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04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1年8月17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韩国同性恋组织要求网络自由
        美国至少有94万对同性伴侣       
② 【说三道四】到底是谁的问题?
③ 【生命伦理】在直人中间
④ 【综合报导】新加坡同志举行首次集体亮相
        李光耀谈同性恋
        李显龙谈同性恋
⑤ 【历史回顾】英国政府资助“矫正”同性恋历史曝光
        天主教学者披露教会的同性婚姻历史
⑥ 【艺坛纵横】名人物语(四)
⑦ 【爱知行动】关于成立“南昌同志沙龙“的通知
        南昌同志聚会介绍
──────────────────────────────
【新闻摘要】

◇ 8月2日,美国亚裔记者协会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年会中,举办
了题为“性别混合的故事:变性和易装亚太人──一个隐形少数”的
专题讲座,针对媒体如何客观准确地报导这个少数人群做了讨论。

◇ 据《朝鲜导报》报导,韩国同性恋组织“同性恋者人权联盟”对
全国信息伦理委员会提出了批评,要求他们保证网络上同性恋信息的
自由流动。该委员会最近以同性恋“违反道德”为理由,要求取缔网
络上任何与同性恋有关的信息。

◇ 美国人口普查局8月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共有94万
对同性恋伴侣,这些同性恋伴侣不光分布在大城市里,也分布在小城
镇和偏远的乡村里。调查显示,主动承认身份的同性恋伴侣从1990年
的12万对上升到去年的47万对。10年前,美国的城镇中只有一半存在
同性恋伴侣居民,而如今全国99.2%的城镇有同性恋伴侣。 
                      
  加利福尼亚州是同性恋伴侣人数最多的州,共有9.2万对同性恋
伴侣,比1990年增加了3倍,比第二名纽约州高出1倍。旧金山湾区历
来是同性恋伴侣集中之地,该地区同性恋伴侣比例高达7%,居美国之
冠。同性恋伴侣比例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市
(1.95%)和缅因州的波特兰市(1.6%)。 
              
  普查官员表示,还有一些同性恋者由于单身居住等原因没有被普
查到。同时还有许多人由于害怕社会和家人的歧视不愿意承认自己是
同性恋者,没有诚实地回答普查员的问题。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即将在今年秋天发行的一项研究表明,56%的
美国人支持公开的同性恋者从军,37%的人表示反对。但在军中的一
项调查表明,73%的军人表示反对公开的同性恋者从军。

  2000年3月在海军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对同性恋感到不适应”
的军人的比例从1994年的58%下降至1999年的36%。

◇ 加拿大政府首次允许一对外籍女同性恋伴侣在该国取得政治避难。
这两名妇女都来自墨西哥,她们声称在母国曾因同性恋情曝光而受到
前夫和警方的殴打,她们的子女也因此被夺走。这两名妇女于1999年
逃离到多伦多。

  加拿大移民部门认为这两名妇女回国后将承受迫害的危险,因此
允许她们取得政治庇护。

◇ 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珍尼·斯威夫特于8月16日签令,允许州政府
雇员的同性伴侣享受部分配偶待遇。斯威夫特声称,她可以接受将同
性伴侣称为“家庭伴侣”,但反对将这种关系称为婚姻。

  《波士顿环球报》于8月15日发表了对斯威夫特的同性恋继子布
莱恩·亨特的采访。亨特称斯威夫特的上述立场“纯属虚伪”,因为
他的继母在私下非常理解和支持同性恋者权益,但由于所属的共和党
在这方面态度强硬,所以她不得不在公开场合对自己的观念加以掩盖。

  马萨诸萨成为佛蒙特、夏威夷、阿拉斯加、华盛顿州、华盛顿市
和加利福尼亚后,第七个对同性伴侣关系表示某种承认的州。
──────────────────────────────
【说三道四】

◆          到底是谁的问题?

             二言

  前几天在公司旁边的一家比萨饼店用餐,刚吃到中途,斜对面的
餐桌前坐下了一位体态肥胖的妇女。该妇人穿了一条未过膝盖的夏裤,
大腿和小腿上臃肿的赘肉一览无遗,皮肤上的皱结也清晰可见,不论
我抬头还是低头,总是无法躲开。看着比萨饼上的奶酪,我顿时觉得
难以下咽,于是换了个坐位,背对那位妇女,总算可以安心用餐。

  你不能期望我有朝一日能够学会欣赏肥胖,但我必须承认,这种
心理不适是我自己的问题。即使无法克服这份局限,我也无权怪罪那
位妇女。比如在餐馆里,我可以自己换个坐位,但我不能不能为了自
己的舒心而要求那位妇女离开餐馆或者要求侍者将她赶走。

  这番态度让我联想到一些异性恋者对于同性恋的感觉。有相当一
部分人异性恋者声称同性间性行为令他们感到恶心,娘娘腔的同性恋
者让他们觉得难受,所以他们对同性恋表示反对。对于这些人,同性
恋者完全不必承担任何愧疚,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你看不惯,
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休怪罪别人!”

