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九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7年12月21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     【总编】二言     【编辑】杨青 刘星     │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图图主教与都市社区联契教会领袖会面
         2002年同性恋奥运会将在悉尼举行
         汉堡新政府保证改善同性恋者待遇
②  【说三道四】谈谈同性恋的“病理”
③  【生命伦理】图图主教谈同性恋
④  【历史回顾】特殊性问题和艾滋病教育研讨会
⑤  【读者文摘】阳光灿烂的日子
⑥  【她山之石】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联合网络
⑦  【综合报导】同性相吸在香港
         全球爱滋病患者人数“惊人增加”
⑧  【桃江连程】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爱情
⑨  【灵程玛瑙】走出心之樊篱(三)
         我深爱的她
⑩  【爱知行动】一九九八华人同志交流大会
         如何加入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通讯网
──────────────────────────────
【新闻摘要】

◇      图图主教与都市社区联契教会领袖会面

  十二月十二日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图图在约翰内斯堡与基督教都
市社区联契教会(Universal Fellowship of Metropolitan Community
Churches,简称UFMCC)领袖特洛伊·佩雷(Troy Perry)会面。UFMCC
是基督教中唯一以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性别更换者为主要成员的教会。
参加会面的包括图图主教的夫人里赫和佩雷道长的同性伴侣德比克。

  会谈期间,佩雷道长感谢图图主教为在南非宪法中增添反对歧视
同性恋者的条款所作的努力,并表示这个努力对美国的同性恋权益运
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图图主教也提出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并不
赞同把反对由性倾向引起的歧视。

  “有些人对《圣经》就事论事,但仅仅口诵《圣经》并非真正的
基督徒精神。”图图主教说,“……父母必须爱他们的子女,可令人
感叹的是有些父亲还是教他们的儿子不能哭,仿佛男儿一流泪就是女
人气。其实这么做会使儿子失去做人的真正感情,每个人都必须有权
去表达阳刚或阴柔的一面。”

◇      2002年同性恋奥运会将在悉尼举行

  十二月上旬,澳大利亚的悉尼击败了美国的达拉斯和长滩以及加
拿大的蒙特利尔与多伦多,取得了2002年同性恋奥运会的举办权。
新南威尔士的旅游部负责人Bruce Baird说:“这对澳大利亚的旅游业
是个很好的刺激,因为上届在纽约举行的同性恋奥运会给当地带来的
收入超过了一亿五千万美元。”

◇      澳大利亚的最佳女艺术家公开“亮相”

  澳大利亚古典音乐奖最佳女艺术家获得者、23岁的Monique Brumby
最近公开承认自己是个女同性恋者。澳大利亚现在已经公开亮相的包
括绿党议员Bob Brown,印度教知名人物Molly Meldrum,著名橄榄球
明星Ian Roberts,大银行家Mark Stanley,英联邦运动会金牌获得者
Lisa Maria Vizinairi和大建筑师Leon Van Schalk。

◇       尼加拉瓜同性伴侣举办婚礼受逮捕

  尼加拉瓜的一对同性恋伴侣为了结婚,一方不惜一切获取了一张
性别更换后的假身份证。一位医生在给他们领养的一位两岁的儿子作
体检时发现了情况异常,于是通知了警察。这对同性伴侣连同他们的
证婚人一起被警察逮捕。尼加拉瓜禁止同性婚姻,而且同性恋行为一
经发现,将被处以一至三年的徒刑。

◇       汉堡新政府保证改善同性恋者权益

  德国汉堡的社会民主党与绿党联合政府承诺同性恋伴侣将享有和
异性恋伴侣一样的权利,其中包括:平等的住房权,医院探访权,家
庭伴侣计划,抚养权和外籍同性恋人的移民权。

  另外,总理科尔为首的倾向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德国基督教民主党
内部最近成立了同性恋组织,并计划于九八年三月召开全国大会。

◇        英国首家女同性恋酒吧开业

  英国首家专为女同性恋而开的酒吧于九七年十二月在伦敦的苏荷
区开业,全酒吧共有三层。在这以前,苏荷的以男同性恋者为主的酒
吧曾经成功地举办过“女性之夜”。

◇        阿根廷同性恋军人起诉军队

  阿根廷两位同性恋者声称军方发现他们是情侣后将他们从军队里
开除,他们在全国反歧视学院的支持下,对军方提起了起诉,要求重
返军队,并恢复津贴。

◇        挪威女同性恋牧师引起争议

  挪威的女同性恋牧师Siri Sunde因为与她的同性恋人结婚而被所
属的路德教会停职。虽然教会的决定要等几个星期才能下来,教会中
的一些人士已要求Sunde自己提出辞呈。

  挪威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允许同性恋者登记结婚的国家,但教会
仍规定结婚的同性恋者不许被授职。

◇        王尔德的新塑像在都柏林立起

  十九世纪爱尔兰著名的同性恋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新塑像在
首都都柏林的美利尔广场树起。王尔德在该城市渡过了他生命的一半
年华。

◇        瑞士同性恋铁路工人协会成立

  在瑞士最大的同性恋组织“粉十字”的支持下,该国的同性恋铁
路工人成立了名为“粉轨”的组织。
──────────────────────────────
【说三道四】

◆          谈谈同性恋的“病理”

             ·二 言·

  一听到或谈及同性恋这一词,好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病态”。这
也不怪他们。同性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各国不是被看作犯罪,
就是被看作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和行为。在缺乏教育和讨论的环境下,
人们(包括很多同性恋者)对同性恋缺乏了解,也无法对此进行客观
的思考,纷纷求医却无结果。仅有的资讯也把同性恋圈入“病态”的
话,人们在缺乏信息和交流的情况下,会沿用约定俗成的条例来看待
同性恋,从而也认定它为“道德败坏”或“病态”。然而,同性恋究
竟“病”在何处?撇开《圣经》对同性恋教条式的无稽谴责,以及同
性恋不以生育为目的因此违反自然的腐朽论调,让我们看看同性恋的
“病理”究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据本人在医院工作的经验与观察,疾病无外乎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病者感觉不适;2)有的人体格上现在没有不适感觉,但日后会
有不良反应;3)本人没有不适感觉,但行为伤害他人;4)目前不
被认为是病,但日后可能会被看作病。当然,这里提到的不适不仅仅
包括体格上的疼痛与不良反应等等,也包括精神或心理上的不适感觉。

  1.病者感觉不适

  这是最常见的病情。病人因为精神和体格不适,希望寻医解除或
减轻这种不适。对于同性恋者来说,这种不愉快是表现在精神方面的,
如压抑与苦闷。这种不适的引起是因为同性恋者的欲望与大多数人约
定的欲望背道而驰,在同性欲望与感情无法表达或者对婚嫁生育的传
统义务感到无能为力时,苦闷自然产生,但这种苦闷并非药剂和治疗
所能除去,而又羞于启齿,所以只能背着“病态”这个沉重的十字架
生活,因此苦闷加剧。解除和减轻同性恋者的苦闷应该从让同性恋者
认识到性倾向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同性恋既不是值得骄傲
的特性,但也不是什么耻辱。“走出壁柜”或“亮相”(Coming Out)
的根本意思是同性恋者坦诚地对待自己的性倾向,并不以此为耻,而
不是强求他(她)们人人走上街头喊口号。即使同性恋者上街高喊“骄
傲”,目的是针对“同性恋是耻辱”之说的回应,而并非柏拉图所说
的同性爱情高于异性爱情。在一个宽容的社会,如果同性恋者身上没
有外界的各种压力和偏见,不受主流社会与文化的排斥的话,“亮相”
与“骄傲游行”就不会成为必要。

