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05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1年8月31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日本举行有史以来最大的同性恋者自豪游行 英国军人的同性伴侣将可以享受配偶待遇 ② 【说三道四】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 ③ 【生命伦理】父母亮相时 ④ 【综合报导】中国艾滋病情蔓延形势严重 美国政坛保守大亨赫尔姆斯即将离任 ⑤ 【历史回顾】科学与性的结合以及现代性身份的诞生 ⑥ 【艺坛纵横】关锦鹏谈电影《蓝宇》 ────────────────────────────── 【新闻摘要】 ◇ 8月26日,4000多名男女同性恋者参加了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同性恋者自豪游行。 游行队伍穿过东京的主要街道,最后汇集在代代木公园,并在那 里举办了演唱会。 ◇ 据伦敦《观察家报》报导,英国国防部发言人于8月初表示,将 对军人的未婚家属的福利给予考虑,其中包括同性伴侣在内。 英国在去年屈于欧洲联盟的压力,允许公开的同性恋者从军。 ◇ 欧洲童子军于8月下旬在布拉格举行的年会中,通过了谴责恐同 主义的声明。这项声明由比利时代表提出。 在参加会议的41个国家代表中,只有罗马尼亚、土耳其、希腊、 葡萄牙、塞浦露斯和马耳他对这份声明表示反对。 美国童子军反对公开的同性恋者担任领队。加拿大童子军则禁止 对同性恋表示歧视。 ◇ 8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任命来自纽约的房地产商唐纳·卡波奇亚 为全国艺术委员会成员。卡波奇亚为公开的同性恋共和党人。 这是继斯考特·艾佛尔兹被任命为白宫艾滋病委员会主任以来, 布什总统第二次任命公开的同性恋者为政府成员。 ◇ 一名澳大利亚房地产商计划花费八百万美元在北部的昆士兰省修 建同性恋豪华旅游基地,取名为“自由胜地”。该基地将包括大批豪 华旅馆,主要将吸引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旅客。 ◇ 加拿大将于9月7日开播全国第一个以同性恋内容为主的电视台, 名为Pridevision的该电视台位于多伦多。 ────────────────────────────── 【说三道四】 ◆ 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 二 言 去年回国两趟,遇到了不少北京的圈内朋友,其中不乏在同志社 区内热心奉献的已婚人士。在此之前,我一直天真地认为,既然胳膊 和手都长在自己身上,同性恋者本人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异性恋婚 姻的压力,但与这些已婚朋友进入深入交谈后,我认识到有关婚姻的 选择实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观念、传统道德意识以及个性的不同 决定了他/她对自己生活道路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性学家阿尔弗莱德 ·金赛认为,人的性倾向犹如一个连续谱,从绝对的同性恋过渡到绝 对的异性恋,在我所认识的圈内朋友中,即有对异性能够做到完全坐 怀不乱的绝对的同性恋者,也有称自己为80%同性恋和20%异性恋的。 我的看法是,如果一个人在性行为和情感方面主要受到同性的吸引, 那么他即使能够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我仍然视他为同性恋。同样,一 位能够与同性发生性关系但主要受到异性吸引的人仍然是名异性恋者。 对于绝对的同性恋者来说,抵抗父母逼婚的意志应该会比较坚定一些, 而不是绝对的同性恋者对自己异性恋性能力怀有一定信心,因而较可 能进入异性恋婚姻。同性恋倾向越浓的已婚者,在异性恋婚姻里越可 能感到不安,而他为维持婚姻所要付出的努力也会更大。 婚姻是对自己未来和对方条件做出综合考虑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浪漫小说中所描述的男欢女爱并不一定是婚姻的唯一或者重要根基。 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仕途的发展和对膝下儿女的渴望对很多人来说, 都是很现实的考虑,很多同性恋者就是出于这些考虑而走入异性恋婚 姻。即使在一个同性恋和异性恋受到绝对平等的理想社会里,人们完 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本性去选择合适的伴侣,我们仍然会看到一些同性 恋者出于异性恋对象的身份和地位而进入异性婚姻,诚如也会有一些 异性恋者出于同样的原因而与同性成婚。 除了个性和家庭环境的差异之外,不同的时代给予同性恋者的选 择也不尽相同。几位中年的已婚朋友对我说,他们虽然在年轻时也体 验到对同性的好感,但周围根本看不到同道中人,结婚好象是成人后 必行之事,犹如天黑吃饭一般,即使肚子不饿也习惯性地走向了饭桌。 十多年前,我也曾有过浪漫的同性恋情,也曾经幻想与心爱的他 共度一生。然而,即使心心相印,我和他也从来没有谈论过将来,从 来没有设想共同生活的可能。而去年回国在北京逗留期间,我亲眼目 睹了一些同性伴侣的家庭生活,看了一些向父母表明身份的同性恋者。 而当我与一位已婚的中年朋友谈起此事时,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因 为他当时所面临的人生选择只有婚姻这条道路。 一百年前,妇女离婚或改嫁会被斥为大逆不道,而现今人们对此 司空见惯。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将给予人更多的选择,鳏 寡的老人可以再婚,夫妇可以不生育孩子,单身也是一种可接受的选 择。同性恋者也日益看到,自己所面临的选择并不只是异性恋婚姻这 条羊肠小道。如果社会和媒体能够对同性恋多加报导,如果同性恋者 拥有一个稳定而具有一定能见度的社区,让人看到相亲相爱的同性伴 侣,其他人就能够体会到自己也可以做出同样的选择,同样可以拥有 充实美满的人生,那么同性恋者进入异性婚姻的悲剧就能够大大减少。 ────────────────────────────── 【生命伦理】 ◆ 父母亮相时 浦寇林 李明 翻译 以前每当到了父母来中学接子女回家的时候,傅开娣总是心惊肉 跳,因为她从来都不知道两个母亲中哪一个会来。如果今天来的妈妈 不是昨天来的那个,她就会对同学说这是妈妈的朋友或者说是她的阿 姨。 她从来不请人回家作客,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朋友。 日子一天天过去,谎言更多,躲藏更深,烦恼也在加剧。 傅开娣说,她并不以妈妈为耻,也不歧视她们的性取向。相反, 她对两个妈妈的关爱一般无二。 但是,当整个学校里充斥着对同性恋的仇视时,你又怎么能告诉 伙伴们,自己妈妈是同性恋者呢? 越来越多的孩子将会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华盛顿州大约有一万五百对同性伴侣居住 在金县、斯努浩密施县和皮尔斯县。虽然要到明年才会公布州人口普 查关于同性伴侣领养孩子的数据,但是同志活动组织和学者认为,这 个数字将呈上升趋势。 南卡大学的社会学家白惕默最近刚与他人共同撰文,探讨如果父 母是同志的话,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据他说,美国至少有 一百万的儿童,其父母中有一方是同性恋者。这个数字部分来源于那 些在全美健康及社会生活调查中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人。 透过一年一度的‘家庭周’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到抚养孩子的同 性恋者人数在增加。这个野营活动由两个全国性的非盈利性机构发起, 它们分别是同志子女遍天下(COLAGE)和自豪家庭同盟(Family Pride Coalition)。‘家庭周’面向同性恋父母和他们的子女,六年前刚开 始的时候只有20个家庭参加,而本周则有400多个家庭参加了在麻省 普鲁文斯顿的活动。与会的560多名儿童中,超过一半的孩子年龄在 5岁以下。 同志康复服务中心的执行董事穆琪表示,最近几年来,西雅图凯 秀区的心理咨询业也验证了抚养子女的同志人数在急剧增长。她还说: “如今人工授精和领养孩子越来越容易了。