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66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4年1月22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加拿大警方设立同志训练项目
        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反对同性婚姻
② 【说三道四】我看同志结婚
③ 【信息天地】和青少年谈艾滋病与安全套
④ 【同志名人】“背德者”
           ──安德烈·纪德生平及著作
⑤ 【生活咨询】苦恼人的困惑
⑥ 【同人心语】世界在荒诞中起舞
⑦ 【爱知行动】亚太酷儿源流会议通知
──────────────────────────────
【新闻摘要】

◇ 加拿大埃德蒙顿警察机关最近实行一项新的训练项目,要求警察
身穿便服,结伴在闹市手拉手步行,体验同性恋者的感受。警察们普
遍反映,他们如此行走时感到非常不适与难堪,并觉得人身安全受到
威胁。

  这是警方与当地同性恋社区的合作之一,目的在於让警察体会同
性恋者在社会上的感受。

◇ 欧洲法庭于1月上旬做出判决,认为将变性人排除在婚姻之外违
反了欧洲联盟法。结婚。
 
  该官司涉及一名英国妇女,她在亡故后其变性(由女变男)的伴
侣无法继承劳保,因为两者无法结婚。

◇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婚姻是“一男一
女之间的结合”,假如“活动家色彩的法官”试图对此加以改变的话,
他将通过宪法程序来对此加以限制。

  虽然布什没有明确提及同性婚姻,但这番话明确针对马萨诸塞州
最高法院于去年11月颁布的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判决。评论家们普遍
认为,布什此举在於迎合其核心支持者中的保守选民。
──────────────────────────────
【说三道四】

◆          我看同志结婚

             二 言

  不同时代的同志演绎着各自相异的人生故事,已婚同志在婚姻道
路上也踩出了不同的人生脚印。在几十年前或者更早,很多同性恋者
虽然心系同性,但周围不认识同类人,而结婚普遍被视为必须履行的
人生程序之一,就好像我们在小时候,一到了晚上六七点钟,即使肚
子不饿,也会按规矩在饭桌前坐下。而现在假如没有食欲,即使到了
晚上八九点钟也可以不吃饭──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自由。有些同志结
婚前只是懵懂自己的同性恋情,而在婚后才知道同性恋圈子的存在,
不禁感慨万千,令人理解。

  我国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的社会制度也限制了同性恋者的生活自
由。以前城市里工作的人从单位获得分房,而结婚证是分房资格的必
备证明之一。那时候还没有租房一说,更不用说买房(而且凭一般的
工资水平也买不起),因此很多年届婚龄的同性恋者一直与父母和兄
弟姐妹同住,这也给予他们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那时候除了服从
国家分配去外地工作,或者一些个体户奔波各地外,人们没有去外地
工作的习惯。现在房屋买卖已经完全市场化,大家不用向所在工作单
位提出申请,去外地工作也没有行政方面的约束。现在年轻同志所拥
有的这些“奢侈”都是前辈同志当时无法享受到的。

  不管是否结婚,同性恋者对於婚或不同有着不同的期望。虽然很
多人明知与异性结婚后的感受如何,但是他们希望通过婚姻来拥有自
己的亲身骨肉,不管是出於传宗接代的义务感还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
孩子。还有的出於入党和提干的需要,想要显出“体面”,也有人希
望借配偶来消除孤独,获得关怀。这些同志结婚后,冷淡的夫妻生活
是他们为膝下有后、事业通达、排除孤独和获得关怀而应付出的代价。

  一些同性恋者虽然希望拥有自己的亲身子女,也希望通过结婚使
自己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但还是选择了同性恋生活。他们也因此忍受
旁人的指指点点,为无法满足父母的愿望而时时自惭自责,有的在爱
情道路中经历着无常的曲曲折折甚至长年累月的孤影相伴,有的为逃
避父母的压力而远走他乡,有的甚至因为向父母讲明自己的性倾向而
被逐出家门。这些压力和孤独是他们为保持心灵自由而选择同性恋生
活所付出的代价。

  当已婚同志羡慕圈内人自由追求同性恋情时,圈内人将心比心地
体会已婚同志在追求同性恋情时常有的瞻前顾后的心情矛盾与难以挣
脱的家庭障碍,但双方都没有谈及婚姻给已婚同志带来的种种好处。
不管是选择同性恋生活方式,还是出於各种考虑进入异性恋婚姻,两
者都无法享用鱼与熊掌兼得的免费午餐。
──────────────────────────────
【信息天地】

◆       和青少年谈艾滋病与安全套

     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尊友

  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不论你在意还是不在意,不论你愿意还是
不愿意,也不论你是男还是女,不论你是老还是少,你都无法回避
“艾滋病”这几个字。

  自1981年人类发现艾滋病以来,它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到目前
为止,艾滋病已经吞噬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青少年是艾滋病流行的
主要受害者。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既是
学习的动力,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机会、挑战和风险。青少年既是艾
滋病受害者,更是艾滋病防治的主要力量。

一、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

  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免
疫系统,使得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很容易发生多种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和
恶性肿瘤等。

  艾滋病毒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案例。八十年
代中期,有这样一个美国家庭:丈夫患有血友病,需要定期输血。尽
管如此,一家三口──丈夫、妻子和女儿仍幸福地生活著。

