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46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3年4月17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泰国军方计划禁止同性恋者从军
        变性人竞选东京政府职位
② 【说三道四】“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根和对非异性恋者的讨伐
③ 【生命伦理】文艺随笔之六:理解逝人
                 ──从张国荣之死想到的
④ 【历史回顾】同性恋研究的兴起
⑤ 【同人笔林】墓草同志诗歌选(十八)
──────────────────────────────
【新闻摘要】

◇ 泰国军方计划使同性恋者和变性者免服兵役。“我们并不是歧视
他们,而是担心军力会崩溃。”军方发言人说。

  泰国年满2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两年兵役。过去同性恋者和双性
恋者都被征兵,但性倾向暴露后则被退回。

  军方准备利用医学和心理测试来查出那些入伍者是同性恋者。

◇ 今年36岁的变性人上川彩计划竞选日本东京市政厅职位,这是
日本第一位变性人竞选政府部门职位。

◇ 美国广播公司的日间肥皂剧《我所有的孩子》将在4月23日一
集中播放一对女同性恋者之间的结尾,这是美国日间节目中第一次播
出同性接吻。

  “从一开始起,《我所有的孩子》就在于表达人性中的共同点,
尽管我们各不相同。”该系列剧的原作者安格尼斯·尼克松说。
──────────────────────────────
【说三道四】

◆   “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根和对非异性恋者的讨伐

              东方虹

  今天早晨,我接到一个业务上有来往的一家公司群发的电子邮件,
里面转载了香港英文《南华早报》2003年4月7日发自广州的一篇消息。
在“肺炎爆发”这个栏目下的大标题是《滋生疾病的温床》,副标题
为“广州摊贩在腐臭中贩卖珍禽异兽和猫狗”。文章以鄙夷的口吻列
举广东乡民杀狗宰龟的情形,“作呕”、“肮脏”、“污秽”等形容
词通篇可见。

  在这里我先不谈这篇文章中贯穿的骄横态度和作者以自己的价值
观先入为主的判断标准。我仅想指出通过阅读这篇文字,读者对疾病
的绝望会超过他们对陌生习俗的拒绝。“非典型性肺炎”最初发现于
四、五个月之前,而那些乡民从祖先继承的生活习惯已有四、五千年。
如果像文章暗示的那样,疾病源自他们的习俗,那么我们或许要等几
十或几百年才能期盼这种习俗的消亡,从而断绝疾患的根源。到那时,
我们都已作古,那么写出这篇文章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让我更觉可笑的是,文章又搬出那套西方部分媒体惯用的黔驴之
技,把作者家里的宠物搬出来,以其同类在广东成为佳肴美味而增强
其论辩的力度。我不觉要问,难道煎牛排就比蛇羹更崇高,难道炸鸡
翅就比红烧狗肉更圣洁?对这种有意无意兜售其无知的洋文人,我需
要向其断喝一声“闭嘴”。这个文人以及很多读者有可能经常都在烹
食一位神明的肉体──牛。因为在部分印度文化中,牛是值得敬畏的
神。(你需要告诉某些洋人,Indian 指的是印度,而不是印第安,因
为他们可能搞不清。)为什么你可以煎煮别人的上帝,而别人却不得
以你的宠物果腹?

  首先我声明本人祖籍不是广东,虽对粤菜喜爱倍至,但有些菜肴
还是不敢恭维。比如《南华早报》那篇文章中提到某些珍贵物种上餐
桌的现象,确实应该杜绝。但是,文章作者这种推论的方法却不能苟
同:先将某种自己不知或不想去了解的文化与其预设的自诩高雅的标
准作番比较,来显示彼类不及我类的文明与道德,再将突发的疾病与
鄙视的生活习惯联系起来,使这种生活方式不道德化和病态化,从而
让世人厌恶过着这种生活的人。最露骨且不能令我容忍的是文章结尾
一句将广东乡民与牲畜和疫病直接联系起来,有意让人产生其卑贱和
可憎的联想。显然,文章作者探寻“非典型性肺炎”的原因是其次,
而表达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极度不解甚至歧视才为其真。

