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44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3年3月22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瑞典允许驻外使馆举办同性婚礼
        南非给予同性恋伴侣领养权
② 【说三道四】从中国城的黑死病谈起
③ 【综合报导】“我是一个比较勇敢的人”
           ──专访艾滋病防治专家张北川教授
④ 【商务经贸】面向同志的汽车
⑤ 【艺坛纵横】文艺随笔之五:真实的生命,可信的演绎
⑥ 【同人笔林】墓草同志诗歌选(十六)
──────────────────────────────
  
◇ 瑞典外交部长安娜·林登宣布,瑞典驻外使馆可以为同性伴侣举
行证婚仪式,只要伴侣的一方式瑞典公民。

  但该仪式的举行也视所在国的法律规定而酌情处理,比如沙特阿
拉伯的法律规定将同性恋者处死,让该国的瑞典使馆举行同性婚姻显
然是不合情理的。

◇ 3月中旬,南非宪法法院做出判决,裁定同性恋伴侣可以领养孩
子,这在非洲国家还是第一例。

  宪法法院曾于1999年做出判决,认为与南非公民处于长期稳
定关系的外籍同性伴侣可以申请南非的永久居留权。
──────────────────────────────
【说三道四】

◆        从中国城的黑死病谈起

             楚 钧

  黑死病曾经肆虐欧亚大陆好几个世纪,它于二十世纪初在美国的
旧金山首次登陆。1900年的旧金山黑死病恐慌中,美国公众没有
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死病真正的元凶身上,而是从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中
找了一个替罪羊──华人。

  1899年,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上出现了两例黑死病,船到旧
金山后即被隔离在天使岛,船上有两名偷渡者逃出,后来死在海湾,
尸体解剖发现他们感染了黑死病。但从此之后一段时间,再也没有新
的黑死病发生。1900年3月6日,一名华工去世,旧金山城市官
员怀疑他死于黑死病。在死因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市政府基于高
涨的反华声浪,决定封锁中国城,华人不能离开中国城,1200所
房屋、14000个房间受到搜查。因为严禁人员进出中国城,中国
城的华人生活十分艰难,他们无法获得外界的帮助,食品短缺,物价
飞涨,生意凋零,华工失业。但3个半月的封锁中,中国城内没有发
生黑死病。这次封锁行动的起因是源于认为中国人是携带疾病的病夫
的社会偏见,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可以显示黑死病是中国人传播的。对
中国城的封锁和搜查没有抑制黑死病的步伐,到1904年2月,加
州共有126名黑死病病例,122人死亡,绝大多数发生在旧金山。

  随着科学的进步,美国也逐渐开始认识到黑死病的元凶。科学家
们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病菌,并逐步明白了老鼠是它的携带者,虱子
是它的传播者。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地震毁坏了人们房屋,也
毁了鼠窝。难民营的恶劣条件滋长了老鼠和虱子对黑死病的传播。
1907年,当黑死病又重新出现时,旧金山掀起了消灭黑死病的运
动,这次运动不再欺辱无辜的华人,而是针对真正的传染源开展了大
规模灭鼠运动。这种做法十分成功,瘟疫虽然来势凶猛,但很快得到
控制,到1909年,黑死病也就销声灭迹了。

  旧金山对两次黑死病瘟疫的不同做法,标志着人类对疾病,特别
是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以前的几千年里,人们
对瘟疫的反应仅停留在恐惧阶段,他们所作的就是对患者进行驱逐和
隔离,他们在宗教和种族偏见上寻找答案,企图通过宗教和政治迫害
排除异己来达到控制瘟疫的目的。因为这样的无知,人类在几千年中
从来没有成功地消灭过任何瘟疫,麻风病等流行性疾病从来没有通过
残害患者和宗教道德说教等手段得到过控制。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
对流行性疾病的科学态度才逐步树立起来,那就是,探究根源,对病
下药。在短短的一百年内,人类终于控制和消灭了许多包括麻风病和
鼠疫在内的肆虐千年的瘟疫。但人类将疾病同自己的宗教、政治和道
德偏见挂钩,以流行病作借口歧视异己的错误作法并没有绝迹,直到
今天还常常死灰复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是在旧金山,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出现了
一种神秘可怕的疾病,病人突然完全丧失免疫力,出现消瘦、溃疡,
最后痛苦地死于肺炎、肺癌或其他疾病。这种怪病的出现引起了同性
恋社区的全面恐慌,这时候美国宗教保守势力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
大肆宣扬这一疾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生活方式的惩罚。当时是里根时代,
保守的社会和政治风气对同性恋社区的疫情不闻不问、袖手旁观。这
种病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同性恋癌症”,听起来与广大大众毫无关
系。对同性恋的歧视和偏见使社会对这一疾病反应缓慢,没有及时予
以控制。之后科学家们发现这是病毒引起的爱滋病后,爱滋病就是同
性恋病的错误观念一直没有得到纠正,以至它在异性恋人群中潜伏扩
散,从欧美到非洲,再到亚洲,爱滋病象野火一样蔓延着,吞噬着成
千上万的生命。

