者中亦不到1%,其他被劳教者皆属其他较轻刑事犯罪)。因此我们
认为将同性恋列入性变态是合理、合法的,美国DSM-3、4取消同性恋
诊断显然出于社会、政治意识(“性自由化论”与“个人人权至上主
义”)原因而作出的偏见。

  实际上,美国DSM-3、4对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有许多地方是不合
逻辑的,标新立异与错误的。例如取消了神经症、神经衰弱、单纯性
精神分裂症等诊断名称,并将噫症无理地肢解成若干独立疾病(包括
转换性神经症、分离性障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受到我国与许多
欧洲精神医学家的强烈反对。ICD-10追随美国DSM-3、4的作法,显然
是受到其强烈影响,并不可取,也不值得模仿。

  1997年4月下旬在苏州召开的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上,我曾明确
指出美国DSM-3、4中的缺点和错误,我国的CCMD-3绝不能以它为标准,
应当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体系,应根据我国国情,
不符合的应予取消(如“病理性赌博”),在ICD-10及DSM-3、4中没
有的则应增添(如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恐缩症、同性恋等)。我的意
见获得绝大多数到会代表的赞同(包括杨德森、刘协和、姚芳传、陈
彦芳等教授)。另外我也曾向一些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国家机关
公务员、司法工作者及来要求心理咨询者(共计80位)进行过民意测
验,发现反对同性恋“开放”与“合法化”、反对同性恋行为是正常
的有74人,不表态的5人,支持者只有1人;在40位精神科医生中调查,
反对取消同性恋诊断的有37人,不表态的2人,只有一位表示可以考虑。

  据此,我们认为部份同道要求取消同性恋诊断、促使其“合法化”
的意见,是违反我国绝大多数精神科医生意愿的,也不符合现代医学
模式的原则。
───────────────────────────────
【读者文摘】     假如孔子是女人

             程步奎

  伦敦剧坛近来纷纷嚷囔,都在讨论一件新鲜事:莎士比亚的「李
尔王」一剧主角换成了女人。不再是平素演出的男性威权的昏悖、愤
恕、悔恨,而是女王的经历与母女之间的纠葛了。导演与女主角的理
由很简单,并未宣扬什么「性别颠覆」之类的伟大概念,只是说,莎
剧的重要悲剧角色很多都是男性,也让女人来演演,看是什么样的效
果。

  女人演国王,引起剧评界及莎剧学者的议论。有人就问,历史剧
里的主角是否也可以让女人来演?像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
理查三世之类,都变成女王,剧中的人际关系与人生处境的理解,是
否都要发生颠覆,乃至于支离破碎?是折碎了七宝楼台,不成片段之
后,依然光彩炫目?还是拉垮了神殿中的庄严宝相,轰然一声之后,
只是一地剥落了油彩的瓦砾与土块?

  其实,女人演男主,在美国的历史环境中,并非匪夷所思之事。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就是伊利莎白一世临朝;现在的英国,则是伊
利莎白二世当着女王。也从来没听到一般人惊呼过「性别颠覆」、「
性别移置」之类,大概是群氓孜孜,被人颠覆了还懵然不觉。不像当
今的学者,理论触角十分敏锐,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预知飓台过后的
满目疮痍。

  倒是女人演上帝,在西方文化环境中,产生较大的震撼。去年伦
敦剧坛比今年还热闹,就是因为舞台上的耶和华居然是女的,让许多
信教的人不能接受。连英国的大主教都表示了态度,说得虽委婉,意
思就是不太合适。知识界的反应大体是正面的,艺术创作自由嘛。言
论自由是基本人权,不能干涉。我就爱演上帝是个女的,你管不着;
我是演戏,你不爱看就不看嘛,吵什么?再吵,我就演上帝是条狗,
看你能怎么样?