  这种将疾病与道德观和价值观联系起来的做法,与中国某些部门
官员在疫情暴发初期试图掩盖实情的处理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
同的是,这些官员可能是为了顾及地方和国家的形象,害怕疫情曝光,
担心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遭受负面影响。说白了就是讳疾忌医。这
是将疾病道德化甚至政治化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可悲的是,越
怕丑越现丑。遮盖疫情带来疾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出去,惊动世人,
成为全球除打伊拉克之外最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在体育、旅游、商
贸、文化交流甚至外交上,中国都事与愿违地遭受了冲击。

  《南华早报》的那篇文章虽然言辞偏激,但与英文主流媒体相比,
只能算是个猎奇的花边消息。迄今我尚未在严肃报章或网站上看到指
责华人或亚裔滋生病毒的文字。相反,引起媒体强烈反响的是拖延和
瞒报疫情而导致疾病失控的做法。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应该认识到疾病
就是疾病。不管你是病源还是受染者,只要不是故意研发杀人生物武
器,患者和病区怎么会被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遭受鞭挞?南方某教授
在媒体上极力否认当地是“非典型性肺炎”的发源地,北京市府官方
在新闻发布中总要在病名前加上“传入性”三个字,不禁让人哑然失
笑。没有人因为你会生病而责备你呀?为什么事事都要联想到维护形
象和道德审判的高度?如果将疾患与道德捆绑在一起,你怎么能够期
望患者会开诚布公地接受治疗呢?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推理:那些
时时刻刻将疾病道德化的人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因为接触遭受压力
隐瞒病情的患者而染上疾患,从而将自己压在自作的道德牌坊下呢?

  作为理解同情非异性恋者的网上刊物的作者,我自然而然会将这
个议题引到艾滋病议题上。为了保全面子试图封杀艾滋病恶性蔓延消
息却最终丢尽面子的河南,似乎并没有让广东更加警醒一些。包括中
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没有因为艾滋病最先报道于美国而归罪于它,相反
全球的科技医疗人员与美国同行共同研发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和
药物。那么有什么理由对疫情施加道德的压力而为与病魔抗争缚上一
道难以让人理解的枷锁呢?

  很多人对非异性恋者不了解,但又急于找到快速求解的简单答案。
这就冒出一些不求甚解的人,甚至是戴着科学头衔的卫道士,他们先
将顽疾帖上道德的标签,再将与其价值观相左的生活方式牵强附会,
使非异性恋者与艾滋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在道德上凌驾于
对方的优势。于是这就为顽疾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源头,为患者开出一
付最简单的药方:病因归罪于离经叛道,妙方始于放弃原来的生活方
式,甚至推论疾患是对这部份人执迷不悟的惩罚。这种将艾滋病强加
给非异性恋者而对其讨伐的做法,与《南华早报》借“非典型性肺炎”
污损广东乡民的生活方式又有什么两样呢?
──────────────────────────────
【生命伦理】

◆   文艺随笔之六:理解逝人
             ──从张国荣之死想到的

             二 言

  张国荣的不断变换自我,拒绝重复,令我从来没有对他感到乏味,
就好象观赏麦当娜的百变,每次都给人新鲜的满足。但钦慕之余,我
总是要问:哥哥下次将做何种变换?

  歌演之余,张国荣曾投入公益事业,为此还受到政府的嘉奖。但
对他来说,逆风而行恐怕更具刺激,更令其满足。在跨越九七的个人
演唱会上,他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蹬着粉红高跟鞋出场,与
男舞伴含情脉脉地共起探戈。这番张扬与挑衅,让我看到了他的勇敢。
在新千年的“太热”演唱会上,这份张扬走向了狂野,哥哥在风骚的
表演中刻意模糊了性别界限,而媒体的嘲讽与诟病,可能只令他更为
自鸣得意于自己的挑战。他的坦然,使我们有幸在《霸王别姬》和
《春光乍泄》中,看到其倾心而出的本色表演。相比之下,那些频频
饰演所谓的“硬汉”形像并千方百计掩饰自身性向的明星,在哥哥无
所顾忌的娇媚面前,徒显怯懦与单调。

  拥有倾城的美貌,踏着万人的崇拜,在我们看来,哥哥本可以无
所欲求。然而,我们看到的他只是投射在银幕中的美艳,展示于舞台
上的潇洒,以及面对媒体时的随和。当然,他与唐先生的携手并行更
使我们窥阴的快感得以持续。然而,那从镜里看不到的一份份阵痛,
有谁共鸣?他唇间的滴血,对于我们这些只是迷恋于其潇洒外表的崇
拜者来说,能否尽解其味?