  在八十年代,爱滋病病毒已经被发现、性和血液的传染途径已经
确定后,中国的媒体和大众仍然认为那是外国人的病,那是同性恋的
事,十分遥远,与己无关,以至在采血、输血和血浆管理等重要环节
没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阻止爱滋病潜伏和传播的隐患。到九十
年代末,我们终于尝到了在爱滋病问题上基于种族和性偏见而画地为
牢的恶果。将爱滋病贴上同性恋标签,让公众产生苟且心理,用歧视
和麻木代替积极的教育和防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因为血液市场的失
控,我们的贫困地区出现了爱滋村、爱滋县,病毒不分性倾向、不分
道德操守地在中国人群中蔓延,通过血浆污染、卖淫业等多种途径向
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伸出了魔掌。对传染病的种族化和道德化,让我
们又一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么有了这样深切的教训,我们能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对传染性
疾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而不是将患者和携带者
捉巫式地打入另策,甚至进行道德审判呢?种种迹象表明,在这方面,
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最近国内网络媒体广泛转载一篇题为《男性同性恋出现新危情,
美国爆发“超级病菌”》的报导,报导源引英国《泰晤士报》说:
“超级病菌MRSA的新变种正在美国蔓延,已感染了数千名健康人,
尤其是男同性恋。超级MRSA是一种可以抵抗所有的抗生素和药物
的病。”“它能够引起各种感染,令免疫力弱的人死亡。”许多中文
同志网也不经核查地将这则消息登上首页,好象又来了一场“同性恋
瘟疫”一般。我们不妨看看这个超级病菌MRSA到底是什么?

  这种所谓的超级病菌MRSA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此菌可以
说无处不在,三分之一的人都在鼻腔里携带此菌,但一般不致病。但
它会感染伤口和皮破处。报导中的MRSA的特别之处是它能感染无
破损的皮肤,主要症状是长肿疱化脓,严重的情况会发生肺感染或败
血症。MRSA的另外一个特殊之处是它的抗药性,但它并不是抗所
有的抗生素,甲氧西林、红霉素等常用药对它无效,但对MRSA感
染有效的药有复方新诺明片、利副平、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一般情
况下MRSA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那么MRSA感染是不是同性恋病呢?答案是否定的。MRSA
存在了好几十年,是医院住院部和养老院经常遇到的大问题。近年来
MRSA感染流入了社会大众中。比如2002年洛杉矶地区两名运
动员受到不明感染,男同性恋者也有感染者,但数字不详。最大规模
的感染是洛杉矶监狱有928人感染,其中66人住院。到2003
年3月,美国东海岸也出现了男同性恋MRSA的病例,具体人数没
有详细统计。《波士顿邮报》报导波士顿地区有五名男同性恋感染,
但全都治愈。其他大城市的感染人数和波士顿一致。美国疾病控制中
心估计每年有10万人因MRSA感染住院,来自社会大众的感染只
占很小的比例,而根据已有数据推测,男同性恋感染又只是这一小比
例的一小部份。说MRSA是“同性恋新危情”,不免夸大其词,有
张冠李戴之嫌。

  如果让男同性恋者“洁身自好”,对MRSA的传播的作用有多
大呢?MRSA的传染途径是身体接触,同时也会通过毛巾、床单和
公用运动器械等传播。预防MRSA的最佳途径是用肥皂洗手、包扎
好创口和避免接触他人的伤口。MRSA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抗药性,
这一问题的根源是抗生素的滥用。解决MRSA感染的根本在于控制
现有抗生素的滥用和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就算让男同性恋者人人
当和尚,个个“守身如玉”,对MRSA的传播和感染可以说是杯水
车薪,毫无用处。