在如何做个好家长的课堂 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同志爸爸妈妈的身影。” 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同志工作队在1990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当 时全美同居的同志伴侣中,大约有20%的女同志伴侣和5%的男同志伴 侣在抚养孩子。 环境不同,有着同志爸爸或者同志妈妈的孩子在处理这件事情上 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从小就跟同志父母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同于那些 后来才被告知父母是同志的孩子。对于傅开娣而言,小的时候,她对 很多事情都还不明白,所以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同志妈妈。她的两位妈 妈共同生活了25年,她从一生下来开始就和她俩在一起。开娣是生母 傅璧诗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但是对于其他一些青少年来说,得知父亲或母亲是同志时,打击 是沉重的。 捷松是来自科克兰的16岁的男孩。母亲在同父亲离婚后不久就告 诉他说自己是个女同志。他很震惊,不过倒不生气。几个月后,他就 可以跟好朋友们谈论这件事了。 但是直到两年以后,他12岁的妹妹仍然不能接受母亲是同志的事 实,她把父母离异的责任统统推到母亲的女友头上。 “妹妹总是对妈妈的女友南希口出不逊,而且每当她心情不好时, 就把南希折磨得精疲力竭。”捷松说道,“妹妹接受不了妈妈是同志, 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痛苦。” 捷松的妈妈德茹承认,如果她知道女儿的反应会这么痛苦的话, 她就会先做一下咨询,学习一下怎样跟女儿讲这件事了。不久以后, 她买了书和录像带来增进与女儿的相互了解,并在贝乐福的东区青年 服务中心给自己和女儿分别联系了一个心理咨询专家。 作为校车司机的德茹说,“看着女儿这么痛苦地挣扎,对我来说 也是一个挑战。我试着告诉她说,她的痛苦我都理解,但同时我也告 诉她,妈妈是同志,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她这样气愤是与事无 补的。” 捷松说他之所以可以接受同志妈妈是因为他跟妈妈的关系一直很 密切,也因为现在同性恋“到处都是,不管报纸上还是电影里,这也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他同南希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因为南希和他 都是体育迷。 有一个同志父亲或母亲所带来的社会耻辱感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逐渐消退。23岁的阿蛮是个来自波萨澳的社会工作者,她说 她只跟她的好朋友们讲过自己的爸爸是同志。她和今年18岁的弟弟是 在八年前被父亲告知真相的。他们跟着母亲长大,但是经常同父亲见 面。 “其实我一直就怀疑爸爸是同志,只不过我不希望这是真的。” 阿蛮说。“但是当他向我们讲述了事实之后,我觉得好象放下了一个 担子,因为我们又可以坦诚相对了。” 那时阿蛮还只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她最害怕的就是朋友们会知 道。在大学一年级以前,她从来没跟别人提及此事。 她说在整个事件里,只有一点让她觉得有点怪异,那就是“我们 都喜欢男人。有时候我会说哪个男的长得好看,他也会随声附和。开 始时挺别扭的,不过现在倒象是说笑话一样了”。 父亲铁猛的观点则是,要是能再早10年跟孩子们说就更好了,但 是他害怕孩子们不能接受。他是在看了一本关于如何告诉孩子自己是 同志的书之后才向孩子们亮明身份的。 “他们这么容易地就接受了我,让我多少有点吃惊。不过也有可 能是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起,我不知不觉地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我们 总在说,如果每个人都开蓝色的雪佛莱车、住白色的房子的话,那么 生活该是多么的枯燥。”他说。“他们从小就知道与众不同是正常的。” 铁猛在一家软件公司做经理,他说告诉孩子们真相后,他们的关 系最终变得“更好更透明更铁了,因为虚伪的面具总算被扔掉了”。 在早先的一些研究中,学者们指出同志父母抚养出来的孩子与在 异性恋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前不久南卡大学的两 位社会学家对1980年以来的21篇论文所公布的数据重新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过去的研究明显地缩小了两者的差异,原因可能是因为同志 父母是一个变化太快的研究课题吧。 这篇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四月刊的文章指出,尽管这两种 儿童从精神健康的角度而言并无区别,但是两者在对待性别角色的态 度上差异显著。同志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离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角色较 远,并且在对待同性伴侣关系的态度上也更加开放。 三藩市的心理学家朱佩吉发现,女同志伴侣的儿子“容易在很小 的时候就为自己定义一个更广泛的性取向范畴。在思考如何构建一个 家庭时,他们的想法也更新奇,更有创意。” 本文所列举的父母是同志的青少年全都表示自己是异性恋,不过 绝大多数同时也表示,相对于同龄人而言,他们在更小的时候就考虑 过了自己的性取向问题。有些还说,最初他们甚至还担心同性恋是可 以遗传的。 朱佩吉说,因为父母是同志而常被嘲笑的现实使得同志子女个性 很强,原因是他们“发展出了对付这种问题的策略。这些孩子在很小 的时候就不得不弄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不是什么样的人”。 凯秀区的临床心理医生阚轲慕指出,因为“从12岁到16岁,孩子 正在试图认清自己”,所以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儿童在得知父母是同志 时处境更难。 凯邦泰今年18岁了。在他9岁、妹妹碧儿6岁时,妈妈告诉他们说 自己爱上了一个女人。对他来说,所有这一切当时仅仅意味着父亲即 将搬出去住,这让他伤心气恼。 而母亲是同志这件事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刺激,直到五年级在做 游戏时有一个男生叫道,“怎么着,难道跟你妈一样,你也是基佬吗?” “我从来没有这么想打人,”凯邦泰说。“但我真的很害怕横行 在我们文化里的恐同症会把我排斥在伙伴之外。” 于是直到中学二年级,凯邦泰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不过,“很 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妹妹对此反应很酷,我慢慢地也就不再担心有没有 人知道了。” 凯邦泰同亲生父母重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一起生活在吉阁港。有一 个作为同志社区领袖的妈妈使他接触到了很多“根本就不可能从其它 途径得知”的事。 “我结识了许多不畏恐同症而光明正大地生活着的同志,我知道 了怎样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我也照顾过垂死的艾滋病患者。没错, 我妈妈是同志。这件事对我的影响的确很大。” 中学二年级结束后,傅开娣逐渐开始变得开朗了,原因是妈妈傅 璧诗和侯霁霓提议送她回湖滨中学念书。她就是在这所西雅图的小私 立学校里上的五六年级。 开娣很开心,因为她又可以回到一个小学校去了,那儿有很多的 老朋友。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用隐瞒她的家庭真相了。 “我了解这儿的环境和学生,这是一所很开明的学校。”这个伊 萨卡来的18岁的女生说。“刚来没几天我就开始说起我的两个妈妈了。 我停了一下,但紧接着我就意识到不用再撒谎了。这儿根本没人在乎。” (转载自《西雅图时报》7月13日) ────────────────────────────── 【综合报导】 ◆ 中国艾滋病情蔓延形势严重 BBC:8月23日,中国政府部门打开沉默,对外承认了艾滋病在该国的 严重蔓延情况。