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83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4年9月17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加拿大明尼托巴省开始承认同性婚姻
        德国政府扩大对二战时同性恋受害者的赔偿
② 【说三道四】缺性知识的性道德教育更加危险      
③ 【综合报导】加拿大首例同性伴侣离婚案获准
④ 【艺坛纵横】文艺随笔之十五:一切尽在元音中?
              ──略感西欧歌剧不同风格的由来
⑤ 【同人心语】粉红之翼
⑥ 【爱知行动】《桃红满天下》诚招编辑
        联合国/智行基金会同志健康网招聘网主
──────────────────────────────
【新闻摘要】

◇ 9月16日上午,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最高法院的道格拉斯·雅尔
德做出了禁止同性婚姻违背加拿大宪法的判决,从而使该省继安大略、
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即卑诗省)后,第四个成为同性婚姻的省
份。此外,同性婚姻也在育空地区受到承认。

◇ 德国政府最近将二战时期被迫接受绝育手术的受害者的补偿从每
月的73美元升至121美元,并将从2005年起,扩大赔偿对象
范围,当时受到迫害的同性恋者也在内。

  “我相信德国在为受害者创造一个有尊严的生活环境方面,负有
义不容辞的责任。”德国议会表示。 

◇ 巴西政府正着手官员在全国艾滋病大会上宣布,将设立针对同性
恋青少年的艾滋病教育项目,该项目将有来自17个国家的人员参加,
目的在于让性生活开始活跃的同性恋青少年懂得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 根据《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导,印度同性恋团体要求废止刑法
中惩罚同性恋行为的陈情案于9月2日遭到新德里最高法院驳回。该
陈情案于2001年开始,这次法院的理由是,同性恋团体并非当事
人,因此不符陈情资格。

  印度刑法第377条认定成人同性间的性关系为犯罪行为,这条刑
法原订立于英国殖民时期,同样曾属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也有这条刑法,香港则已在1991年将同性性行为除罪化。

  同性恋团体表示将不会放弃努力,继续争取在刑法中取缔对同性
恋行为的惩罚条款。

◇ 美国新泽西州州长麦格里维两的前安全顾问、声称遭麦格里维性
骚扰的以色列人戈兰·西佩尔的律师于8月30日宣布,西佩尔不再
起诉麦格里维。

  这名律师说,麦格里维已经已经在辞职声明中承认了自己所犯的
错误,这说明他对西佩尔进行了性骚扰,事实真相已经很清楚,因此,
没有必要再为此对簿公堂。

  麦格里维在8月12日宣布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与另一名男子私
通,将因此辞职,辞呈将从11月15日起正式生效。但是,西佩尔对此
表示,自己与麦格里维并非是“私通”关系,与此相反,自己是遭到
麦格里维性骚扰的受害者。
──────────────────────────────
【说三道四】

◆      缺性知识的性道德教育更加危险

             万延海
       (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

  《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13日发表了署名“新华社记者、鹿永
建”、题为《缺性道德的性教育极其危险》的文章(全文附录随后)。
我不清楚的是,这究竟是通过新华社正式发布的评论文章,还是一个
记者通过个人撰稿的方式给《中国青年报》写的一篇文章。

  作者鹿永建在文章中表达了下列观点:

  “性教育正在中国登堂入室,但是,关于性道德的呼声却没有随
之强大起来,而是为人们无意有意之间忽略。国内外事实表明,缺了
性道德内容的性教育,后果是极其危险的;建立并维护性道德极其重
要,且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全社会的合作和努力。”

  “随著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并造成怀孕,
有人感叹这些少男少女缺少性知识,没有做好避孕措施。然而,更加
正确的答案是,为了将来的家庭和一生的幸福,这些中学生根本就不
应当开始性生活,这就是性道德的一个部分。”

  “性知识解决性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应当大力普及。如何处理与性有关的行为,却有
著对与不对的分野。”

  “不合时宜的性知识也会破坏未成年人尚未建立的道德意识。如
果把性技巧的内容搬入中学生课堂,就是通过讲述堂皇的性知识,暗
示或诱导未成年人去尝试成年人的性生活,这样的性教育就是不道德
的。”

  作者最后引用美国右派基督教组织“关注家庭”(FOCUS ON 
THE FAMILY,http://www.family.org)领袖詹姆士·杜布森(James 
Dobson)的话提出“开展性道德教育,必须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正当青春期》一书中明确提出:
对青春期的人在教他们生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教给他们性道德。要
他们了解人体发育的奇妙,为成人后的婚姻和育儿做好准备,同时要
让他们懂得克制性欲是必须做的一件事。这样的书有助于少年对性开
放的时髦保持冷静,对性冲动保持克制。”

  我对作者的忧虑持理解的态度,但是我对作者的论点有下列的看
法:

1)“性教育正在中国登堂入室,但是,关于性道德的呼声却没有随
之强大起来,而是为人们无意有意之间忽略。”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合。
首先,性教育在中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教育部没有颁发关
于性教育的任何指导意见和大纲。其次,性道德的呼声在中国依然是
强大的,教育部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
划》(2001-2005年)的意见”中提出: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
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主要预防措施为: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2、
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
于避免感染艾滋病。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
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2)“性知识解决性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广受美国基督教右派组织(包括詹姆士 杜布森
的“关注家庭”)指责的“美国性知识和教育委员会”(The 
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http://www.siecus.org)是这样谈论青少年性禁欲的:

-性交禁欲是(青少年)预防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最有效的
方法。(基本立场)
-儿童还没有准备好发生性交。(针对小学高年级9-12岁)
-青少年早期还没有充分成熟,不适合有性关系包括性交。(针对初
中12-15岁)
-性交禁欲是预防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最好方法。(针对初中
12-15岁)
-约会的青少年需要和约会的伙伴讨论性的界限。(针对初中12-15岁)
-人们需要尊重其伙伴设立的性的界限。(针对初中12-15岁)
-陷入浪漫关系的青少年可以不发生性交而表达自己的情感。(针对
初中12-15岁)
-给予和得到性快乐有许多途径,而不是性交。(针对初中
12-15岁)
-想要性交的青少年应该和家长或其他值得信赖的成年人讨论自己的
决定、避孕和疾病预防。(针对初中12-15岁)
-大多数成年人认为,学龄青少年不应该发生性交。(针对初中12-15岁)
-大多数宗教教育人们,性交应该只发生在婚姻内。(针对初中12-15岁)
-性交禁欲对青少年有好处。(针对初中12-15岁)
-发生过性交的青少年可以选择禁欲。(针对初中12-15岁)
-许多美国青少年发生过性交,许多没有。(针对高中15-18岁)
-性交不是显示长大成人的方式。(针对高中15-18岁)
-陷入浪漫关系的青少年可以不发生性交而表达其性的情感。(针对
高中15-18岁)
-许多成年人有时也禁欲。(针对高中15-18岁)