  为什么一个有几十年历史、治疗有效、靠洗手预防、同性恋者感
染占感染总数的一个零头都不到的细菌感染在媒体上以“男同性恋新
危情”的面貌出现呢?原因是多方面和发人深省的。一方面对同性恋
的偏见和歧视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同性恋人群被用放大镜观察,稍微
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被放大播出,以证明同性恋确实有问题。同性恋者
自我认同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审视的。美国的一些同性恋活动家不作
具体分析和调查,一听到MRSA的报导就跳出来,极不恰当地将M
RSA的出现和当年的爱滋病危机相提并论,时髦地指责起“现在的
男同性恋者的行为不负责任”。这则新闻进入中文媒体时,又经过精
心加工和修饰,MRSA的抗药性和严重性被夸大,男同性恋成了主
要感染人群,而关于MRSA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被全部删除,以博取
耸人听闻的效应。而我们的同志网站在转载时也不到网上作一番调查,
将其不作任何批判地登出,自己吓唬自己。同性恋社区对此事的反应
是令人失望的,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行为方式还没有摆脱自责
的阴影,自尊和自重还是被理解为禁欲的代名词,而不是对自己情欲
和生活方式的自我肯定。同性恋者的缺乏自信与社会偏见合流,给同
性恋人群又贴了一张名不符实的瘟疫的标签。

  同性恋者是人类的一部分,我们不是金刚不坏之身,我们食五谷
杂粮,会得各种疾病,社会的偏见今后还会让同性恋人群背上疾病传
播者的黑锅。当有人用疾病为理由去引证他们的社会偏见和歧视的合
理性时,我们不要忘记,就在一百年前,身为炎黄子孙也会成为瘟疫
之源的理由。人类瘟疫的根源是病毒和病菌,只有科学才能战胜它们,
人类自身的偏见和歧视,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战胜任何疾病。
──────────────────────────────
【综合报导】

◆     “我是一个比较勇敢的人”
           ──专访艾滋病防治专家张北川教授
                      
         《大连晚报》记者 曹鑫宇
                                              
  1月8日,张北川教授在大连牧羊同志酒吧同大连的同性爱者、
一些艾滋病防治专家以及志愿者进行了座谈。当晚10时,在大连的艾
滋病防治志愿者牧羊先生的联系下,不顾劳累的张教授接受了本报记
者的独家专访。

  一副宽边眼镜、夹杂着不少银丝的头发、厚厚的羽绒服里裹着一
个并不高大的身体,这就是54岁的张北川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谁
能想到,这样一个谈吐不俗、温文尔雅的中年人,只因对男男性接触
者进行艾滋病健康干预和教育工作,竟在国内产生了如此激烈的争议。
                         
  一方面,他是获得奖励艾滋病预防杰出人士的国际最高奖"马丁奖
"的国内第一人。而另一方面,他却被工作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剥夺了
行医资格,以至于几十名知名科学家联名上书国家有关领导,要求还
张北川以公正的待遇。
                        
  面对种种争议、猜疑甚至是人身攻击,张北川只是坚定地说,"我
的身后站着科学"。
                        
  这次采访,就是从他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谈起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教授,您好!去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
访时,您说您和两位同事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从医院拿到奖金,
甚至在医院的电话号码本上,都抹去了您的电话号码。不知道现在您
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怎么样了?
                        
张北川(以下简称张):没有丝毫改善。像我遇到的情况,主要是单
位领导无视国家的政策,无视科学界的呼吁,无视人民的需要和媒体
的批评造成的。但我始终觉得现在的情况还行。我总说,我自个的心
理还是很乐观的。

记:曾毅院士曾说您是“最勇敢的人”,您认可这一说法吗?您怎么
评价自己?
                        
张:(笑)曾老师不是这样说的,他的原话是说我“很勇敢”。因为
做我们这种工作的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在我之前的一些有识之士开
展这项工作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有一段时间里,对我国同性恋人群的
研究几乎停止了,只有我还在“偷偷”地干。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勇
敢的,因为我是那种认准了一个理就要做的人。
                        
  有人说我是艾滋病专家,有人说我是同性恋专家,我认为自己就
是一个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生。一个优秀的医生应该是一个能自
己分析问题的思想者,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医生。
                        
记:您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艾滋病,1994年出版了《同性
爱》一书。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您感受到的压力大还是鼓励大?
                        