  在美国,情况比较不一样,性别差异引起的纷争,似乎没有种族
歧视争议的严重,因此,今年年初在纽约市郊,一个小剧场上演耶稣
的故事,主角是个黑人,就惹起了一场纠纷。发人深省是,没有人公
开反对或指责「黑耶稣」的演出,却有人恐吓剧团,打匿名电话,说
要放炸弹,炸死这些污辱白耶稣的黑种。事件披露在报章,本来是个
小小的社区新闻,就上了全国电视,到处都有人来声援。这个小剧团
的演出,本来连票都卖不出去,朝不保夕的,在一夕之间,全季度的
座位卖得光光的,还电话铃声不断,好像全纽约的人都来看戏。假如
你信基督,似乎应该相信耶稣这次显灵在纽约市郊,而且打定主意以
黑种肤色现身说法。

  耶稣可不可以是女人呢?我想当然可以,理由就跟上帝是女人一
样,在舞台上演出,没有不可以的。不过,还没听过什么重要的剧团
做此制作决定,也没听人讨论过会不会有争议。倒不是我杞人忧天,
而是想到一些有趣的问题,萦怀脑际,驱之不去:假如耶稣是女人,
那么十二门徒是男还是女?还是一半男一半女?还是首演时十二个女
的,像「红楼梦」的十二金钗,然后每天递换一人,进行性别移置,
演了十二天,全部变成男的?或者是倒过来,以示女权终得伸张?耶
稣既然是女的,犹大当然是男的,则理所当然进行背叛。女的钉上十
字架,象徵意义好像也强烈一些,而且让「沙猪」看戏时,还能得到
扭曲变态的心理补偿。

  反求诸己,就想到过去中国意识中最高的权威形像,在士大夫是
孔子,在一般小民则是孔夫子与当今圣上。假如孔子是女人,这出戏
该怎么演呢?

  孔子讲仁,一贯之道是忠恕,具体展现的社会秩序则是「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假如我们在舞台上演的孔子是女人,可否在探
讨道德与真理时,改改词,说「君君,臣臣,母母,女女」呢?我很
难想像,后来郑玄解经时,该如何笺注这段话。朱熹为四书五经做集
注,清朝的小学家进行考证,当代的新儒家发挥义理,会发明出什么
样的新理论,好让我们继续「尊德性」与「致良知」呢?

  假如孔子是女人,那么「子入太庙,每事问」,会不会被人指为
鸡婆,多管闲事呢?还是有执事先生前来,恭恭敬敬说一声,孔大姊
你问得好,俎豆之事都是周婆定下来的,我们男人一直都弄不明白,
还请头发长知识也长的妇道人家跟我们讲讲,这个礼仪到底是怎么回
事?

  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受了西潮的影响,都来打倒代表封建男
权的孔家店。为了颠覆孔子的形像,还编过一出「子见南子」的话剧。
演孔夫子见到女人时的尴尬嘴脸,大概是暗示他满脸仁义道德,一肚
子男盗女娼吧。假如孔子是女人,再上演「子见南子」,就不会指斥
孔子是假道学了。既然孔子与南子都是女人,就算在暗室相会,也不
可能有什么欺心的举动,最多是谈谈酷儿理论,展现同志爱的崇高理
念。要是说到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段话,一定会更正过来,
也许改成「唯男子与大人先生为难养也,洗碗则不逊,做饭则怨。」
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当然是男的书生,不是上官婉儿或孟丽君那种。
至于子见阳货那一章,不雅,当删去,学太史公的笔法,尽删古籍中
「不雅驯」的资料。

  孔子是万世师表,假如是女人,形像可能更好。女老师嘛,更有
耐心与爱心,对学生也更关心。不会像男老师那样,看到女学生就三
心转二意,甚至把研究室的门关起来,进行性骚扰。搬上舞台,不知
学生该是男还是女?假如颜回是女的,箪食瓢饮,只不过脸色苍白,
像得了厌食症的林黛玉,随风便倒而已。假如子路也是女的,那个鲁
莽劲,「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就有损女学生形像。好
像只有男的才和朋友共穿一条裤子,肝胆相照,臭味相投;女学生好
像要卫生得多,总是穿得乾乾净净的,即使豪放,也不至于分不清彼
此的衣物。也许我这里说得不对,全属男性观点的揣测,还待回头与
我们的女导演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不过,宰我应该是个男生,「朽木不可雕也」,惹老师生气。女
生很少白天上课当众打瞌睡的,做白日梦的倒不少。据说男生在发育
期间,睡眠总是不足,所以上课打瞌睡是正常现象。至于女生在发育
期间为什么不打瞌睡,则非编剧所知,演出时混过即可,反正观众也
不会问起。