  同性恋之公开化与合法化,会对主流社会的原有文化产生一定冲
击,也会超过一部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社会变革的过程都是如此。
提倡火葬、计划生育等政策在实行初期都曾有很大争议,但争议有助
于辨明现实与事实。打破铁饭碗也超过了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
社会的总趋势仍然是前进。当主流社会接纳同性恋者并承认他(她)
们是一个组成部份时,不但同性恋者感觉到的不适会消除或减轻,而
且同性恋文化纳入主流文化后,人们对此的态度也会平常得多。同性
恋者从小在异性恋文化中长大,已经自然地接受异性恋,如果异性恋
者能顺其自然接受同性恋,化误解为理解,化疏离为亲情,化敌意为
和谐,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当然其中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

  2.病者日后会有不良反应

  有些疾病,如癌症等,患者在病发初期体格上没有什么疼痛感觉,
但医生可以诊断得出。如果病人在病情初期不接受治疗,日后体格所
受的伤害会更大,但这种病理对同性恋者来说并不适用。同性恋本身
是一种自然的欲望,并没有“恶化”之说。很多同性恋者一生过着幸
福的生活,完全是个健康人。

  国内的报章曾经报导有同性恋者在自我欲望里不可自拔,向人倾
诉又怕受到排挤,于是选择了结束生命。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许多同
性恋者一生过着充实美好的生活,造福于社会。性倾向不同使同性恋
者生活的某些方面与异性恋者有所不同,但是同性恋者如果能够坦然
地面对自己并被社会接受的话,其性倾向和同性恋性生活并不对他的
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有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往往来自外界
的压力。如果社会对同性恋者如平常人一般看待,不同的性倾向的区
别无非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般简单明了。

  3.病人自己没有不适感觉,或者有不适感觉但拒绝治疗,而这
种状况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病人拒绝治疗可能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如没有财力支付医疗费,
出于自杀欲望等,疼痛时的反应如呻吟或喊叫等会对打扰其他人,但
这种病理不适用于同性恋。

  人类历史的开始就伴随着同性恋的产生。同性恋者争取的是平等
的权利,也就是他们应有的但却被剥夺的权利,而不是要求凌架于多
数人之上的特权,所以同性恋权益的争取并不以牺牲异性恋者的权益
为基础或出发点,可见同性恋的公开化与合法化虽然会造成冲击,并
不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

  还有些病人如精神病患者主观上并没有不适的感觉,但如果放任
他们,其行为会对旁人构成危害,所以对他(她)们有治疗甚至约束
的必要。同性恋者只求“井水不犯河水”,无意对异性恋者产生行为
上的伤害,所以没必要对同性恋者进行约束。至于异性恋者对同性恋
感到恶心,这也是自然的感觉,就好像绝对的同性恋者连跟异性接吻
都感到不舒服,但要指出的是,看不惯不等于被看的对象就有问题。
品味不能成为价值判断的理由。本人不爱吃西红柿,但不能因此断言
西红柿是不良食物。如果别人要给身体增添维生素,我还会推荐西红
柿。一位白人有权利对亚洲文化或非洲文化不感兴趣,但兴趣的缺乏
并不能成为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理由。同样,异性恋者在感官上对同
性恋行为有厌恶感是正常的,与同性恋者保持一定距离(正如同性恋
者较容易与其他同性恋者为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厌恶不应该
成为否定同性恋权益的理由。

  4.现在不是病,但以后可能被认为是病。

  典型的例子是肥胖。以前人们觉得大福便便令人羡慕,但现代医
学研究表明肥胖会带来一系列的体症,所以鼓励人们少吃肉,多吃蔬
菜。也有一些疾病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诊断出来的,如几百年前癌
症病人在患病初期并不显示症状,于是人们就错误地认为他是健康的。
然而同性恋呢?难道如果现在把同性恋非病理化,以后会重新发现同
性恋病理化的理由吗?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现在一些少数人所有的
现象,如有些女性喜欢长胡子的男性或有的男子喜欢年长的女性等,
是不是也把她(他)们暂时归为“病态”,看看以后能不能再给“平
反”?这个问题让人听来不禁哑然失笑。纵观本世纪,同性恋在很多
国家走过了从非法到合法,从病态到正常的划分,而且在将来也不可
能倒退了再次被划为“病态”的时代。即使一些不同意暂时把同性恋
非病理化的专家也承认,同性恋非病理化只是个时间问题。

    我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同性恋非病理化不仅顺应自然,而
且利国福民,何乐而不为呢?也有的精神病专家认为“病态”是对同
性恋者的一种“保护”,但事实上这种“保护”给一种本来就正常的
生理和心理现象套上了“病态”的紧箍咒,客观上反而助长了偏见,
使同性恋者永远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
【生命伦理】

◆        南非大主教图图谈同性恋

           ·之淳 翻译·

(编者按:图图主教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93年应中国政府
邀请访华,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停留,受到热烈欢迎。以下为图图主教
接受记者采访谈论他对同性恋的看法。)

记者:社会对同性伴侣关系的接受程度似乎越来越大,但是教会中对
此还是有很大争议。虽然英国国教会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在长期伴侣关
系中的同性恋者,很多人仍然觉得这与他们的信仰不一致。本周在卫
理公会大会上对此也有很激烈的争论。您是对此发表意见的最高级教
会人士,曾在一份广告上签了名支持同性恋者的基督信主运动。请问
您对此举的原因。

图图:我一直致力于有关公理的事业。我相信这是一个公理问题,但
也是一个神学问题。

记者:有些人争辩说只有没有性生活的同性恋者才是可以接受的,请
问大主教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图图:如果我们说天主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又谴责你按照他
的意图行事,那么我们是在为什么样的上帝作见证人呢?在我看来,
如果我们承认性倾向是作人的一部份,这就说不通。在很多情况下,
通过性爱表达一个人的性倾向是人性的体现。

记者:有人说圣经反对同性恋性倾向,大主教对此如何回答呢?

图图:圣经说不要吃猪肉,谁又遵守过呢?大多数人停止吃熏肉和鸡
蛋了吗?这又是为什么呢?圣经说星期六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安息日,
但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无视这一点,而把星期日当作安息日。我们为
什么在这一方面如此明确地违背而在另一方面又克守圣经的教导呢?
我们得对圣经作另外的解释。我认为耶稣会站在同性恋者一边。同性
恋者倍受虐待,难道你真的相信有人会主动选择作同性恋者吗?

