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191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5年1月7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同性恋组织向海啸受害者增刊
        尼泊尔即将发行同性恋刊物
② 【综合报导】美国加利福尼亚承认同性伴侣关系
③ 【信息天地】同性恋课程在美国大学
④ 【同志名人】私秘的隔绝──玛格利特·米德
⑤ 【同人笔林】走进炎凉世态的同志小说
                ──读《弃儿》
──────────────────────────────
【新闻摘要】

◇ 12月下旬,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国际救助机构“彩虹世界基
金会”在亚洲地区由于地震而引发的海啸已经导致惨重人员伤亡,世
界各国的政府和民间纷纷以各种方式加入救助行动。其中,由同性恋
者发起成立和运作的 “彩虹世界基金会”也是许多参与救助行动的
机构之一,并捐助了十万美元。

◇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政策项目机构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柬埔寨
有4%的人口为男男性接触者(MSM),其中很多人从事性交易,
这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的隐患。通过对五个城市的调查还进一步表明,
大多数人还不了解无保护肛交对健康的危险性。

◇ 国际同性恋联合会欧洲部最近提醒欧洲联盟,在商议土耳其是否
能够加入欧盟时,应该考虑到土耳其在保护性少数者权益方面做得如
何。

  目前,土耳其没有任何针对在性倾向和性身份方面受到歧视的人
的保护性法律。虽然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但却是所有成员国中唯一禁
止同性恋参军的国家,该国还将同性恋列为“心理障碍”。

◇ 尼泊尔即将发行第一份同性恋刊物,题为《蓝宝石周刊》,由同
性恋组织蓝宝石协会主办。该协会认为,发行刊物是开展外展工作的
最佳方式。

  去年,蓝宝石协会的成员曾经受到警方的逮捕和殴打,目前这场
官司尚未有定论。
──────────────────────────────
【综合报导】

◆       美国加利福尼亚承认同性伴侣关系

  布莱恩·科内尔和阿尔伯塔·鲁拉多已经共同生活27年了。和
很多伴侣一样,他们签署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确认相互之间的忠诚关
系,比如在遗嘱中互列对方为财产继承人,等等。

  2005年1月1日,科内尔和鲁拉多来到旧金山市政厅,登记
为家庭伴侣。从这一天起,加利福尼亚州法律开始正式承认同性伴侣
关系。对于同性伴侣来说,他们再不用签署一系列繁琐的法律文书来
确认相互之间的伴侣关系,因为家庭伴侣法已经赋予了同性伴侣一系
列等同于异性配偶的权益和义务。除了同性伴侣之外,同居的老年异
性伴侣也可以用这种注册方式来享受相应的权益。

  虽然加州在几年前就颁布了家庭伴侣法,但所赋予的权益相当有
限,而此时实行的新法律至少在州的范围内几乎将同性伴侣和异性配
偶一视同仁,比如同性伴侣可以在离异时要求法律介入财产分割,一
方有权向另一方索要赡养费;互为对方的债务负责;对于伴侣关系中
出生的孩子,两人同时获得家长身份,即使离异后一方也有探视权;
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权决定如何善后;可以拒绝在法庭上做对伴侣
不利的证词,等等。

  “(家庭伴侣法)并不具有象婚姻这样的优势,因为毕竟它无法
让同性伴侣享受到联邦法律规定的一千多项权益,但它毕竟是个开端,
进步总是进步。”科内尔说。

  加州为全美国第一大州,人口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因此很多同
性恋权益活动家将此次实行的家庭伴侣法视为同性恋权益的一大进步。
为了符合新法律的规定,加州卫生部将孩子出身证明上的“父亲”和
“母亲”改为中性的“家长”一词。虽然在此之前,一些医院在为同
性伴侣的孩子出具出生证明时,曾经手改“父亲”和“母亲”为“家
长”,但这样做必须首先征得法庭的同意。

  已经有两个团体对这项新法律提出了挑战,认为它违背了2000年
全民公决的结果,即只将婚姻定义为一男一女之间的集合。“不管你
叫它‘家庭伴侣’还是‘公民结合’,同性婚姻总归是同性婚姻。”
一个名为“加州家庭运动”的团体的负责人兰迪·托马森说。

  加州上诉法庭将在本年初审理这番挑战。
──────────────────────────────
【信息天地】

◆         同性恋课程在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开设的同性恋知识课程难度不一,从最基本的“同性恋
知识入门”到跨学科并具有一定研究难度的“性与性别”、“性别与
圣经”、“弥尔顿和性别、心理和社会的再生”等应有尽有。