  樊迟嘛,一定是个男生,只问种地种庄稼之事,难怪女老师要生
气。我们的孔老师谈吐优雅,学识渊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
不正不食」,就是没有种过地。古代的经学家翻来覆去,解释「吾不
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总以为孔子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庄稼种
地之事还不会吗,不可能不如农夫园丁。于是,只好牵强附会,说老
师在讽刺学生胸无大志啦,斥责学生胸襟狭窄啦,批评学生胸无点墨
啦,好像孔子完全不懂教育心理学,不懂赞扬鼓励教学法似的。假如
经学家们知道孔子是女人,从不下田种地的,「论语」的笺注应当清
楚得多。

  上演孔子是女人这么一出戏,不知在台湾曾不会引起议论?会不
会引起大家思考性别差异的问题?也许不会,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放
在政坛上,谁管剧坛上的是非黑白?那么,我们演出政治人物是女人,
是否会激起热烈的反应?

  譬如说,假如秦始皇是女人,统一天下,传之万代,是不是出精
采的戏?不过,听起来有点像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
就丧失了新鲜刺激的效果。也许演孙中山是女人,蒋介石是女人,毛
泽东是女人,会刺激耸动得多,引起人们的注意,多思考思考性别移
置的问题。

  近来台湾有个剧团,到国外(好像是爱丁堡)去演一出李登辉时
代的讽刺剧。我想,若是为了耸动视听,何不在国内演一出李登辉是
女人呢?大家都可以来编剧,而且我相信,人人都有精采的情节场面
与戏剧高潮,必能推展台湾的剧埸运动,也引人思考两性问题。

(摘自《中国时报》)       
───────────────────────────────
【她山之石】       

女男同性恋者生活中的问题丛书
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同性恋
作者:Ellen Herman
丛书主编:Martin Duberman 
出版社: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翻译:杨楠

           前言:怎么不同

  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到底是怎样的不同?不同到“足以”支持这
样的普遍观点,那就是他们形成一个亚文化--群体意识、行为及社
会组织使他们与主流文化迥然相异?宗教、地区、阶级、种族、年龄
和性别方面的各形各色实际上构成了我们所谓的“中心区域”。考虑
到这点,“主流文化”本身当然是很难定义的。而当我们将此讨论(我
们正应如此)从美国的范畴扩展到全球之时,下定义的问题便进一步
复杂化了。

  有关“不同”或“古怪”的程度的问题会有诸多争论,这在男女
同性恋者圈内圈外都是如此。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答案。当然,就某一
点而言,人类在抚育、亲密、支持及爱的基本需要方面拥有许多共同
之处,那些共同之处如此广泛,它们令到那些使人们分割开来的文化
差异无足轻重。

  此外,哪些不同受到检视,通常是不明确的。假如我们将讨论局
限在色情与爱欲之取向,那么同性恋者因为为自己的同性所吸引显然
地便是不同。但从此会派生出更多别的不同吗?保守的同性恋者倾向
于认为除开性欲取向没有别的,同性恋者是“平常人”--与别的所
有人一样。

  但激进的同性恋者则会驳斥此观点。他们坚持认为同性恋者们有
着特殊的历史,并且这一历史造就出看待世界的特殊方式。有些中产
阶级白人同性恋者否认他们的经历不同一般,否认此经历使他们与主
流社会不同。激进派进而认为他们患有“假意识”症,他们比他们自
己愿意承认的更为不同:在床下与床上都如此。

  如果问普通人:是怎么识别男同性恋者或女同性恋者,可能的答
案会是:男同性恋者“娘娘腔”,女同性恋者“悍妇”。此乃另一种
说法,称他们不是“真正的”男人或“真正的”的女人--也即是他
们不符合关于性别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标准。的确,历史上“相公”同
“悍妇”是同性恋者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群(大概是因为他们难以“蒙
混过关”),因而,随着时日在大众心目中他们便成为所有同性恋者
的同一语。

  然而,即使在男同性恋者常常充当阳刚十足的健身汉,女同性恋
者们涂脂抹粉、悠然翩翩地炫耀其阴柔把戏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声
辩道,无论他们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同性恋者仍是无可救药的与性别
背道而驰的人。掩藏在许多肌肉健硕的同性恋躯体里的是毫不典型的
敏感而柔情的男人;在粉袋与裙袍的下边是不同寻常地强壮而过份自
信的女人。