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九十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披 露了中国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为六十万人,并表示该国在过去几年中, 疾病控制取得的成效不大,今年的感染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67.4%,但政府将加大拨款展开防控工作。 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受到了 欧美媒体的普遍报导,但这次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此表示承认。 今天英国广播公司采访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总协调人二 言先生,请他谈一下中国艾滋病蔓延状态。二言先生,你认为这六十 万的感染人数可信吗? 二言:据我所知的材料来看,六十万低估了实际感染人数。根据卫生 部公布的数据,这六十万感染者中,近70%为注射吸毒者,近7%为 异性性接触感染,其它23%为“原因不明”。但他们同时表示,注射 吸毒、性接触和血液传染为主要感染渠道,并估计血液传输而感染的 人数为12万至13万之间。 但我对上述数据抱有疑问。1996年,河南省对13个县的卖血人员 进行了重点普查,结果发现感染率从67%到84%不等,当地的医务工 作者估计当时该省农村的卖血人数近一百万(河南省为全国第二大省, 总人口达七千万),因此光就这些人数的感染情况而言,就可能已经 超过了50万。 另外,陕西、山西等省也发现了卖血者感染艾滋病的情况,比如 我在今年6月份的《健康报》上看到了有关山西省闻喜县的感染者在 政府的帮助下进行经济自助的消息,但该报导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文字, 没有看到任何有关感染率或感染人数的具体数据。 BBC: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为什么有着那么大的出入呢? 二言:对于吸毒感染和性接触感染,我手头没有确切的资料,因此无 法对官方的数据提出质疑。出入的数据主要来自卖血者的感染人数。 在过去几年中,各级部门虽然进行过一定的普查,但这种普查在当地 遇到了强大阻力,比如几年前陕西省查出300名感染者后,调查遭到 了突然中止。河南省的调查人员被告知不得相互交换数据。中央政府 派遣人员到地方进行调查,还是几个月前的事情,而统计数据的搜集、 整理到最后公布,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希望政府能够对外如实公布数 据。 BBC: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来对付艾滋病毒蔓延的局势呢? 二言:政府最近了将艾滋病防控拨款增至1200万美元,并另外将花费 相近数目的款项保证血液安全。这些款项是否足够,我目前还无法作 出判断,但我知道还是低于泰国等国在同一方面的拨款。 目前的感染人数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已算庞大,并有进一步膨胀 的可能,而中国的经济水平很低,公共保健制度更不健全(比如农村 人口几乎无法享受医疗保险),根本无法对感染者进行与欧美国家一 般的治疗(如“鸡尾酒”疗法的耗费并非普通家庭所能够承担)。除 了对感染者及其家庭做好一定的生活安顿之外,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 社会的参与,比如在媒体上多刊登防控信息,动员社会上的志愿者展 开防控工作,特别不要对易感染人群展开道德指责,因为这样只会疏 远他们,反而不利于疾病控制。另外,还应该考虑争取国际社会的更 多帮助。 另外,疾病防控制并不只是卫生部门的职责,还需要政府其它部 门的合作。比如最近北京一些大学生利用暑假走访河南农村时,发现 用于非法采血的采血机仍然在商店里出售,这是个需要得到关注的事 实,因为非法采血活动可能仍在进行。然而,要杜绝这方面的经济活 动,仅靠卫生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治安部门的参与。 BBC:二言先生,感谢您光临BBC,感谢您与我们分享信息。 (采访日期:2001年8月24日) ◆ 美国政坛保守大亨赫尔姆斯即将离任 大 卫 美国国会资深参议员往往对美国政治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虽然一 百名参议员分别来自美国的五十个州,媒体谈到他们时也总是提及来 自某个州的某位参议员,但参议员们在参议院里关注的议题往往超过 地方主义,他们常常探讨与美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内政外交 问题。参议员──特别是任职较长的资深参议员──因而也就能够成 为知名度很高的政治家。杰西·赫尔姆斯就是这样一位在美国和全球 都具有很大政治影响力的资深参议员,成为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仅 次于前总统里根的美国保守主义政治主张的一面大旗。 赫尔姆斯从不讳言自己的极端保守倾向,他反对人工流产,主张 增加军费,坚持个人拥有枪械的自由,捍卫石油和烟草工业的利益, 并强烈反对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在台湾问题上,赫尔姆斯主张对台 军售,是《加强台湾安全法》的发起人之一,并反对给予中国贸易最 惠国待遇。台湾曾于1993年向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赫尔姆斯中心” 捐款31万美元。烟草工业是北卡罗莱纳州最大的工业,赫尔姆斯是烟 草工业在国会最大的代言人,每年烟草工业都向他捐献大量款项,用 于连任选举。即使在种族平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赫尔姆斯也敢于 逆潮流而行。他支持美国过去的种族隔离政策,也支持昔日南非政府 为国际社会所不齿的种族隔离政策。由于他在种族问题上持这种立场, 北卡罗莱纳州的黑人选民几乎没有投过赫尔姆斯的票。对此,赫尔姆 斯自有他的对策。一方面,他力争白人选民的票;另一方面,他的选 举班子又向黑人选民寄信,恐吓他们不要投票。据估计,他只要能够 获得65%的白人男性的支持,就能够稳获当选。1996年,联邦政府 司法部认为,赫尔姆斯的选举违反了民权和选举法,对他处以罚款。 现在,保守派政治组织每年都向美国各地的保守派人士发出数百万封 要求捐款支持赫尔姆斯连任的信,他们都将赫尔姆斯视为他们在国会 最有力的代表。各项民意调查显示,赫尔姆斯深得保守派人士的赞许, 但受到自由派人士的坚决反对。8月下旬,年近八十并已经在参议院 连续担任了五届三十年参议员的赫尔姆斯宣布,因为体弱多病,他将 于2003年初在届满时退休,不再寻求第六届参议员任期。一时间,他 的即将离任成为美国政坛的特大新闻。 赫尔姆斯于1921年出生于美国南方的北卡罗莱纳州,青年时代曾 上过大学,但没有读完。早年时,他主要从事新闻工作,也当过报纸 编辑,担任过电台和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管。二战期间,他曾经在美 国海军服役。五十年代初,他开始涉足政坛,为参议员当助手,还担 任过北卡罗莱纳州罗利市的市议会议员。此外,他还在一些组织机构 担任过高级职务,如北卡罗莱纳州银行家协会执行主任,首都广播公 司副总裁等。1970年,他因为不满民主党对有色人种的平等权益的支 持而倒戈,进入了共和党阵营。1973年,他当选为北卡罗莱纳州的联 邦参议员。此后,在每六年一次的连任竞选中,赫尔姆斯都顺利当选 连任,至今已经在参议院任职近三十年。从1995年到两个多月前,赫 尔姆斯在参议院担任权力重大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在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 用常常和该委员会主席的工作风格与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历史上, 曾经担任过这一重要职务的参议员范登堡、富布莱特都因为其卓越的 领导才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评论家们认为,在这两位参议员的 领导下,外交关系委员会是深入全面地探讨美国对外政策的场所,代 表各种观点的人都能够在这里畅所欲言,该委员会也因而成为制定美 国外交政策的中心,在美国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在政界也享有很高地位。