3)作者鹿永建试图割裂性知识教育和性的价值观教育。作者感叹
道:“随著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并造成怀孕,
有人感叹这些少男少女缺少性知识,没有做好避孕措施。然而,更加
正确的答案是,为了将来的家庭和一生的幸福,这些中学生根本就不
应当开始性生活,这就是性道德的一个部分。”

  我认为,告诉中学生不要开始性生活,是重要的;同时,告诉那
些开始性生活的中学生避孕的知识并提供避孕措施,告诉他们/她们
预防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知识和方便他们/她们获得安
全套,也是重要的。性的知识教育是包含价值判断的,性的知识教育
也可以和性的价值教育共同致力于维护中小学生健康的。

  我认为,作者推荐给读者的、作为全人类文明成果的美国著名
“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他的追随者并不在美国心理学界,而
是美国的基督教保守派)及其右派同伙们所提倡的“结婚之前禁欲是
青少年唯一真正的、符合道德的选择”的论点是片面的。

4)我主张国人分享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但是面对那些根据《圣经》
经文引申出的性道德教条,我的主张是“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美国著名基督教右派组织“关注家庭”及其伙伴“性健康医学研
究所”(The Medical Institute for Sexual Health,MISH,
http://www.medinstitute.org)编制的《全国性与人格教育大纲》提
供的下列信息是不准确的和片面的:

  “对未婚青少年来说,不存在负责任的性。”("no responsible 
sex for unmarried teenagers")他们/她们使用了大量基于恐惧的信
息来证实这个观点。例如,他们/她们说“过早的(premature)性活
动是自己和他人都是破坏性的,对年轻人的生理健康、情感幸福和人
格(character)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MISH大纲只用负面词汇描述青少年性关系。作者们说,“青
少年性活动的破坏性后果包括怀孕及其后果(每年40万少女流产)、
性传播疾病(包括其可能的长期健康后果,比如丧失生育力)、情感
伤害、未来发展关系潜在的困难、以及形成不值得尊敬和不负责任的
行为模式,后者正好是良好人格的对立面”。

  MISH大纲几乎不提供避孕知识。这和他们/她们的信仰是一
致的,他们/她们相信“鼓励避孕会减少青少年对怀孕的恐惧,进而
增加性活动的可能性。”现实情况是,避孕知识并不促进性交的发生,
而且可能增加初次性交时避孕的使用。

  MISH大纲包含的信息只涉及两种避孕方法:安全套和口服避
孕药,MISH强调安全套“没有消除怀孕或性病的危险。严重的危
险依然存在。”关于口服避孕药的信息也重点放在其失败率上,
MISH说,研究表明,“3%-9%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在用药的第
一年怀孕了”。
  
  关于流产的信息他们/她们告诉年轻人,“不需要担心做流产”,
如果他们/她们婚前没有性关系。

  性倾向。MISH大纲几乎没有包括关于性倾向的知识;其发展
信息中没有一次强调这个主题。作者们写道,虽然“每个人都有性的
欲望……性活动最好留给那些处于忠贞的、承诺的、一夫一妻关系
(传统上叫做婚姻)中人们。”

  他们/她们详细介绍了性病的传播,但是却没有提供任何寻求治
疗或检查的地点,他们/她们只是有限地介绍了孕妇产前保健的信息。

5)“不合时宜的性知识也会破坏未成年人尚未建立的道德意识。如
果把性技巧的内容搬入中学生课堂,就是通过讲述堂皇的性知识,暗
示或诱导未成年人去尝试成年人的性生活,这样的性教育就是不道德
的。”的说法缺乏明确的指控。作者没有说明告诉学生们学习使用避
孕/安全工具是否是性技巧教育的一部分。作者所指控的“不合时宜
的性知识”究竟是什么?“把性技巧的内容搬入中学生课堂,……暗
示或诱导未成年人去尝试成年人的性生活”的情况真的那么严重吗?

尾声:今天,众多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们,佛教徒、穆斯林、基
督徒或世俗社会,男人或女人,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生活在一个互
相依存的、变化的世界中。人类需要友好相处,人类需要面对不同的
价价值观。面对多样性,科学测量对于人类社会作出善与恶、正确与
错误的判断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性的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和道义
的基础上,而不是完全依靠某种教义以及时常伴随的压制。公共卫生
战略需要考虑不同人类成员的健康需要,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教派作出
的拯救行动。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基于单一教义、排他、并
时常制造耸人听闻故事的做法。

(2004年9月15日星期三)

附录:
缺性道德的性教育极其危险

2004年09月13日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浙江省教育界自行编写的中小学生性教材《少年心事》即将面世。
性教育正在中国登堂入室,但是,关于性道德的呼声却没有随之强大
起来,而是为人们无意有意之间忽略。国内外事实表明,缺了性道德
内容的性教育,后果是极其危险的;建立并维护性道德极其重要,且
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全社会的合作和努力。

  随著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并造成怀孕,有
人感叹这些少男少女缺少性知识,没有做好避孕措施。然而,更加正
确的答案是,为了将来的家庭和一生的幸福,这些中学生根本就不应
当开始性生活,这就是性道德的一个部分。 

  性知识解决性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好与坏的区别,没
有必要遮遮掩掩,应当大力普及。如何处理与性有关的行为,却有著
对与不对的分野。眼下,人们鲜为提及,有时遮遮掩掩,像是怕被指
落伍。

  中国正在打击越来越多的色情网站,但是彻底根除是很困难的。
加强性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自觉远离他们成人后才有能力面对的东西,
与打击色情网站一样重要。

  不合时宜的性知识也会破坏未成年人尚未建立的道德意识。如果
把性技巧的内容搬入中学生课堂,就是通过讲述堂皇的性知识,暗示
或诱导未成年人去尝试成年人的性生活,这样的性教育就是不道德的。