记者:最后我们提到了很多人都想过的一点。如果教会接收稳定的同
性伴侣关系,那么它就应该提供某种形式的同性婚姻。

图图:我们到了能提供上帝的保佑的地步了吗?你得知道,我不作男
女婚礼证婚,教会认为他们自己作那个决定,他们是自己的牧师,我
们只是试图转达上帝对他们婚姻的保佑。我觉得为什么不呢?我见过
许多同性恋者,他们有才能,最温存最具同情心,是很难得的人,而
我们却对他们视如粪土。就我自己来说,如果那是上帝的意愿,谢谢,
我不信仰那样的上帝。我信仰的上帝会说:“你很美,我使你成为现
在的你,我希望你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你能得到最大程度的
发展。”
──────────────────────────────
【历史回顾】

◆       特殊性问题和艾滋病教育研讨会

             ·杨青·

  1994年6-8日,“艾滋病教育和特殊性问题研讨会”在北
京召开,会议通过12条关于同性恋的决议,递交中国政府、立法机
构、新闻界和社会各界。国内报刊予以报导。主席:邱仁宗。召集单
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家、心理学家、社
会学家、哲学/伦理学家、法学家和其他有关专家、政府官员和同性
恋者40余人参加这个会议。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就同性恋问题展开
多学科全国性研讨活动。

  专家们就艾滋病和社会行为、艾滋病教育、同性恋问题在当代中
国的提出、同性恋的社会调查、同性恋的生物学基础、同性恋和心理
卫生、同性恋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同性恋和公共卫生、同性恋和公
共教育、同性恋的社会救助等问题展开讨论,达成下列共识和建议:

  1.同性恋是相同性别的人之间的性爱关系,这种关系可存在于
内隐的心理或外显的行为之中。如果一个人终生或一生中的大部份时
间和相同性别的人建立心理上或行为上的性爱关系,就可以被称为同
性恋者。同性恋包括男性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如果一个人同时或先
后与相同性别的人以及相异性别的人建立性爱关系,则称为双性恋者。

  2.同性恋现象在所有时代、所有社会、所有文化中均存在。在
中国,古代史籍和文学名著中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记载。但同性恋
者在今日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还没有精确的调查统计。国内有人根据
初步的不完全的调查,估计同性恋者占人口1-5%。如果取其中间
值2.5%计算,全国同性恋者可达3000万;即使按1%计,也
达1200万。这是在性的方面一个不小的群体。对他们采取正确的
认识和态度,处理好同他们的关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3.由于艾滋病及其病毒的蔓延,同性恋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在某些国家,同性恋者是最早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但这并不能
因此认为同性恋者就是艾滋病毒的传播者。应该明确的是,艾滋病的
病原是艾滋病毒(HIV),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都可能有的某些不安全
行为,助长了艾滋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而不是同性恋行为本身。为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而提出“禁止”同性恋既是错误的,也是不
可能的。

  4.目前国际上,已将同性恋排除在“性变态”范畴之外。同性
恋者在性取向上与异性恋者有不同,但他们或她们实现其作为人种的
生理功能和人类的社会职能与异性恋者并无差异。同性恋者在事业上
有成就、有贡献的不乏其人。

  5.认为同性恋行为不道德或不合乎伦理的说法,缺乏根据。同
性恋行为一般也不造成伤害他人或损害社会的后果。同性恋者中某些
违反伦理规范的行为,在异性恋者中也有同样存在。

  6.在我国法律及其解释中并没有确认同性恋为非法的条款。仅
因同性恋本身而处罚同性恋者在我国没有法律依据。

  7.对同性恋者采取排斥、歧视的态度,同性恋者的公民权利不
能得到尊重和维护,不利于战胜艾滋病对人类的挑战,也不利于社会
的长期稳定。

  8.我国目前对与同性恋有关情况知之甚少。需要组织各有关学
科和部门对男女同性恋的全面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如男女同性
恋者在人口中的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在同性恋者
中的发病率、同性恋者的婚姻家庭和工作学习、同性恋者的性行为、
同性恋者的医疗保健、同性恋者的生活质量、公众或社会对同性恋者
的态度等等。

  9.对同性恋需要加强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
公共卫生学、伦理学、法学等角度的探讨,举行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学
术和工作的研讨会,并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和立法措施建议。

  10.要支持社会上对同性恋者提供有关信息和进行咨询、教育
活动。多数同性恋者对艾滋病或性传播疾病知之甚少,急需对他们进
行如何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采取安全性行为、提高自我保
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和责任感、以及遵纪守法的咨询教育。这些咨询
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电话热线、新闻媒介、出版物、举办讲座、讨论
会和报告会等来进行。为了便于对同性恋者进行咨询教育,或同性恋
者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场所。

  11.对有关家庭、社区和公众也有必要提供有关同性恋的信息、
进行咨询教育。公众,尤其是身负一定责任的人,对同性恋者要采取
理解、尊重、宽容的态度。理解、尊重包含着宽容,宽容意味着不干
预、不排斥、不歧视与自己性取向不同的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宽容是联合国1995年的一重要议题,希望我国能在这方面做出贡
献。

  12.同性恋者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也要理解、尊重非
同性恋者。同性恋者与社会其他成员建立正常关系,需要进行长期努
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道德水平,自觉改变不安全行为,预防
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
民,为改革、开放、发展、稳定事业多作贡献。
──────────────────────────────
【读者文摘】

◆          阳光灿烂的日子
           ──法国电影《野芦苇》观后感

            ·赋 格·

              ○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风暴波及整个法国,连貌似
平静的西南小城也不例外。故事发生在寄宿中学的三个男生法朗索瓦、
赛杰、恩利和一位女生玛依黛之间。玛依黛之母阿弗蕾丝女士在学校
教法文,同时也是一名反战的共产党员。她帮助过一些逃兵,但没有
答应赛杰的哥哥彼埃尔的请求。彼埃尔后来战死在阿尔及利亚。

  玛依黛是法朗索瓦的女朋友,但是两人从未有过性接触。赛杰对
玛依黛很有好感,玛依黛却不喜欢他。赛杰跟法朗索瓦建立起友谊,
进而发生了性关系。法朗索瓦痛苦地认识到自己是同性恋者,而赛杰
并不想保持和法朗索瓦的关系。

  恩利是被迫离开阿尔及利亚的侨生,他同情右翼法西斯武装组织
“黑足”民兵,在思想上与大多数人格格不入。阿尔及利亚革命成功
的消息传来,恩利怀恨在心,企图焚烧镇上的共产党机构,不料意外
地遇见玛依黛,对她产生了感情。

  毕业考试发榜前夕,四个年轻人相约去河里游泳。在那个阳光灿
烂的日子,他们好像长大了。

              一

  1962年的记忆仿佛猛地被唤回,我们透过俯视的镜头看见一
对边走边谈的少男少女。他怂恿她一块儿去看电影,她有些不乐意。
这时候阳光正好,暖洋洋地照着山坡,树木、草地历历在目。

  一切之所以那么清晰,因为青春是不能忘记的。无须动用闪回手
段,三十年的辛苦路就被一笔勾销,那个春天重新曝光了。

  《野芦苇》没有刻意营造时代气氛,而是着力还原敏感的心理状
态。玛依黛跟法朗索瓦看完电影,见他闷闷不乐,显得心事重重。在
舞会上,他坦白说:他爱她,但是缺乏性吸引。她顿时知道他和别人
发生了关系,于是两人都很黯然。他鼓足勇气告诉她,那个人是男孩。
她略微有些惊讶,却又反而因此释然。她拥着他,「Smoke Gets in
Your Eyes」的蓝调慢舞烘托出伤感的情绪。转瞬曲终,换了一支明朗
活泼的「Barbara Anne」,满屋的年轻人都欢快地旋转起来,玛依黛
如释重负,拉着法朗索瓦汇入人群,两人无忧无虑地笑着,好像一切
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物的坦诚和敏感,是《野芦苇》最打动观者之处。

              二

  《野芦苇》可以算是传统的情节剧(Melodrama),在形式上不作
任何惊人之举。要说手法上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人物结构
的安排。以法朗索瓦的青春期体验为线索,以他的善解人意的性格作
为连接其他三人的亲合力,《野芦苇》的主要内容涉及困惑青年人的
两大问题:性爱和政治。

  本来,“女权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唯物主义者”玛依黛,反社
会主义者、殖民主义者、新法西斯主义者恩利,以及只求老婆孩子热
炕头式生活的乡巴佬赛杰,这三个人怎么也不可能凑到一块儿。“小
布尔乔亚同性恋者”法朗索瓦和每人都成了朋友,还分别撮合各位。