  不幸的是,在一次输血过程中,丈夫被艾滋病毒感染了,在他不
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正常的性生活,将艾滋病毒传给了妻子。妻子在
怀孕和哺乳期间又将艾滋病毒传给了他们刚刚生下的小儿子。不久以
后,丈夫、妻子和他们心爱的小儿子相继去世了,只有他们的女儿没
被感染活了下来,却成了一名艾滋病孤儿。

  这一家人的悲惨命运反映了艾滋病毒的三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
播、性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这三条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就是:艾滋
病毒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之间发生了体液的交换。

二、什么样的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性传播是艾滋病在一些国家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
生殖道分泌液(男子精液或者女性阴道分泌液)中有大量的艾滋病毒。
如果这些病毒在性活动中排出体外,又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就会造
成艾滋病毒的传播。在这里,造成传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感染
者能排出足够量的病毒;二是病毒有侵入另外一个人体内的途径(如
另一人的性器官部位有伤口───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很难对自己
性器官部位的小伤口有所感知)。任何具有这两个因素的性交都有传
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特别是患有性病的人,他们的生殖器会因为发
炎或破损而为艾滋病毒进出打开方便之门。

三、为什么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传播

  安全套可以在性交中阻隔双方生殖道分泌物的交换,因而能起到
预防艾滋病传播的作用。正因如此,我们说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通过
性途径传播的克星。

  世界许多国家为了预防艾滋病而推广使用安全套。研究表明,正
确和坚持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就能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毒和其他性
传播疾病的传播。

  为了控制艾滋病流行,我国政府已把推广使用安全套作为主要的
防治策略,在全国各地贯彻落实。青少年既是我们推广安全套使用的
主要人群,更是我们宣传和落实推广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力量。 
──────────────────────────────
【名人同志】

◆        “背德者”
           ──安德烈·纪德生平及著作

             艾 立

  “我始终是大地的孩子,相信人不管如何,也不管如你判断的有
多大污点,总应玩一下手中掌握的牌。”
                ──安德烈·纪德《忒修斯》
        
  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同性恋作家,比如
马塞尔·普鲁斯特,安德烈·纪德,让·考克多,让·热内,罗兰·
巴特,米歇尔·福柯,玛格利特·尤瑟纳尔,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仅
使主流社会更清楚地听到同性恋群体的声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
这些作品为作为整体的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开辟了新视角。他们当中,
最早站出来为同性恋大张旗鼓作辩护的恐怕要算安德烈·纪德了。也
正因为如此,纪德象他自己的一部作品一样,背上了“背德者”的称
号。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1869─1951)1869年11月22日出
生于巴黎。他的父亲保尔纪德来自法国南方的胡格诺派新教家庭,在
巴黎法律学院任教授;母亲朱丽叶·荣德瓦系诺曼底的富家闺秀,出
自鲁昂一带颇有根底的天主教家庭,不过她也是在新教传统的教育中
长大的。纪德在他后来的自传性作品《如果种子不死……》(1924-26)
中这样回忆他的幼年生活:父亲整天关在那间又大又暗的书房里,只
有当他明确邀请,儿子才能进入这间书房。在这里,父亲给儿子诵读
莫利哀的作品,《奥德赛》的片断,经过跟妻子商量后,也包括了
《约伯书》的第一部分。“但这(《约伯书》的)诵读的确给我留下
了极深的印象,不仅因为故事的严肃性,还因为我父亲那庄严的声音
和我母亲的表情,她坐在那儿,闭著眼睛,一面示意出,一面又隐藏
起她的虔敬投入,她睁开眼睛只为向我投来质询的一瞥,眼神里充满
了爱意与希冀。”
        
  纪德八岁时被送到巴黎读书,但是由于体弱多病,他的学业时断
时续。1880年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后,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的身体
健康便成为他那虔诚严峻的母亲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纪德的教育大部
分是在家中完成的,他的早年生活几乎完全被女人包围著:他的母亲,
他的姨妈,他母亲的英国女佣安娜·谢克尔顿,还有他鲁昂的表姐妹
们。这种女性化的成长环境灌输给纪德一种严格的清教徒道德观念:
谦虚,顺从,遵循社会准则,和责任感。而纪德后来竭其一生与之对
抗的正是这些价值观念。
        
  纪德十三岁时无意中发现长他两岁的表姐玛德莱娜·荣德瓦在偷
偷哭泣,原来是玛德莱娜发现自己的母亲与别人通奸。从此,为了减
轻她的痛苦,纪德对他的表姐发生了一种近乎神秘的倾情。他们两人
共同祈祷,共同诵读,纪德将他对表姐的感情视之为最纯洁的,不受
肉欲玷污的精神之恋。1889年纪德回到巴黎参加并通过了毕业考试,
年轻的纪德决定将其一生用于写作、音乐和旅游。然而大约同时,他
向玛德莱娜的求婚既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又被表姐拒绝。
        
  1891年匿名发表的《安德烈·瓦尔特的手记》就是纪德用以向表
姐表达爱情的,它也标志著安德烈·纪德的文学生涯的开始。在这部
日记体的作品中,年轻人安德烈鲁爱上了失去双亲的表姐艾玛纽尔,
一种在书籍和宗教中培植起来的恋爱关系。为了获得理想化的纯洁的
爱情,瓦尔特与自己身上的野兽──他自身的欲望──展开了激烈斗
争。然而瓦尔特的母亲在她临终的床前吩咐她的儿子中断这个关系。
安德烈为此构思了一个计划,使得艾玛纽尔不再赞同他,而这样,通
过牺牲他的爱情,他赋予她在自己心中更高的位置。象纪德的许多作
品一样,《安德烈鲁的手记》也带有一定自传性,事实上,书中的许
多段落就直接摘自纪德自己的日记。
        