张:压力也能变成一种动力、鼓励。在给需要我帮助的人群带来快乐
时,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的工作做到位了,得到了包括同性恋者在内
的人民的支持啊。
                        
记:现在一说到同性恋,很多人就会想到道德问题。您认为,同性恋
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张:和道德无关。国际上的科学研究早就证明了,同性恋者首先和先
天遗传有关,其次和后天生活的环境有关。而且,同性恋者大脑中的
性中枢结构和神经细胞同异性恋者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从1992年开
始,国际医学界就不在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了,而定性为少数人的正
常现象。1998年,我国也同国际接轨,不再认为艾滋病是精神疾病了。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是世界上千差万别、
众多物种里的一种。
                        
记:从您研究的结果看,我国目前有3000万同性恋人群,而男同性恋
就占了近2000万。那么,男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张:总体情况不清楚,因为现在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这
样我们就查不出他们的艾滋病感染率。但我们可以说,这群人中的情
况并不乐观,艾滋病正在他们当中高速蔓延。
                        
记:您认为,妨碍我国同性恋人群中爱滋病防治的最主要原因是什
么?
                        
张:科学文化的落后。国际上研究同性恋的问题已经有120多年的时间
了,而我国真正研究艾滋病、研究同性恋不过十几年。一个明显的例
子是,到现在,我国出版的同性恋专著只有李银河教授的《同性恋亚
文化》和我的《同性爱》。
                        
记:从专家的角度看,社会大众也包括媒体在内,应该为预防艾滋病
特别是预防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做出怎样的努力?
                        
张:让科学说话,尊重科学、弘扬科学最重要。同时,预防艾滋病不
能靠分裂的社会,在对待艾滋病的问题上,不同性取向的人应该联合
起来。我们对同性恋人群进行艾滋病干预,表面看是为了他们,但重
要的是,在保护他们这一小部份人群时,也就保护了更广大的人民群
众。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了。2000年的时候,
卫生部一位副部长就说,对待同性恋者,我们要“关心、服务、支
持”。在对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干预工作做的最好的两个地方──四
川和云南,国家拨款为同性恋者发放安全套。
                        
  今天我跟一个同性恋者说过,好好工作、学习,以后的路会更宽。
我坚信,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国家是在不断发展的。
──────────────────────────────
【经贸商务】

◆          面向同志的汽车

             东方虹

  当“斯巴鲁”(Subaru)在90年代中期开始针对男女同性恋者推
销汽车时,它凭借的还只是直觉和有关同志钱袋深浅的猜测。斯巴鲁
营销经理Tim Bennett说,女性户主喜欢他们的车,而大多数情况下她
们都是同性恋者。事实上,直到最近,绝大部份公司尚未搞明白如何
在这个特殊而隐性的市场中实施广泛的调研,找到赚取“同志钞票”
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因特网的匿名性,特别是一些公司高级管理层面的
逐步支持,展开了对同性恋市场和购买力的严肃调研,人们对“同志
钞票”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长,渐渐了解到能让同志消费者掏腰包的
因素。

  这体现在最近福特汽车公司对同性恋消费者的广告宣传攻势上。
尽管福特公司已有诸如“沃尔沃”(Volvo)和“路虎”(Land 
Rover)等其他品牌的汽车在同性恋媒体上做过广告,但“美洲豹”
(Jaguar)是继斯巴鲁之后第一个为同性恋市场专门设计和发布广告
的汽车品牌。

  福特公司的这个项目始于2002年一季度。全球营销副总裁Jan 
Valentic与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家名教Witeck-Combs 
Communications的公司合作。Valentic说:"我们共同研发了这个面向男
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恋者的策略,在所有的行业中如果不是最昂
贵的,也是其中之一。"

  福特的官员没有量化如何昂贵。为了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他们
对这个项目的规模闭口不谈。但Valentic说福特从项目中获益匪浅,他
们调研了1000名男女同性恋者和1000名非同性恋者对福特所有7个品
牌的偏好。Witeck-Combs的总经理Wesley Combs说,大多数情况下偏
好是一样的,因为无论他们性取向如何,对汽车的基本要求很多都是
一样的。但在某些方面,不同性取向的人则反映不同。Combs一如福
特人员一样对细节只字不提。

  由于“美洲豹”品牌认为同性恋市场是个机遇,再加上对美国同
志4500亿美元的购买力期盼,福特首选从“美洲豹”开始对购车同志
展开攻势。 

  传统的问卷方式很难真正了解到同志市场的真实情况,主要原因
是对象不愿公开自己的性取向。由于采取了网上交互式的研究方法,
同性恋者可以匿名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车,
还可以详细询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广告,是否接受针对他们的广告,
广告中应否出现同志形像等。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美洲豹”设计出
了多款面向同志购车族的广告。然后将四款反馈给那些有意购买“美
洲豹”的同性恋客户,征询他们最喜欢哪款广告。 