  他从赛杰那儿得到性经验,从玛依黛那儿得到友谊。恩利和玛依
黛使他领教了两种极端的政治思想,赛杰使他看到农民的生活态度。

  他让玛依黛去安慰失去亲人的赛杰,他调停赛杰和恩利的冲突,
他促成玛依黛和恩利认识从而相爱。

              三

  “野芦苇”的典故出自拉封丹的寓言《橡树和芦苇》:橡树对芦
苇说,瞧,我多么结实啊,风吹不动。你弱不禁风的样子,一阵小风
就能连根拔起。这时,刮起了可怕的大风,掀倒了橡树,而芦苇却安
然无恙,因为它伏下身子,躲开了大风。

  当性爱和政治介入人生,社会就介入了人生。芦苇般脆弱的年轻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折衷与平衡。

              四

  成长的烦恼,有时夸大为痛苦也不为过。

  玛依黛幻想在一夜之间长大十岁,这样就能免去青春期的种种烦
恼。赛杰和恩利经历了战争的精神创伤,亲人的死亡使他们看见了生
活的残酷。

  情欲折磨着法朗索瓦。他忍无可忍,终于和自己作了一次面对面
的交锋,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是同性恋。”他反复说了多次。
每一次重复,镜头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逼近他和镜子里的另一个他。这
句话是表明自我憎恨?发现?疑问?承认?

              五

  《野芦苇》不仅把成长的困惑放置在更广阔的政治背景里观照,
而且触及更广泛的年龄层面。

  首先是代沟。法朗索瓦和玛依黛闹了别扭,两人正在赌气,无意
中撞见法朗索瓦的父亲,立即装作高兴的样子。

  法朗索瓦听说鞋店的卡桑先生也是同性恋者,决定向他请教,解
答关于生活的疑惑。他诚挚地祈求长者给予帮助,他太需要过来人的
生活经验了。可是,卡桑先生生硬地回答:过去很久了,记不得了。

  也有沟通的努力。顶替阿弗蕾丝女士上课的莫莱利先生试图帮助
不可救药的学生恩利,尽管收效甚微,却是难能可贵。阿弗蕾丝女士
既是教师,又是母亲,她有明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自信分得清对错
好坏。然而,彼埃尔之死把她推到精神崩溃的境地,莫莱利先生的阿
尔及利亚婚姻对她又是一次震惊。这时,镜头作360°摇移,缓慢
摄入黄昏时分的景色。这是中年人的视角,包含了回忆和反省。

              六

  在结尾处,有另一个360°摇拍的镜头:午后的阳光下,微风
吹动树枝和草丛。镜头平静地环视这一切,好像眷恋着稍纵即逝的光
阴。环形运动停止的时候,我们看见那几个年轻人的背影。他们越走
越远,很快就要走出画面。

  他们刚刚游完泳,他们马上会知道毕业考的结果。有点紧张,但
是也没什么可怕的。生活中有比考试和战争更伤脑筋的事情。在河边,
玛依黛对恩利说:我爱你,可我们没有理由在一起。他问为什么。她
反问:难道生活有什么理由吗?在河边,赛杰要法朗索瓦忘记他们之
间发生的事。法朗索瓦很痛苦地说:忘记,有那么容易?赛杰说:忘
记和怀念是一回事。

  对于生活,他们在稚嫩的年纪就已作出了抉择。《野芦苇》里灿
烂的阳光,似乎只是一种主观的印象──青春总是美好的。野芦苇经
受了风的考验,收获了成长的烦恼和欣慰。

(摘自《国风》)
──────────────────────────────
【她山之石】 

◆     什么是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GLSEN)是全美最大的教师、
家长、学生和热心公民的综合性组织,人们一起工作,旨在结束我们
学校中的对同性恋者的恐惧。该网络1/3以上成员不是同性恋者,
同样数目的成员在学校以外工作。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做什么事情?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侧重三个方面的工作:

  1.校内项目:包括工作人员培训教材,如录像带“教育所有学
会尊重”;课程开发,如“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历史项目”;支持
项目,如“同性恋和异性恋学生联合会”。通过这些项目,该网络旨
在制作出实用的教材,让校园生活一天一天地发生变化。

  2.呼吁: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希望改变那些主管学
校的人们的态度。这些项目旨在改变决策者和教育领袖们的“良心”,
如我们一年一度的“回到校园活动”,许多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及
其朋友们发起了一个很大的教育活动,在每年的秋天,每人写信给各
自的母校。

  3.社区组织: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里,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
教育网络已经建立了40多个分枝机构,这是在整个男女同性恋者民
权运动中,第二个最大的同类组织。在40多个不同的社区中,男女
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的基层组织正在努力工作,寻求改变。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的历史是怎样的?

  该网络于1990年创建于波士顿时还是一个很小的志愿者组织。
该网络领导了一场运动,使得麻萨诸塞州于1993年成为美国第一
个在公立学校中禁止歧视同性恋者的州。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
网络于1994年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并在此后建立了有着40多
个地区组织的网络。其全国中心于1995年设在纽约,为各个支部
提供支持。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有那些资源?

  该网络有大量的出版物的目录和两盘录像带,包括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和Teaching Respect for All。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的使命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致力于使每一个学校成员都应该
受到尊重,而无论其性倾向。我们欢迎所有的人成为我们的成员,接
受这样的哲学观,无论其性倾向或职业。

  请帮助我们将这个观点变成现实。

●你能够做什么?你能够有所贡献的八种简单途径。

  1.参加当地的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

  各地的分枝组织是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的核心。他们
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给该组织带来
了成功所需要的技能和角度。你可以给这个组织做会计、筹款、主持
人或写信封,这个组织需要你。

  2.给母校写信

  每年秋天,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都有一个项目,鼓励
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及其朋友们给他们原来的学校写信,讲述个人
经验,帮助学校教师或行政人员知道:对同性恋的恐惧是如何伤害青
年人的?这已经被证明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改变了美国教育者的
“灵魂”,当然,你不一定只在秋天才做这些事情。可以先写一封信
给一个母校的一个人,然后再去个电话,帮助其理解这些问题。

  3.参与当地学校的董事会。 

  美国有1500多个学区,关注每个地区的动态进展是重要的,
但这超出了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有限的人力资源的能力范
围。基督教联盟已经宣誓,在今后几年中,实现控制2500所学校
董事会的目标,这对我们构成真正的威胁。通过参加学校董事会议,
你可以知道他们的活动,了解这个系统工作的方式,从而,你能够在
里面推动你自己的事业。你甚至可以参加竞选,如果你成功了,你就
可以在理事会中提出许多重要的问题。 
  
  4.提供你自己的网络帮助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

  每个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都可能有各自的专业网络和
个人网络,这些可以用来帮助扩展我们的工作。

  5.吸收新成员

  最好的广告就是我们的话语。告诉每个朋友和家人,让他们了解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加入进来。如果每个网络成员每年
吸收两名新成员,网络成员人数将在三年后比现在多10倍。

  6.志愿者 

  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总是需要志愿工作人员。比如,
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电子网络。请告诉我们,你对什么有兴趣,你的
专长是什么,我们或者能够找到一个途径来“利用”你。

  7.向人们提出许多问题

  许多学校董事会成员、选出的领导、教师、校长和社区组织都还
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向他们提出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下次你在会议上,或者和隔壁的中学校长聊天时,可以向
他们询问这样的问题:他们是否知道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在学校中
有哪些困难。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虽然许多人对此了解不多,但是
在听说这些事情后,会愿意帮助。

  8.为男女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教育网络提供财政援助
──────────────────────────────
【综合报导】

◆          同性相吸在香港

            ·魏乐文·

  这是首篇出现在香港人权监察关于同性恋的文章。

  直到近期,同性恋一跃而成为城中的争议,因为人们最近才不介
意公开讨论有关的问题。事实上,它源远流长,几乎世上所有动物都
有文宪记载有同性恋行为。虽然如此,上述的问题仍是争论不休。有
些佛教徒、基督教徒及伊斯兰教徒都认为同性恋不道德;可是,另外
一些持相同信仰的教徒却坚持同性恋是平常不过的事,没有理由受到
责备──有所不知,原来世上数以百计的宗教聚会,出席教徒都是同
性恋者哩!究竟谁是谁非呢?

