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90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4年12月24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加拿大第七省承认同性婚姻
② 【信息天地】唯禁欲教育成果受到质疑
③ 【同志名人】曼氏父子
           ── 托马斯·曼与克劳斯曼简介
④ 【同人心语】中年感悟:当激情不再燃烧
⑤ 【爱知行动】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征召项目合作人员
──────────────────────────────
【新闻摘要】

◇ 12月21日,加拿大最东部的纽芬兰省法院裁定同性恋婚姻合
法化,至此同性婚姻已经在加拿大十省中的七省获得法律承认,剩下
的三个省还有爱德华王子岛省,纽布伦斯韦克省和艾尔伯塔省。

◇ 印度一名地方法官最近做出判决,裁定一对女同性恋伴侣有权共
同生活。

  这对同性伴侣一位是25岁,一位是22岁,她们私订终身后,
告知父母自己已经和同性伴侣结婚。双方的父母要求当地警方介入,
两位女子被迫逃离家乡,十天后才回来。当地法官受理这个诉求后,
做出了两人有权公共生活的裁决。

◇ 12月中旬,新西兰国会以65票赞成、55票反对的结果,通
过了同性伴侣关系合法化的提案,但该提案未将这种伴侣关系称为婚
姻。

  从2005年5月1日开始,同性恋伴侣将在抚养权、财产继承
和纳税方面享受和异性配偶完全平等的权益。  
──────────────────────────────
【信息天地】

◆        唯禁欲教育教材受到质疑

  美国国会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唯禁欲教育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向青少年学生灌输误导性信息,比如说有一半同
性恋少男为HIV阳性,汗水和泪水也能传播艾滋病毒,等等。

  这项调查报告于12月1日由民主党参议员亨利·瓦克斯曼发表,
瓦克斯曼一直倡导将禁欲和安全性行为相结合的综合式性教育。该报
告审阅了美国十三项由政府资助的唯禁欲教育的课程,其中十一项得
到了联邦政府的资金资助。调查表明,这些教育项目中包含“有关生
殖健康的错误的、误导性的和歪曲的信息”。

  瓦克斯曼特地提到,东德克萨斯西北家庭服务分发的教学资料中
竟声称,有一半的男同性恋少年为HIV阳性,而这个结果似乎是来
自对疾病控制中心2002年公布的数据的某种歪曲。疾病控制中心
的一篇题为《年轻人受到威胁:HIV/AIDS在美国青少年中》
的研究报告引用对25州的监测数据表明,“在13至24岁的年轻
人中,49%的艾滋病例出现在男男性接触者”。也就是说,有一半
感染感染艾滋病的年轻人为男男性接触者,但并不是说男同性恋青少
年中有一半感染了艾滋病读。

  虽然瓦克斯曼的调查报告并不针对同性恋青少年,但它明确指出
唯禁欲教育散布了有关安全套的不准确信息,有可能危及到同性恋和
异性恋青少年,比如有些课程竟然说安全套的失败率为31%,这显
然与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有很大出入。瓦克斯曼指出:“(唯禁
欲教育)歪曲了事实,这是非常不对的,特别当我们涉及到生死事宜
时。”

  布什政府是唯禁欲教育的强力支持者。在克林顿执主白宫时,唯
禁欲教育所得的联邦款项为八千万美元,布什执政时则增至一亿六千
七百万元,而布什原先希望得到两亿七千万元联邦资金的投入。

  “我不认为禁欲教育是错误的……但唯禁欲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
而青少年们应该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瓦克斯曼表示。
 
  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比尔·弗里斯特是国会中唯一的医生。瓦
克斯曼的报告发表后,弗里斯特认为有必要审阅唯禁欲教育使用的教
材。
──────────────────────────────
【同志名人】

◆       曼氏父子
           ── 托马斯·曼与克劳斯曼简介

              艾 立

  二十世纪前半页,德语文坛最响亮的名字恐怕非托马斯·曼莫属
了。而他的儿子克劳斯曼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家。父子俩共同之处
不仅仅是都以文学为职业,而且 两人都有同性恋倾向。然而,父子
俩对待自己性取向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也反映出两人迥然各异的人
生态度。这种差异最终导致父子关系的决裂。