  在最后定稿的广告中出现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一个英俊微笑的
男子,以及“美洲豹”车头进风网罩的近景,还有两行文字:“生命
中充满了峰回路转。要找个伴侣吗?”这个伴侣当然首先是指“美洲
豹”了。这幅广告也反映出同志生活的曲折。相对于同志坎坎坷坷的
人生,异性恋者的历程相对平直,这也是他们被称作“直人”的原因。
这段文字也暗喻当同志事业稳定,可以购买得起“美洲豹”时,也应
该开始考虑寻找长期伴侣了。

  如果“美洲豹”的策略成功,市场上可能会看到福特公司其他的
车种随之跟进。比如,育有子女的女同性恋者有着较强的家庭价值观,
会对“沃尔沃”很有感觉。

  由于同性恋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将有更多的企业开始类似福特
这样的调研。当然竞争也会随之出现。 随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加入,
斯巴鲁无疑将会感到稳固市场地位的不易。但斯巴鲁地Bennett说他不
担心,“我们奇怪他们姗姗来迟。”他还警告说:“你不能仅仅装腔
作势一番,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明的市场──同我们其他专有的市
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竞争上我们可能高人一头。”
──────────────────────────────
【艺坛纵横】

◆     文艺随笔之五:真实的生命,可信的演绎

              二 言

  两年前在国内逗留时,在北京外文书店购得一张《黄河协奏曲》
的CD,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珍藏原版录音,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殷
承宗,中央乐团伴奏,由李德伦指挥。

  《黄河协奏曲》是我钟爱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在此之前我一直常
听尤金·奥曼地指挥费城管弦乐团七十年代初的录音,其演绎极为工
整,气势亦非常磅礴,加上该录音是当时中美乒乓外交的产物,听来
更有感触。相比之下,中央乐团远非世界一流,但他们的演奏洋溢着
粗犷的陕北气息,在好几处让我想象到了万人奔腾的中国腰鼓,而这
股风情在优美的费城之声中却难以寻觅。

  我由此想到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在演绎方面的真实性探讨。谭盾
为影片《卧虎藏龙》所写的配乐中,玉蛟龙跳下武当山的那段《别》
令我感怀至深,马友友的大提琴在结尾出模仿二胡转弓的演奏法,发
出了惜别的哽咽之声。我去年在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观看谭盾的专场
音乐会时,曲目之一是《六月雪:为大提琴和打击乐的协奏曲》,该
曲的大提琴也在多处段落模仿呜咽之声,但作品中淳厚的中国风味却
被一名白人大提琴家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演奏糟蹋得支离破碎,我仿佛
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扮演窦娥,字不正腔不圆地模仿着冤屈
的呐喊──我听到了中国风格的曲调,音乐却无从透入我的心扉。谭
盾曾说,在指挥举世闻名的纽约爱乐乐团演奏自己的作品时,总觉得
对方只是在模仿中国音乐,而他执棒名不经传的广州管弦乐团时,颇
感如鱼得水──心灵的相通冲破了技术的障碍。

  演绎的可信度往往影响着听者的感受。在我过去几年的经历中,
曾经见识了不少古典音乐的录音,也比较过很多名家对同一类或同一
首作品的演奏。总得说来,某国的音乐,由该国的艺术家来演绎,往
往易得其精髓。穆拉文斯基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组曲《彼得鲁什
卡》时,一开场就让人感到集市中沸沸扬扬的嘈杂,穆氏恰到好处地
把握住了这段貌似随意无序的表达。很多钢琴家视普罗科菲耶夫的作
品为畏途,难得上来也总给人汗流浃背之感,但李赫特弹来却得心应
手,似闲庭信步,而他在自信中迸射出的爆发力与大气,将柴可夫斯
基平庸的《大奏鸣曲》演绎成了杰作。沃汉·威廉斯的《第五交响
曲》是英国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体现着浓郁的田园气息,但
处理不当就会显得漫不经心或疲软拖沓,不过该曲在英国著名指挥
Bryden Thomson的手下则显得恬然而毫不松垮。伯恩斯坦经常将爵士
风融入自己的作曲,难怪他主奏兼指挥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时,
驾轻就熟,即使他融入了个性化的伤感,这番另类表现也让人有耳目
一新之感。古典音乐的美妙世界中,卡拉扬、帕尔曼和柏林爱乐乐团
等虽然闻名遐尔,但我们不必处处唯其马首是瞻。