  一九九一年香港才通过法例使同性恋非刑事化。法例未通过以前,
异性恋者可理所当然地表达自己的性倾向,公然与爱侣亲昵缠绵,同
性恋者呢?他们这样做,会被骚扰、勒索甚至被拘捕。现时成年同性
恋者在互相同意的情况下,避开公众,在私人地方进行任何表达其性
倾向的行为,都是合法的。可以说,只要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性倾向,
他们的权利能得到最起码的保障。骤眼看,这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
同性恋与异性恋者的分歧真的消除了吗?核心问题是:床笫之外,同
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本无差异。但双方的遇待却有天壤之别。

  试从日常生活出发:想想你与同事交往,即使再专注工作,男女
朋友、夫妻难免是茶余饭后的话题。你们之间的话题是否涉及自己的
“另一半”呢?我想,感情生活愈美满幸福,愈会谈得起劲。

  若果同性恋者效法他们的异性同事公开私人生活,会有甚么后果?
他们可能被上司解雇!设身处地去想,你会冒这个险吗?试想想:你
的同事都可以畅所欲言,你身为当中一员,却要对在私生活方面守口
如瓶,感觉难受可想而知。要将伴侣是同性的身分隐瞒每天与你共同
度过八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同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可悲的
是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假如你有一个友好的同性恋朋友,愿意打开天窗说亮话,向你剖
白,他们不对你坦白最大的问题,大概不是他们是同性恋者,而是他
们一直对你撒谎,长期忍瞒你──很可能的是,你根本不觉同性恋有
甚么大不了。

  另一个要点是:很多人根本漠不关心。作为社会动物,我们的行
为或多或少视乎他人的反应,易于随波逐流、想当然,难以细心定断
本身的立场。因此即使很多人根本找不充份理由去歧视同性恋者,但
为了“不负众望”,便贸然加入了歧视同性恋者的行列。甚至一些在
娱乐界、商界或政坛位高权重的同性恋者,只为满足他人的期望,竟
然也极之歧视与他们相似的人。

  “性取向”是同性恋社群其中一个忌讳的字眼。我认为“性倾向”
比较恰当。“性取向”暗示在性方面是有选择的,很难想像一个人会
在清楚知道同性恋者所面对的困境,仍然选择成为同性恋者。我们可
选择雪糕的味道,但不能挑选自己的性倾向。情况一如你很难选择用
哪一只手写字、选择年老或年轻等。如果你是异性恋者,你会认为与
同性发生性行为是可行的选择吗?我却不以为然。

  你我可能都认识一些我们认为是同性恋者,但却与异性结婚的人。
这不是证明同性恋者可以选择他们性倾向吗?同性恋者稍觉安全亦不
过是近几年的事,不久之前,同性恋就足以入人以罪,很少同性恋者
能视接受自己的性倾向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同性恋者渐渐被社会接受,
这是世界的趋势,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大陆,同性恋者的也渐受
多些人接纳,渐为人知。同性恋者的唯一选择的,是多大程度上将他
们的性倾向变成生活,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公开性倾向的程度。事实上,
他们跟本不能自己决定喜欢哪一个性别,不能选择做异性恋者。他们
只能在公开同性恋者的事实或继续生活在饱受折磨间作取舍。

  有多本关于性与工作的书的作者麦拜伦(Brian McMaught),提
出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至十五在某段时期曾有同性恋的行为,也许
百分之五至十的人经常有同性恋行为,大概有大约百分之三至七认为
自己是同性恋者。假如同性恋者曝光带来的危险不能够消除或减少,
相信他们会对他们的真正性倾向守口如瓶,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苦不
堪言的。可是,最终最无辜的可能不是同性恋者本身,而是他们为掩
饰自己而累及的人──他们的子女及配偶。

◆        艾滋病患者人数“惊人增加”

             ·杨青·

  联合国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又一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全世界
大多数地区艾滋病感染和发病的情况要比原先估计的严重得多。联合
国警告说,艾滋病不断蔓延已经开始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
到影响。

  记得在去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了“三合一”治疗艾滋病
新方法,医学界曾欢呼为攻克艾滋病的新曙光。然而,时隔一年,人
类在同艾滋病这个二十世纪瘟疫的战斗中显然又一次遭受重挫。联合
国刚刚公布的报告显示,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在世界大部份
地区都有惊人的增加。看完下面这些数字,您也许会同意“惊人增加”
的确不是耸人听闻:

  联合国的报告说,目前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比一年
前几乎要快一倍。去年联合国认为全世界每天有大约八千两百人感染
上艾滋病病毒,而现在联合国断定每天有一万六千人感染上艾滋病病
毒。

  全世界每年新感染的人数原来估计是三百万人,现在的估计是五
百八十万人,其中儿童新感染者从去年估计的三十五万人增加到五十
八万人。全世界现有三千零六十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比去年的统计
数字两千两百六十万人增加了百分之十九。1997年死于艾滋病的
人数为两百三十万,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一共有两千
零八十万病毒携带者,其次是东南亚地区,共有六百万感染者。东亚
及太平洋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大约有四十四万人。专家们认为,艾滋
病感染人数大量增加,并不表明世界面临着艾滋病大爆发,这里部份
原因的确是因为病毒蔓延,但是另外一个原因是联合国采用了更为科
学、精确的统计和检查方法,从而发现了更多的原来没有发现的病人。

  许多专家和指出,很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们
对于艾滋病的了解非常肤浅,检查方法非常落后,治疗就更谈不上了。
这些国家往往还因为文化习俗原因,对于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以及预防
方法不能从现实的态度去对待,这也是导致艾滋病进一步蔓延的重要
原因之一。

  而相比之下,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国家,由于人们普遍对艾滋病有
比较高的警觉,以及采取比较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997年艾
滋病感染率反而比去年有所下降。比如像西欧,除葡萄牙和希腊外,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三十。美国的新感染人数
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六,今年又减少了百分之十一。

  联合国的流行病学专家警告说,艾滋病蔓延扩大不仅是一个健康
威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开始对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对
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艾滋病计划执行主任帕亚特说,艾滋病的蔓延已经使肯尼
亚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影响。
联合国的报告说,今年在东欧、原苏联一些共和国、印度、越南、柬
埔寨以及中国等都发现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量增加的现象。报告预
测,中国、印度和泰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重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出现的情况。
 
  联合国最近公布的有关全世界艾滋病发病和治疗情况的报告再一
次使人们意识到人类面临的艾滋病威胁有多么严重。从联合国报告中
的数据来看,人类攻克艾滋病的前景未可乐观。「美国之音」记者为
此采访了两位艾滋病病毒研究的医学专家,请他们介绍今年一年中在
艾滋病防治方面的一些情况。