  开展性道德教育,必须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詹姆士·杜布森《正当青春期》一书中明确提出:对青春期的人在
教他们生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教给他们性道德。要他们了解人体发
育的奇妙,为成人后的婚姻和育儿做好准备,同时要让他们懂得克制
性欲是必须做的一件事。这样的书有助于少年对性开放的时髦保持冷
静,对性冲动保持克制。
──────────────────────────────
【综合报导】

◆       加拿大首例同性伴侣离婚案获准

  加拿大安大略省法院批准一对同性恋伴侣合法离婚。这成为该国
第一例合法同性婚姻离婚案。

  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法官鲁斯·梅斯布尔星期一裁定,准予一对女
同性恋人士合法离婚,离婚双方将获得与异性婚姻离婚双方同等的权
益。为保护两名当事人的隐私权,法庭公布的裁决书只用两组英文字
母缩写M.M.和J.H.来代替两位当事人的姓名。

  一名当事人的代表律师麦卡锡在接到法院的裁决后认为,这一裁
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卡锡说:“我们相信,这不但是加拿大的第一
起同性婚姻合法离婚案,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起同类案例。”

  麦卡锡介绍说,她的当事人是在去年6月18日,也就是安大略省
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一个星期,正式登记结婚的。

  这对同性恋伴侣于今年6月协议离婚,并报请法院批准。梅斯布
尔法官在她的裁决书中说,注意到加拿大婚姻法中只有异性婚姻伴侣
才适用于离婚条例的规定。

  但婚姻法关于“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的定义,违反了加拿大
人权与自由宪章所规定的“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规定,因而是违宪
的。

  去年6月,安大略省高等法院也是以同样理由裁定,加拿大现行
婚姻法中的婚姻定义违宪,并下令安大略省政府必须为同性恋人士进
行婚姻登记。

  对这项裁决有上诉权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则宣布放弃上诉,并提请
联邦最高法院解释现行婚姻定义是否违宪,以便为修改婚姻定义提供
法律依据。这一作法引起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反对党保守党的强烈
不满。

  保守党婚姻事务评论员托维斯说:“决定是否向最高法院上诉,
只能由民选的国会议员经过充分的公开辩论来决定。”

  保守党认为,改变传统的婚姻定义事关重大,不能仅由联邦最高
法院来决定,应该通过全民公决,由全体加拿大人投票来决定。

  但执政的自由党拒绝了这一建议,理由是全民公决不能有效保护
少数人的利益。预计,联邦最高法院最快要在下个月,才会对联邦政
府作出答覆。

  在安大略省批准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大批同性恋人士登记结婚。
据多伦多市婚姻登记处在允许同性恋伴侣合法结婚之后一个月内的统
计数字显示,在所有登记结婚的人士中,同性恋伴侣大约占百分之十,
其中许多人士来自加拿大的其他省份,还有些来自美国、香港等国家
和地区。目前,加拿大允许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省份还有不列颠哥伦比
亚省及魁北克省。 9月16日,明尼托巴省成为第四个承认同性婚
姻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占全国人口75%的地区承认同性婚姻。

  目前,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向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个有关同性婚姻
的立法草案,听证会在几周内举行。
──────────────────────────────
【艺坛纵横】

◆  文艺随笔之十五:一切尽在元音中?
              ──略感西欧歌剧不同风格的由来

             二 言 

  一次在书店中看到了里昂歌剧院演绎的法语版《莎乐美》,顿生
好奇。一个多世纪之前,当奥斯卡·王尔德创作诗剧《莎乐美》时,
料想作品可能会在英国遭禁,所以就用法语写成,英语版最初还是其
同性情人波西所译。歌剧《莎乐美》则是理查·斯特劳斯根据德语译
文谱曲。虽然《莎乐美》一直被视为德奥浪漫派歌剧的代表作之一,
不过用法语来演唱《莎乐美》,似乎更符合王尔德的原意。

  然而,法语演唱的《莎乐美》犹如一瓶搀水的五粮液,让我听得
实不过瘾。斯特劳斯的德语剧作在桀傲锋利中透着诡秘,但这番酣畅
淋漓似乎在柔和的法语中呼之不出。

  当时我的失望只是一种直觉,难究其因。一日无意中翻到一篇有
关宗教音乐史的文章,茅塞顿开。自己原先只是看到西方各国古典音
乐秉承同一作曲技法,虽然也能略微辨认出民族风格的渗透,但却忽
视了各国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志──语言。

  我不懂意大利语和德语,不过向周围的朋友讨教一二后,甚有感
悟。恰好手头有一套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的CD,里面的说明书中
附带了四种语言的唱词,所以不妨让我用结尾的咏叹调《不用怕我,
虽见我拔剑》的开首一句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意大利语:Niun mi tema, s'anco armato mi vede.
    法语:Que nul ne me craigne meme s'il me voit arme.
    德语:Keiner fuechte mich, wenn ich auch bewaffnet bin.
   (英语:Let no one fear me, though he see me armed.
  汉语拼音:Bu yong pa wo, sui jian wo ba jian.)

  歌剧的唱词由单词组成,单词中含有大量元音的话──包括当很
多单词以元音结束时──可以为旋律创作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单词
发音中的a,e,i,o,u等元音和辅音结合后,歌手不仅可以让音节在同一
个音高中拉长发声,而且可以让同一个音节跨越不同的音高,使曲调
呈现起伏,制造峰回路转之感。单词中元音出现的频度越高,在唱腔
中制造起伏的机会也越多,在哪里制造起伏的灵活性也越大,这些都
给高音(尤其是女高音和阉音)“卖腔”“耍彩”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与其它欧洲语言相比,意大利语有着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上
面举出的意大利语唱词中,几乎每个辅音都有元音相跟,意大利歌剧
作曲家真是有福气,因为上天赐予了他们如此具有歌唱性的语言。可
见我们今天所知的意大利歌剧以悠扬的美声唱法闻名,并非事出偶然,
虽然意大利器乐作品鲜有傲人之作。