  愚人节过后,伊拉克的战火仍然连绵,麦当娜在此时推出了反战
的新曲,再次逆着美国民意的潮流,为自己搭起了挑战的新舞台。哥
哥在生前也希望在“猛火里睡”,但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能否提供足够
宽容的氧分,令他可以点燃使生命熊熊燃烧的猛火,令他可以一次次
搭起新的舞台,一次次发起冲击?内地明令他开演唱会时不准着裙上
场,正暴露了我们文化的狭隘。如果可以磊落,谁情愿闪躲?

  哥哥的殷红结局,令我痛惜。再思之际,我惊叹于自己所惋惜的,
竟只是日后无从领略其再现银幕的风采,无从聆听他的新曲──我悲
痛哥哥的逝去,原是关注附于其身的艺术;我反复播放他的旧曲,但
这番舔舐伤口,不过是以我的苦痛,以我对其美貌、成功和财富的羡
慕,去揣度他应有的人生,去想象他可能品尝的快乐,去设计他应该
做出的选择,从而哀叹他的娇纵,惋惜他的轻生。

  在电影《时光》中,平静的生活禁锢着弗吉尼亚·吴尔芙迸发颤
动的灵魂,就连志同道合的丈夫都难以理解她的变幻无常。旁人的关
心和爱护,只是为她铺了一张散满玫瑰花瓣的丽床,迫使她为回报别
人的善意和崇拜而羞愧地苟延残喘。最后,吴尔芙将卵石放入口袋后,
平静地沉入了河底──她以肉身之毁灭摆脱了凡间死亡般的沉寂,逃
离了那不绝于耳的回音。同样,哥哥在4月1日坠落时的一片殷红,
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这番看似象蔷薇任性的结局,岂是“娇
纵”二字所能概定?

  哥哥象红尘泛过的一番明艳,将令我永生怀恋。为他的解脱感到
欣慰之际,向来不信神鬼的我开始为他的在天之灵祈祷。
──────────────────────────────
【历史回顾】

◆          同性恋研究的兴起

           亨利·闵特 博士
             满江 翻译

  同性恋研究在90年代迎来了好时光,澳堪比指出这一时期的同
性恋研究的热情可以和70年代的黑人以及妇女研究的兴起相比。

  相当数量的创新发展都发生在最近一些年头。耶鲁大学在
1986年建立了同性恋研究中心,从1987年开始,该中心每年
都发起一系列有关同性恋和双性恋问题的会议。1990年秋,纽约
城市大学也正式成立了同性恋研究中心。教学安排也开始出现,比如
旧金山城市学院在1988年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同性恋研究系。美国
和加拿大的许多大学纷纷开始和扩展同性恋研究的教学方案和课程。
这些突破并非局限于北美洲,欧洲的大学其实起步更早,尤其值得一
提的是荷兰,早在70年代该国就出现了同性恋研究的教学方案和课
程。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本期特刊旨在提供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现状
的参考,比如同性恋研究的性质、历史和理论背景、概念、教学和开
发课题的可行性、政治问题及引申。在一定程度上,本刊类似于玛格
利特·克露纤克在1982所作的关于女同性恋研究的开拓性工作。
但本刊范围更广,同时包括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研究,以及关于是否
应该将二者结合或者分开的话题。