  激进的男女同性恋者们自我醒悟屏弃传统性别角色,这一挑战不
是小事。同性恋者形成的各式关系和家庭使这一挑战愈为激烈。典型
的男或女同性恋伴侣不以通行的两极化式的“丈夫”与“妻子”角色
来划分家务、观点或需求。同性恋伴侣们通常是双职家庭,在这种家
庭里,平等享有权利与责任始终是理想,并且常常是实践。越来越多
的同性恋者(尤其是女同性恋者)决定去抚育孩子,这些孩子不会培
养为,需要爸爸来管教,需要妈妈为情感支柱。

  说归说,要具体阐明男女同性恋者生活中各种组织结构同偏离中
心的文化意识仍很困难。因为,同性恋世界是极其多元化的。一名生
活在南方小镇的黑人女同性恋者与纽约富有的白人同性恋广告主管之
间--或者说变性人与前述两者间有多少相同之处,毫不清楚。

  在此打个比方或许会有用。文学评论家们普遍地也是很有把握地
将“犹太小说”指为写作上一种独具风格的体裁。然而,究竟为何要
准确地说明是什么具体特徵将此类小说与诸如约翰·阿普蒂克的书区
别开来时,这些评论家们通常又回复到含糊不清而笼统划的定义,说
什么“犹太”小说的特徵是它充斥了“一种严肃的、抱怨不休而厄运
笼罩的幽默。”

  男女同性恋者亚文化(我们必须始终记住他们是多层次的,有时
是互为相左的)不同于主流文化模式。任何要编列出一份精确而全面
的不同方式的清单的努力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名风趣之士将这场
无休止的论争这样总结道:“不,根本没有同性恋亚文化一事。可是,
它对主流社会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换言之,人们有时可以感受
到陌生或异常事物的存在,却无法完全讲明其属性特徵。

  即使我们能就男女同性恋文化是处于边缘还是远离主流达成共识,
我们也不得不继而说明那些不同之处。它们是源于长期来为对付压迫
与隔离所形成的策略吗?或者说它们主要起因于某种内在的、生理构
造“同性恋基因”?例如,这种基因首先创造出异乎寻常的人,这种
人随之与别的同类们集结一起,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组织机构。

  这套连锁系列丛书《男女同性恋者生活话题》,旨在探讨与主流
主流社会价值观和习俗的“不同”的实际程度。它在广泛的领域里就
男女同性恋的经历与表现--从婚姻到养育、历史、政治以及精神和
宗教信仰,提出了详尽的讨论。它的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充份翔实的
信息,以便他们能就男女同性恋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极大地
偏离主流文化标准而做出自己的结论。

  不管做出什么结论,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不同既不是残废也非缺
陷。它是另一种形式,一种毫不欠缺的形式。观察(和生存)的不同
方式能给长久以来已经僵化的传统模式注入新鲜活力。不同的观点与
见解能够即刻暴露出传统道德观念的狭隘,并为拓展与创新传统的视
野提供良机。

  在二十世纪,精神病学成为了什么是“正常”或“健康”的性行
为的仲裁。尽管声称是一门“客观科学”,精神病学实际上一直不断
地在调整其“正常”之定义,它通常是顺应变化中的公众道德观而非
新的数据。

  埃伦·赫曼的书全面而细腻地阐述了精神病学观念上的变化,以
及它们对同性恋者的自尊所造成的影响。直到大概最近的二十年里,
主导的观点是同性恋行为是病态和无爱可言的。大多数同性恋者潜移
默化地接受了此种观点,结果导致了莫大的痛苦与自憎。他们责备自
己而非对他们的“变态”的社会压迫。

  赫曼以一位学者对证据的慎重态度记述了这段历史。她浅显易懂
的散文风格让人们明了了这一复杂事件。从本世纪初将同性恋视为严
重的“性倒错”的观点讲起,她追溯了观念的进化发展,这一进化终
于使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73年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删除。

  这其间的五十年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定义:“性发育固置”、“异
常偏离”、“真性同性恋与环境性同性恋”等等。这期间还出现了众
多传说的“医疗方法”,许多方法近乎野蛮--厌恶疗法、阴部与大
脑手术、激素与药物治疗。赫曼巧妙地将这些变化的观点与治疗方法
放置于流行意识的范畴里,这些意识是有关什么被认为是“正常”的
性别行为。