  然而就在安德烈纪德在自己的作品中纯洁化他对表姐的感情时,
他生活中的另一方面,也是更真实的一面,也在悄然进行著。纪德在
中学时代曾爱慕他的一位同班同学,皮埃尔·路易丝。路易丝英俊聪
慧,少年得意。起初纪德由于羞怯不敢与路易丝搭话,但后来两人渐
成熟友。1891年,经路易丝的介绍,纪德进入了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
为核心的“星期二晚会”──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中心。风度与才华
兼于一身的马拉美及其象征主义立即对纪德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
期,安德烈纪德的其他作品包括《论纳西斯》(1891),《诗集》
(1892),《乌连之旅》(1893),《恋人的尝试》(1893)。不过
象征主义对纪德的影响很快被其他更重要的影响所代替了。1891年,
纪德在巴黎第一次见到了当时正负盛名的奥斯卡·王尔德。1892年,
纪德对歌德和尼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作家使得纪德意识到要在
作品中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欲望,要忠于自己。
        
  1893年10月,纪德与他的好朋友保尔·劳伦斯次踏上了去北非的
旅途,希望在那里能够暂时摆脱法国中上层社会的繁文缛节和那些令
人窒息的清教徒式的道德教条。保尔·劳伦斯是画家让-保尔·劳伦
斯的儿子,较纪德年轻一岁,有著俊秀的外表。这对纨绔子弟首先抵
达突尼斯,然后在苏塞停留了六天,原因是纪德得了场重感冒,并被
诊断为肺结核,他们滞留在苏塞直到纪德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在苏塞,
在沙漠的边缘,纪德丢掉了他保持二十四年的童贞──他的第一次性
体验发生在他和为他扛披巾的阿拉伯少年之间。纪德和劳伦斯随后在
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逗留,他们在这里包养并共享一个叫麦丽姆的
情妇。显然劳伦斯并不知道纪德的同性恋行为,而纪德在他后来的作
品中似乎只记得那个阿拉伯男孩了。在比斯克拉纪德开始咳血,劳伦
斯派人叫来了纪德的母亲。纪德的母亲来到后立即将麦丽姆打发走了。
        
  1894年4月,纪德和劳伦斯经意大利重返欧洲。在佛罗伦萨纪德
遇到了奥斯卡·王尔德和他的情人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8月,纪
德回到了他母亲在诺曼底的庄园。在从医生那里得知他的病情并不十
分严重后,纪德于1895年1月再次来到了北非。在阿尔及利亚的不利
达城,纪德再次遇到了王尔德与道格拉斯,他们碰巧也在那里旅游。
一天夜里他们一同来到一家声名狼藉的咖啡馆。一个漂亮的阿拉伯男
孩出场吹起了笛子,王尔德早已看透了纪德的心思,不过当他问纪德:
“你喜欢这个小音乐家吗?”时,嗓音还是由于紧张而略带沙哑。纪
德回答道:“是的。”声音同样有些粗嘎,不过是由于按捺不住的兴
奋。就这样,在王尔德的怂恿下,纪德又有了一次圆满的性体验,而
此时的纪德对于自己有悖伦常的欲望似乎也越来越坦然了。王尔德鼓
励纪德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他自己此时正面临著有伤风化的指
控,不得不结束自己的非洲之旅,回英国受审。在布利达的日子里,
王尔德视纪德为知己,倾诉了自己的满腔怨愤。王尔德的机智敏锐和
他的玩世不恭给纪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乎成为纪德后来在自己的生
活中效仿的楷模。在纪德后来的作品《背德者》(1902)中,王尔德
的形象化身为人物孟那柯,并且对书中的主人公米歇尔(作者自己的
化身)起到了迷茫中指点迷津的作用。
        
  1895年5月,纪德的母亲去世了。哀悼亡母的纪德恐怕并没有意
识到,从此,他的自由解放又少了一重阻碍。而这时表姐玛德莱娜早
已接受了他的求婚。随著婚期逼近,纪德由于担心自己在北非的性放
纵会不会使他不适合婚姻生活,他又一次探访了医生。好心但并不明
智的医生告诉他,婚姻是医治他不良倾向的最佳方法。就这样1895年
10月8日,纪德与玛德莱娜如期举行了婚礼。纪德依然象他自己宣称的
那样,对表姐持有一份不受肉体玷污的、纯粹的、“高尚的”的精神
之恋;而清教徒式的玛德莱娜对于性接触有著本能般的羞怯、冷淡和
排斥。就这样,他们长达四十多年的婚姻恐怕成为历史上最长的有名
无实的婚姻之一。玛德莱娜在纪德的生活中,与其说是他的妻子,倒
不如说是他亡母的替身。婚后三个月,纪德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有
多少次当玛德莱娜在隔壁房间时,我都忘了她不是我母亲!”这样的
混淆,持续了纪德的一生。
        
  与这有似坟墓般的婚姻相比,先前的北非之行无异于纪德的新生
之旅。在非洲,他接触了不同于基督教世界的异样道德标准,他认可
了自己的同性恋欲望,他感受到了大地上的蓬勃生机。重返法国的纪
德更强烈地感受到巴黎那些时髦沙龙里的伪善、无聊和腐朽。在失望
中,他写下了寓言体小说《帕吕德》(1895)(英译本名为
“Marshlands”,即“沼泽地”)来讽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书中描
绘了一群生活在黑暗地洞中的动物,由于从来不需要视力,久而久之
都丧失了视觉。
        