  在西方思想史上,对于同性爱情的学术研究可谓源远流长,系统
研究则成型于十九世纪。当时的人类性学研究,尤其是同性恋研究,
主要是在医学领域进行。当十九世纪后期的同性恋活动分子采用“同
性恋”一词来界定和捍卫这种性倾向时,医学界和性学家,如克拉夫
特-埃宾和弗洛依德等,则将同性恋视作一种性偏差。二十世纪初,
同性恋研究主要由一些将其当成病理学的精神病科医生,精神分析学
家,和心理学家所把持。在医学领域,金赛在1948年的《男性性
行为》一书中首先挑战了这种病理学模式,他主张同性恋是多样化的
性行为中的一种。金赛研究不但挑战了固有的学术思想,而且在公众
意识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同性恋研究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历史推
动力量。五十和六十年代的同性恋运动,尤其是石墙起义后的男同性
恋解放运动和女同性恋女权主义为同性恋研究在七十年代的早期发展
创造了适宜的政治气候。八十年代的爱滋病危机促进了同性恋社区意
识的成长,进而为九十年代同性恋研究的逐渐成熟起到了无庸置疑的
促进作用。

  杰弗瑞·埃斯科非尔向我们刻划了石墙运动后同性恋研究的时代
和学术转变。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他强调凝聚了时代特色的个人经
验对学术和政治观念的重要作用。他还指出了性别和种族在解读同性
恋运动中的重要影响。他描述的五种范例构成了同性恋研究的一种概
念基础,这对于理解本刊其他作者的立场可以作为非常有用的参考。

  怎样定义一些关键词汇构成了同性恋研究的另一概念基础。杰姆
斯·都那凡探讨了同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等定义中的种种问题。
他指出,由于缺乏对这些关键词的界定和共识,不同的目标研究人群
常常导致比较研究的混淆不清。他根据社会语言学分析推荐了一些现
实定义。

  埃斯科非尔在论文中描述了身份和文化研究的社会构建,这二者
为凯·内美斯特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内美斯特正是把同性恋研究
看作是一种跨学科研究。通过对理论和政治策略的解构,内美斯特把
跨学科研究看作学院派的一种介入实践,同时对社会变化产生影响。
和都那凡的看法一至,内美斯特认为关键词的定义不能脱离历史背景,
他还强调了同性恋身份是如何在社会构建中形成的。

  亚瑟·弗兰尼甘-圣澳宾谈到了读者和文字的相互作用。和内美
斯特一样,他也使用了文化研究的方式。也许同性恋研究的最基本问
题就是性身份如何影响我们解读口头和书面文字,以及各种形式的文
化符号和实践。弗兰尼甘-圣澳宾特别提到了男同性恋,他的结论是
性身份在解读文字中扮演了独特和核心的作用。他进一步论述了同性
恋解读方式的政治含义,那就是旨在解释和改变世界的有意识行动。

  下一部份是关于同性恋研究的教学课程和方案。悠瑟夫·恺第记
述了他的同性恋文学教学经验。他把课程设计成“颠覆性”的,也就
是不受社会传统所束缚的。在文化传统中,同性恋问题不能谈论、不
能接触,恺第在教学中暴光同性恋内容,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同性恋禁
忌。总的来讲,忽视正是同性恋压制的一种基本特征,同性恋研究课
程则是对这种忽视的反抗。恺第从社会构建的角度阐述了十九世纪后
期以前广泛存在的关于同性恋的种种负面特征,他认为让学生了解历
史上的同性恋压制非常重要。

  杰克·科林斯讲述了美国大学中第一个同性恋研究系的建立和运
作。1988年该系成立于旧金山城市学院,1990年正式授课。
当其他大学相继建立同性恋研究中心时,旧金山城市学院则在全美第
一个建立了同性恋研究系。文中还加入了科林斯的两个同事的叙述,
俩人分别是玛格利特·克露科先科和林迭·麦克乃特。

  和北美的零星同性恋研究课题相比,欧洲的课题要多得多,荷兰
又在欧洲据于前列。杰特·赫克马和赦欧·范得尔弥尔描述了从
1970年代后期以来荷兰同性恋研究的发展。他们讨论了同性恋研
究中教师和学生的先锋作用以及更广泛的荷兰社会和同性恋运动的影
响。正如我们可以预料的,崭新的领域通常伴随着研究人员的内部紧
张关系,我们也可以学到性别关系和校际竞争的特性。根据一次关于
荷兰同性恋研究现状的圆桌会议,两位作者还对未来前景作了前瞻。