  相比之下,法语虽然和意大利语一同属于罗曼语系,但元音并非
象意大利语里这般俯拾皆是,因此在旋律创作的灵活性方面就受一些
限制。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酷爱舞蹈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五
十多年,直接促成了法国歌剧对舞蹈音乐和场面的注重。在意大利歌
剧的冲击下,法国歌剧也不甘示弱,为了适应当时中产阶级观众的需
要,歌舞的传统就被发扬光大,并且制造了类似于今日好莱坞大片里
常见的大场面,圣桑的《撒孙与达丽拉》如此,伯辽兹的《特洛伊人》
如此,比才的《卡门》更是登峰造极。来自德国的瓦格纳初出茅庐时,
也模仿法国歌剧风格写就了《黎恩济》;《汤豪塞》初登巴黎舞台时,
瓦格纳为了迎合法国观众,特意在第一幕搀入了歌舞场面,本想敷衍
过关后,接下来可以让观众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他的新派歌剧中,岂不
料巴黎的观众并不买帐──他们希望看到歌舞频繁地穿插在全剧中。

  不过法国歌剧并没有在载歌载舞中止步。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后,德彪西等作曲家出于民族主义情绪,对德奥音乐体系产生了强烈
的抵触,转而在法兰西文化中寻找创新的灵感,于是印象派音乐便应
运而生。文化的民族性有着相通之处,在法式烹饪中,调料的细腻和
汁水的味道往往比主菜(如猪排)本身更引人注意,而印象派绘画并
不对物件或景观做出照相般的描绘,而是刻意用模糊来取代仿真。印
象派音乐也沿袭同一风格,当我们沉浸在德彪西和拉威尔用大量的装
饰音制造的神秘氛围时,却往往难以跟哼其旋律,因为旋律确实并不
鲜明。民族性的作品往往在源民族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因此
德彪西创作的印象派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虽然不及比才的
《卡门》那般风靡全球,但这无损它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假如说法语在元音方面的优势不及意大利语的话,那么日尔曼语
系中的德语在这方面更是处于下风。德语单词中不仅包含带有大量独
立发音的辅音(即后面不跟元音),而且单词结尾的辅音也必须发音,
这点和同属于日尔曼语系的英语很相似(法语里的很多则不用发音)。
文首举出的《奥赛罗》德语唱词中,fuechte里的ch与t,mich和auch里
的ch,bewaffnet里的ff和t,后面都没有元音相跟,但这些辅音又都必
须发音,所以一出口就要嘎然而止。唱词中含有如此之多的独立辅音,
而歌手在演唱时又无法将这些辅音“拖”长或者让其跨越不同音高,
这就大大降低了唱句呈现起伏的机会,作曲的灵活性也受到严重限制。
要达到类似于意大利歌剧里游刃有余的美声效果,德语看来有些“先
天不足”。在德奥歌剧起步阶段,一些演出团体也曾用德语翻唱意大
利歌剧,结果这番削足适履不仅将意大利歌剧咬得斑痕累累,同时也
糟蹋了德语。以莫扎特为代表的改革者,就试图适应德语中元音缺乏
的特征,不再追求悠扬美妙的美声效果,而是让一个音节有一个音高。
由于独立辅音无法跨越多个音高,因此与意大利歌剧相比,德国歌剧
的唱段听上去就比较短促紧凑。不过这种短促也有其表达的长处,比
如在《莎乐美》后半场中,当刽子手走下地牢去取使徒约翰的头颅时,
斯特劳斯为莎乐美设计了一段半念半唱,德语唱词中因辅音众多而造
成的刺耳感正好入木三分地表露出人物急不可耐而又略带惶恐的心态。

  假如说意大利歌剧是“美”的化身,那么瓦格纳时代的德奥歌剧
就是“力”的象征,因为后者不仅演出时间大大加长(通常三到五个
小时),而且乐团的结构也更为庞大,并被赋予独立的表达内涵──
它不再是人声的附庸,而是向人声发出对抗,这一切对歌手的毅力和
耐力构成了强烈挑战,难怪“歇斯底里”成为瓦格纳(以及后来的理
查·斯特劳斯)歌剧在一些乐迷印象中的代名词。

  至于取材方面,多愁善感是意大利歌剧的基调,主题也往往是标
榜牺牲和奉献的简单说教,但这与德意志民族注重理性思辩的个性有
些格格不入,因此德奥歌剧的创作就远离天主教和基督教,多从本民
族的神话传说中取材,如莫扎特的《魔笛》和威伯的《自由射手》,
等等。瓦格纳从个人的政治观和哲学观出发,力求加大作品的哲理深
度,比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死
亡实现了欲望的解放,《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灵感则来自1848年
的欧洲革命,讽喻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人物设计方面,瓦格纳和理查
·斯特劳斯的一些歌剧不再呈现正邪善恶的简单二分,在表达内涵上
也更接近于戏剧。也就是说,除了加强音乐的纵深表达之外,剧情也
展示更多的矛盾,同时人物的个性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多面性,难怪
瓦格纳不愿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歌剧”,而代之以“音乐戏剧”,以
别于情节和人物都趋于单薄的意大利和法国歌剧。

  说到德奥艺术家在声乐创作中“扬长避短”,我们还不得不提一
下德语艺术歌曲。这些歌曲通常改编自精美隽永的诗歌,演唱时讲求
含蓄内敛,伴奏也多用钢琴,绝少给歌手提供“卖腔”“耍彩”的机
会,所以男中音和女中音歌唱家对艺术歌曲颇有青睐,视其为发挥自
己特长的机会,而这些歌手在意大利歌剧中一般只能担任配角,用武
之地甚微。贝多芬之后的德奥作曲大腕如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
理查·斯特劳斯和马勒等人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都是硕果累累,而沃
尔夫更是几乎专攻于此。

  德语中辅音过多的特点也为其声乐作品增添了独特妙趣。乐迷们
不妨留意一下歌手如何根据角色情绪和表达内容的需要,将独立发音
的辅音做出轻重缓急的处理,或者如何在每句唱词结束时,将最后一
个单词的结尾辅音悄悄带上,犹如指甲轻轻划过天鹅绒,清晰而柔和
的痕迹稍现即逝,但却印入了你的心脑。即使不谙德语,我们也可以
领略唱腔里的这番妙处,而意大利语或法语声乐作品中的辅音一般都
已经与元音结合,难以有类似的展示。