  为什么艺术家们演绎母国的作品容易得其精髓呢?我想是出于文
化的同源性,使艺术家们可以充分懂得演绎时如何做到伸张得体。由
于融入了自己对母文化的真切感受,演绎者不需要处心积虑去揣摩作
品的内涵,竭力去模仿异国格调,他们也不必生怕越雷池一步而只感
到拘谨,更不会为显出奔放而在煽情与造作中有失得体。演绎者之
“己”与作曲家之“其”相通相叠,顺己自然即为顺其自然,抱着这
份自信,其演绎更易贴近甚至吻合作品的原意,而不仅仅局限对纯美
音色的追求。作为听众,我们可能对于俄国风情、芬兰格调或者法国
特色不甚了解,但却能够领略到演奏中的收放自如与真情流露。卡拉
扬和伯恩斯坦指挥的西贝柳斯交响作品,被企鹅音乐指南等评为最高
星级,但当我聆听Paavo Berglund指挥赫尔辛基爱乐乐团的演奏时,西
贝柳斯作品中的气冲霄汉被表现得浑然天成,那番冷峻并非故做姿态
的不苟言笑,而是历经沧桑的本性使然。

  由此,我又想起了目前所看到的艺术作品中对同性恋情的反映。
在我钟爱的三部电影中,《霸王别姬》的原作者李碧华和导演陈凯歌
都不是同性恋者,虽然影片展现了凄美的同性恋情,但毕竟留下了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的败笔,令人扼腕──异性恋者对
同性恋成因的臆想,使程蝶衣被描绘成因为被迫学演女角而成长为同
性恋者。与此相对,同志导演关锦鹏的《蓝宇》中并没有在同性恋议
题方面做任何张扬,一切如信手拈来,自然得体。

  在最近上映的影片《时光》(The Hours)中,同性恋诗人理查德
从小被母亲抛弃,在一个缺乏母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这与弗洛依
德的“恋母情结”理论背道而驰。弗洛依德认为同性恋者从小与母亲
过于亲近,导致男性气概的缺乏,所以长大后希望在其他男性身上获
得弥补,因此产生了同性恋情。这番似是而非的“恋母情结”理论在
四五十年代曾经一度是精神病领域有关同性恋成因的标准解释。虽然
对广大同性恋者来说,这番解释简直如就是一派胡言,但对同性恋并
不了解的精神病专家倚仗手中的知识霸权,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去替代
同性恋者的客观感受,建构起了有关同性恋的成因,至今遗毒犹深。
而《时光》的原作者迈克尔·卡宁汉和导演斯蒂芬·多尔德利,都是
公开的同性恋者,他们从自我出发,使其作品中对同性恋的描绘摆脱
了主流社会的陋识和偏见,反映出这个人群的真实生活和心灵感受。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精神病领域的一派胡言在科学的严厉
挑战下节节败退,现在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然而,在媒体和
文艺表达中,那些异性恋记者和作者仍然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
描绘同性恋者的生活,比如高枫是因为被章子怡抛弃而染上了同性恋
的“恶习”,难怪一些同性恋读者看到报上有关自身生活状态的报道
时,一语道破:“一看就知道是记者自己编的。”相比之下,一些刊
登在同志网站上的心情故事,虽然文笔并非上乘,格调也千篇一律,
却让人听到真实的心灵之声。

  古典艺术与同性恋者的人生,原是这般相通。  
──────────────────────────────
【同人笔林】

◆       墓草同志诗歌选(十六)

        ·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

        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
        就有人已经把墓地打扫干净 
        在海子没有自杀之前
        就有人已经把墓碑立在
        城市寻找麦地的路上 
        诅咒吧 我的灵魂
        在诗歌没有走进圣殿之前
        人类的悲痛已经闭上眼睛 


        ·我想听雄鸡黄昏啼鸣·

        在黎明时
        抓住所有正在啼鸣的公鸡
        把一只鸡蛋塞进它的屁股
        我想听雄鸡黄昏啼鸣 


         ·宇宙的长裙破了·

        宇宙的长裙破了
        需要有人为她打上补丁
        一块补丁就是一颗星星 
        我撕下自己的裤头
        为她打上补丁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wanyanhai@hotmail.com 
    楚钧  chujun_100@hotmail.com
    东方虹 orienbow@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