  尽管我无法欣赏肥胖美,但我庆幸法律保证了这样的顾客不受歧
视。如果有人因为肥胖而遭受到某种歧视,我们理应为他们/她们的
平等权益而呼吁,因为这是对人起码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并不应以狭
隘地自己的感官舒心为前提。同样,人们并不一定需要怀有同性恋情
或者成为同性恋者,才能对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加以支持。

  再者,即使那位妇人的腿部赘肉令我眼感不适,我是否可以为了
自己的感官或者心理舒适而要求她穿上长裤?这让我想起部分自我标
榜宽容的异性恋人士,他们声称只要同性恋者不在广庭大众之下招摇
过市,显示出接吻等亲热动作,就能相安无事。我认为,这种宽容实
属肤浅。如果异性恋者在公共场所拉手接吻被视为合情合理的话,为
何同性恋者需要对自己的感情加以掩饰呢?如果有人觉得同性恋者的
相互亲热令他反感的话,那是他自己应该克服的问题,即使他无法克
服,也无权要求同性恋者掩盖身份或情感来换取所谓的“尊重”。

  大千世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肤色不同,性取向不同,这些
都不能成为歧视的理由。当你对某个族群感到不习惯时,首先应该扪
心自问一下:“到底是谁的问题?”
──────────────────────────────
【生命伦理】

◆           在直人中间 

             楚钧

  作为一名成长在中国的同性恋者,我的周围从来都是直人的世界,
他们是我的同学、同事和朋友。因为生活和工作在同一个环境中,同
这些直朋友交往是无法回避的,他们在我生活中的地位也无法被同人
朋友所取代。怎样作为一个同志与直人朋友相处?这一直是我需要面
对的一个问题。

  我一开始害怕与中国朋友谈论同性恋,因为同性恋从来就不是他
们所谈论的一个话题,在这件事上他们是未知数,因为不知深浅,所
以我很犹豫要不要趟这潭水。到美国留学之后,才对中国人对同性恋
的态度开始有所了解。

  我的美国导师杰克是名公开的同性恋者,他的同居男友比尔也是
位教授。实验室里有一邦中国留学生。当提起一般中国留学生对同性
恋的态度时,比尔对我说:“中国人是很有趣的,他们从来不正面问
我有关同性恋的问题,但我感到他们对同性恋的生活方式非常好奇。
每次我要出去开会或休假时,实验室的中国学生会向我打听杰克要去
哪儿?”我当时笑了,我没敢坦白曾有中国学生托我趁在他家参加聚
会之机,窥探一下他们家的卧室的床是怎么摆的!杰克和比尔之间的
同性恋情在系里是公开的事,他们一起申请研究课题,一起买房子,
两人分别负责的两家实验室一起在他们家办聚会。我周围的中国留学
生要么认识、要么知道他们,所以我有机会了解我周围的中国学生对
同性恋的理解和态度。

  我逐渐地意识到,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有本质的区别。
美国人因为有根深蒂固的宗教传统,他们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态度一
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而中国人则不是这样,大多数中国人会根据
实用主义的立场,不断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新来的学生,对同性恋一
无所知,他们会因为同性恋不符合自己的感受而对其感到憎恶和反感。
当他们认识杰克和比尔之后,这种观念会发生180度的转变,他们
会对同性恋生活方式表示出十分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杰克和比尔的确
令人羡慕,两人都很英俊,事业上蒸蒸日上,开好车,住豪宅,到世
界各地旅游。只有一类中国留学生对同性恋真心地不满,那就是暗恋
上杰克或比尔的女孩子们。看着他俩成双入对,这些女孩觉得自己生
不逢时,在理解中深感遗憾。

  逐渐地,我交了很多对同性恋没有成见的中国朋友,但不知为什
么,我仍然不愿意向他们坦白自己是同志。当我个人感情受挫时,特
别想找他们谈谈自己的委屈,但欲言又止。当有很近的朋友提起给单
身的我介绍对象时,我会婉言拒绝,但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个人生活
方面的失意。因为中文中“他”和“她”同音,即使我照实陈述,朋
友们也从来没有意识到我所爱过的人是男性。

  真正主动地向同事亮相是毕业后到美国一个大城市就职之后的事
了。因为毕业后的变动,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结
交了很多中国同志朋友,周末我总是有活动或朋友聚会,不再因为逃
避孤单而加班加点地工作了。因为认识的人多,参与的事情多,逐渐
地我越来越多地参与了中国同志社区建设等社会工作。即使还是单身,
作为同志的这一部分生活顿时充实了许多。