  1896年,多半得益于其显赫的家庭背景,27岁的纪德当选为拉罗
克社区(commune of La Roque)的市长,成为法国最年轻的市长。在
任期间,他一面认真奉行公职,一面努力完成他的大型散文诗体作品
《人间食粮》(1897)。在这部酒神赞诗一样的作品中,他用热情激
扬的文字讴歌新生的自我和大地的纯朴,他要与虚伪矫饰的基督教道
德观念决裂,他相信人生活在真实中,会“更善良,更高尚,更可敬,
更有德,更富有”。不过这本书1897年刚出版后反应平平,直到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它才变成纪德最受欢迎的著作,因为欧洲的年轻一代
这时才感受到抛弃世俗外衣表达真我的迫切需要。
        
  在经过一段相对的沉寂与反思之后,1902年出版的《背德者》标
志著纪德创作高峰的来临。《背德者》采用纪德最为擅长的心里小说
的形式,把主人公米歇尔发现自我的精神苦旅呈现给读者。考古学家
米歇尔按照父亲临终的嘱咐娶了玛丝琳,并且一起踏上了去北非的蜜
月之旅。在非洲,米歇尔得了肺结核,与死神擦肩而过,多亏妻子玛
丝琳的精心呵护,他才慢慢康复过来。然而在这疗养恢复的过程中,
异国情调的自然美景以及那些阿拉伯少年裸露的肢体唤醒了米歇尔身
上蛰伏已久的真实欲望。疾病中康复出来的米歇尔仿佛获得了新生。
回到诺曼底家乡地产的米歇尔继续探寻著新生的自我,把更多的注意
力放到了庄园里的少年雇工身上,有了身孕的玛丝琳则被冷落一旁。
米歇尔完全康复了,娇弱的玛丝琳却又染上了肺结核。为了玛丝琳的
健康,他们夫妻一同住进巴黎过冬。在巴黎米歇尔认识了孟那柯,他
鼓励米歇尔接受自己的欲望。就在他们俩单独在一起长谈的夜里,玛
丝琳早产了,生下的孩子也死了。玛丝琳的健康进一步恶化,他们再
次来到北非,玛丝琳渐已觉察米歇尔心在何处,终于在米歇尔的注视
下抑郁而终,葬身异乡。
        
  说《背德者》是一部小说,可它又更象是纪德的自传,纪德的北
非见闻,纪德的诺曼底庄园,纪德与王尔德的倾心长谈,几乎都被原
原本本地搬进了书中;但是说它是一部自传,它又有太多的虚构。其
实纪德本人把这部作品以及随后的《窄门》(1909)称之为recit,即
叙述,在这种文体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以一种看似乏力的语气向朋
友诉说往事,生活中固有的道德含义模糊性籍此得意表现。现实生活
中的纪德在追求他所谓的新生时,一直无法调和他对表姐──现在是
他妻子的玛德莱娜──所承诺的爱情与他所向往的更完全的自由和他
对各种新鲜经验的渴望之间的矛盾。《背德者》中的玛丝琳便是玛德
莱娜以及她所代表的整个世俗道德体系的化身。玛丝琳的死一方面标
志著米歇尔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更加无拘无束,一方面又包含著作者深
深的忏悔──对他所伤害的人,对他所违背的道德的忏悔。这种忏悔
在《窄门》中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窄门》这部作品中,
纪德精确再现了他成长时代那种虔诚、坚忍的新教环境。主人公杰罗
姆和阿莉莎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一对表姐弟。他们严格遵循著教
区牧师沃提埃的教训:“你们要努力进窄门。”(《路加福音》13:
24)于是,为了进入这扇天堂的窄门,为了给与人私奔的母亲赎罪,
阿莉莎拒绝了杰罗姆的求婚,尽管她也深爱著他。阿莉莎圣人般的操
行最终导致她孤独地死在巴黎一家疗养院中。
         
  就这样,作为阿莉莎的原型,玛德莱娜在她丈夫的作品中又死了
一回。纪德对马德莱娜的爱似乎总要与死挂钩,其实这并不奇怪,因
为他们的婚姻没有最自然不过的性爱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早已
名存实亡了。纪德在他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他对马德莱娜的爱,他自己
却没有意识到他早已剥夺了玛德莱娜幸福的权利,玛德莱娜在纪德的
生活中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一种补赎。在纪德的一生中,他的同性恋
欲望──或按照他自己的话更确切的说,他的恋童嗜好(对于青春期
美少年的迷恋)──更多的只是一种肉体的欢畅,而每每沉湎于这样
的放纵之后,他又需要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平衡,玛德莱娜或许只不过
是一个支点。
        