  对于联合国报告罗列的一些数据,科罗拉多州医学中心病毒与免
疫研究员张兴权教授认为:这和他在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是一致的。
他说,1997年在艾滋病研究领域中,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张兴权教授说:“就目前看起来,全世界有关艾滋病毒感染和艾
滋病的发病、流行、死亡的情况,形势仍然说是非常严峻的。(发达
国家有所下降)(但是其他地区,泰国、东南亚地区发病的例数急剧
上升。)(全球最新的数字超过三千万人)。我觉得这个不是空穴来
风。联合国的新报告更确切地反映了当前实际情况。

  正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从事艾滋病和肝炎临床和试验
的谭德医生也同意联合国报告的估计。他认为,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
国家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更为突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艾
滋病死亡人数第一次出现下降。

●“三合一”疗法

  谭德医生说:“我想发病率正像原来所预测的,在亚洲和非洲国
家发病率都增加了。在美国,新的HIV的感染还是维持原来的水平,但
是在美国第一次报告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开始第一次减少。这个主要原
因还不是由于今年时兴的“三合一”疗法。主要的原因是对预防机会
性感染,还有对病人的照顾等医疗条件的提供有很大关系。

  两位专家都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艾滋病在
全世界的蔓延比去年更为严重。科罗拉多州医学中心的张兴权教授说,
发展中国家由于诊断和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
上了艾滋病毒。

  张兴权说:“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一些不发达或者是发
展中国家,很多病人,即大概有两千多万病人被艾滋病毒感染以后,
由于从感染、潜伏、发病到死亡大概要历经十年时间,所以有些人初
步感染后也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可能会耽误治疗和对病情的监测。
还有就是这些人并不知道被这种非常可怕的病毒所感染,也就没有采
取任何措施,自愿或不自愿地将艾滋病毒传染给其他的人。由于基数
越来越大,发病的人数就越来越多。

●艾滋病在中国的现状

  联合国在报告说,今年在东欧、原苏联一些共和国、印度、越南、
柬埔寨以及中国等都发现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量增加的现象。报告
预测,中国、印度和泰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重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
区出现的情况。张兴权教授告诉记者,他前不久到中国作了有关艾滋
病防治的报告。关于艾滋病在中国的现状,张兴权教授说:“非常幸
运的是在东南亚或者说在亚洲地区,虽然近几年来艾滋病毒的感染急
剧上升,但是中国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境况。它的绝对数字
要比其他国家要低的很多。据一些(中国的)专家和卫生部的官员估
计,中国现在实际艾滋病毒感染的人数大概要超过10万人以上。这
应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中国艾滋病大家知道,主要
集中在跟缅甸、云南接壤的一些吸毒地区,还有一些沿海开放城市,
进入中国经商、旅游的人……还有血液和血制品的传播……因为在很
多地方,供血者只是作一些常规的检查,而对艾滋病抗体检查还是没
有进行……母婴传播非常少,主要药物、性病,还有血液和血制品。”

  那么,在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经济对外开放,而人们对于艾滋
病又相对缺乏了解和警惕的国家,怎样来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呢?

  谭德医生认为主要是打击吸毒和控制妓女,他说:“我觉得在中
国,同性恋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现在的主要的传播途径一个是通过
静脉吸毒,第二个是通过异性性接触,尤其是婚外性接触。关键的问
题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知道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第二就是对妓女
进行控制,打击吸毒。这些是主要方法。

  张兴权教授认为,从药物防治角度来看,中国还是一个空白点,
用中国的传统医药来治疗艾滋病基本上只是控制症状,并没有从消灭
病毒方面入手。

  张兴权教授说:“中国从防治角度,目前来讲,从药物治疗方面
还根本上是空白,或者谈不上。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虽然有10万以
上感染者,但目前显露出的不多。第二,由于病例少,医院不会为此
付钱,一般都用传统中国医药对症治疗。但是不能根除病毒。评价标
准有欠科学,有时很粗糙,要想把这种药推向世界,缺乏科学性。”

  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因为发明了“三合一”治疗艾滋病新方法
去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的风云人物。时隔一年,在艾滋病
治疗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呢?我们将在今后的报导中介绍“三合
一”疗法的效果以及目前开展的艾滋病疫苗研究。

●一年来艾滋病治疗方面的进展

  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以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有
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大量专门攻击艾滋病病毒
的白细胞,而这些感染者本身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况。科学家正
在探究人体自身产生抵抗艾滋病能力的原因,希望由此发展出治疗艾
滋病的有效方法。接下来介绍一年来在艾滋病治疗方面又取得的进展
以及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前景。

  自从八十年代初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科学家就一直在研究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他们先是发现一种叫作AZT的药有很好的抑制病毒
的作用。科罗拉多州医学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员张兴权教授详细地解
释了用药物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张兴权教授说:

  “目前来讲,有效的抗艾滋病毒的药物有两大类,针对病毒的两
个霉。一个叫作逆转录霉的抑制剂。现在有五种药物能够很有效地用
于临床治疗,其中比较著名的像平常我们说的AZT。这个药物最早地用
于抗艾滋病药物治疗。它最有效地用于防止孕妇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另外一类药物叫作蛋白□抑制剂,比起第一类药物,这类药物毒性很
小,目前已经有四种药物用于临床。从理论上讲这些药物都能100%
地杀灭病毒,但是在临床使用时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中重要的
原因一个是药物有毒性,第二是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会产生严重的耐药
毒株,就必须被迫增加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剂量,这在临床上是不
可能的。第三是药物的价格太贵。像AZT,单纯用一种药物治疗一年也
要差不多一万美金。这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是很难做到的。”

●何大一的贡献

  “AZT”发明后,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又把这种药和其他几种药
混合在一起使用,发明了所谓的“三合一”疗法。试验结果证明,在
病人的血清里基本上找不到艾滋病毒的存在。何大一也因此被《时代
周刊》评为1996年的风云人物。可是前不久,美国又有报导说,
在使用“三合一”疗法病人的淋巴细胞中仍然能找到活着的病毒,可
见病毒并没有被杀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的谭德医生说,
这并不出乎科学家们的预料。他说:

  其实从一开始来讲,“三合一”疗法并不是像很多人所想像的能
够完全清理病毒,能够治愈HIV的感染,而是从一开始就估计它是抑制,
只不过它抑制病毒的能力很强,连在血清里面,用最敏感的PCR方法都
监测不到。但是现在正好有了结论,在淋巴细胞上面还是可以发现病
毒。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只要能够将病毒抑制在检测水平以下,这个
病人发展成艾滋病的可能就非常小。所以这个疗法本身还是应该值得
提倡和推广。

●艾滋病疫苗也在试验

  除了药物以外,科学家们还在研究艾滋病疫苗。张兴权教授介绍
说,防治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美国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
力和财力。谭德医生介绍说,最近美国芝加哥有三十多位研究艾滋病
的科学家向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申请进行人体“减毒艾滋病活疫苗”
试验。食品与药品管理署一直没有答复他们的申请。这些科学家发出
最后通牒说,如果到明年二月他们还得不到答复,就在自己身上进行
试验。虽然这些疫苗是经过减毒处理的,但是在人体内也有逆转成真
正艾滋病毒的可能,所以这些科学家的崇高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真正令
人敬佩。但是同时也说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科罗
拉多州医学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员张兴权教授解释说:

  “就目前来讲,十几年来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还没有找到一种
非常有效的疫苗能够用到临床。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几个原因阻碍了
疫苗研究的进展:一个是病毒的变异性很强。针对某一个毒株研究出
来的疫苗,比如说抗体……它只针对这一类病毒,过了一段时间病毒
发生了变异,这种疫苗甚至就没有效了。病毒的抗原漂离很厉害,很
难用一种疫苗来控制它。”