  研究所的中国人在午餐时间总喜欢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一次当我
在被问及“个人问题”时,我抑制不住自己,当场告诉了他们。他们
的反应是很有趣的,他们提的问题让我哭笑不得:“你是不是受过女
孩子的伤害?”“你一点女孩子气都没有,怎么会是同志?”我们以
后的谈话开始不再回避同性恋的话题。他们通过我,知道了中国同性
恋社区的存在,因为想看我写的文字,所里十来个中国职员都看起了
《桃红满天下》,只要我有写得不错的文章发表,所里的同事必会接
到通知。因为我的亮相,一下子把“同性恋”和中国人的生活拉得这
样近,但对这些直人朋友来说,我绝对不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同性恋
者。有的朋友在国内就认识一些人,这些人在婚姻或生活上有很多的
痛苦和怪异,令外人十分不解,在我一看就能猜出他们的痛苦十有八
九是源于倍受压抑和扭曲的同性恋倾向。最让我吃惊的是,我有一个
同事居然和中国同志前辈中的大名人、“蝴蝶君”的生活原形时佩普
先生做过邻居,但他在此之前一点都没有想到时佩普是同性恋!

  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男友,和同事谈找对象这样的事本来应该是
人之常情,我谈起来总觉得怪怪的,但同事们没有觉得怪,他们总是
提出一些很现实的条件,比如家庭背景、收入、绿卡、花钱习惯等等,
给我出谋划策。后来,我和男友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同事,我大大方方
地做了介绍。事情传开后,人人都提出要见我的男友。

  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我没有因为公开同志身份而被看成一个怪物,
他们也没有因为我的缘故而成天谈论同性恋。中午吃饭的话题提到最
多的还是办“绿卡”、买房子、抄股票、找工作和子女教育。我在美
国所到之处,遇见的中国人都是很现实的,中国同事们最关心的莫过
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至于别人恋什么,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
不起眼的小事,他们并没有很强的观念去表示赞成或者反对。

  同样是我,同样是中国朋友,为什么我当学生时不愿袒露自己的
同志身份,而后来变得那样坦率,甚至唯恐天下不知呢?我不禁想起
了少年在家时父亲种花的故事。父亲酷爱种花,我们家那时住在当街
的公寓房里,父亲在阳台上种了很多花草,阳台不够大,他还在房间
里放了好多盆。一到春天,我们家阳台上就诧紫妍红开遍,到了五月,
父亲的红玫瑰爬满了栏杆。有一次街上的一位行人看我们家的花一走
神摔了一跤,这事儿一直被我父亲津津乐道。我注意到房间里的花盆
从来没见过开一朵花,后来才发现,只要房里的枝条一打苞,父亲就
将其移到阳台上,换下一盆“不争气”的花。这样一来,我们自家的
人尽看残枝败叶,而街上素不相识的路人,看的都是父亲最得意的
“作品”。

  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从骨子里继承了父亲死要面子的脾气。我的
同学、同事就象街上的路人,他们对我是不是同性恋其实并不在乎,
对我的人生选择也起不到实质性的影响。当我在感情上不顺利时,我
不愿让他们看到我的弱点,不愿让别人同情怜悯自己,所以即使朋友
们对同性恋没有恶意,我也不愿亮相。当我个人的感情生活有了起色
时,我开始有了表达自己的需求,于是变得越来越坦诚。

  中国人大多数是很实际的,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是我们判断是非的
准则。我周围的普通的中国人对同性恋不甚了解,但也没有恶意,他
们在对同性恋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方面,可塑性很强,完全不同于西
方文化中宗教式的狂热。当我们抱怨中国人恐同,特别害怕人家知道
自己是同志时,有很多时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种恐惧与外人无关,
它折射的是自己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安和担心,这时需要做的不是抱
怨别人不接受自己,而是做些实事让自己的感情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
【综合报导】

◆       新加坡同性恋首次公开联合亮相

  8月8日晚,新加坡同性恋社区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集体
亮相。这次名为“国家”的大聚会共吸引了2000多名宾客,他们不仅
共同庆祝了新加坡的国庆日,而且向社会宣告了同性恋社区的团结。
该聚会的部分门票收入将捐给当地的艾滋病教育组织“抵抗艾滋”。

  组织者Fridae强调,“国家”只是一个聚会,并没有任何政治企
图,不会发表任何宣言,更不想散布颠覆性信息。与其它国家举行的
同性恋者自豪游行不同,“国家”并不计划将同性恋者强行推到异性
恋社会面前,要求后者对自己加以接受。此聚会的目的在于加强同性
恋社区的内部团结,并在社区内提倡尊重相互之间的不同。