一、托马斯·曼(1875-1955)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市吕贝克。他的父亲
是经营谷物的巨商,母亲出生于巴西,有葡萄牙血统。托马斯·曼是
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长他四岁的亨利希·曼后来也是一位著名作家。
作为成功的商人,托马斯·曼的父亲作风实际,在吕贝克很有影响;
而他从母亲那里则得到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父亲的实用主义与
母亲的艺术气质所代表的二元性,成为托马斯·曼后来文学创作的重
要主题。

  托马斯·曼的父亲于1891年在41岁的年龄上早逝。长子亨利希·
曼和次子托马斯·曼这时都还年轻,且都对文学更感兴趣,而不想成
为商人。于是家族产业变卖出去,曼氏家族商业上的衰败也随之而来,
而他们在文化上的地位却开始蒸蒸日上。

  1892年,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
学预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
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1893年,托马斯·曼离开
吕贝克前往慕尼黑。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历史、
艺术和文学课程。1897年,托马斯·曼开始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
勃洛克一家》的创作。1901年这本小说发表并立即获得巨大成功,从
此奠定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文学地位。

  1905年,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
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克制。他们生了六个孩
子,三儿三女。除了长子克劳斯·曼,长女艾丽卡·曼也是一位作家、
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1929年,托马斯·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也没有阻止纳粹主
义对他一家的威胁。除了托马斯·曼自己的作品不合纳粹的胃口之外,
他哥哥亨利希·曼的进步言论,他妻子的犹太血统以及他子女公开的
同性恋身份都足以令纳粹咬牙切齿。1933年,托马斯·曼一家开始流
亡生活,先是瑞士,然后是美国。在美国,托马斯·曼在加利福尼亚
州的帕利塞兹丘陵的家成了许多流亡者和名流们参拜的地方,阿诺德
·勋伯格,勃托尔特·布莱希特,以及他哥哥亨利希·曼都是这里的
座上客。

  五十年代,迈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肆虐。而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
东西两个。托马斯·曼最终选择于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1955年8月
12日,托马斯·曼在苏黎世病逝。

  托马斯·曼与长子克劳斯·曼在对待同性恋的问题上有著不同的
看法。克劳斯曼选择公开的同性恋生活方式,并且在作品中再现两次
大战之间德国富于反叛精神的年轻艺术家们的波西米亚式生活。在托
马斯·曼那里,同性恋虽然常与艺术的唯美相关,但它更是一种具有
毁灭性的力量,它破坏社会建构,并最终带来同性恋者个人的死亡。
1949年,克劳斯曼的自杀似乎更是印证了托马斯·曼对同性恋的悲观
态度。由于父子关系早已僵化,或者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名誉受到玷
污,托马斯·曼这位可敬的大文豪没有出席他儿子的葬礼,而是仅仅
发了一封吊唁电报。

  在德语世界中,托马斯·曼算得上是一位“受过教育的市民”的
典范。他舒适的中上阶层经济地位不仅使他不愁吃穿,还允许他获得
良好的文化教育,使他变得儒雅且有品位。他的作品中反映出的就是
这样一种状况。比如,《布等勃洛克一家》就是以他自己的家族为蓝
本,描绘出一幅中上阶层的风情画。

  不过,托马斯·曼一生都在努力与中产阶级社会划清界线。他认
为艺术灵感来源于一个与中产阶级相对立的王国,即一个情爱的、性
欲的,或更具体说,一个同性爱的王国。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记录下
为了保持一种平衡而付出的斗争,即那种介于艺术家与日常生活中普
通人之间的平衡。而处于这场斗争核心的往往就是那种男同性爱的欲
望,这种欲望在表达与压抑之间犹豫不定。

  在一封写给朋友海尔曼·吉塞林伯爵的信件中(发表时题为《关
于婚姻》,1925),托马斯·曼试图将婚姻与同性爱进行区分,前者
具有创造性和持久性,建立了家庭,并成为国家的基石,而后者虽具
有艺术必要性,但终究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关于同性爱,他写道:
“除了美和死亡,对它没有别的祝福。”这封信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
己同性爱情感的辩护。托马斯·曼是他那一代中坚公民的一分子,是
一个享有盛誉的作家,也是一家之父。他承认,如果细心阅读,读者
可以发现启发他艺术灵感的同性爱欲望,但是同性恋身份,他是坚决
拒绝的,因为这不只是威胁到“社会”,更威胁到他显赫的社会地位。

  同性恋破坏社会建制并导致同性恋者个人死亡的主题出现在托马
斯·曼的好几部作品中,其中一些也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 《魂断威尼斯》