  张兴权教授和谭德医生还谈到,由于艾滋病目前还不能治愈,很
难像其他药物那样用人体进行试验。泰国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小范围人
群中进行艾滋病疫苗试验,而美国则坚决反对用人体进行试验。也许
正是这个原因,芝加哥那三十几位科学家才提出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

  科学家们关心药物疗效,而对患者来说,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正
像张兴权教授刚才谈到的,是他们能不能够支付得起治疗费用。从世
界艾滋病防治的角度来说,只有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患者都能用得
起治疗艾滋病有效药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控制
艾滋病的蔓延。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梅尔发出呼吁说:“尽
管富裕国家在艾滋病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然而,只要我们不能在全
球范围内有效地开展预防运动,只要那些最有效的疗法继续不能被普
遍采用,艾滋病就将始终是人类的一大威胁。”
──────────────────────────────
【桃江连程】

◆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爱情

             ·二  言·

  米开朗基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齐名的著名艺术家。①
他创作的高达五米半的雕塑《大卫》可以说是男性体格美的至善象征。
米开朗基罗本人是同性恋者,特别钟爱他的男模特儿。他把这种情爱
融入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大卫》与《上帝之手》等充满了令人不可
言喻的能量与活力,不仅感染力深,而且透露出“知者得其味”的同
性恋情感。他把人文感情融入严肃的宗教题材里,拉近了作品与观众
的距离。有趣的是,即使在如《埃勒斯雷的女预言师》(Erythraean
Sibyl)等作品里,女性也往往以雄健骠悍的形像出现。可以说如果米
开朗基罗不是同性恋者的话,那他也许就不会成为米开朗基罗了。

  米开朗基罗与男模特卡瓦利尼(Cavalieri)的情事被经久传颂,
并拍成了电影。他也曾与一位叫佩里尼(Perini)的年轻人同居了十
多年。“他的羽翼把我轻轻托起,令死亡也变得甘美。”艺术家这么
描述他对佩里尼的爱。

  米开朗基罗晚年时遇到了一位名叫布拉奇(Bracci)的年轻人,
但布拉奇两年后不幸去世。艺术家悲痛欲绝,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布
拉奇的墓碑上刻下了悼念的文字,其中有以下的诗句:

   “我卑微的尘躯不再享有
    你的迷人的脸庞与美丽的双眼,
    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拥时
    两个灵魂融相融所迸发的火焰。”

  米开朗基罗的日记、信件和诗歌中不断透出他对年轻男子的爱慕,
这些文字在他死后许多年都受到压制。他写给卡瓦利尼的许多情诗在
出版时,出版商把其中对男性的称谓改成了女性。

①无独有偶,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位大师都是同性恋者。
──────────────────────────────
【灵程玛瑙】

◆          走出心之樊篱(三)

             ·杨德军·

  虽然我在到处看病,可打心眼里讲,我从来就没认为自己真的是
有病。我曾拜会过一家电台青年节目部的编辑,倾诉了我的烦恼。我
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当不在少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舆论没有理由对
此予以漠视或仅说一面之词。不管它是对是错,应该有人敢于站出来
公开讨论它,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遮遮掩掩。编辑最后说他将在适当的
时间在节目中安排这个话题。我不能说编辑与我的谈话是不诚心的,
可我从来没有在他们的节目里听到过任何关于同性恋的话题。

  同性恋爱似乎变成了难见公婆的丑媳妇,又象是不上排挡的狗肉
包子。总之,欲遮又掩,羞羞答答,仿佛传统维吾儿妇女的脸,总要
给面纱罩着。然而,种种迹象不断昭示,有这种倾向的人大量存在于
这个社会。

  尝试着跟身边熟悉的人们谈论这个话题,可大家都很委婉地避免
涉及这个词儿、这样的内容。一次和朋友们谈到《红楼梦》,一提到
关于同性恋的情节,便没人说话了。

  有时连自己也纳闷,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又不缺胳膊少腿的。
更要命的是,还得随时随地处处撒谎,把这个倾向隐瞒起来。今天说
不喜欢这个姑娘,明天说不那个姑娘。这些姑娘们都遭了什么罪,让
我这样作践。老天爷啊,让这些姑娘们原谅我吧!我是迫不得已的。
按照“谎话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理论,我早就该变成异性恋
了。

  曾经羡慕寺庙里的与世隔绝,向往和尚们云游四方的生活。祖国
的西部边陲,伊斯兰清真寺随处可见,寺庙倒是很难看到。在一次亲
戚家的葬礼上,第一次看见一位被请来念经的道士。束在头顶的凌乱
的长发,破旧的长衫,在秋风中流着鼻涕。我那出家的念头顿时就消
失了。

  讨厌谎言,可又不得不天天欺骗别人。日子久了,便生出一种累
的感觉。我开始封闭自己,懒得外出,不敢与人多说话,尤其是婚恋
方面的任何话题。朋友们打听我老不上门呆在家里在干什么,我告诉
他们我在修练。

  每到星期五,清真寺里会传出悠扬的诵经声,听不懂他们在念些
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是在为幸福而祷告。我的幸福在哪儿呢?

  周身的血液在翻腾奔流着,真想捅一个洞,把这激情连同剩余的
热量都释放出来,好让我有片刻的平静。时常,半夜三更在零下三十
多度的时候,我会跑到村边的树林里,去问白杨树,去问寒星,为什
么会是这样?这是为什么?耳朵尖冻僵了都没有感觉。

  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爱男人也
希望被男人所爱,但这却是行不通的。

  苦难的日子象漫长的冬夜一样没有尽头,又象秋风中的枯叶总也
没有落完的时候。就在这难奈的寂寞之中,有一天很偶然地看到作家
蒋子龙写的旅美札记,谈到了美国旧金山同性恋的一篇。作者说旧金
山是美国同性恋的大本营,居民中相当大比例的人是同性恋者,其中
不乏市长、市议员乃至联邦参众议员。作者叙述了旧金山人权运动大
游行的盛况,参加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那些同性恋为非法的国家。
加州州长在集会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作者还提到了受法律保护
的同性恋社区文化、同性恋书店和酒吧等等。

  看到这些,我的内心惊喜地狂跳。当时,我立即产生的一个念头
是,我要到美国去。这个想法在别人看来是如此的幼稚愚蠢与不可思
议,但它来的却是那么真、那么急。我厌倦透了这种象小偷一样的生
活。我渴望真实地活着。在哥伦布几百年前发现的那块新大陆上,我
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伊斯兰向往麦加,基督教视耶路撒冷为圣地,而
对我来说,旧金山就是我的圣地。那里有阳光,那里有空气。   

◆            我深爱的她

             ·冷 锋·

  在我冲动又冒险地表白之后,我和她成为了一对热恋的情侣。

  我们深深地爱着对方,完全不顾别人的眼光,常常在逛街时,就
这么地吻了起来,彷佛一生就注定要永远在一起……

  但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事,我们家就在我正热恋的同时,
决定移民澳洲,签证也确定发下来了。这件事对我和她,都是极大的
打击……

  在上飞机的前几天,她每次接我的电话,一听到我的声音,就没
声音地哭了起来。我当时不知道,觉得她打电话不回我话很没礼貌,
所以每次都生气地挂上电话!她在我上飞机的前一天写了纸条告诉我,
她不哭出声音是因为她不想让我知道。她希望我是怀着一颗对她充满
信心的心,飞去澳洲!而我却误会了她。

  因为我已确定要去澳洲,所以我爸妈也把我剩下的暑期辅导取消
掉。我只能在放学时,约她出来,和她争取最后的时候来聚一聚。有
一次,我到她们家,她们家人都不在,客厅里只有我俩在一起看电视。
她躺在我怀里,我一直注视着她。最后电视演完了,我把她扶了起来。
我们又一次地热吻起来,我甚至扑到她身上,吻着她的脖子,就这样
一直吻下来……

  终于,真正分离的时间到了……

  分离的日子真正来临。我是下午的飞机,所以我一定要赶在早上
去学校见她。我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等着她们十分钟的下课铃响。

  铃~铃~!下课了!她看到我在外面,也走了出来。我们交换要
给对方的东西,不知道要讲些什么,只是想把时间就此停住。终于,
我的情绪控制不住,鼻子一酸,就哭了!我又抱住她,我真的不敢看
她的眼睛。她也哭了,彼此都不语,也不抬头看对方,只是痛心地哭
著……最后,我不想拖泥带水,抬起头看着已成泪人的她,说了一声
最简单的话……

  ……再见!