  宾客于9点钟鱼贯进入了新加坡最大的水上公园“幻想之岛”。
到了10点半,大量人群开始涌入。许多宾客都穿上了专门的晚会装,
有的衣服上插着羽毛,有的带着花。悉尼、马来西亚、美国和香港等
地也有人赶来。至到深夜两点,还有人陆续进场。

  “这真象个狂欢节。”一名宾客说。确实如此,很多人第一次抛
开羞涩,穿上奇装异服。穿女装的宾客也处处可见。

  该聚会共有三处同时举行活动。一处是易装小姐竞赛,于11点钟
开始,12点结束;一处是专门为女性所设的场所,禁止男子进入;另
一处则让宾客们相互交谈,并让小贩们售卖食品和饮料等。一些对该
活动表示支持的企业和商店打出了自己的广告,当地的一些同性恋组
织就在这里分发他们的材料。

  有8至10名警察于11点半左右进门,对该聚会举行了例行公事的
检查,看看秩序是否良好。他们一刻钟后离去,并没有进行任何干扰。

  当地的一些同性恋和异性恋名流也乘兴而来。在子夜时分,大家
齐唱国歌,晚会达到了高潮。

  虽然Fridae没有正式邀请媒体参加,但记者们也受到了欢迎。
“嘿,他们也有权参加聚会,玩个痛快。”Fridae的管理人员说。
“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客观地报导这一活动,而不只是找些噱头来迎合
读者的好奇。当然,我们尊重他们参加聚会的权利,只要他们对其他
宾客的权利表示尊重。”

  不过,出于对于宾客身份的保密,Fridae确实对记者们的相机和
录像机很加小心。

  聚会于早上5点结束,但很多宾客仍然意犹未尽。一位来自澳大
利亚的客人说:“真是个好聚会,希望你们下次能够继续举办。”另
一位宾客对组织者说:“你们干了件了不起的事,你们应该感到骄傲。”

  很多宾客在离开时,接受了Fridae向他们分发的安全套和有关安
全性行为知识的宣传材料。

◆          李光耀谈同性恋

【编者按:2000年10月24日,新加坡内阁咨政李光耀接受了美国公共
电台记者泰瑞·格罗斯的采访。该采访谈及了诸多议题,其中包括新
加坡早期的经济腾飞、英语如何成为主要使用语言之一、吸引跨国企
业、本国企业、媒体与出版审查和人权等。以下是该采访中有关同性
恋的谈话部分。】

格罗斯:……我现在想回到先前曾经提及的一件事,它目前在新加坡
仍然被列为非法。新加坡继续将同性恋列为非法,这是为什么?

李光耀:有关禁止同性恋的法律是十九世纪英国殖民时代法律的延续。
但在过去的四五十年之内,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同性恋而起诉过任何人。
现在这方面的刑法只是适用于对未成年者进行骚扰或者试图将他变成
同性恋时,才会使用。假如有朝一日证明同性恋是受到基因的决定,
那么我们则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这种惩戒。当然,如果是两位自
愿的成年人,那么让上帝保佑他们吧。但……

格罗斯:只有当证明是基因促使他们成为同性恋时,上帝才能保佑他
们,还是……

李光耀:不,不是这样。只要他们不将那些不具有这种倾向的无辜年
轻男孩卷入他们的圈子就行。

格罗斯:为什么不索性将这项法律剔除呢?比如说,你说:“你看,
这些法律从来没有被用来起诉某人。”但如果你是名同性恋者,同时
也是一名持不同政见者,这时你会想:“以同性恋为名将我提出起诉,
这对政府来说是最方便不过了,这样我就不能针对政府的一些作为提
出抗议了。”因此,只要有这么一项法律仍然存在,即使它从未被援
引,也可能影响你的立场。

李光耀:我们从来没有过任何既是同性恋者又是持不同政见者或者反
对派人士,所以你的问题是不成立的。事实上,这对我们来说根本不
成话题,即使反对派人士也这么看。如果反对派提出这个议题,他们
就会失去那些保守的父母的选票。

◆          李显龙谈同性恋

【编者按:2001年11月,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记
者克里斯托福·戈涅斯的采访,该采访于2000年11月13日播出。以下
是采访中有关同性恋的记录。】

戈涅斯:我现在和新加坡新一代的领导人、副总理李显龙在一起。在
此之前,我与新加坡的同性恋者进行了一些交谈,他们反映自己没有
足够的空间。因为同性恋行为仍然被列为非法,因此即使这项法律从
未被付诸于实施,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压制和威胁的气氛。尽管逮捕
从未发生,而且人们也没有因为同性恋而被送入监狱,但大家总感觉
到一种恐惧。你对此如何看待呢?