然而,对于赫尔姆斯担任主席的这几年, 除了保守界人士说上几句好话外,连政治观点上一向趋于保守的《华 尔街日报》也发表了措辞尖锐的署名文章,批评赫尔姆斯参议员在外 交委员会的政绩。文章指出,在赫尔姆斯参议员的领导下,外交关系 委员会从未举行过任何严肃认真的听证会,就迫切的国际问题(如巴 尔干问题、中东问题、中国问题,或者后冷战时代的战略问题)进行 深入的探讨。相反,赫尔姆斯总是关心人事安排等问题,小题大作, 热衷于给那些被总统提名担任大使等重要职位的人当面难堪。文章还 引用一位美国高级外交政策专家说,赫尔姆斯不仅把一个地位极高的 委员会搞成了一个处理芝麻小事的场所,同时与国际社会采取不合作 态度,他竭力拖欠美国的联合国欠款,“警告”联合国“不要侵犯美 国的主权”,竭力阻挠核裁军,企图撕毁《反弹道导弹协议》,等等。 赫尔姆斯的奇谈怪论还反映在对待国内问题的态度上。进入九十 年代后,当看到“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论调日渐失去市场时,赫尔 姆斯开始转向同性恋、艾滋病、种族融合和现代艺术等一系列议题上, 其立场之保守、态度之顽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全一副“任 我行”的模样。比如,1990年,他力推种族隔离主义者威利斯·史密 斯当选北卡罗莱纳州参议员。后来,他呼吁对艾滋病人“隔离治疗”, 抨击同性恋者,称他们的行为“非常反感、令人厌恶”。他认为全国 艺术基金会的态度过于开放,于是大幅度削减了该基金,令美国艺术 界人心大寒。 评论家们一致认为,赫尔姆斯影响最恶劣之处在于不能超越美国 南方种族隔离历史的局限,不能随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进步。《华尔街 日报》指出,像年高近百岁的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参议员瑟蒙德等许 多来自南方的政治家都能够超越种族主义,随历史而进步,而赫尔姆 斯却代表了那些深深迷恋于过去的保守势力。当年,在美国民权领袖、 广受尊敬的马丁·路德·金博士被刺身亡后,美国国会就为金博士设 立全国假日而举行辩论,赫尔姆斯对此进行了坚决反对。他还把人们 通常认为是美国进步标志的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称作为“美国 立法史上最危险的法案”。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位政治学家指出,赫尔 姆斯的整个政治生涯就是以种族对立为基础。《华尔街日报》更是明 确指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北卡罗莱纳州为美国贡献了多位重要的 政治家,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就是赫尔姆斯和曾经担任过州长、参议员 和杜克大学校长的桑德福,然而这两位政治家在个人事业方面的成功 却大相径庭。桑德福促使北卡罗莱纳人团结在一起,赫尔姆斯却把白 人和黑人截然分开了,他的成功就是以持保守观点的北卡罗莱纳州选 民和全美的保守主义政治势力的支持为基础。 分析人士指出,赫尔姆斯退休的原因除了他宣称的身体不适外, 恐怕也与他日暮途穷、风光不再有关。8月6日《今日美国》公布其调 查结果说,在今年上半年,赫尔姆斯仅筹集到17.4万美元,而截止到 6月30日,他手头的“活动经费”花得只剩下了8.8万美元,只有五年 前同时候的五分之一。囊中羞涩,无人买账,“老顽固”只好选择告 老还乡这条路了。 对于赫而姆斯的即将离任,美国的妇女团体、黑人团体和同性恋 团体纷纷毫无留恋地表示鼓掌庆贺。代表美国自由派政治观点的《纽 约时报》就发表了言辞兴奋的社论。该社论说,在当代美国,没有几 位政治人物能够象赫尔姆斯那样阻挡历史的进步,没有几位参议员能 够象他那样把地方利益置于美国国家利益之上。然而,该报同时提醒 人们,赫尔姆斯退出美国政坛并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标志着保守主 义政治的终结。看看同样保守的布什总统和他的内阁,看看其他那些 很有势力的持保守主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就能够明白这一点。然而, 赫尔姆斯的离去至少标志着曾经风行于美国南方的种族分离制度之残 余的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历史回顾】 ◆ 科学与性的结合以及现代性身份的诞生 简·克罗森 二言 翻译 对同性恋成因进行最初探讨的同时,同性恋和异性恋的性身份也 刚好出现,而且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身份的形成。为了更好地理 解同性恋的成因,我们需要对于历史学家有关性身份形成的理论有所 了解。 我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叙述过,男性和女性的行为不一定具有如 镜像一般的相似,不能总拿同一种理论框架套在两者头上。研究男女 同性恋的历史学家通常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方法来探讨这个议题。研究 男同性恋的学者经常着眼于某些性行为或者以这些行为为中心的亚文 化,而对女同性恋感兴趣的学者则关注亲密和带有情爱性质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带有性爱的含义。 侧重点的不同对于常规观念提出了质疑。女同性恋者的性爱活动 不如男同性恋者活跃吗?这种看法是否只是对女性性爱倍加压制的大 男子主义意识的延续而已?女性是否在性爱方面具有根本而独特的不 同?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把同一个模式套在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上, 这对于我们了解性倾向究竟有何益处?将苹果和橘子混在一起实在没 有道理,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借助流行书籍的题目来提出类似于“男人 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说法?我们并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 的回答,但仍然应该对此加以注意,因为它们在解释性倾向时会经常 出现。另外,这些问题也表明,如果我们要对男同性恋身份和女同性 恋身份做出统一划分,这将是多么困难。 男同性恋身份出现于何时?学者们对此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认 为在十七世纪晚期出现。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这种新身份于十 九世纪中期形成,有关同性性行为的看法从那时候起,开始呈现出较 大变化。有关女同性恋身份的统一看法在稍后出现。也有证据表明, 阶级和文化在塑就男女同性恋身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舍弃不含 性爱的传统式浪漫友谊关系方面,美国妇女走在了劳工妇女后面,而 且许多上层阶级的妇女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仍然向外界展示出一些体 面而毫无性爱的伴侣形象。在1929年股市崩溃前的爵士乐时代,纽约 的哈莱姆是黑人男女同性恋亚文化的大本营,社区为“男人婆”和 “娘娘腔男子”提供了支持。 尽管异性恋被视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规范(即在社会生活中推行 和调节异性间的某种关系),异性恋作为一种身份,作为一种自我描 述的方式,显然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现象。历史学家约翰逊·内德·卡 茨将“现代美国异性恋者”的出现定于1892年至1900年之间,当时 “异性恋”一词作为“同性恋”的对立面,在医学界和科学界受到使 用。 