  比较这些不同流派的歌剧也甚有乐趣。意大利歌剧悠扬美妙,
《晴朗的一天》等名段有着绕梁三日的醉人魅力。一些普及性的歌剧
选萃或入门碟片中,往往以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为主打。当然也有人
抱怨意大利歌剧在音乐的内涵和复杂性方面不如德奥歌剧更上一层楼,
剧情也总是围绕着有关奉献和牺牲的陈词滥调。瓦格纳和理查·斯特
劳斯等人的作品提高了歌剧的哲理性,并增强了音乐的表达力,但歌
手时时声嘶力竭地企图与庞大的管弦乐团对抗,猛烈的音乐似乎在于
刺激听众的神经,加上很多剧中人物的心理刻划过于微妙,晦涩得让
人摸不着头脑(《尼伯龙根的指环》就是典型),似乎有故弄玄虚之
感,不如意大利歌剧中的人物塑造来得直接了当。歌剧舞台上,意大
利歌剧和德奥歌剧可谓分庭抗礼。虽然法国歌剧的总体实力稍显不足,
但要举出一部全球范围内最热门的歌剧,我看非《卡门》莫属,无论
从演出的频度和录音版本的多样性而言都是如此,我想这与它热情奔
放、富有跳跃感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歌剧迷的偏好不同,在欣赏时对于不同风格的曲目自然各有侧重,
那么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和德奥歌剧之间,究竟孰优孰劣?我觉得
难以做出评判。喜欢什么类的作品,这是主观偏好的表达;哪一类作
品更好,则是一种客观评价,而我难以强定自己的偏好为客观标准。
我也许对歌剧中插入歌舞并不热衷,但无权将歌舞的有无作为评价歌
剧好坏的必要因素;我也许更愿意看到剧中展示更多的矛盾,威尔第
的中晚期作品也加强了这方面的重视,但剧情过重是否会削弱人们对
音乐的关注?这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我们平时评
判一部作品的好坏时,往往落入个人偏好的陷阱,将主观偏好与客观
优劣混为一谈,把自己的好恶视为适用于他人的客观标准。这种混淆
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欣赏上,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要求左撇
子用右手,嘲笑素食者,指责同性恋,等等。

  我庆幸歌剧舞台上有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满足着我们各不相同的
欣赏习惯。当然,各人都有保留自己偏好的权利,但各种偏好的形成
必然有其原因,只是这些原因也许并不为我们所了解,因此我们不必
强迫人们去采纳自己认为合适的欣赏标准或生活方式,诚如我们得知
语言对于歌剧风格的影响之后,就不会再强求歌手用法语来演绎威尔
第的《奥赛罗》,或者用意大利语来翻唱瓦格纳的《女武神》,否则
我们听到的可能是一片不和谐的乱音。
──────────────────────────────
【同人心语】

◆            粉红之翼 

            Phoenixsmart

  也许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同性恋者,虽然我从不赞同生理学上的先
天论的观点,但从我的浓厚的神学情结上来说,从我的宗教信仰上来
说,我总感觉我是一个从未沾染上那“正常的”异性恋“情结”的人
(我至今也弄不清楚──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原则里──男人和女人
为什么能够相爱,不过,在科学的领域里,我的确也能找到答案,因
为科学与那永恒和绝对的真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会
坚定的信仰宗教的原因)。 

  其实在我还没有能力理解爱情是什么的时候,留给我最深记忆的
就是我和我周围那些男孩的关系。我总认为我是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
因为喜欢我的男孩总比喜欢我的女孩多,到现在为止我都能详细的描
述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到现在的每一个与我超出友谊的男孩的关系的
细节,而与我擦肩而过的女孩的关系我却总是记不很清了。 

  我认为我是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还有另一个证据,那就是自我在
初中初次看到同性恋这个词时,我立刻明白了它的意思,并且很自然
地把这个词与我联系在一起,而更自然的则是在我读了那篇把同性恋
描述得很病态的文章之后里面的负面信息后,竟然对我没有产生任何
影响,我只对同性恋这个词感到亲切,它没有给我造成任何心理压力,
这也许能解释我以后的所有爱情都不是躲在黑暗里进行的,除了偶尔
应付一下别人诧异的神情,我总是把这事看得象吃饭那样自然,没有
必要偷偷摸摸的,以至于一般人还真不相信我是在和一个男孩在谈恋
爱。我是一个天生的同性恋者,假如别人误以为我爱上了一个女孩的
话,我会觉得这有点侮辱的味道。 

  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相貌非常关心,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漂亮,有
时候觉得自己很丑,这让我对别人对我相貌的任何评价我都会很在意。
假如光的亮度正好,而我站的位置又合适,而又假如我没有在夏天里
暴晒过的话,在我洗干净脸,理好头发之后,我会在镜子里看到一张
令我陶醉的脸,就是在那时候我才知道自恋的真正意思是什么的。然
而当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照镜子时,我就有可能感到很失望。我是
一个只有在做一些修饰之后才会吸引人的人,而那种吸引力在和不做
任何准备的时候的状况简直有天壤之别,在后一种情况下我只能吸引
女人,在前一种情况下,我甚至能吸引那些被称为异性恋者的男人。
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是我拍出来的照片没有
一张是达到我在镜子里看到的那种效果的,所以我在拿到刚洗出来的
照片时总是会失望上一阵子,这几乎成了我的一个心病了,我觉得只
有那一流的摄影师和化装师才能把理想中的我拍出来,我觉得受到不
公正待遇的原因就是那些艺术家都是给出了名的人出力的,除非你有
很多钱。虽然我很相信那一天总会到来,因为我知道我会在未来的某
一天会出名。 

  在三年级遇到的那个男孩虽然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但我还是清
楚地记得在刚入学的第二天他把费了半天劲才制作出的精致的小煤油
灯送给我这件事,因为那时候我才刚知道他的名字。在那时候晚自习
时有一盏精致的小煤油灯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很自豪的事,因为如果你
不会自己制作或得不到的话就只能用蜡烛了,而蜡烛看起来可不象一
种高雅的私人学习用品。 

  我估计他也不懂爱情,虽然有些行为只有在两个人在恋爱时才会
发生,比如我倘若和别的什么人过于亲近了,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敌
视态度,但他那朦胧未开的感情只停留在兴奋地抱抱我的程度上,我
虽然没有感到什么可兴奋的,但奇怪的是他抱我时的神情我到现在还
记著。 