李显龙:社会总有一定的道德和价值观,这种平衡并不一定由政府设
定,而是取决于公众的态度。新加坡是一个具有多个种族和多种宗教
的国家,这里面许多人士在个人观念方面非常保守,我们应该承认这
一点。诚如您所言,同性恋者在新加坡并没有受到骚扰、威胁或者挤
压,但我们也不鼓励同性恋生活方式招摇过市或者通过将之呈现为主
流生活方式的一种而使之合法化。

戈涅斯:我们曾经与一位女同性恋者交谈,她有个女朋友是名医生。
当她获得医生资格时,就不得不选择了分手,因为她说:“不然的话,
我是不可能找到医生这份工作的。”你看,这并不是什么政府施加的
歧视,但政府确实定下了基调,于是下面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难
道不认为这至少是一个问题吗?

李显龙:我觉得这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某种妥协。在很多议题上,我
们不得不采取一定的立场,因为现在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承继了
过去,比如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司法制度源自英国殖民年代。你们的
国家有了一些进展,你们在这方面发生了改变,但它(指同性恋)在
英国仍是一个受争论的话题,所以我敢肯定它在新加坡也会继续受到
争议。然而,我觉得这件事还是顺其自然为好,我们不觉得让它成为
某个团体的呼吁话题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戈涅斯:现在已经有社会调查表明,人们对此的态度已经比以前宽容
了许多,所以政府如果一再声称,公众反对更自由的态度,这就成了
一种谎言。我这样说对吗?

李显龙:我们必须审视整个政治形势后才能做决定。你当然可以做社
会调查,它也取决于你向谁提问,但我们的看法是,现在的社会还相
当保守,还未到进行质变的时候。
──────────────────────────────
【历史回顾】

◆     英国政府资助“矫正”同性恋历史曝光

  英国研究者于8月上旬披露了该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在二十
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有一定数量的同性恋者被迫接受“矫正
治疗”。

  学者们发现,由国家提供资金资助的全国健康服务中心用电击疗
法、致幻剂和其它洗脑技术来给同性恋者进行“治疗”。

  现任职于伦敦皇家医学院的社会科学家格兰·史密斯博士对26名
曾经接受过这些疗法的同性恋者进行了采访。这些人当时在胁迫或者
社会压力下接受了共有20名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参与的治疗。史密
斯博士说:“‘治疗’并没有改变他们中任何人的性倾向,这个结果
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惊奇。当时主要在曼彻斯特、伯明翰、伦敦和北爱
尔兰征纳治疗对象。”

  史密斯说:“同性恋行为在当时被列为非法,同性恋者面临受到
社会驱逐、监禁或者敲诈的危险。”

  他说当时的同性恋者几乎没有什么选择。“一方面,你不是接受
治疗就是进监狱。另一方面,你还要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在有些治疗中,电击法和半裸的男性图象投影并用,接受治疗的
人如果对男性产生性反应,就受到电击惩罚──这是巴夫洛夫理论的
应用。同样,被治疗者如果对半裸的女性产生反应,就会受到奖赏。

  另一种治疗方法则是让人在观看半裸的男性图片时服用催吐剂。

  史密斯还采访到一名女同性恋者,该女士没有接受治疗,但当时
医生说她患有精神分裂症,强行将她关入了精神病院。

  被迫接受这种治疗的最著名人物是计算机创始人阿兰·图林。除
了提出计算机原始理论外,图林还曾在二战中成功地率领英国情报人
员破译了德军的密码,从而扭转了战争局势。战后,他的同性恋情败
露,军方生怕有人会对他进行敲诈,强迫他接受了女性荷尔蒙注射,
图林最后服用了沾有氢化钾的苹果自杀。

◆      天主教学者披露教会的同性婚姻历史

  英国伦敦伯尔贝克学院的历史学家阿兰·布雷是著名的天主教学
者,他的最新研究证据表明,天主教会从中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曾
经对同性伴侣表示祝福。这项研究结果令教会领袖瞠目结舌。

  布雷说:“证据来自教会本身。我们只要看一下十四世纪至十九
世纪的追悼仪式就行了。”这些证据主要来自描述被葬者生前的浪漫
关系的碑文,这些伴侣经常受到合葬。

  尽管碑文没有明说这些人曾经有过同性关系,但显然有些人确实
如此,而且教会对他们也是眼开眼闭。有些碑文对被葬者之间的亲密
关系的描述相当露骨。

  牛津的墨尔登学院教堂里的一块铜碑记录了约翰·布劳克斯顿和
约翰·怀登合葬的事实,铜碑上还有两位男子手拉手一起祈祷的画像。

  剑桥的基督学院教堂有一块1684年的铜碑,上面记录了对约翰·
芬奇和托马斯·巴涅斯的结合表示祝贺的文字,图案则是两条布缠结
在一起。

  冈维尔和卡乌斯学院的教堂里的一块墓碑则记录了1619年托马斯
·莱吉和约翰·高斯特林之间的结合,碑上刻有两只手捧着一颗燃烧
的心,拉丁文的碑文写道:“他们生前被爱所结合,希望死后土地使
他们继续结合。哦,莱吉,你拥有的高斯特林之心继续和你相守。”