  在《魂断威尼斯》(又译作《威尼斯之死》,1912)中,成熟的
名作家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让想象中道德上的疑点服从于防古典艺术
的严格的伦理和美学的要求,他的生活处于理智的严格掌控之中。然
而,在他前往威尼斯度假的过程中,他的理智堡垒受到了猛烈冲击而
最终崩溃。而引发这场冲击的则是一个美丽绝伦的14岁波兰男孩塔齐
奥。塔齐奥也在威尼斯与家人一起度假。阿申巴赫窥视著塔齐奥的一
举一动,男孩那如同古希腊雕塑般美丽的容貌一开始似乎只是印证了
作家关于美的理想。然而,阿申巴赫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自拔。原本
保守克制的作家完全迷失于自己对男孩的迷恋之中,他每天坐在海滩
边就是为了看到塔齐奥在那里戏耍,他在城里散步也是为了能碰到塔
齐奥,他甚至涂脂抹粉,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使自己看上去年轻
一些。阿申巴赫同塔齐奥之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当阿申巴赫从熟
人那里得知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时,他却选择了留下来,只为了每天
能看到塔齐奥。终于,阿申巴赫也病倒了,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刻,他
仍然望着他心中的美少年在海滩上玩耍,而塔齐奥也似乎在远处召唤
他“进入那无限浩瀚的富饶前景之中。”

  托马斯·曼自己的兴趣和经历无疑是这部中篇小说的灵感之源。
1911年,他在威尼斯度假时被一个14岁波兰男孩所吸引。和阿申巴赫
一样,曼也从未结识那个男孩。

  托马斯·曼的日记和信件以及一些散文提供了作家本人受到同性
──尤其是英俊的年轻同性──吸引的证据。文学史家具有特殊兴趣
的两个关系,一个是曼与保罗·尤伦伯格之间的(大约在1899-1903年
间),另一个是曼与克劳斯·郝赛尔之间的(开始于1927年,郝赛尔
当时16岁,保持了好几年)。曼的同性恋情结曾经一直是许多文学评
论家拒绝承认的事实。而过去几十年间曼日记的出版则使得类似这样
的否认不再可能了。

◇ 《托尼奥·克勒格尔》

  在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中,主人公托尼奥在
孩童时就对他的好朋友汉斯汉森产生了同性爱的情感。托马斯·曼用
这种情感来暗示与普通的中产阶级生活的疏离。同性爱成为一种异见
者和局外人的隐喻。托尼奥渴望融入那些“金发碧眼的、明朗快活的、
值得被爱的普通人们。”但是加入他们就得放弃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
对于艺术家身份尤为关键的便是深处日常生活存在之外的王国,从那
里进行创造。

◇ 奥古斯特·冯·普拉腾

  托马斯·曼在19世纪诗人奥古斯特·冯·普拉腾身上找到了将艺
术与中产阶级生活相分离的先驱。普拉腾的诗歌和日记揭示出他本人
的同性恋趣味,而这又成为一场著名的文学纷争的由来:后来名气远
远超过普拉腾的海因里希·海涅曾用普拉腾的性取向来贬低普拉腾和
他的作品。托马斯·曼在他的散文《论普拉腾》(1926)中试图将诗
人的生活与作品区分开来。曼认为,普拉腾将他的性欲疏导进入了他
的艺术创作。虽然曼承认,普拉腾可能施与一些“微不足道的男孩们”
以感性之爱,但诗人在中产阶级社会中所体验的压抑为他的诗歌创作
提供了必要的灵感。

◇ 《魔山》

  在托马斯·曼另一部非常著名的宏篇巨制《魔山》(1922)中,
同性恋题材被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有关世界观的题材中。在这部被称之
为“教育小说”的著作中,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去瑞士阿尔卑斯山
区的一所肺病疗养院探访他的表哥。原计划只要几周的探访,没想到
卡斯托普一去就呆了七年。阿尔卑斯山上的时间流动的速度似乎与平
原上的有所不同。而山下的世界里,欧洲文明正在堕入即将成为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之中。年轻的工程师汉斯·卡斯托普成了疗养院里
新来的病人,而他身边的几个病友则竞相向这个年轻人灌输各自不同
的世界观和相互对立的哲学信仰。对卡斯托普身心康复起关键作用的
则是俄国流亡者科劳迪娅·舒夏特夫人,她给卡斯托普带来了难以抗
拒的性爱诱惑。但在小说末尾,历史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式打断了
卡斯托普没有时间的梦并猛然地把他抛到了佛兰德的战场上,成为战
争的牺牲品。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小说,小说到这里嘎然而止,似乎没
有得出任何确定性的结论,只有从主人公的最后一句话“爱将在这个
世界性的大屠杀中诞生”中,或许能窥探到作者思想中的一斑。