  她做的远非如此。她分析了性学家们的研究作品--从佛洛伊德、
金赛、尔温·布伯到依芙琳·胡克--他们的思想对建立或废除现行
的评判范畴证明是极具影响的。她揭示了人们如何逐渐了解到自憎与
神秘造成男女同性恋者超乎正常比例的青少年自杀与成年酗酒。导致
自憎与神秘的元凶不是同性爱内在的任何特徵,而是社会污辱本身。

  读了埃论·赫曼洞悉事理的书,人人都会对这些五花八门的理论
与疗法在同性恋者中产生的伤害略见一斑。读者还将了解为什么激进
的同性恋权益者到了1960年代再也无法忍受专家们的自鸣得意,更无
法抑制对他们的虚伪高涨的怒焰,终于揭竿而起,就同性恋的“意义”
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观念发起挑战。正是这些早期的同性恋解放运动
者,他们中的许多并没有接受他们是病态的观点--建立起对立的模
式与政治压力团体,帮助改变了精神病学的观念。  

  一旦同性恋者们开始视自己为自身生活的专家,现代同性恋政治
运动便蓬勃发展起来,精神医学中仇视同性恋者的暴政便寿终正寝。
赫曼警告我们这不是说反压迫的斗争已大获全胜。一些心理学家仍继
续鼓吹对同性恋进行“医治”,而在某些地方精神病机构中治疗仍在
进行,尤其是对青少年。

  总的来说,如赫曼所称:“大批专家们目前认为同性恋是可行而
健康的性倾向,并将男女同性恋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归究于反同性恋
的歧视与社会政策,而非同性恋本身。”而她也警告道:“石墙运动
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许多心理学家仍未调整过来。”争取接受的斗
争是持续不断的;埃论·赫曼的书生动地讲述了原由。   
───────────────────────────────
【综合报导】     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严禁同性恋的罗马天主教面对难题

  罗马天主教长期以来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天主教会仍然坚持
这一教义,但是美国天主教会的负责人士说,许多同性恋子女的家长
不知道如何来处理子女的性倾向问题。这个星期,美国天主教主教大
会发布了一个给教友的公开信,主教们希望这封公开信能够有助于减
轻同性恋子女和家长们的顾虑。美国天主教主教大会发布的这封致教
友公开信的题目叫「永远是我们的孩子」。这封公开信没有改变谴责
同性恋的立场,但是告戒家长不要排斥同性恋的子女。麦克尔·普莱
斯神父是罗马天主教芝加哥教区大主教的神学顾问。普莱斯神父说,
「男女同性恋者作为个人应该象其他人那样得到爱和温暖,对他们进
行保护,并且承认他们做人的尊严。因为他们也同其他人一样都是主
的孩子。」

◇家长应该一视同仁爱同性恋子女

  在芝加哥的天主教保罗大学神学教授詹姆斯·赫尔斯替德神父说,
公开信要求家长应该一视同仁地爱自己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内容,
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个信息是从教会高层以正式的形式传达的。他希
望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的家长和孩子们能从这封公开信得到安慰和鼓
励。赫尔斯替德神父说,「我曾经和许多为自己的同性恋子女感到难
堪的家长打过交道;我曾经和许多同性恋子女打过交道,他们感到疏
离、孤独、羞辱、不道德和诅咒。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芝加哥的一个叫做「芝加哥尊严」的天主教男女同性恋团体对于
天主教会的这封公开信表示欢迎。这个天主教团体每个星期天在一所
基督教卫理公会教堂的地下室里举行弥撒。马丁·格鲁其拉是「芝加
哥尊严」的地区负责人。格鲁其拉说,「这是一封典型的致教友公开
信,语言通俗易懂,而且看起来真的认识到家长所承受的严重心理压
力。当这些家长得知他们的一个孩子是同性恋者的时候,他们必须在
自己的孩子和教会之间做出选择。」

◇天主教教义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变化

  这封公开信再次申明了天主教会认为同性恋不道德的立场,就象
教会谴责任何男女之间在婚姻关系之外的任何性行为一样。格鲁其拉
说,许多同性恋的天主教徒反对这一教义。他说,在这封公开信中,
同性恋被列为和婚外情同等的位置。当然,因为同性恋者不能结婚,
这使他们被归化到一起。

  天主教保罗大学的神学教授詹姆斯·赫尔斯替德神父把这封公开
信看成是天主教会在制定有关同性恋的教义过程中的一个中间步骤。
他说,这反映出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天主教教义在不同阶段的
变化。赫尔斯替德神父说,一百年前,大家根本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同
性恋,现在大家知道了。人们过去只知道同性恋是有罪的,而现在知
道不尽然。过去大家没听说过家长要接受和理解同性恋的子女,现在
都知道了。