  威廉·内维尔爵士和约翰·克兰瓦尔都曾经受勋,他们于1391年
一同在康斯坦丁堡遇难后被合葬。他们的纪念碑专门刻上了一双相拥
的盾牌,仿佛两人已经成婚,而他们的头盔也呈现出明显的接吻姿态。

  十七世纪时赫尔佛德主教郝伯特·克劳夫特华和教长乔治·本森
在鉴定教堂内受到了合葬,碑文上写道:“生而不分,死亦不离。”

  威斯敏斯特的约翰教堂里有着玛丽·肯德尔女士1710年的坟墓,
碑文上写道:“与凯瑟琳·琼斯女士的亲密结合和友谊伴随了她终身。
她以这种友谊为证,要求逝后化为骨灰也不分离。”

  最近发现的约克郡贵族什布登·霍尔的情妇安妮·列斯特的日记,
里面不仅记录了她与安娜·沃尔克的女同性恋关系,而且描述了她们
的“婚姻”如何在古德拉姆盖特的三圣教堂受到祝福。

  十九世纪的约翰·亨利·纽曼红衣大主教在天主教会历史上广受
尊敬,即使他也要求和最亲密的同性朋友合葬。在他的朋友安布罗斯
·圣约翰于1875年去世时,纽曼曾写道:“我向来以为,失去妻子或
者丈夫将带来最大的悲痛,但是我现在认为,没有什么比我目前的感
觉比这更痛苦。”

  梵帝冈尚未对布雷的研究结果加以置评。
──────────────────────────────
【艺坛纵横】

◆            名人物语(四)

           ·东方虹 编译·

“有几次我们在同一张床上看电影。我们仅此而已。”

         ──歌星珍妮特·杰克逊(JanetJackson)否认她
                      与伴舞们有任何性关系

“我试着留起新潮发型──现在我看起来更象在女子网球场上的‘拉
子’ 。”

         ──影星休·格兰(HughGrant)特谈及自己在新片 
           《关于一个男孩》中的新发型

“同性恋对于许多明星来讲是一个机遇,是迈向事业腾达的那块跳板
的一条通道。”

         ──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杰克·特纳的已故公开
           同性恋助理理查德·顾利为他有关斯本瑟·
                      屈赛(Spencer Tracy,主演《猜猜谁来吃晚
           餐》)是双性恋的辩解

“我为了自由而离开(捷克斯洛伐克)。我以为这是一块自由的土地
【指美国──编者】。那时我没有料到这是一块只为异性恋的自由之
地。”

         ──网球明星马蒂纳·娜弗洛蒂诺娃在CNN谈
           及同性恋者所受到的歧视

“他们对于我的上一年有三个不同的故事。一个说我和15岁的男孩
发生了关系。一个说我与朋友有同性恋关系。另一个讲我和丈夫多年
以后终于有了一个贝贝。我在这个年龄上还被炒来炒去,真让人厌烦
透顶。”

         ──乡村歌星多利·帕顿(DollyParton)评论无聊
                      小报对她的传闻

“我们是好朋友,但怎么说呢……我不给自己贴上‘弯’ 或‘直’ 
的标签。”

         ──帕翠嬉·委拉齐斯(PatriciaValasquez,主
                      演《木乃依归来》)谈及她与女同性恋艺人
                      桑德拉·波那德(Sandra Bernhard)的关系

“并非最性感,但(女同志)更忠实。”

         ──吉那·格升(GenaGershon,主演《捆绑》)
           谈到她为什么更喜欢女同性恋影迷而不是男
           性影迷

“我恨Eminem反同性恋的‘饶舌’宣传,但我也恨他对我有性吸引
力的事实。”

         ──歌星男孩乔治 (Boy George)
 
“我开始有了罪恶感,因为我不是同志。我曾经认为我肯定是个‘拉
子’。有时真希望我是,因为男人都是糟货。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辣妹梅西(MelC)对不断有关她是同性恋
           的传言的回应
 
“任何一个自重的同性恋者都不曾选择那些我一直在回避的衣着发式。”

         ──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在他自己的网站否认
           一直不断有关他是同性恋的传言

“我从第一天起就被贴上‘基佬’ 的标签。”

         ──裘德·洛(Jude Law,主演《天才瑞普利》 
           《人工智能》(A.I.),《王尔德》,《生命
                      中不可承受之情》(Bent))