这种对立在“正常”和“变态”之间划出了一道正式的新界线, 对立也使两种状态相互依存,互为定义,同时标明了一种受到医学准 许的新态度,即异性相吸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一种健康组成部分, 这就逐渐偏离了原先将生育视为性行为唯一目的的观念。就好象新出 现的同性恋身份一样,异性恋身份也被赋予了一整套与身体和体态息 息相关的意义和价值体系。 同性恋-异性恋的两元对立并非科学的独创。为了对这个现象做 出全面的解释,人们必须审视一系列其它因素,其中包括城市环境的 扩展、家庭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演变,以及同性情侣为 了满足欲望而在争取社会空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然而,精神分析学、 精神病学和性学对于这些身份的形成确实至关重要,因为科学工作者 (在大男子主义时代,以男性为主)热衷于解释性欲望在揭开人性之 谜中的重要性。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包括对不断扩充着的性行为进行 描述和分类,尝试用生物学或者心理发展阶段来解释性倾向的成因。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试图矫正那些在他们看来并不健康的状态。 这些活动起到了某种令人侧目的双刃效果。一方面,“专家们” 相信他们仅仅在于发现“性本质”的客观真相,而我们作为后人,看 出他们在探索中经常不由自主地搀入了自身以及社会的偏见。法国思 想家米歇尔·福柯在《性史》(这也许社会建构主义学说最重要的著 作)中写道,这些科学家在为所谓的“真相”制定规则时,他们建立 起了某一门学问,而学问同时成为权力的工具。在另一方面,这种工 具在某些时候也可以被用来有效地抵抗偏见,同性恋性学家兼同性恋 运动先锋马格努斯·赫希费尔德所付出的努力就是如此。 这种历史性的模糊──即性成为科学的奴隶,但同时科学又可以 担任性的拯救者──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很好的解决。它部分地促成了 社会建构主义者和本质论者之间的激烈争论,诸如福柯这样的建构主 义者经常对科学持一种调侃的态度,而主张生物学研究的本质主义者 则希望科学能够揭开同性性行为之谜,从而有助于消除偏见。 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和学者们在性学方 面取得了具有影响性的进展,其中同性恋研究的成果尤显突出。与此 同时,德国出现了全球首次公开的同性恋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马 格努斯·赫希费尔德医生孜孜不倦地提倡用科学来研究性,这种呼吁 就是当时运动的顶点。赫希费尔德还领导科学人道委员会为废除第175 条款(即德国刑法中的反鸡奸条款)而努力。身为同性恋的他将为同 性伴侣的呼吁和对性爱的进一步了解相结合,最后成立了全球性改革 联盟,但由他在柏林领导的著名的性学研究所于1933年遭到纳粹的焚 毁。与此同时,维也纳的西格蒙·弗洛依德正在创立有关性爱的无意 识的精神分析。德语国家当时走在理论革新和反压制的最前沿,但纳 粹的兴起开始了对同性恋者和其它性少数者的迫害,同性恋研究也被 斥为“犹太人科学”。 在英国,哈弗洛克·蔼理士于1897年发表了专著《性心理学》第 一卷《性倒错》,此书被定为“淫秽”而在英国遭禁,后来在美国出 版。该书对于医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象赫希费尔德一样,蔼理士 是国际联盟里的重要人物,享有一定的国际声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美国科学家在性学研究方面走向了前 沿。性学新手阿尔弗莱德·金赛披露了大众人口中同性性行为的普遍 存在,他拒绝将人们划为截然不相容合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从而对 既定的性倾向观念提出了挑战。以异性恋夫妇面目出现的威廉·马斯 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在实验室里观察同性伴侣和异性伴侣之间的 “性爱实况”,对性爱展开了科学研究。 许多早期对同性恋的研究都将这种性倾向归因于某种天生的、生 物性的本质,这种本质以“自然”性别的逆转或者倒错为主要特征, 同性恋因此就成为男女两性之间的中间性别,或者第三性。K.H.乌尔 利克斯是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先锋,他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撰写了一 系列有关同性恋的文章,对后来这方面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称受到同性吸引的人为“Uranian”或者“Urning”,用“Dionian” 来指受到异性吸引的人。 有一类人叫Urning,他们具有女人的性欲和男人的身胚。 这种男人在同性情爱中取得和谐……这种和谐指性爱、身体 和心理方面的遗传特征,但这并不是什么遗传疾病,也不是 类似于纵火癖、偷盗癖和酗酒等的遗传特质,而是与Dionian 只受到女性吸引一样。 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于1886年发表的《性心理变态:医 学法医研究,附对抵触特性的本能的专门指南》是新兴的性学发展的 里程碑。克拉夫特-埃宾在维也纳大学担任精神病学教授时,开始从 医学的角度研究性犯罪者。他的研究激起了人们始料未及的兴趣,该 书在再版时得到扩充,提出了很多种变态,并对它们进行了繁复的分 类,其中包括四类女同性恋,以身体、性爱和社会特征作为分辨标准。 退化(degenerate)的主题是十九世纪后期“非正常”性本能研 究的主题,同性恋就是被视为疯癫的开始。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 看到,乌尔利克斯将同性恋视为天生而非病态的观点在当时实属惊人 地进步,他对于同性之爱的肯定也相当难得,尽管这种理论基于僵化 的男女性别特征,将同性恋归于性别的倒错。赫希费尔德也将同性恋 归类于中间性别,以此来倡导宽容。 十九世纪性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将外表特征和心理特征强行扭 合在一起,性学家也试图将身体特征和同性恋行为联系起来。男人的 同性欲望往往被归于体态方面的“女性化”特征──这里我们又碰到 了中间性别的概念,即把乌尔利克斯有关性欲的理论移植到当事人的 身体特征上。男女性别差异被视为高级发展的表现,是退化的对立面, 而同性恋者比起异性恋者来说,更象异性恋者的性爱对象,因此被视 为一种较低层次的发展。 十九世纪性学家的大量研究使性爱受到了诸如其它“自然”现象 所受到的严格的科学审视,在此影响下,弗洛依德在巩固现代性学观 念方面更进一步,他不仅将性作为人类心理内隐藏着的真相,而且视 之为文明的根本。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的书籍和文章在北美受 到大量译介,并迅速获得了广泛阅读,他提出的有关孩童期的性心理 学说和家庭内的性爱纽带至少在表面上受到了积极赞同。 虽然弗洛依德的一些追随者是明目张胆的恐同主义者,弗洛依德 本人则对性倾向形成的心理根基做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解释,而这些解 释与基于生物性倒错的理论有着显著区别,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种理论牵涉到心理动力(以过程为主导),试图对心理状态的形成 做出某种解释,而不是简单地将之归因于某种未知的生物特性。(然 而,“动力”背后的某种模糊的生物假设却引起了不少争论。)这种 理论同时认为,异性恋的形成和同性恋的形成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原 因,而不仅仅是生物繁殖所需的某种自然性结果。它将双性恋置于解 释机制的中央,从而暗示处于无意识阶段的人都是双性恋。 弗洛依德于1915年重新发表了于十年前完成的《有关性爱的三篇 文章》,并在其中加入了以下段落: 精神分析研究竭力反对将同性恋者视为一个特殊的族群, 将他们和人类的其他群体分离开。