  在这段创作高峰时期里,纪德的其他作品还包括戏剧:《萨乌尔》
 (1903)、《康多尔王》(1905),小说《浪子归来》(1907)、
《伊萨贝尔》(1911)等。1909年,纪德参与创立了《新法兰西评
论》,这本杂志成为二战以前法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杂志。一个值
得注意的插曲是,1914年纪德否决了在《新法兰西评论》上连载马塞
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个重要原因是纪德眼里普鲁斯
特是一心向上爬的势利小人,他的书中无非是一堆上流社会的流言蜚
语。不过后来这本著作在法国文学史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纪德
对于当时的判断追悔不已,并在后来承认在法国文学中,对他影响最
大的除了诗人人保罗·瓦莱里以外,就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但另一
方面,纪德始终不赞同普鲁斯特在他的书中对同性恋者的负面描写,
纪德担心公众会把同性恋人物夏洛斯男爵的形象作为同性恋者的典型。
的确与纪德的策略截然不同,一样是同性恋者的普鲁斯特在他的鸿篇
巨著中完全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性倾向,读者跟著叙述者以一个异性恋
者“正常人”的视角打探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内心隐秘,临了却禁不住
要问“‘我’是(……)吗?”这或许就是普鲁斯特的高明之处吧。
        
  不过纪德的信念是“真诚”,他做不出来,也不会赞赏普鲁斯特
的狡狯。纪德继续在自己的作品中赞美著尘世间的快乐,贬斥一切桎
梏心灵的宗教和世俗戒律。终于,1914年的讽刺体小说《梵蒂冈的地
窖》触怒了教廷,他的作品登上了天主教会的禁书目录。这本书召来
的强烈攻击,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纪德的精神陷入了一
场宗教危机。正如纪德所说的“天主教无法接受,新教不能忍受;我
深感自己是基督徒。”在矛盾中,纪德探寻著自己的上帝。
        
  1916年,纪德开始了与马克·阿勒格莱(Marc Allegret)的友谊。
阿勒格莱是纪德好朋友的儿子,后来成为法国有名的导演,与纪德交
往的这一年还只有16岁。就好像中学时代对于同学皮埃尔·路易斯的
爱慕,47岁的纪德对这个聪明伶俐的英俊少年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他
们一起在瑞士度过的短暂时光里,纪德一生中也许是唯一一次尝到了
真爱的甜蜜。不过当他返回法国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沉痛一击。他
的妻子玛德莱娜在妒忌与绝望中,焚毁了纪德写给她的所有信件。而
纪德一直认为这些信件是他最好的作品。这一事件彻底粉碎了纪德所
谓“理想爱情”的幻象。而这一次婚姻生活的危机也曲折地反映在他
的新作《田园交响曲》(1919)中。在这部生活悲剧中,瑞士乡村的
一个新教牧师收养了一名盲女,牧师不仅对她细心关怀,还启迪她的
心智,教她领略世间的美丽。然而在为盲女医治眼睛手术的前夜,担
心盲女爱儿子雅克更胜于爱他自己的牧师诱奸了她。手术后复明的盲
女看清了一切真相,她知道她的存在给全家人带来不幸,最终借采花
之机失足落水……这个美丽伤感的故事40年代被导演让·德兰诺伊搬
上了银幕,在票房和影评界两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纪德在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更是抛开家庭的羁绊
于不顾,在自己的生活中认真从事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实验。1923年纪
德唯一的后代──女儿凯瑟琳──诞生了,不过她的母亲不是玛德莱
娜,而是纪德有过一段短暂风流韵事的伊丽莎白·李斯伯格,伊丽莎
白的父亲是比利时点彩派画家提奥·范·里斯伯格,母亲梅·提奥·
范·李斯伯格则是安德烈纪德一生的忠实朋友。对于54岁的、基本上
是同性恋者的纪德,这个孩子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是不是也有延
续香火的考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纪德在玛德莱娜面前隐瞒了私生女
的事实,这样做或许对他可伶的妻子更仁慈些吧。直到玛德莱娜死后,
纪德才正式承担起父亲的义务。
         
  1924年出版的《考列顿》(Corydon,几年前纪德就完成了这本苏
格拉底式的对话录,并匿名发表过)算得上为同性恋辩护的先驱性读
物。全书由叙述者与医生考列顿的四个对话录构成。考列顿正在准备
一篇为同性恋辩护的论文,在对话中,他展示了几个证明同性恋存在
合理性的论据,比如:同性恋是一种天生的本性;同性恋盛行的古希
腊不但不是一个腐败堕落的社会,而且还是一个有著旺盛的艺术创造
力的社会,同性恋者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者。他还认为,同性
恋并不等同于女性化、性倒错或者退化。在今天看来,书中的一些论
据显然已经过时了,然而在二十年代,这本书以及随后发表的对纪德
自己同性恋倾向觉醒过程有著直白描述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
却在法国文学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纪德受到了强烈攻击。大约也就
在此时,他作为传统道德“颠覆者”的形象被确立了下来,“邪恶的
大师”,“蒙面的魔鬼”大概算是比较好听的称谓了。
        
  《如果种子不死……》(Si le grain ne meurt)的英译本名为《如
果它死了》(If it dies),这之间其实并不出入。《约翰福音》(12:
24)中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然是一粒,若是死了,就
结出许多种子来。”这几句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卡拉玛佐夫
兄弟》中主人公最爱用的箴言,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专家,纪
德相信只有一个生病的灵魂在寻找内心和谐的过程中才会挣脱一切规
范束缚,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没有魔鬼的合作,就不会诞生艺术
作品”。纪德便要做这粒死去方获新生的种子。
        