“我刻意模糊歌词所咏唱的情爱对象的性别。即使在我亮明同性恋身
份后,我也不想使自己的音乐走向狭窄。当我的歌唤起一同唤起男人
和女人的情感时,不管他们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都令我感到十分
满足,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就是同一份情感。”

         ──摇滚歌手玛利莎·艾斯里奇(Melissa Ethridge)

“实话实说,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就象香蕉和西
瓜一样。我们同样为同性所吸引,同样承受着因此而招致的迫害。我
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但最大相似就是一同受到社会的排斥。”

         ──专栏作家保罗·姆理诺(Paulo Murillo)
──────────────────────────────
【爱知行动】

◆      关于成立“南昌同志沙龙“的通知

   “水缘坊”关闭后,南昌市“同志”文化一片沉寂,春节期间,
渐次复苏。先有几位同志的云山之旅,后有“南昌同志”网成功举办
朋友吧见面活动。在此影响下,圈子中乃有“同志沙龙”之议。此念
一出,迅速得到各方朋友的支持和响应,几经交谈与酝酿,确立了以
下的几点共识:

1.名称:“南昌同志沙龙”
2.性质:娱乐、团结、健康、追求真善美
3.目的:加强同志间心与心的交流,倡导健康积极的同志生活,促进
同志文化的发展与提高,探讨同志生存的状态与问题,提供文明高尚
的交友环境
4.要求:文明的举止、文艺的形式、文化的氛围
5.原则:采取"五不二自愿"原则:
 * 不涉及政治、不涉及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涉及金钱、不张狂、
不损害他人
 * 自愿参加、自愿结合
6.时间:定期与不定期,每月1-2次,节假日另定
7.内容:主题讨论、信息交流、影视欣赏、文娱联欢、体育比赛、自
助旅游等
7.经费:AA制  小型赞助另议
8.主持人、顾问、联络员选定:开始时内定,待成熟后不断吸收自愿
参加者入沙龙核心

南昌同志网址:
http://go8.163.com/zamhome/nctz.8u8.com/salon.htm
电子信箱:nctz@39.net 

  我们愿是一簇火苗,点燃同志们心中的理想之灯;
  我们愿是一泓碧水,承载同志们情感的痛苦之舟;
  我们愿是跨越江河的彩虹,将友谊的纽带飞舞;
  我们愿是七夕的银河,为爱意的相聚撮合;
  我们是同志们休憩的家园,倾听你心情故事的述说;
  我们更愿是你的兄弟姐妹,共同为同志们明天的希望
    耕耘、播种、收获 

◆         南昌同志聚会介绍

◇ 第一次聚会
  
  2001年5月3日晚,“南昌同志”网友聚会在福州路上的“朋友吧”
里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南昌及省内的五六十位年轻的同志们。大伙
相约网下,将网上的虚幻情感变成你我真诚的相对,虚拟世界的网友
将在这一刻起成为知心朋友!从往日的只见其言不见其面的网上打字
走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谈,大家抛弃了网上的虚假面具,真诚
以对,气氛融洽,放歌祝愿,网络里的孤独感已被真实的生活,珍贵
的友情所充实。

  当主持人南昌男孩请各位网友介绍网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真面目时,
大家对只闻其名却不曾谋面的网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网友们的开怀
欢笑,热情握手,侃侃而谈,热闹的场面盛过任何的表演。网友们来
自各行各业,人们的差异消失在和谐的气氛中。畅谈中你我默契而笑,
哦!这时候才发现你就是在网上和我贫嘴的你,他竟是昔日老相识的
他;哈!碰上了朋友、伙伴,大家之间相互介绍、留下通信方式,共
同坐在了一起,畅叙情怀。友好的气氛中透出兴奋,礼貌得体的言行
传递着真诚。

  这次网友聚会成功地为众多的同志网友们提供了一次从幕后走到
台前相知、相识的机会,友好的交谈、深入接触,满足了大家步出网
络走进现实的好奇心,而且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成为网络内外的朋友。

  惟一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场地太小,使后面来的网友们找不到位
置只得离开,站长在这里向他们说声抱歉啦 :)。

◇ 第二次聚会

  5月26日晚,沙龙聚会共有35人出席,由天系和红蓝铅笔主持。

  首先,主持人发言,今天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一个值得庆贺的日
子,一个将载入南昌同志历史的日子。沙龙的成立,标志着南昌同志
有一个新的家,同志们的快乐和痛苦,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同时也标志着南昌同志将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同志们看到更广阔的
世界、更美丽的风景。为此,特向热心参与支持沙龙的朋友们致以深
深的谢意!尤其感谢董老师,沙龙是在他提议和倡导、指导下成立的;
感谢南昌同志网站及站长,它为沙龙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一个联
系的纽带;感谢为举办这次活动而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接着主持人谈起今晚沙龙的主题:心路故事──从自己或别人的
故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作为同志,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
这样与那样的问题和困惑,有的对自己同志身份的认同产生疑惑,在
同志边缘徘徊;有的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压力,在结婚问题上苦恼
不已;有的为了寻找真爱碰得头破血流,进而怀疑这世上没有真情;
有的每天忙着约会419,览人无数后,只感到精神上的空虚;有的走进
了婚姻的围城,却又想回头,不知该对不起自己,还是对不起家人;
等等。因而请来我们身边的朋友当嘉宾,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与感悟。