  在这部对欧洲战前思想进行反思的作品中,神秘性也是小说的一
个重要元素。比如,舒夏特夫人的长相与卡斯托普的一个中学男同学
普里比斯拉夫·希普出奇地相似。汉斯与普里比斯拉夫是同校但不是
同班同学,普里比斯拉夫还比汉斯长一级。普里比斯拉夫长著中亚人
一样的细长眼睛。然而就是这蒙古人一样的细长眼睛牢牢俘获了汉斯
的心。汉斯每天上学最快活的时刻就是碰见普里比斯拉夫的时刻,如
果哪天,普里比斯拉夫没来,那一天对于汉斯来说都是灰暗的。汉斯
后来鼓足勇气向普里比斯拉夫开口借铅笔,并且还将削下来的铅笔沫
保存了很久。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分析的话,那么这支铅笔
就象征著普里比斯拉夫的阳具。汉斯想要对普里比斯拉夫做出性爱表
达,但是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拿走普里比斯拉夫的一个拥有物──铅
笔──来作为对他的象征。多年以后,当舒夏特夫人借给汉斯一支铅
笔时,所有的回忆都涌上汉斯心头,而他的同性恋过去也就此得以解
决。此时,铅笔的象征意味也更加明显了。

  有关普斯比斯拉夫的情节在一本厚厚的《魔山》中只不过几页篇
幅,但是他却通过与舒夏特夫人的联系而取得了中心的地位。托马斯
·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深,他希望与其压抑或消灭同性恋欲望,不
如去转换或集成它。不过不管怎样,在托马斯·曼那里,同性恋都是
一种需要克服的病态。

◇ 《马利奥和魔术师》

  在中篇小说《马利奥和魔术师》(1929)中,场景又一次选在文
化气息与陈腐乏味相交错,艺术蜕变为情色的意大利。驼背魔术师齐
卜拉靠表演催眠术为生,他把各式各样的人拉入自己的表演中,泄露
他们内心的隐秘。一次,他诱使年轻迷人的侍者马里奥加入他的舞台,
并称他为甘尼梅德(宙斯身边侍酒的美少年),显然齐卜拉扮演的就
是宙斯。魔术师施展魔法让马里奥在无意识中讲述自己与女友的烦心
事。而魔术师把自己作为一个更善解人意、更值得爱的对象给马里奥
奉上。在魔术师“相信我,爱我”的魔咒下,马里奥吻了他。这是艺
术胜利的一刻──“极其重要的时刻,荒诞古怪而又令人毛骨悚然,
马里奥赐福的一刻”──这也是标志齐卜拉毁灭的一刻,因为他僭越
了曼在《魂断威尼斯》中所描绘出的艺术灵感与公开的同性恋之间的
界线。等待他的只有死亡。果然,清醒后的马里奥因为不堪魔术师的
当众羞辱,立即拔枪杀死了他。

  与托马斯·曼的其他小说不同的是,即将于1933年离开德国的曼
在《马里奥和魔术师》中已经开始描绘法西斯主义、同性爱,以及同
性恋恐惧之间的相互联系。

◇ 《浮士德博士》

  《浮士德博士》(1947)是一部关于德国向法西斯主义蜕变的寓
言,书中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同性恋者。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昆为了延
长自己的艺术生命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莱弗昆与他交际圈中的卢迪
史维特菲格有过一段同性恋关系。在这里又一次,托马斯·曼将同性
恋欲望视作一种与保持社会制度和促进社会进步相对立的元素。

◇ 结束语

  一些评论家在托马斯·曼另外一些作品中也发现了更为隐晦的同
性恋元素。这种隐晦书写可以看作是作家对他的时代所采取的一种策
略。以艺术家的身份来掩饰同性恋者的身份,并通过映射或超越的方
式,作家才能公开讲述自己的同性爱情感。托马斯·曼认可自己的同
性恋倾向,但并不认同自己是同性恋者。不过他的文学著作留给后人
一个剖析他的机会,通过对他作品的解读,人们或许可以认识一个真
正的托马斯·曼,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二、克劳斯曼(1906-1949)