  最后两篇文章谈的是一些特殊问题。卡洛林·甘曼在文中探讨了
关于什么是女同性恋研究、以及和男同性恋研究和妇女研究的关系。
她回顾了女同性恋研究在加拿大的发展历程。她也描绘了她在蒙特利
尔协和大学学习女同性恋研究的一些经历。她所在的学生团体开发了
一系列在加拿大最早的女同性恋研究课程。她的结论是女同性恋研究
是不同于男同性恋研究和妇女研究的独特领域。她还主张女同性恋研
究应当融合于现存的学科领域,但是应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女同性恋
研究的独特视角。

  当同性恋研究逐渐学院化时,研究就有脱离同性恋政治运动的危
险。威尔·罗斯科分析了以同性恋社区为基础的历史学家们所起的作
用。他们通过同性恋社区、讲座和资料档案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这
些形式的交流培促进了知识积累和身份构建。所以说学者必须和以同
性恋社区为基础的历史运动保持联系。

  在本期的附录里包括了两段来自新泽西州立大学同性恋委员会报
告的摘录。这份报告取名为“在每一间教室”,表达了如何在高等教
育中把同性恋研究和人权关注集合起来。第一段摘录包括了该报告的
目标,期中之一就是把同性恋研究置于现有教案中将其主流化,这种
主流化可以看作是对抗恐同和异性恋主义的一种必要手段。第二段摘
录罗列了和同性恋研究教学相关的各种书籍和文章,它们来自于对该
校教师的一次调查。尽管不一定全面,却是一份有用的参考书目。如
需更广泛的书目,可参阅马丁·杜波曼的第二版“关于时间”
(1991)。

(选自《同性恋研究》Gay and Lesbian Studies第一章)
──────────────────────────────
【同人笔林】

◆         墓草同志诗歌选(十八)

            ·寻找伯乐·

         我一定要找到伯乐
         让他证明我是一匹好马
         在路上 我边走边想
         伯乐如果眼睛花了
         我就送给他一副眼镜
         伯乐如果走路不稳
         我就送给他一副拐杖
         伯乐如果患有心脏病
         我就送给他速效救心丸
         伯乐啊伯乐
         我正走在离你不远的时代找你
         你一定要为我说句公道话
         你一定要让我有饭吃有位置坐
         伯乐啊伯乐
         你千万不能闭上眼睛扔下我不管
         你如果已经死了
         我也会找到你的坟地
         把前蹄放到你的墓碑上
         ──致哀
         呜呜呜我真的是一匹好马啊 

2002.8.23北京杨闸 

           ·致金龟山·

         金龟山一点也不像我
         它如果像我
         就会面对面和我站着
         看看我的鼻子 看看我的眼睛
         看看我的嘴巴 看看我的耳朵
         然后作一首后现代的诗
         把我一点一点的解构 
         金龟山啊一点也不像我
         它就像一只大王八
         它是脆弱的
         它一定恐惧什么
         它把龟头缩进石头般的壳里 
         金龟山啊你不能像我
         你如果像我
         我就不会高兴 

2002.8.16 

         ·点燃一页稿纸·

         我有话要说
         但声音是聋哑人
         在比山高的稿纸上找不到回声
         我的语言或病句
         是跛足剑客和丐帮
         出没在译文的江湖 
         一页稿纸是我最初的家
         三教九流曾经来过
         用比黄金还贵重的墨水装修我的屋顶
         用比粪便还腐臭的词组装修我的门窗
         我拆掉了自己的房子
         我撕碎了一页稿纸 
         流浪在一页页文字门前
         不想说话的人都睡了
         在比海深的稿纸上睡了
         他们的墓碑像钻出海水的礁石 
         在比道路还黑暗的稿纸上
         疯狂吧 疯狂吧
         我点燃理性
         像点燃一页稿纸引燃着全部史书 

2002.8.21.北京杨闸

        ?? ·我想在阴茎上纹一条龙 ·

         我想在阴茎上纹一条龙
         当勃起的时候
         炎黄子孙的图腾
         上升在一根圆柱上
         当阳痿的时候
         我会礼貌地告诉你
         ──那是一条蚯蚓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wanyanhai@hotmail.com 
    楚钧  chujun_100@hotmail.com
    东方虹 orienbow@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