  也许四年级小孩的思想肮脏了许多,因为在四年级时一个回族小
男孩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提出要亲亲我的要求(那时候我们还不太清
楚“吻”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就在教室门口,这是他在拥抱我之
后提出的一个我没有答应的要求,因为那时候我对吻没有什么形而上
的概念,所以也从来没有过要和一个人接吻的念头。所以当他提出要
亲亲我时,我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部分原因是他的口气有一些不太
好闻的味道,否则那也许就是我的初吻了,其实那时候我也没有刷牙
的习惯。之后他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他要把他爸爸的很多钱在某一
天送给我。 

  到了五年级我碰到了一个我(曾经)认为很变态的留级生,他大
我好几岁,他做的最龌龊的事就是用体力优势在没人的时候把我按倒
在桌子上亲我的脸。那时候我感觉不到一丝的快感,因为在我的意识
里,那是一种强人所难的使坏的行为,我甚至不知道那是因为他喜欢
我才那样做的,所以每次他做这事之后我把他骂的狗血淋头的时候,
他一点也不愤怒,这件事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不爱打架的人,其实他要
打我的话我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成年人了。在我上
初中以后我遇到他时,我发现他很尴尬。 

  只到六年级我才碰到了一个我认为以我当时的爱情能力算是“爱”
上了的一个人,一个回族男生,留级生,长得非常漂亮,有点象三浦
友和。开始时我根本没注意到他的存在,因为作为优等生总是别人向
我来献媚的。但他其实是个很有神通的人,因为升学没过几天,我的
同桌就被他通过活动能力给调走了,后来他告诉我是他找了班主任之
后他才调过来的。他说我一来他就注意上我了,所以要和我作同桌。
但当时我还没有迷恋上他,只是以后我才发现他实际上是非常漂亮的,
那让我神魂颠倒了好几天,总想著他,但想的内容也无非是幻想著和
他结拜成亲兄弟什么的,其它的事还没有能力想出来。但我现在很清
楚,那就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朦朦胧胧的爱情的滋味的时候。之后我们
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在早自习的时候他躺在我怀里读书,而我也很享
受,其实我也不知道在享受什么,就是喜欢那种感觉而已。但毕业之
前我们吵了架,我考上了附近最好的中学,他则留在了本地的学校。

  最能感受到那朦胧的爱的前夜的感觉的是整个初中三年,那也是
我的“感情”最专一的时候,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没碰到别的什么人,
因为我不大出校门。 

  那是在我以入学成绩可能是第七名的身份进入济阳三中的第二天
或第三天晚自习的时候,我们都沉浸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中的
兴奋之中,所以晚自习其实是和刚认识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刚开学也
没什么可以用来在晚上学习的东西。 

  我无意中发现坐在最前排的一个男生老是回过头来看我们谈话,
这时候我根本没往别处想,我也不知道他就是以后三年里学习成绩一
直雄霸天下的天之娇子──他压了我整整三年,只有一次我在总成绩
上超过了他,其余的时间我只能屈居第二。我在被他看得不耐烦的时
候冲他喊了一句“看什么看”,果然他不再窥视我们的谈话了。 

  最后我们阴差阳错地成了好朋友,特别是在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出
来以后(他第一名,我第二名)就更是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嫉
妒,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得到那些女性老师青睐的机会明显地多于我,
这让我很吃醋,所以我有必要和他打成一片。其实他远没有我在六年
级时的那个回族同桌漂亮,他只是长得很可爱而已,所以整个三年我
都没有对他有过什么非分之想,我们的关系只是一种介于友谊和爱情
之间的一种很奇怪的关系。 

  他做的最让我感动的事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出现在他面前,
这时无论他正和他多么好的铁哥们儿在一起玩他也会投奔我来,或者
当我们一群好朋友在一起散步时他总是从旁边跳过来挨著我走。这让
我觉得自己很成熟,因为这种事我是从来不屑于干的,这部分原因是
出于我内心的城府──我总是不喜形于色(所以我觉得这是小儿科),
部分原因是我根本不太善于主动的表达感情,我是一个相当被动的人,
所以几乎我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别人追我的,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因
为我也经常会先喜欢上别人。 

  最让人觉得肮脏的是我们俩个竟然会在私下里谈论一个不知是高
二还是高三的打篮球的漂亮男生,我们一致认为他是很帅的,并且为
他那天那个微笑到底是对我笑的还是对他笑的争论不休。这事要是反
过来的话就属于恋童癖的范畴了,但小孩对大人的景仰还没有人持什
么非议。于是我们便经常出现在操场上。 

  我说过我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算是爱情,事实上整个三年除了我们
体验到单独在一起时的莫名的快乐之外,我们没有尝试任何其他的快
乐或快感,顶多也只是手拉手而已。这时候(大概是初二)我收到了
我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是一个小学的女同学──我们是好朋友──
让人捎来的。信竟然没有封口,也许是被她那个可能有窥阴癖的老乡
私自拆开的,她那个老乡象个媒婆,是我在济阳三中的同班同学。那
时候在处理这样的人生初次“大事”的能力上,我非常佩服自己,在
整整一晚上沉浸在伟大的感觉中之后,我十分冷静地给她写了回信,
大抵上是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上之类的很有教育意义的话,
我觉得这样即不至于伤害她又不至于被拖下水。其实我这么冷静的最
根本原因是我对她根本没感觉。 

  只到到了大学我才知道他和我亲密的关系确实隐含著一种爱意,
在大学时远在合肥的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里我更清楚地知道
了我们初中时候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在这之前高中升学的时候
(他考进了济阳十中,我考进了济阳一中),他给我写了一封匿名信,
大抵上是讲在初中时我们是多么的快乐,而现在他却非常痛苦,并最
后让我猜猜他是谁,若猜不着就当他白写这封信了(这话倒是说得很
正确)。在这点上我觉得我的适应能力比他强多了,因为我丝毫没有
感觉到济阳县城有什么不好的,我没有觉出任何不适来。他之所以写
匿名信的原因是我们在初三时因为一点小的不能再小的鸡毛蒜皮的小
事翻了脸。其实当时也没觉得程度很严重,就是我们在互相往对方身
上泼水玩的时候我好象泼在他身上多了一些,但第二天我们却谁也不
好意思再和对方讲一句话,这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我们双双以重点
高中的成绩进了济阳县城。 