  克劳斯曼虽然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但是在他那
里,同性恋往往与孤独和异化为伍,他的小说刻画出一个忧郁无助的
世界,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

  作为托马斯·曼的长子,克劳斯·曼很早就开始步入写作。二十
年代,他成为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新一代德国作家的代表。三十年代,
他又成为抵制法西斯的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与父亲的关系很糟,一部
分是因为父亲更卓越的才能,一部分是因为儿子对自己同性恋倾向更
自由的表达。不过对于同性恋所持的观点,克劳斯·曼并不比托马斯
·曼更少一些悲观。在他的自传《转折点》(1942)中,克劳斯·曼
写道:“作一个局外人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羞辱。”

  克劳斯·曼与他的姐姐艾丽卡·曼关系非常亲密。他甚至称他们
是孪生姐弟。艾丽卡·曼也是公开的同性恋者和反纳粹人士。她有两
次有名无实的婚姻,一次是跟演员兼导演古斯塔夫·格鲁根斯;另一
次是跟英国诗人W.H.奥登。奥登也是同性恋者,他们的结合只是
为了让艾丽卡曼拿到英国护照,以逃离德国。克劳斯·曼最著名的小
说《梅菲斯特》(1936)就是以格鲁根斯为原型,描写了一个以扮演
魔鬼梅菲斯特而著名的演员靠投机和出卖自己的灵魂,在纳粹权力系
统中升官发达的故事。

  在克劳斯·曼的小说中,同性爱常常是无果而终,无论是把爱情
转移到异性对象身上(《安雅和伊丝特》,1925),或是屈服于同性
关系的徒劳无果(《亚历山大》,1930),或是继续忍受一种孤独的
存在(《生命前》,1925),末了总是凄惨无望。

  在他最乐观的小说《圣舞》(1926)中,克劳斯·曼倡导一种由
男性间柏拉图式情谊,辛勤工作以及未实现的同性爱所构成的乌托邦
景观。在克劳斯·曼所处的时代,同性恋往往带著颓废的色彩。在
《火山》(1939)中,一个正在萌发的爱情被其中一个年轻男主角的
吸毒给毁坏了。《狂风夜,阴雨晨》(又名为《彼得和保罗》,
1947)是他最公开表现同性恋的小说,在他死时仍未完成。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克劳斯·曼笔下的同性恋人物总是无法摆脱
作为另类而存在的枷锁。这些人物往往带著马格努斯·赫希费尔德
“第三性”理论的烙印:男同性恋者通常是女性化的艺术家,而女同
性恋者则是男性化的。他们在中产阶级社会触及不到的地方纵情狂欢,
但也正因此,他们走向分崩瓦解。克劳斯·曼笔下的异性恋者同样也
是一群边缘人,他们也坠入各种各样悲惨的深渊,只不过不是因为性
取向的问题。

  不过,克劳斯·曼小说中的这种悲观无助与他的非小说作品(如
《安德列·纪德和现代思想的危机》,1943)以及他加入美国军队
(作为记者和翻译)投身反法西斯斗争的行为恰成对比。他关于恐同
攻击的散文《同性恋和法西斯》(1934)被左派用来声讨纳粹,已经
成为同性恋权益运动史中的一篇重要论文。

  从1933年就开始流亡生涯的克劳斯曼转向历史中,尤其是同性恋
者的历史中寻找小说创作的灵感:《亚历山大》,《悲怆交响曲》
(1935), 《铁窗》(1937)。这些来自同性恋名人榜中的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柴科夫斯基,和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代表著
那些因为爱而与他们身处的社会相背离的人们。

  克劳斯·曼悲观主义的作品似乎早已预示了他本人的结局。
1949年5月22日,在法国嘎纳,克劳斯·曼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结
束了自己疲惫的生命。

  长期以来,克劳斯·曼以及他的许多作品被隐藏在他父亲巨大声
誉的阴影之下。但近年来,评论家们,尤其是德国的同性恋评论家们,
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克劳斯·曼生前日记的整理出版和有关他的一
部传记,一个更清晰的轮廓呈现了出来,他不应该仅仅因为是大文豪
托马斯·曼有天赋而又悲剧性的同性恋儿子而被后人记住,他更应该
因为是他自己,克劳斯·曼,一个德国同性恋作家,评论家和活动家,
而被历史铭记。
──────────────────────────────
【同人心语】