  应邀的嘉宾有:非常浪漫、有着军人气质的诗人──海边男孩,
唱歌如行云流水、唱出歌曲背后故事的──B2B,为爱而生、为情而
活的──同同,维系感情比产生感情难千百倍的──龙龙,新生代星
光灿烂的──等爱的男孩,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友爱长
存,数朋友如数星星般的──辛羽。

  嘉宾所讲叙的故事,因为同志话题本身就有太多的伤感和无奈,
故大多显得沉重,为调节气氛,来宾中有专业歌手临场献唱一首“月
亮代表我的心”;主持人也讲了“果皮与果冻”的笑话;并增加来宾
与嘉宾交流的环节,场上氛围顿时活跃起来。

  最后,德高望重的原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干戈作总结性发言,且再
次重申沙龙的性质、目的、宗旨和要求。

  聚会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

  在聚会中,沙龙组织者,不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现归纳如下:
(1)聚会交友的活动方式不够突出,时间安排太短;(2)活动费
用标准能否降低;(3)讨论的主题应该轻松些;(4)可以再扩大
参加者范围。

  此次沙龙聚会,收支相抵,结余人民币二百元,留作下次活动的
经费。

  总的来说,南昌同志沙龙第一次聚会,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基
本上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并为以后沙龙的发展奠定了的基础。同
时,我们希望每一位参加沙龙的朋友们献计献策,使沙龙越办越好,
真正成为同志们理想的家园。

◇ 走访SOS儿童村

  6月2日下午,南昌同志沙龙代表一行13人,来到地处南昌市郊的
江西SOS儿童村,开展献爱心活动。

  在SOS儿童村,我们听取了村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参观了由徐
妈妈和七个儿女组成八号家庭。走进八号家庭,整洁有序的环境,充
满温馨的生活,聪明懂事的孩子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妈妈
的儿女们还表演了书法、绘画、笛子吹奏等节目。同时,在与儿童村
工作人员、徐妈妈和儿女们的交流中,也使我们深受教育。我们应该
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我们应该更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而不要只想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将第一次沙龙聚会所结余的经费,购买了象棋、乒乓球、羽
毛球、文具盒等礼物送给八号家庭,以略表心意。

◇ 第三次聚会

  6月24日下午,主题名为“卡拉永远OK”的南昌同志沙龙第三
次活动在“走近吧”举行。

  此次沙龙活动顾名思义即为同志们在一起演唱歌曲,然后再由大
家打分评选得出前三名为最佳歌手。活动由自飞由与红蓝铅笔主持,
在主持人向大家告知活动方法与注意事项后,活动即有条不紊地进行。

  约有五十来位同志参与了此次活动(包括周边省市的朋友)。现
场气氛十分热烈,在主持人轻松恢谐的主持下,大家兴致很高,专注
地聆听着歌手的演唱,认真地进行评分。歌手的总体演唱水平让人吃
惊,很多歌手的实力让人觉得是专业歌手在演唱,的确让人感到陶醉。

  现场有两位拉拉朋友引起了同志们的注意,他们的表现亦很放松,
其中一位觉得意犹未尽,也参与进了主持人的行列,在她的妙语连珠
的主持下,大家不时传出笑声,红蓝铅笔把她们向大家专门作了介绍,
并对她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得票最高的最佳歌手的出台的确让人觉得是众望所归,也反映了
在座朋友们的欣赏水平:在二十名参与演唱的歌手中,东东夺得一等
奖,二等奖由孤获得,三等奖大家将票投给了原野。在大家热烈的掌
声中,他们三位由南昌同志站长手中接过奖品,并对大家致以谢意。

  此次沙龙活动,据反馈的信息:大家认为符合沙龙活动宗旨中所
说的“文艺的形式、文明的举止、文化的氛围”的要求,加强了同志
们的交流,搞得比较好。如果再在形式上加以突破与升华就更完美了。

  此次沙龙的成功进行,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像等爱的男孩、坏
孩子、小伟等都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工作,当然还包括一些不便透露姓
名的朋友,沙龙在此对他们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sssm@hotmail.com
    (请将邮件同时发往以上两个地址)  
邮政信箱:P. O.  Box 2221
     Falls Church, VA 22042
     U.  S.  A.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编辑:杨青 任右行 
网络维护:蓝波            楚钧 东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