  我费了半天劲儿再加上验他的潦草笔迹才断定这封信是他写的,
但我没有给他回信(因为他也没写地址),而是委托了几个我刚结识
的本县城的几个渣滓同学在晚上潜入他的学校。我本来交代好的要他
们只是问问信是不是他写的,但没想到我那几个黑社会似的哥们误解
我的意思了(其实他们也不大可能了解我的意思),他们还以为我和
他有什么血海深仇呢!在大学谈起这件事来时他说那天晚上把他吓坏
了,我那几个朋友就象是来抄家的,这让我很是汗颜了一阵子。 

  也许是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原因,也许是那时候我们发育的没有现
在的小孩发育的快的缘故,象我这样感情丰富的人竟然到了高二才迎
来了我那痛苦的初恋。之前小孩过家家似的性行为不算,虽然这种事
我干过很多,可这些事里没有接吻之类的爱情的最起码的标志。 

  高一、高二我碰到了几个喜欢窥视我的男生,这让我更加在乎自
己的长相,频繁到上课时也照一下镜子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但
好在我对他们都没什么感觉。一直到高二文理分班时,我们班分来了
一个十分可爱和漂亮的(当时我就是这么认为的)男生,他是一家厂
长的儿子。在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时候我就神魂颠倒了好几天,但
在我发现他似乎还没注意到我的存在的时候我就强制自己压抑了对他
的迷恋,没过多久我就象没事人一样了。但实际上我只要一有机会总
会注意一下他的,不过那种迷恋暂时还是被我压抑下去了。我说过我
这人是一个被动的人,不知道怎么去讨好自己的心上人,那时候甚至
连主动表现一下自己都不会,要知道我可是有表现自我的资本的──
我是名列前矛的优等生,真可悲。 

  只到了会考前夕,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突然发现他违反常规的
故意找机会和我说话,而在这之前我们说过的话加起来也许也不超过
十句。这让我受宠若惊,而之后的发现更让我确信他对我有了感觉。
原本上课极认真的他──他在听课时总是十分认真地做笔记──突然
开始走神(我说过我一直注意他的),甚至笔记也懒得记了,或是无
缘无故地在课堂上把头埋在胳膊里,当然最有说明力度的是我瞥见
(我装做没看见)他经常在上课时回过头来呆呆地 望着我。 

  到了这份上我也根本装不下去了,我的防线全垮了,我对他埋藏
了好几个月的爱恋象潮水一样涌了出来,我再也做不到不喜形于色了。
但如果你认为之后我们就陷入了幸福的爱河那你就错了,实际上我们
一起掉入了痛苦的深渊。那种痛苦以后我再也没有体验到过。如果你
有过一个人躺在宿舍的床上会感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并且莫名其妙
的感到难以名状的孤独和绝望并且莫名其妙的想哭但却哭不出来的经
验,你就能了解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 

  问题大半出在他身上,他大概是那种受正统思想毒害最深的人,
在他的心目中,同性恋这事或许是绝对不是可以摆到桌面上来的,而
他又是一个乖乖仔,很听话,既听老师的话,也听父母的话,当然也
听社会的话。这事如果不讲明了或许还可以“正常”地维持──因为
他也是身不由己,但若你讲明了或让他明白了这就是同性恋,那他就
会拿出苦行僧的精神来压抑自己。我做了很多次让我们的关系正常化
的努力都失败了,包括晚自习时约他出去座谈,还有给他写纸条。我
简直觉得他是个顽固不化的东西,你如果不想“堕落”你就应该拿出
快刀斩乱麻的本事来。可他在既不想承认我和他有同性恋关系的同时
又在我生气不理他的时候主动送上门来对我说“我哪儿又惹你生气了”
之类的话,他是不是真的很弱智?还有我发自内心的唱情歌时你干嘛
和我一唱一和的?我又没有邀请你?不过他确实是我第一个真正爱上
的人,他是我绝对的初恋,我想吻一个人的念头就是那时候产生的。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受到了很大的
影响,最后我以全班第四名的成绩考入重庆建筑大学(现在的重庆大
学),本来我可以考个第三名的,也许会考上工民建或建筑学之类的
好专业,可惜我被发配到了安装工程系,当时全国好象只有我们那两
个班在学习这个专业。 

  最龌龊的是在这其间还有一个男生加入进来,他是我们班的第一
名,他在高三时好象看中了我的头发或者脸什么的。我发现他很有在
人前买弄的本事,每到课余时间他都会跑到我座位旁边矫柔造作一阵
子(他最喜欢在那狭小的地方表演他的篮球天赋),以至于到了让我
无法正常学习的地步,因为他老是很不小心地跌倒在我身上。于是以
后每当他一来我就走到教室外面去。这么做本身并没有伤害到他的自
尊心,但当我和我喜欢的那个男生的事在班里传播开来之后,我发现
他还有极尽讽刺挖苦的本事。终于在上早操时他站在我身后喊什么同
性恋之类的话。这让我非常愤怒,虽然我对同性恋毫无任何不自然的
想法,但他用这个词企图来羞辱我还是让我受不了(他不也是一个同
性恋吗?他难道不知道吗?他怎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这明
显是一种报复。于是在上完早自习后,我把他叫出去并义正辞严地警
告他,但他死不认帐,结果我们差点打起来。不过到了大学之后,一
封他的来信终于让我们算是化干戈为玉帛。 

  你能猜到我和我那亲爱的“初恋对象”都痛苦到什么地步了吗?
那就是我们双双患上了神经衰弱。这事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们互不知晓
(我们不在一个省上学),在工作后(当时我们都在济南工作,而且
离得也很近)当我说起我为高中那事得了神经衰弱时,他说他也得了
这病,这让我大吃一惊,而且我们吃的药还都是差不多的!后来他非
让我陪著他去医院看大夫,现在想来这真是个黑色幽默,他选病人家
属的能力可真是高人一筹。我很庆幸我们两个没有一起疯掉,否则谁
陪他一起去看大夫呢?我现在觉得那些在爱情中疯掉的人都是傻瓜,
虽然我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但现在在理智上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记得
那天陪他去看病时我完全呈现出一副护送幼小儿童的健康、稳重和自
信的形象,以至于我恬不知耻的在他迟迟没勇气进诊室的时候我就坐
在医生对面侃侃而谈我那丰富的精神病理学知识了,谁能知道那都是
来自于我的经验?!如果说到这里你就觉得够龌龊的话我就不再说以
后的事了,因为以后的事更龌龊。 