  与他的自传同年发表的《伪币制造者》(1926)是唯一一部被纪
德自己称为小说的作品。纪德称写这本书是为了赢得阿勒格莱的注意
和尊敬,就好比先前的书都受到玛德莱娜的影响一样。在这部结构复
杂精巧的小说中,纪德通过几个中产阶级家庭各种各样的问题──显
明的或是隐藏的──暴露了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虚伪。贯穿在几条
时而平行时而交叉的叙事线索背后的,则是小说家爱德华与侄儿奥利
维之间微妙进展的同性恋情。显而易见,爱德华和奥利维分别是纪德
和阿勒格莱的化身,书中的另一个同性恋人物德·帕萨凡伯爵则影射
法国文化界的一代红人让·考克多。在小说中,奥利维出于跟爱德华
赌气给德·帕萨凡伯爵当了一段时期的秘书,现实生活中,阿勒格莱
也的确追随过让·考克多。纪德笔下的德·帕萨凡伯爵是个浮华炫耀
的交际花,跟严肃、沉稳的爱德华形成鲜明对比,这跟现实生活中纪
德对让·考克多的看法一致──纪德唯恐考克多带坏了自己心爱的男
孩。抛开这些书外的故事不论,《伪币制造者》的确是小说艺术的一
次革新,纷而不乱的叙事结构,多重性的艺术内涵,更真实地模拟了
生活本身的复杂多意,并为后来的法国“新小说”作家们启迪了思路。
与纪德有过一段交情的我国著名翻译家盛澄华早在40年代就将这本书
译介过来,使之成为中国读者最熟悉的纪德作品。
        
  在《伪币制造者》出版的前一年里,纪德和年轻的阿勒格莱一同
探访了当时的法属殖民地刚果和乍得。此时25岁的阿勒格莱已经迷上
了摄影,从非洲归来,他带回了一部反映黑非洲优美风光的纪录影片。
然而同行的纪德在非洲感受更深的是殖民主义统治下非洲人民的悲惨
处境。曾经在困惑中苦苦挣扎的纪德在寻求到自己内心的某种和谐之
后,开始把眼光投向其他更多的苦难灵魂,他的创作不再局限于伦理
和美学的象牙塔里,他开始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了。回国后的纪德口诛
笔伐,写下了《刚果游记》(1927)和《乍得归来》(1928),有力
地鞭笞了殖民制度。进入30年代,纪德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左派的影
响,他对于新兴的苏联寄予了深切的希望,他相信共产主义才是解放
全人类的可行之道。纪德和苏共的关系在1936年的夏季达到了高潮。

  1936年6月,作为法共党员的纪德应苏联作协的邀请对苏联进行
访问,并且在高尔基盛大的葬礼上致词,当时,他与斯大林等苏共重
要领导人一同站到了红场的主席台上。然而就是这为期两个月的“朝
圣”之旅吹散了纪德心中萦绕在莫斯科上空的玫瑰色云团,纪德在苏
联看到的是商品短缺,弄虚作假,官僚主义和政治迫害。回国后的纪
德感到如鲠在咽,不能不一吐为快。他在《访苏归来》(1936)中批
判了苏联社会现实里的阴暗面,并指出无所不在的对领袖人物的个人
崇拜“将在斯大林和人民中间划下一条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尽管他希望这些批判能有益于苏联的建设,但是在苏共的宣传机
器下,这篇文章立即使他从苏联人民的朋友变成了敌人。法国的许多
左派文人立即与纪德划清了界线,连一年前刚刚访问过苏联的罗曼·
罗兰也加入了声讨纪德的行列,这使纪德彻底抛开了对於苏联制度的
幻想,针对《访苏归来》所受的指责写成了《答客录》,一针见血地
指出,由于缺乏民主,苏联实行的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已经沦
为“官僚分子对于无产阶级之专政”。在苏联作为一个政权已经成为
历史的今天,纪德的《访苏归来》使我们看到一个作家的良知和勇气。
        
  1938年,欧洲政治形势阴云密布,纪德的家庭也被疾病和死亡所
笼罩。在长久的疏远之后,从非洲旅途归来的纪德又回到了病榻上的
玛德莱娜身边。1938年4月17日,玛德莱娜病逝。在纪德的心中,她永
远是他的“至爱”。不过对于研究纪德生平的专家,她永远是纪德生
命中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战期间,被纳粹视为眼中钉的纪德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非。战
争结束后,当一些法国作家因为与德国占领军合作而受到审判时,迎
接纪德的却是各种各样的荣誉。1947年,牛津大学授予纪德荣誉博士
称号。同年,纪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象是回应他所敬重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篇首那段文字一样,纪德在他最后一部重要作品《忒修斯》(1946)
中骄傲地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不枉此生。当我想到在我死后,人
类因为我而更幸福,更善良,更自由时,我很满足。为了未来的人们,
我创造了我的作品,我活过了。”
        
  1951年2月19日,安德烈纪德在巴黎逝世,享年82岁。
        
  纪德走完了他“背德者”的一生,留在生后的是他用浩瀚的文字
构筑的一座巨大的迷宫。走进这座迷宫,我们仿佛走进他多重分裂的
人格,走进他复杂多变的一生,走进他波澜壮阔的时代。无数的后人
在这座迷宫中流连思索,而无畏的破谜人则用层出不穷的研究著作来
解构它,心理学家让·德雷(Jean Delay)所著的《安德烈·纪德的青
春时代》用1300页的篇幅来阐释青少年时代在纪德一生的创作及人格
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这个谜团的中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因为自己
的同性恋倾向而迷茫痛苦的青年,而这为世俗所不容的倾向,结果成
为这青年发现自我,挑战世俗,最终超越自我的契机。
        