通过对于那些尚未得到强 烈显示的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人都能够选择同性作为 性对象,而事实上,人们在无意识中就是如此……精神分析 认为,性对象并不取决于当事人本人的性别,他既可以选择 男性,也可以选择女性,这已经在孩童、原始社会和早期人 类历史中得到了证实。性对象相对于当事人的性别来说,处 于相对独立,但这种独立性在某种单向发展的限制下,造成 了正常或者倒错的类型的产生。因此,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 看,男人对女人的绝对兴趣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而不能 简单地将之归为某种化学本质所造成的性吸引的自我彰显而 已。 弗洛依德的理论对异性恋者构成了有趣的挑战,因为它认为这种 性倾向并非原先所设想的铁板一块或者事出必然,那些即使最具备异 性恋气概的人也可能在无意识中拥有同性恋欲望。相比之下,生物解 释宣称人们生来就被锁定在某种性倾向中,这使得同性恋者和异性恋 者都安心地认为自己的性倾向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无意识的衣柜中没 有任何骷髅。 早在1903年,弗洛依德就提出,所谓的“变态”的性倾向既不能 被视为疾病,也不能被归为犯罪。稍晚些时候的1930年,他在同性恋 行为非刑事化的呼吁书上签了名。他在同性恋议题上的立场前后极为 一致,即使在同行的反对下,他仍然坚持认为同性恋者如果愿意,照 样可以成为精神分析师。 同性恋文化史专家亨利·阿贝罗夫认为,从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 弗洛依德为后来同性恋权益活动家所垢病,并不在于他自己的观点, 而在于后来恐同情绪极为强烈的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对他的著作所做出 的诠释甚至歪曲。他们的“科学”观点认为,同性恋倾向本身就是一 种疾病,美国精神病学会于1952年颁布的分类标准就是这么看的。这 个标准直到1973年在学会内外的压力下才得以废除。 查尔斯·索克里德兹博士将同性恋关系和以下特征相联:“破坏 性、互相摧残、利用……口交暴虐、进攻性杀戮、减轻焦虑的企图, 以及为解除性欲而采取的各种替代手段,而这种欲望一直主宰和折磨 着他们”。将同性恋这样定为疾病后,美国医生就着手将之追溯到疏 远的父亲和过于溺爱的母亲身上,于是精神分析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手 段。虽然这种处方在现在看来相当可笑,但将同性恋视为疾病并归咎 于家庭关系的做法显然还残存在大众意识中。稍为年长的男女同性恋 者都清楚地记得诸如马丁·都伯曼恰如其份所言的“谈论治疗的折磨”, 而索克里德兹博士虽然有个公开的同性恋儿子,却一如既往地借助全 国同性恋研究和治疗协会来进行反同战争。 精神卫生界的以上记录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石墙暴动”后觉悟 起来的同性恋者普遍对心理学有关性倾向形成的理论深表怀疑。我们 要记住,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同性恋者在心理科学的名义下遭受了巨大 痛苦,被迫接受从心理分析到切除脑叶手术和“化学阉割”等各种身 体折磨。基因学家迪恩·哈默回忆起五十年代的一个案例,一位同性 恋者因鸡奸罪而被捕,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进监狱,要么进精 神病院。他选择了后者,于是被迫接受了脑部手术,该手术在他的脑 壳上钻了一个洞,在以后的好几个月之内,他身体的一侧无法动弹。 出院后,他努力使自己成为异性恋者,甚至还和女人结婚。然而,他 最终还是认为这些努力无济于事,于是成了一名公开的同性恋者,过 上了充实的个人生活。 尽管弗洛依德本人肯定会对这些以治疗为名而施加的医学虐待倍 感震惊,但作为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士,他却不可避免地与 后来的精神分析家和精神病专家扯在一起。虽然他在生前所表述的很 多立场使他名符其实地被称为性学改革家,但他与当时主要的改革家 马格努斯·赫希费尔德所主张的中间性理论造有着直接冲突。这是生 物学和心理学对同性恋成因的不同解释的表现之一,这种冲突一直持 续到今天。事实上,现今生物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受到欢迎,在很大程 度上是因为具有强烈恐同色彩的心理学理论受到了摈弃。 有人认为,赫希费尔德之所以不愿意支持其它理论,理由在于生 物学解释乃是普及对同性恋的了解的关键,这对于他试图剔除德国刑 法中反鸡奸罪的努力尤其重要。当时发生在德国的这场争论与当今美 国的情况有着同工之妙,因为现在很多人士认为,有关同性恋的生物 研究有助于消除因恐同情绪而引起的法律歧视。 1924年,一名德国评论家在《德国医学周刊》中写道: 如果同性性行为只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本性显示,那么国 家几乎没有理由将之列为犯罪。如果这种想法成立的话,那 么将之视为有罪的观点就缺少了根据,因为一个人仅仅根据 自己的本性而行事是不能被归为犯罪的。 德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在此之后不到十年,纳粹上了台,性改 革运动被迫中止。1933年,希特勒担任总理后几个月,纳粹的“反非 德意志精神委员会”烧毁了性学研究所的图书馆和档案室。该研究所 的创立者赫希费尔德既是犹太人,又是同性恋者,同时还是个左派人 士,他根本不可能在德国有立足之地,后来也客死他乡。直到六十年 代早期,赫希费尔德的建议仍然不为母国所接受,德国1962年颁布新 刑法时,仍然拒绝将同性恋行为非刑事化:“如果接受这方面的有关 观点(即同性恋属于天生,因此不能被归为犯罪),那么社会将被迫 视各种人之本性为自然,不管这些本性如何堕落。”直到六十年代末 期,赫希费尔德的建议才姗姗受到采纳,德国正式将同性恋行为剔除 出刑法。 就象许多欧洲大陆的同行一样,英国性学家哈弗洛克·蔼理士将 “性倒错”视为天生。当他呼吁将同性恋行为非刑事化,消除对同性 恋者的歧视时,同时也将女同性恋引入了性学领域。他还将“真正的 倒错者”(即所谓的“中间性”)和那些本质上是异性恋但容易受到 同性诱惑的女性分开。 很多参与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同性恋者都倾向于疏远和反对以上所 提到的性学理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小说家雷德克利芙· 霍尔却以这种理论为本,塑造了作品中的主要同性恋人物斯蒂芬·戈 尔登,而《寂寞之井》也成为最著名的女同性恋小说。由于小说坦白 地描绘了女性间的相爱,该书受到英国审查单位的注意,被迫接受了 淫秽案审判,但这本小说后来却成为女同性恋者的必读之物,而那时 候也找不出其它反映女性间爱情的作品。石墙暴动后的女同性恋者倾 向于摒弃这本小说,因为里面的女性对自身身体透露出怨恨,同时女 同性恋者的命运被安排成悲剧结尾。然而,历史学家艾塞·纽顿指出, 有关性倒错的理论至少在坦白地描述女同性恋方面还是有所作用的, 而当时将女性描绘为性爱的主动行为者是非常罕见的。 早期的性学家们竭力将自己标榜为正常和反常性行为之间的边界 守卫人,但美国性学家金赛则主动摒弃了这种角色。他最具争议也最 石破惊天的发现就是对男性间同性性行为频度的披露。在1948年发表 的《男性性行为》一书中,他估计美国只有一半的男性在一生中过着 纯粹的异性恋生活。 金赛的数据经常受到质疑,一些批评者很快指出,金赛及其合作 者最终取得的18000例个人性生活经历样本并不取自随机的成人人口, 对非主流性行为可能有所偏重。然而,这项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现在人们仍然将10%作为同性恋者占人口的比例。(其实金赛本人并 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说有10%的男性在一生中至少有三到四年主要过 着同性性生活。) 金赛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性行为的种类比原先想象的要多得多, 所以他拒绝通过性行为将人进行分类。他说:“如果不将人分为同性 恋者或者异性恋者,而是将他们视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性恋经历和一 定程度的异性恋经历,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问题。”