  让我来说说大学里的事吧。大学四年是我在知识上真正开始成熟
的时代,我指的不是我那糟糕的建筑专业知识(我记得四年来我完整
上过的课数都数的过来),我指的是我第一次开始对同性恋有了一个
理性的认识。那是在大二下半年,我从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朋友(我记
得我的地址还是张北川大夫告诉他的)那里收到了一本非常棒的书,
那就是我非常尊敬的李银河博士写的《同性恋亚文化》。这是我平生
第一次接触严肃的、系统的、专门介绍有关同性恋知识的专著。我记
得我兴奋的一夜没睡著觉,一天之内我就把那本书读完了。我对里面
的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金赛的和福柯的理论──
简直著了迷,我从没想到关于这些事也可以写出十分深刻的理论来。
幸好我之前有一定的哲学功底,所以不太费劲地就理解了那些理论,
并立志也成为他们那样的理论家。之后在从大三到现在的几年时间里,
我读了所有我能买到的屈指可数的十来本关于性倾向的书,并且也写
了一些表达我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的文章,最近的一篇就是发表
在《桃红满天下》上的那篇听起来很不知深浅的名为《性倾向的心理
学基础》的文章。据专家说,这篇文章因为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使
它不值得在某些刊物上发表,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根本上是落后的
并且是反同性恋的。我总觉得我受到了冤枉,因为首先,文中的观点
没有一个是和弗洛伊德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其次,我实际上
只是借用了弗洛伊德几个概念而已,我并没有把观点建立在他的理论
的基础上;再者,我不认为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损害了同性恋者的利
益(而且我也并不确定他就一定损害了同性恋者的利益)就失去了价
值;还有,我没有看到现代性心理学在性倾向的问题上有什么根本的
突破,现在好象进入了一个以(性)政治为纲的时代,性政治理论鱼
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就从这一点我就断定这种政治不会有什么前
途,我认为真正的推动力来自于对科学真理的思考,政治是没有真理
可言的;最后,我读的书确实很少,以至于我不能引用现代性心理学
的光辉成果,可我实在没听说过在现代出过什么划时代的性心理学家
──也许这是因为我的无知造成的,如果我说错了,我会诚恳地道歉
的。 

  在大学里可圈可点的爱情故事是关注了我四年的一位身高一米八
六的男生在我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下始终只停留在关注状态的事,
我记得在做完毕业论文答辩后他从背后抱住我,狠狠地说了一些我现
在已经记不很清楚的话(但大概的意思就是恨我吧,我确实也感到很
惭愧)。 

  最辉煌的事是我有意无意的让整个年级的人都知道了我是一个同
性恋者,并且我竟然在这之后受到了同学们更多的关注和好感──我
敢保证他们当时没有一个是虚伪地赠予我好感的。我估计那是由我那
处变不惊的外表和比较有“品位”的穿着以及在音乐方面的一点天分
换来的。我记得这事公开出去之后的第一晚上,就有男生跑到我这里
来和我一起学习,回避三舍和看怪物似的眼光都没有出现在我面前
(除了极个别的人),这事好象还给我增加了几分魅力似的!我都觉
得自己快成怪物了!真奇怪,不可思议!如果我说很多男生和我的关
系突然变的暧昧起来你会相信的话,这事就更不可思议了,但事实确
实如此,而且这并不是我的本意。 

  从那之后到现在我大抵上在重复著一桩一桩的龌龊事,每到一处
艳遇不断,但没有一次是以让我感到满意为结局的,我觉得我的那种
天生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以及我所处的不太开放的环境──这会
给我那些亲爱的朋友们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
原因。我也有过十分放纵的经历,最登峰造极的时候是在两个月里一
天约一个出来for one night(一夜情),那是在大四和济南的时候。
我真庆幸济南的同性恋文化不太发达,因为事后我很为自己是否感染
上什么疾病而担心。幸好现在不同了,因为现在我有了宗教信仰,我
想我不会再干那些放纵的事了,我想象柏拉图学习,真的,这是我的
心里话。我要让我的精神之翼真正的飞起来。
──────────────────────────────
【爱知行动】

◆        《桃红满天下》诚招编辑

  《桃红满天下》自1997年9月创刊以来,已达七年之久。为
了拓展刊物的视野,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桃红满天下》诚招编辑几
名,条件如下:

1)性别与性倾向不限,有服务同志群体的持续愿望,编辑部成员都
为志愿者;

2)对同性恋文化和同性恋研究有一定了解;

3)具有独立搜索和查阅资料的经验;

4)居住在北美地区,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有使
用中文电脑软件的经验。

  有兴趣者请联系:

电子邮件:eryan_lin@yahoo.com
电话:(703)593-4290

◆     联合国/智行基金会同志健康网招聘网主
 
网站介绍:由香港智行基金会(Chi Heng Foundation)主办的公益性
网站,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
(UNFPA)提供资助,旨在提供同志健康互动平台,为同志人群、同
志网站提供医药动态、疾病知识、官方新闻、健康快讯等国内外权威
咨询服务。

香港智行基金会(Chi Heng Foundation)介绍:
智行基金会乃香港注册之慈善机构,努力缔造和谐、平等和健康的社
会,服务范围包括:
1)	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
2)	艾滋病病人及遗孤的照顾和助学;
3)	消除歧视(包括性取向歧视)等。

工作职责:
-维护和运行  www.chmsm.com 网站; 
-编译国内外最新的和男同志健康有关内容,并上载,使网站其内容
充实,准确,新鲜,能很好地为同志健康服务;
-与网站的医学专家协调访问者的健康问题的问答;
-和其它网站站长协调,发现同志的健康需求;
-向智行大陆干事汇报,并协助共同工作。 
 
要求:
-全日制工作,最好在上海; 
-真正想为同志的健康和利益贡献自己力量的;
-英语阅读和翻译水平佳。如果考过级,请写明通过的等级;
-一定的交流协调能力;
-有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知识。(如果没有,但其它很强也可以考
虑) ;
-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爱滋病/性病知识。(如果没有,但其
它很强,也可考虑) 。
 
请把简历发到:chiheng@hotmail.com 
电话咨询:021-28856599
 
待遇:
可以按照学历和经验,公平协商。不低于市场上同等能力人才的待遇
的平均水平。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