  我深吸一口气,头也不回地就往校园大门走去!她很想追过来,
但她没有。

  我在飞机上哭着,想着我们……先是最好的朋友,谈心,再来冲
动的表白、热吻、和激情的结合,心灵合一……我们是如此地深爱着
对方……

  就这样,从前走过的画面已成回忆,永远消失不了的回忆,这是
我们最美的故事。

  我来到澳洲,刚开始几个月,都活在思念的伤痛,无法解脱。后
来想想,来都来了,事实要面对。加上无她在身旁,外来的新环境,
接触的人……使我又爱上其他女孩子!但没法子能固定下来任何一个。
而那阵子看到她以前写给我的情书,都是感到一阵作呕,无法面对。
这是一种很怪的感觉,总觉得彼此的回忆是如此深,但当时爱的人又
不是她……况且她老是说“功课忙”而不回信,长久下来,我无法忍
受。当时我变心了,她却仍然爱着我,在台湾等着我,我实在不敢跟
她讲……

  就这样,在分离快一年时,我回台湾玩。当时在一个幼稚园无人
的游戏场见面。看到她,没变。她说她好想我,想我的人,想我的幽
默,也想我的吻……说完就把她的唇凑了上来。那是温温、湿润、又
熟悉的唇,是我从前深爱的人的唇。以前爱她的感觉突然涌了上来……
我真正爱的人是她啊!

  ……对!她才是我真正爱的人!就是她!就是她!

  那次见面的一吻,使我又回到她身旁,我的心是属于她的。

  这样两地分离好多年到今天,我没再爱上别人,而我们仍像从前
一样爱着对方。我以后回台湾已经是大学了,若到时候我们的感情仍
像现在一样的话,我想和她求婚,也许不去登记,但要永远在一起。

  我现在很想她,也真心爱她……

(转载于台湾《同志话题》,原名《我克制不住了》)
──────────────────────────────
【爱知行动】

◆        一九九八华人同志交流大会

  约二百位华人同志参与的「96华人同志交流大会」,已经于96
年12月初圆满结束,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即使个中有不完美的地
方,正好提醒我们如何改进与突破。我们在此衷心感谢大会主办单位
「自在社」(佛教同志社团)的努力与贡献。

  「96大会」的其中五位华人同志,在大会期间被选为「98大
会」的联络人。经过一次会议,五位同志在97年初召开了一个二十
多人的筹备会议,广邀香港各同志社群参与,初步选出了十位华人同
志组成「98大会」的工作小组。

  经多次商议后,我们议订了「98大会」的主题、目标、内容大
纲与职务分工,并马上要开展工作。但这不是个别同志或个别地区的
事宜,我们决心要擦出火花,办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交流大会,让
参与者都能满载而归。因此,对我们初步的议决,请多多指点、批评
并作出建议,在2月28日前与我们联络。

  今届主题:「同心合一」──让各地华人同志聚首一堂,深入讨
论、分享与反思华人同志在各地关注的课题,互相交流、成长与提升,
并籍此建立全球华人同志的连系网络。长远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能
成为阳光下的健康人」──不会因为种族、文化、年龄、性别、性取
向、阶级、语言,或其它差异而互相排斥、恐惧与仇视。让我们接纳、
尊重并欣赏彼此的差异,在差异中互相分享、学习,超越「同性爱─
异性爱」的二元对立,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社会。

日期:1998年2月5日(农历年初九星期四)至1998年2月
8日(农历年十二星期日)(四日三夜)

地点:香港一个没有人打扰的营地

人数:约二百人

内容重点:性别政治、种族主义、关怀爱滋、同志身份认同、同志现
身、文化艺术、性意识形态,及各地区所关注的课题(请提出建议)

形式:论文发表、研讨会、公开讨论、工作坊、小组交流、游艺表演、
影音录像、书展、摊位展览等(请提出建议)。

  在多次工作小组筹备会议上,我们特别强调三项重点:

  1.性别议题:女性长久受性别主义的漠视、欺压与伤害,女同
志更承受多重歧视。很不幸,部份同志对性别主义毫不自觉,在语言、
性别角色、同志组织及活动上不断强化这种性别主义。「98大会」
盼望从筹办过程开始,便落实对性别权力关系的反思与关注。

  2、「98大会」不单是四日三夜间之事,而是在筹办的过程中,
就不断提升华人同志的社群意识及同志社群之间的团结。我们会紧密
与香港各同志社群及各地华人同志社群联系,令筹办进行的点点滴滴
成为一个社群意识与力量提升的过程。

  3、交流大会期间及前后,我们盼望能有同志电影节、同志文学
奖、书展、表演艺术等不同元素的配合。这实在有赖各方面同志的支
持与帮助。

秘书处:卢剑雄(John Loo)
营地:Zoe Wong, April,文可风(Anthony Man)
程序:杜宗智(Chung To)
联络─海外:卢剑雄(John Loo)
联络─香港:邵国华(Roddy Shaw),David Man
筹款:Leo Hsu,Ken Chu
报名:Albert Luk
公关:Aaron,邵国华(Roddy Shaw),David Man

  我们诚意地邀请所有有心人参与这个工作小组,我们非常需要不
同背景的同志的帮忙。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意愿付出最大的努力,筹办这次大会。但
我们必须得到众人的支持、鼓励与提点,众志成城,同心合一,才能
真正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主办一个振奋人心的交流大会,让每个同
志都从中得到力量。

  有你/你的关心与支持,主动与我们联络,给我们意见,这个大
会才能尽善尽美,为各地华人同志写下有意义的一页。

        「98华人同志交流大会」工作小组谨启

                  97年1月31日

请联络秘书处:(卢剑雄 John Loo)

E-mail:worldson@hkstar.com
http://www.hkstar.com/~hkten/98conf.html
传真:+(852) 8102-0169
地址:香港 告士打道邮政信箱28093号 卢剑雄收
   (Mr. John Loo, Box 28093, Gloucester Road Post Office,
   Hong Kong)
电话:+(852) 8102-0169(按「3」字通话)
    or press "1" for English prompts
传呼机:+(852) 8102-0169
    (不能对话时,请选择「传呼」或「录音留言」)

此传单另有英文译本,可致函或传真,发Email或在网页上索取。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nnouncement is available; please
ask for it via letter, fax, email or web page.

◆  如何加入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电子通讯网

  您只要给我们发个信(E-mail: listproc@usc.edu),在主题
(subject)栏目中不写任何东西,在正文(body)栏目中写上:
subscribe CHLGBT-L空一格,加上姓名(your name),注意在姓名外
面没有括号。然后,你收到一个欢迎信,告诉你如何使用这个电子通
讯网,如何退出这个网,请一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