为了对这个“程 度”作出衡量,他设计了著名的七点尺度(即从零点到六点),其中 六点指那些只有同性恋情感和经历的人,零点指绝对的异性恋者,而 一、三、四和五则指那些在同性吸引和异性吸引之间并不平衡的人士。 从那以后,批评家们就对这种指标提出了疑问,比如对某一性别 怀有强烈兴趣并不一定指对另一性别兴趣淡漠,一个人对男性和女性 同时怀有强烈的兴趣又如何?在金赛的尺度上,他应该对两性都具有 平衡而温和的兴趣。这个指标也忽略了以下问题:一个人在同性性伴 侣身上所获得的满足也许不同于在异性性伴侣身上获得的满足。尽管 有着这些缺陷,金赛的衡量尺度第一次将性吸引视为连续谱,而不是 简单地将之归类为非此即彼的固定的二元身份。诚如杰佛瑞·威克斯 所言:“同性恋也许并非是只有一种成因的单一现象。” 在六十年代,威廉·马斯特斯和弗吉尼亚·约翰逊视自己为金赛 的继承人,他们的工作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们对人类性行为做了详细 的生理学研究,从科学上表明了阴蒂对于女性性兴奋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及女性在性行为中所经历的重复高潮,这令公众大开眼界,而以前 妇女们的自我表述往往无人问津。他们于1979年发表的报告表明,同 性恋者在满足性伴侣方面胜过异性恋者,并不无顾虑地指出,该发现 可能成为“女同性恋者招募新人的有效论点”。 他们的工作产生了各种效果。他们用科学的名义使性别差异和异 性恋显得名正言顺,并对这种观念加以强化。以帮助异性恋者更好地 过上两性生活为理由,他们不希望在以下方面作出尝试:有些女性也 许在同性关系中更能够获得满足。1972年,威廉·马斯特斯曾经这样 解释性治疗的进一步流行:“现在男女比以往更需要对方,因为人们 需要有人依靠。以前他们还有部族,现在只能拥有双方。” 但他们的发现也被心怀其它目的的人加以使用。比如说,阴蒂引 起的性快感一旦得到强调,这就为一些女权主义者提出的有关女性自 娱的论点提供了依据。尽管从生理的角度来探讨性爱很容易使有关的 结论窒息其它观点,但马斯特斯和约翰逊以及其他“性专家”的工作 的更大意义在于拓展了性学研究的领域,也就是将科学视为了解和定 义情爱的最佳手段。 在科学和性这场奇怪而令人惊异的稳定关系中,贯串起三个连续 占据主导地位的主题:第一个有关同性恋是否是人的某种“自然”表 达,第二个有关将生育作为性爱的根本原则的既定观念,第三就是有 关同性恋的成因。 有关天生和自然的观念一直困扰着当今有关性爱的思考,在性倾 向议题上尤其如此。“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而非亚当和史蒂夫”, 这句巧妙而幼稚的标语究竟在说些什么?它无非让人联想起犹太-基 督教中有关天生的概念。在同性恋一直被视为“违反自然的罪行”时 (反鸡奸法中确实出现过这种措辞),同性恋权益活动家会很快指出, 同性相爱也合乎自然。 我可以从自己的作品中举出一个例子。七十年代中期,我曾在一 本女同性恋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首名为《相像》的诗歌,当我写到 “镜中爱”(指女性之间的爱)时,指它为“世上最自然的行为”。 现在女同性恋文学的传统之一就是将女性情侣相亲相爱的图景比作大 地。我在学生的评语和文章中也屡屡看到这种观点。一位年轻妇女这 样反映她如何从一个政治上激进好斗的双性恋者转变为平静地接受了 自己的感情:“我只是将自己的性倾向视为再自然不过的东西。” 早期的性学家提出有关“自然”的观点,乃是事出必然。作为科 学人士,他们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倾向于研究类似于动物世界 里的过程,将自己视为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观察者。然而,他们所设想 的模式却远非自明而中立。事实上,他们夺取了强大的知识武器。 有关“自然”的诱人之处在于,它脱离了基督教神学历来对于身 体欲望的反对,因为神学将欲望视为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有关自然 的印记可以为性行为正名,消除陈旧的羞耻和烙印。然而,这种有关 自然的观点本身又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判断标准。性学家对于性行为的 描述在现实中又反过来成为对于“妥当的性行为”的定义,而这种定 义又经常反映出作者自己的幻想和恐惧。 杰佛瑞·威克斯指出:“克拉夫特-埃宾将性视为‘自然的本能’, 并认为这种本能‘具有征服的力量,需要以达到目的为满足’,这其 实就是以女性为性对象的男性性爱的反映。”卡罗尔·史密斯-罗森 伯格注意到,哈弗洛克·蔼理士书中的“男性对于自己难以接受的社 会变化感到不安。女权、女同性恋和妇女平等在蔼理士的文章中都以 问题的形式出现。所有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违反自然的,都与某种难 以搞清楚的怂恿妇女犯罪、走向疯癫和遗传性精神疾病有关。” 在现代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身份诞生后的一百年的今天,我们仍 然尚未完全摆脱科学的奴役,并视之为解释自然的公正裁判,再进而 将“自然”作为性行为合适与否的标准。这样做的结果如何,我在后 面的章节中会做进一步阐述。 有关人类生育在性行为中所占的地位一直是自然与否的基本议题, 就像工蜂围绕着皇蜂,不断从中吸取营养,但同时又在增强有关男女 两性之间一成不变的特征区别。这些观念陈旧、盛行而又相互缠结, 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被视为正常与异常、合适与变态之间的当然标准。 或者说,这些观念将那些神秘的、令人无法预料而又需要做出成因解 释的行为(如不具有生育功能的同性性行为)与那些自明且无需解释 的行为(如具有生育功能的异性性行为)对立起来。这种以生育为中 心的偏见如此之严重,我们需要对此作一番详细讨论。 即使性学研究已经越来越偏离对生育的直接依赖,而转向对性活 动的了解和接受,与生育相关的解释仍然继续通过替代品时时出现, 而这个替代品就是将男女相配视为永恒。这种观念在流行文化中根深 蒂固,甚至带有某种科学承认的味道。 科学究竟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在目前还未搞清楚,而这种缺失 应该归咎于科学工作者自身在确定性行为发生的“本能”方面,仍然 显得含糊不清。克拉夫特-埃宾的理论围绕着生育,而美国医生最初 使用“异性恋”这个词时,虽然指性以异性为性对象的性行为,但却 在讨论那些不附带强烈的生育愿望的非正常性欲望。然而,以生育为 目的性爱往往明显地无法解释异性间性行为,更不用提同性间性行为。 科学于是就转向不那么简单化的理论,但大众的观念并没有及时跟进。 比如说在五十年代,形容词“不育”(sterile)经常被用来负面 地指代同性恋,好象两个人因为无法将染色体混合后产生第三个人, 就足以说明他们的感情是干涸的。同时,流行歌曲也旨在增强“自然”、 生育和异性恋欲望之间的关联: 让我告诉你小鸟与蜜蜂的故事, 花朵与树木的故事, 还有天上的月亮…… 那就是爱 最近一位学生指出,他小时候一直想不透“小鸟和蜜蜂”在指什 么,他父母绕过委婉的解释,直接了当地给他讲解了一番有关生育的 理论。到底有多少父母只是通过生育来解释性爱,从而进一步肯定了 以下公式:符合自然的性爱=男人使女人受孕? 当代有关“家庭价值”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围绕着生育,从 而忽视了以下事实:很多异性恋者根本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生儿育 女,而许多有着“生育”功能的性行为(如强奸)实属强暴和反社会, 同时许多男女同性恋者是热诚的父母。“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的 诱人之处不仅具有围绕着“自然”,而且将性和生育视为“自然”的 联结。 不出所料,有关自然的概念就往往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然而, 那些试图通过用阴部器官来说明异性相吸的人似乎没有注意到,阴部 本身并不一定要在生育中担任角色。事实上,人类女性并没有发情期 (即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女人在可以受孕时并不给出任何让外界可 以感知的信号,而动物则会“发情”),这种进化本身就说明了人类 不再象动物那样,将性器官和生育视为必然的生理联系,即使在那些 不会受孕的月日中,女人仍然可以维持活跃的性生活。 