◇教区应该欢迎同性恋天主教徒

  赫尔斯替德神父和普莱斯神父都认为,天主教会不会改变谴责同
性恋的立场,但是两人都认为,每个教区都应该象对待其他教友一样
欢迎男女同性恋的天主教徒。天主教男女同性恋团体「芝加哥尊严」
的负责人格鲁其拉说,在一些天主教教区,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但
是他现在还不打算解散「芝加哥尊严」这个组织。格鲁其拉说,「我
认为,仍然有必要成立象『芝加哥尊严』这样的组织,因为对许多人
来说,接受一个同性恋者的性倾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这么
个地方,同性恋天主教徒可以聚会,彼此支持,解决问题。」

  格鲁其拉希望教会的这封鼓励家长爱他们的同性恋者子女同时又
不牺牲教会原则的公开信是一个起点,可以进一步探讨男女同性恋者
在天主教会中的角色。

VOA report:Oct. 5, 1997(米克报导)
───────────────────────────────
【灵程玛瑙】     走出心之樊篱(一)  
 
             杨德军

  从什么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少年时代?或许更早一些。
记得十六年前的夏天,第一次在一本美国间谍小说中看到这个词的时
候,就觉得很和自己有关系,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欣慰。不管怎么说,
这在当时并不重要,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长大了,麻烦也开始了
--我陷入到恋爱之中。

  他和我一直是同学,虽然上学时关系很密切,但并没有相爱的成
份。中学毕业后的一年多时间,我们彼此很少见面。有一天,他和几
个同学来看我,我想就是从那天起,我开始在苦恋的泥潭中下陷与挣
扎。是什么勾起了我对他的爱?我不知道。然而一切来的都是那么自
然,就像清澈晶莹的雪水顺着山坡流下,蜿蜒而急促。

  他住在村子的边儿上,我们家在通向市区的另一端。他去市内办
事都要经过我的家门口,他经常来看我,有时甚至天天一趟。偶尔两
三天不见面,心里仿佛少了什么似的,坐立不安。而正当这时,在冬
日漫长的黄昏,他又会出现在我面前。我们经常天南海北地瞎聊,一
块儿出去看电影、郊游,甚至做一些小小的为非作歹的开心游戏。他
知道我喜欢看书,每次到他家,他都把新买的书拿给我看。他的母亲
待人很热情,对我尤其如此。只要赶上吃饭的时间,不吃一些是过不
去的。如果在他家呆晚了,乾脆就住在那里,和他挤一张席。而他呢,
能说会道,在我的家里也很讨人喜欢。更多的时候,是他留宿在我的
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跟着我学弹吉他。有时,他在家里闹一些
别扭,深更半夜地跑到我的屋里,一声不吭地睡上一夜。我理解他的
心情,也不多问什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相处的更多的日
子里,都是彼此默不作声的。无论是到外面去玩或是做什么事情,谁
都不多说一句话,但凭一个眼神或者身体轻微的一个动作,我们就可
以领会对方的意图,似乎已达到无需语言亦可交流的地步。

  我不是柏拉图精神恋爱的信徒,有多少次当我们挤在一张床上,
甚至肌肤相亲地裹在一条被子里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对他说,说出
我想说的话。然而,一次又一次,我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我不敢想,
说出后如遭拒绝的结果会是如何。一种莫名的后怕。我只能在心里幻
想,希望他能陪我一生,可这又不可能。他们家在村子里属大家族,
他又是长子,他不可能不结婚。事实上,这时候,他已开始了和姑娘
们的一次次约会,并常常让我陪着去。他和姑娘们的经历从来不隐瞒
我,情书也拿给我看,让我给他作参谋。每当这时候,我心里是一种
很酸的、但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是啊,家是一个人的归宿,家是温馨
的代名词。既然他那人生航行的铁锚终究要锁定在家庭的港湾之中,
我又奈何得了呢?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妙笔生花,把这个故事描绘的生动、美丽、
抑或悲切。可是它本身似乎也就是那么平淡宁静,像一阵风,像一片
云。就像血液一样,虽说滚烫,但它也只是在血管里静静地流淌。