  当我们从这迷宫中走出时,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密室暗道也突
然敞开了大门,眼前一片豁然开朗。这时,你也许会想起萨特献给纪
德的最高评价:“为我们活过一生”。
──────────────────────────────
【生活咨询】

◆           苦恼人的困惑

杰夫你好,

  我今年25岁,身高1米75,自认相貌也不错。硕士毕业后,我
找到一个收入很不错的工作,但在这几年里,有件事却一直让我烦恼,
那就是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男友。以前在学校里我有一个交往了
好几年的男友,毕业的时候我为了现在的这个工作离开了他。我当时
的想法是工作以后朋友的圈子肯定会大不少,另外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应该不难。这几年里我认识的同志朋友有不少,跟他们的感觉却总也
达不到跟以前的男友那样。有的朋友说我太挑剔,但我却觉得我的标
准一点也不高。你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呢?

                  苦恼的人


苦恼的人,你好,

  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对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我周围的异性恋朋
友有很多的可供选择的对象,也经常听他们说‘怎么一个好男人/好
女人也遇不到’,所以没有必要对暂时没有男友而特别地苦恼。俗话
说的可遇不可求,其中就有越是急切越不一定能成功的含义在里面。

  对于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我看你总也‘找不到感觉’的原因有多
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如果你跟以前的男友有很长时间的很好的
关系,那段经历会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生活不如意或是
孤独的时候,我们总会更多地回忆起以前的经历,但我们不注意的是
记忆有时候象是一个过滤器,美好的和幸福的经历残留的时间久一点,
不愉快的和困难的经历就被删节的多一点。如果你或有意或无意地拿
你现在的朋友跟以前的相比,就难免会有怎么人人都不够好的感觉。
事实是在一生中我们会遇到不止一个跟我们合适的人。我们不应该跟
据以前的经历建立起一个固定的模版来,然后希望会再遇到一个完全
相同的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生活也未免过于简单和单调了。

  既然不能有一个固定标准去衡量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怎么才能知
道你的标准是不是太高呢?我经常给朋友推荐的一个方法是‘打分
制’。具体的做法很简单。找一张纸,在上面划两条竖线,分成三栏。
在最左别的一栏里,列出对你来说一个好的男友应该有的条件,比如
说相貌,收入,有幽默感,等等。这个单子有了之后,在第二栏里给
你自己打个分,比如说从1到5,相貌4,收入3,幽默感5,等等。这一
栏填完了之后,挑出一个在人周围你自己感兴趣的人来,在第三栏里
也给他打出分来。等这一步也完成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是把这单子拿给一个你信任的朋友,让他或她把你打的分数一项项检
查一下。这最后的一步是保证你的分数有比较好的客观性。比如说你
认为你自己极幽默,你的朋友们却知道你的那些笑话都是十年前的
老
东西了,或者你认为你的意中人肯定会对他的男友忠诚不一,你的朋
友却可能告诉你他是个完全的花花公子。这样一项项地分析完,如果
你的意中人跟你的总分数差不多,那说明你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一个很
好的了解。如果你的结果每次都是你的分数比你的意中人低不小,那
你就要检讨一下你的标准了。

  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简单和机械的方法,但通过这样的分析首先你
可以知道在寻找伴侣时,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其次也可以帮助你
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你周围的人。我的几个朋友试了这个方法之后,都
对他们的发现感到出乎意料,也因此改变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也祝你早日成功地找到合
适的男友。

  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来信到 ask_jeff@hotmail.com
──────────────────────────────
【同人心语】

◆         世界在荒诞中起舞

             加 东

  转眼已是一年半载的时光。这封已被我遗失的信被一位好友收藏
着,在我们的交谈中他谈起了它。而于我已恍如隔世。那是终究不可
能的感情,却唤起了我自省的知觉。

  世界是在荒诞中起舞的,那些从表面滑过的事物,我从没想过与
其相握。

  关于“爱”及“爱的信仰”,这些话其实是对自己言说的。

XX,
  
  回来看到你简短的信,已能感到你内心的变化。

  我没想到在我接触网络短短几周的时间内,竟经历了如此大起大
落的起伏。

  从一开始,总感觉你宽慰、体贴、善良,我是多么的欣慰啊!

  多少次,我对自己说,难道上天真的惠顾我了吗?难道真有一种
爱正在回来吗?

  我是一个不愿轻易谈论“爱”的人。我知道它在我心中的重量,
知道它对生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整个青春,我看到太多的人,以
爱的名义轻蔑爱、践踏爱。我一直警惕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关于爱,是难以言说的。在两年前与朋友的书信中,我这么说
过:“更多的人谈到爱的困惑,他们仍是个人的小情怀,他们专注的
是自己从爱中索取了什么,而不是在爱中抵达了什么。那些没有经受
过生命绝望的人,那些没有经历过人性黑暗的人,那些对世界盲目乐
观的人,他们永远在爱之外,他们拥有的顶多是一些个人的情绪而已。
爱,作为人性最重要的品质,它应该让人高贵!      