另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是,涉及到阴部接触的性爱和其它人类行为 一样,都是文化建构的结果。人类繁殖的发生并非受到本能的驱使, 而是各种制度化的异性恋体制作用下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文 化机制的驱使,男女并不会象现在这样走到一起。在另一方面,纯粹 的同性恋行为在多数文化中非常罕见,所以同性性行为并不会阻碍繁 殖,这也许有助于人们搞清楚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能够淘汰同性恋。 异性恋行为和同性恋行为一样,都有着很多谜需要解开。根据马 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生理学法则,一个人触摸另一个人的身体时,能够 给他带来强烈的快感,但这种快感已经早早地陷入了纷繁的文化意味 中。有关自然、正常、恰当、良善、正确、干净和异性恋的观念属于 一个系统,与此相对的则是另一个涉及到违反自然、变态、反常、失 当、歹毒、错误、肮脏和同性恋的观念系统。在不同的情况下,任何 系统都可以激发或加紧身体的接触(比如干净等于乏味,变态更添性 感)。或者说,一组观念可以替代另一组,比如那些无法生育的异性 性行为受到新颖的异性恋身份的赞同。现在有些同性恋者想通过基因 学或者神经学来为自己的性倾向正名,就是试图颠覆既定观念的某种 努力。 异性相吸和同性相吸一样,都需要做出解释。然而,有关成因的 问题从一开始就指向了同性恋,而与之同时产生的异性恋则没有受到 同样的关注。同性恋被视为偏离了正常的自然之路,从一开始就被当 作应该受到探询的问题,即这种性倾向的起因如何。这个问题本身就 暗示着某个答案的存在,从而排除了多种答案的可能。这种成因-结 果模式沿袭自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为事态总是遵循线性的发展轨迹, 人们总有可能做出预料或者施加控制,但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解释复杂 的人类行为来说,实在过于简单化。 (选自《超越弯直:认识性倾向》第3章) ────────────────────────────── 【艺坛纵横】 ◆ 关锦鹏谈电影《蓝宇》 东方虹 编译 关锦鹏是香港少有的几位公开的同性恋电影工作者之一。他于今 年携影片《蓝宇》参加第十届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之时,“酷儿电台” 的约汉·弗瑞与其讨论了这部改编自因特网上流传的中文情色小说 《北京故事》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在北京的一个商人与一个男大学生 之间追寻爱情的故事。 在西方世界,《同志常人》(Queer As Folk)在电视播映、DVD 和录像片的发行被认为是公众对同性恋看法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那 么,根据中国最流行的网络当代小说改编的电影《蓝宇》是否也会给 亚洲带来同样的变化呢?《蓝宇》的取景和拍摄是在现代北京──这 是关于一个精于世故的商人与一个他原本以为只为“一夜情”的学生 之间找到真爱的故事。他们的爱经受到来自金钱,文化和双方关系的 压力的考验。 访:关锦鹏,我们现在位于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Regent电影院的旁边。 欢迎来到“酷儿电台”。你感觉如何? 关:很好。天气不错,城市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布里斯班,感觉 不错。 访:我们很荣幸地在昨晚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上观看你的影片《蓝宇》。 这是对男人之间如何相恋的真诚描述。你一定为影片感到高兴。 关:我很高兴──特别是昨晚我讲过,这是我第一次同北京电影业者 合作。我觉得整个过程都让人兴奋。你知道在北京有许多高效率和有 才艺的业者和演员。这确实是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在摄制过程中, 我发现他们极好地投入到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和关系中。我对最终的作 品非常满意,部份原因是全体人员的全力投入。 访:我喜欢这种角色设置为男性,也为男性吸引和爱恋的模式,而他 们根本就不用向观众证明这一点。尽管影片取名自蓝宇,但捍东似乎 才是主角,追逐自己的心愿。影片中有一段表现他自以为可以爱一个 女人,并朝那个方向发展。这种现像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吧? 关:我认为是的。在中国大陆,我有不少朋友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 是些非常成功的商人或名流。可你明白,原因在于环境。即使现在开 放多了,同性恋实际还是个禁忌──不是被禁止,而是禁忌。所以我 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不象在西方世界,同性恋在公开场合可以“亮相”, 或公开他们的选择或自己的性取向。 访:我欣赏《蓝宇》中男性间那种日常生活的展现。 关:我认为如果彼此真心相爱,“男男”关系与异性恋没有什么不同。 访:片中有许多场景转换,看来是花功夫作角色的发展──你也确实 找到了与角色间的亲缘性。结尾相对是悲剧性的。有人问为什么一定 要让人物在结尾死去,当然原著如此──你并没有画蛇添足吧? 关:关于结尾,也关于我的朋友──男友的关系上──我总有这么一 种感觉──我确确实实害怕有那么一天,要么他,要么我突然间就失 去了。部份原因是我很惧怕死亡,但另一方面,我也对“什么是死亡” 感到着迷。所以这也是我所有电影中很重要的因素。 访:美国心理学家艾弗林·胡克博士(Dr Evelyn Hooker)曾说,一 个人在一生中即使坠入爱河只有一次也是幸运的,但常常要付出代价。 她说这不能阻止你去爱,你也不因此而停止享受生活。 关:是啊。我完全同意而且也有同感。我可以想象,万一我的爱人突 然逝去,我不会因为爱过他而懊悔。她讲的我完全同意。 访:我欣赏《蓝宇》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市郊的上 层社会的情况──这是我在以前的影片中没有见到的。 关:这只是电影中的一部分,是因为故事集中在这两个角色上。但如 果你到过北京,或看过其他中国电影,你会发现社会在金融和经济发 展方面正在发生着很多变化。 访:《蓝宇》的故事根植于那部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小说,而且是 仅在因特网上的电子小说。这个故事这么流行,你认为当《蓝宇》发 行DVD后会在中国大陆被广为观看吗,即使它不能在影院放映? 关:我认为在影院放映是不可能的。从第一天起,我们的财务人员和 制片人就清楚这一点。我们认为在中国大陆不可能通过影院发行这部 电影。但我们认为电影的第二生命DVD或录像带在大陆的市场会是很大 的。因为你知道我们建立了《蓝宇》的网站,观众的反响很热烈。我 们会自己在大陆发行DVD,VCD或录像带──不仅仅为了钱。我们将这 部流行小说改编后拍成电影,希望作品可以被(潜在)观众,特别是 同性恋观众看到。他们真正地在盼望着影片的到来。 访:我可以想象《蓝宇》在中国将会象《同志常人》在英美那样获得 同样的效果,那就是一方面呈现了这群人的现实故事,另一方面让其 他社会大众能够看到他们的故事并从中受益。 关:我希望如此。我期望市场会很大。 访:非常高兴与你交谈。这是关锦鹏,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影片《蓝 宇》的导演。 关:非常感谢。很高兴来到这里。谢谢。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sssm@hotmail.com (请将邮件同时发往以上两个地址) 邮政信箱:P. O. Box 2221 Falls Church, VA 22042 U. S. A.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编辑:杨青 任右行 网络维护:蓝波 楚钧 东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