  无数次地,在半夜梦醒时分的苦痛之中,我下定决心要对他说,
而见了面时又不知怎么说起。经常去澡堂洗澡时,总喜欢相互给对方
搓背,后来我觉着这样对我的刺激太大,便再不这样做了。我指的不
是生理方面的刺激,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
的怅然。

  当我最终不得不面对惨痛的现实做出分手的决定时,我们的这种
关系已经维持了四五年。

  那是我俩的又一次外出。回家的途中,在一个叫做奎屯的小城换
车,我俩都是第一次去那个城市。离发车还有一些时间,我提议去转
转。

  不知从什么时候,下起了毛毛细雨。那是深秋的午后,天气已经
开始变得很凉了。再加上这雨,马路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金黄色
的落叶铺满了人行道。我们并肩默默地漫步,轻柔的雨丝落在我们头
上、肩上、身上,静静地落在马路上。偶尔疾驰过的骑车人好奇地回
头张望。没人开口。我想这脚下的路会无限延伸,永无尽头,好让我
们这样一直往前走。我想能够牵着他的手,告诉他永远陪着我走。我
想挽着他的腰,对他说,我是多么爱他。然而我只是踩着雨丝默默地
往前走着,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有这温柔的雨,在静静地洒,
在悄悄地下。

  苦恋的心啊,是黄昏的街灯,温暖,朦胧。(未完待续)
───────────────────────────────
【新书鉴赏】  

《保卫世俗人道主义》
作者:『美』保罗·库尔茨
东方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前言

  世俗人道主义近年来一直遭到批判,特别是来自宗教保守主义和
原教旨主义右翼分子的批判。批判者把世俗人道主义称作本世纪美国
“最危险的”和“有影响的”思想和宗教运动。攻击之要点在于指责
世俗人道主义缺乏道德支撑,导致当代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的衰弱。

  我认为这种反对意见大错特错了。因为它没有看到,对发展与当
今科学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有关的道德主张,人道主义起到的重
要作用。事实上,人道主义提出了一整套有意义的道德价值观,它集
中关注实现人类最佳状态,对人类幸福有着积极的贡献。

  当然,人道主义有多种形式,有宗教的和世俗的之分。我主要关
注的是保卫世俗的人道主义,即认为无需相信有神论的宗教或牧师的
恩惠,便能导致幸福生活,并对人类福利和社会公正做出积极贡献。
作为自由的、自治的、个体的人,会发现生活是美好的、充实的。人
道主义者的道德能够为美德和崇高提供真正的基础。并且,人道主义
与当代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它是自然主义的哲学。

  我的大半生深深卷入了人道主义运动,我一直在保卫人道主义,
反击对它的非难。我经常为许多极右分子专门批判。30多年来,我关
于人道主义的著述散见于许多不同的期刊和论著中,现在看来有必要
把我关于人道主义哲学和道德的论述汇编成册。这部书包括了我在发
展和理清人道主义观点时的许多论述,无疑有重复,因为文章是在不
同时期针对不同的挑战而写的。例如,这本书收入了我与其他许多人
写作起草的、特别遭到批判的《人道主义宣言2》,也收入了同样为
许多知识分子所赞同的《世俗人道主义宣言》。我还收入了许多其他
论文,在这些文章中,我试图为人道主义伦理学提供一个框架,我论
及了宗教、政治、科学,也论及了超自然的现象。这里有些论文是首
次发表。我希望这个文集将有助于自由讨论,并能澄清世俗人道主义
的观点。对人道主义一直有着广泛的、喧嚣的、不公正的批评,《保
卫世俗人道主义》致力于对这些批评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并提供一
种与当今人类状况有关的哲学的、科学的和伦理的观点。
───────────────────────────────
【爱知行动】    翻译工作需要志愿人员

  各位朋友,北美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成立以后,已经开展了一系
列项目,包括一份探讨同性爱情的中英文双周杂志,还有一些增刊,
涉及心理学、性别研究、暴力、青少年、宗教和相关社会工作。我们
正在编译一系列丛书,主要是关于同性恋的心理学和公共政策方面。
我们向海内外朋友,无论其性倾向如何,特别呼吁:帮助我们一起工
作,特别是翻译方面的工作,包括新闻、专题报导、论文、小册子和
录音或录像。有意者请和我们联系。电子信箱:csssm@aol.com ,联
系电话:1-310-831-0286(有效期是1997年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