  对我来说,爱是一种对生命、对世界的悲悯情怀,那是人性根底
的善良,是人类唯一可被救赎的理由。它发乎于个人,面对的却是整
个世界。很难想象一个对世界缺乏关注与爱的人,他能和他的爱人能
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人性的品质决定爱的品质,反之亦然。再者,爱
也是极具生命感的,它是人在命运中的灵魂相认。“原来,你在这
里!”。那些不具备生命虚无感的人,他的灵魂是无从生长的。而灵
魂的渴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生命觉醒后开始的。  

  所以,我信奉的是一种觉醒后的爱。
    
  如果说爱也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的话,那么我要引述塔可夫斯基在
他的电影《牺牲》中的一句话:“爱,就是牺牲。 ”
    
  在没有爱情生活的日子里,我常常想:一定是我太贫乏,我还不
具备爱的情怀和品质,所以,它让我等待。
    
  今年初夏,我在中甸遭遇了一件事: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几个藏
族青年男女在草原一个简易的舞台上跳着欢快的舞蹈,他们灿烂地笑
着、唱着。那是我从未见过的纯美的生命,我的眼泪流下来了。这是
幸福的。

  我终於知道:我对爱的感知,不是源于男女之情,而是得知于道
路。而这样的情感,对那些灵魂生活从来就没有开始的人来说,永远
是陌生和不可理喻的。

  中国的教育,它的恶在於:它是忽略心灵的。这让无数的人在经
过了所谓的高等教育之后,灵魂世界仍是荒芜和苍白的。他们几乎没
有经过任何的人文和艺术的教化,对灵魂的清洁和丰富更是从无要求。
这让人轻浮和易碎,它甚至不值得信赖。因为它对世界和人还谈不上
感情,它只是个人私利的喜怒无常的情绪。

XX:说到这里,我的心慢慢地平复下来,这样的述说是困难的,可
我很愿意向你坦呈我对爱、对生命、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操持。我们
毕竟相遇了。这个物欲的时代几乎颠覆了人性的一切,爱情成为这一
切颠覆中最让人心痛的牺牲品。爱情的高贵、优雅与缓慢已经荡然无
存,它被毁坏了。它甚至拒绝体验更深刻与广阔的情感。我并非在否
定激情,我想强调的是,仅有激情是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它在一
种过度的抒情中,常常遮蔽本质的,而让人极易在暂时性的晕眩状态
中走向自己的反面。想一想这两周以来你情绪的大起大落,

XX:我多么想让我们都怀着一份尊爱的情怀,让一切都缓慢下来,
让我们的生命有更深入的相知与相悉,让我们的灵魂有更透彻的照耀。
我多么想啊,甚至是祈祷了。我仍然相信: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
进入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才是幸福的。幸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力量,
它让人专注,可能是爱情,可能是理想。短短两周的时间,你才刚刚
走近了我,我更多的世界都还在未来的时间中,而我感到你已经想放
弃自己的耐性了。我仍然反对把一切都交给所谓“缘”的不诚恳行为。
“一切缘定”下,人轻易地就有了借口,而放弃了对自己的内省,放
弃了爱的理性思考,这对自己的生命行为来说,是很不诚恳的。
    
  想一想:我对你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啊:你的阅读、你的聆听、你
的艺术趣味、你的信仰、你的生命观、你的灵魂生活……没有这些的
深入,我又如何能进入“那一种爱”呢?我想:你绝对不想得到一份
来去轻易肤浅的感情吧?我也拿不出这样的东西。爱情考验的是两个
灵魂是否准备好的沉稳的心灵。
    
XX:你现在要思考的不是是否拒绝一个人的问题,我希望我以上所
谈及的能够唤起你对自己的内观和思考。如果人与人的相遇,能够触
动我们对人性的清理和提升,我想要比我们急切地渴求一份感情重要
得多!你说呢?
    
  再想一想:我以灵魂相见,与你坦诚,这,还是拒绝吗?
     
  握手  T  2002/08/10 凌晨 3:42  
──────────────────────────────
【爱知行动】

◆        亚太酷儿源流会议通知  

亚太酷儿源流(QUEER ASIAN PACIFIC LEGACY)
纽约大学,纽约市,
2004年,3月5日至7日
www.QueerAsianPacificLegacy.org

  这次会议由许多组织携手主办,其规模将是以往同类会议无法比
拟的。欢迎所有亚洲血统多种性别的人参加,包括来自南亚,东亚,
东南亚,和其它亚太地区的酷儿,同时也希望有其它女性,转性人士
及青年团体的参与。估计与会人士将达250人。最近一次同类会议是十
年前在美东部举行的。

  会议形式包括讨论,报告,特邀讲话,分会场和社会活动。这次
会议将为亚太地区同性恋,双性恋和转性人士提供一个统一的政治
论
坛和促进社会变革的机会。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发展酷儿组织
的基层结构,并增加全社会对于酷儿所面临问题的认识。参加会议毋
须缴费。

  请到上述网站查看会议详情。

  索要手册或报名表,请发信到
gapimny@gapimny.org 或致电212-802-7423(报名表网上也有)。

主办组织:

 * NYU Office of LGBT Student Services, OASIS, and Asian American
Women's Alliance
 * South Asian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SALGA)
 * Asian Pacific Lesbian, Bisexual Women, and Transgender Network
 (APLBTN)
 * Gay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Men of New York (GAPIMNY)
 * 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Task Force (NGLTF) Policy Institute
 * Asian Pacific Islander Coalition on HIV/AIDS (APICHA)
 * NYU Asian/Pacific/American Studies Program and Institute
 * Amnesty International OUTfront Program
 * Asian American Writers' Workshop
 * Asian Queers United in Action (AQUA-DC)
 * Asian American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Fund (AALDEF)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宋诚
    杰夫  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