◆       中年感悟:当激情不再燃烧

             二 言

  相遇-分离-重聚,从此白头谐老,两不分离,通俗爱情故事几
乎都遵循这个模式。情侣几经波折,但激情永不消退,我们在祝福中,
推想他们性爱的激情也将在白头谐老相依相伴的人生道路上郁郁常青。

  但生活诉说着另一番故事。单身时确实频频幻想伴侣生活的浪漫,
一旦遇到可心之人,不免想入非非:“若能与他执手,定然爱意永不
渝。”然而,绝大多数情侣或配偶之间性的激情至多只能维持短则几
月,长则几年。很多情况下,一方或者双方激情消退的时候,伴侣关
系也随之出现裂痕。假如此时双方还没有培养起足够的亲情,假如双
方的依恋本来就主要基于性吸引之上,那么就会心生漠然与厌烦,并
可能导致最终的分手。虽然我们一直倡导伴侣之间坦诚相对,加强沟
通与交流,但激情消退时,一方或双方往往全无沟通和交流的愿望。
伴侣关系一旦成为围城,就会幻想红杏出墙,此山望着那山高,幻想
解脱后的一番新天地。心理指南专栏的金玉良言无外乎让大家在床事
前换上性感内衣内裤,以期再次唤起伴侣对方的激情,但这招在现实
生活中却屡奏屡败,近成笑谈。

  以前有人唱“平平淡淡才是真”时,我总觉得是在故作清高恬然。
现在和同志伴侣多多交往后,感觉到伴侣生活确实并非象影视或者文
艺作品中描绘的那样,永远处于风花雪月的轰轰烈烈中。真正的考验
并非恋爱时的好事多磨,而是如何应对激情消退之后的平淡。伴侣之
间如何应对油盐酱醋等日常琐事,如何磨合,如何妥协,一方父母来
访时如何应对,这些在通俗作品中难以展现的生活常规和琐碎细节编
织起生活。不光同志伴侣如此,异性夫妇的日子其实也是同样平淡,
夫唱妇吟并非性爱激情的迸发,而是和谐的亲情。

  有了比较现实的期望,我不会要求伴侣生活浓烈如酒。从另一方
面来讲,对风花雪月的向往日渐淡薄后,即使单身,也能够更平和地
看待独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但绝非凄凄惨惨戚戚。

  在这番思绪中,我感到自己确实老了,但却很受用这份心态。
──────────────────────────────
【爱知行动】

◆   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征召项目合作人员

各位朋友:

  鉴于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各项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向
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学术界(特别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和非政府
组织,征召下列课题的合作者,请有意参加与爱知行研究所合作的研
究人员和社群人士与我们联系。 

1、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目前,爱知行研究所
准备向国际艾滋病研究基金组织申请一个科研基金,用于受艾滋病影
响儿童(包括因艾滋病产生的孤儿和处于困境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
相关社会因素的研究。我们希望组织国内专家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
这个研究,建立研究协作组等。 

2、基于性别的暴力和艾滋病政策倡导项目:目前,爱知行研究所参
与一项国际研究课题,涉及性别相关暴力和艾滋病政策研究与倡导工
作。我们有意在国内推动这个课题的研究,建立研究和倡导活动的网
络。请有意参加这个课题专家和社群人士,包括妇女权利、民工、男
女同志、反家庭暴力、艾滋病法律人权等,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致力
于推动中国同行与国际研究人员和社会活动家们的联系。

3、艾滋病和结核病联合防治政策倡导:在相关国际会议上,爱知行
研究所承诺,将积极介绍国际艾滋病/结核病联合防治倡导工作的进
展,在中国推动人们对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问题的认识,推动中
国艾滋病和结核病联合防治工作。请有意于本项工作的专家和社群人
士与我们联系。

4、外来民工权利保障和健康促进项目:北京爱知行研究所日前与北
京市相关卫生部门商议,推动本地区外来民工权利保障,实现健康服
务(包括生殖健康服务)的公正,促进外来民工平等地享受健康服务
和计划生育服务等。我们愿意和相关学者、外来民工组织、民工子弟
学校、公司、娱乐业和卫生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请有意者与我们
联系。 

  来信请给下列信箱:

aizhixing@aizhi.org 
hiwan@aizhi.org 
aizhiaction@hotmail.com

联系人:万延海 爱知行研究所所长

电话:86─10─88114522 

北京爱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艾立 海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