  同性恋知识课程的必读材料包括瓦尔特·惠特曼到威廉·鲍洛斯
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除了同性恋者以外,还有一
些是亲戚或朋友中有的同性恋的,也有一些因为参加一些以同性恋者
为主要成员的活动团体──比如女足队等──而他们觉得自己有必要
对同性恋有所了解,这样能够融入自己所加入的团体。

  2004年也许是美国历史上在同性恋议题上的争议最为激烈的
一年,马萨诸塞省开始承认同性婚姻,同性婚姻还成为总统竞选的重
要辩论议题之一。在这种大形势下,学术界和大学对于同性恋的研究
兴趣也日益增加,其议题包括“男女同性恋和其它性身份的建构以及
在全球化时代的扩散”和“文化战争和消费经济中商品化的性倾向”,
等等。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在同性恋知识课程的开设方面尤
其红火,而其中历史学家约翰·波斯威尔和马丁·杜伯曼功不可没。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出,波斯威尔曾在耶鲁大学拉瑞·
克莱默同性恋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大卫·卡茨说:“这个地区同性恋研
究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同性恋学术研究者的相对集中,这是
个基本条件;另一个则是对纽约地区的一个有诉求之声的、受过一定
教育的并具有一定政治需求的团体应负的责任……到目前为止所发生
的一切具有巨大的启示,因为人们看到不仅天没有塌下来,而且从孩
子到理工科大学生都在了解有关同性恋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显得完
整。”

  同性恋知识课程的设置也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来自同性恋者本
身对于同性恋生活和政治的兴趣,另一个则是女性研究延伸和扩展至
性别和性倾向研究,比如纽约大学的女性研究中心自从纳入同性恋研
究课程后,就改名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中心,而纽约市立大学则有专
门的同性恋研究中心,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开课,其目的在于推广同性
恋研究的最新成果。
──────────────────────────────
【同志名人】

◆       私秘的隔绝──玛格利特·米德

             艾立 编译

  玛格利特·米德(1901-1978)是上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家
之一,她不仅在在学术界赢得赞誉,她的普及性读物还使她成为家喻
户晓的名字。

◇ 早期生活和教育

  米德在她的著作中观察分析不同社会的结构,对家庭、儿童教养,
以及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角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不过具有讽刺意义的
是,她自己的家庭生活远非正统,这位对别人生活实践进行公众讲解
的评论员对自己的双性恋则严加掩藏,一丝不漏。

  米德来自一个看重教育的家庭。她的父母埃德华·米德和艾米莉
·米德,都是大学毕业生。埃德华米德还成为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
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玛格利特·米德于1901年12月16日在费城出生,
在米德夫妇的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在家庭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母亲
和祖母的强烈鼓励下,米德成为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她本想像母亲
当年一样加入韦尔兹利学院学习,但出于经济考虑,她最终于
1919年
考入了德刨乌大学,她父亲的母校。

  一年后她转入纽约的巴纳德学院。在那里,她参加了著名人类学
家弗兰茨·博厄斯开授的课程,并且遇到了鲁思·本尼迪克特,当时
她是博厄斯的助教。本尼迪克特后来也在学术界获得了声誉,作为米
德的导师,两个女人发展成为一生挚爱的好友。

  当米德打算去南太平洋作实地考察时,博厄斯试图劝阻她,因为
这样一个项目其艰辛与潜在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是对一个女
人。然而本尼迪克特支持她,米德最终赢得了这个项目,于1925年出
发前往大洋洲的萨摩亚群岛。

◇ 《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的研究以《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一书出版,书中打破
常规,将研究聚焦女性,特别是正在向成人过渡的年轻女性。这本畅
销书建立了米德的声望,并成为人类学新生领域的标准读物。

  米德死后,德里克·弗里曼在《玛格里特·米德和萨摩亚:人类
学神话的制造与毁灭》(1983)一书中对《萨摩亚人的成年》和米德
进行了批判。弗里曼在大众读物和谈话节目中大放厥词,指责米德上
当受骗了,米德所采访的那些人并没有给米德提供正确的信息,因而
她有关萨摩亚社会的描述与结论也是不准确的。

  尽管这样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大多数人类学家在承认其不足之处
的同时,还是把《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视作经典,那些不足之处主
要是由于米德的年轻与经验不足所引起的。一些学者还指出,这本书
是时代的产物,在人类学发展历史的背景下,尤其在博厄斯学派的背
景下来考察此书,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 婚姻与事业

  1923年,米德与后来成为考古学家的牧师路德·克莱斯曼结婚。
米德蔑视习俗,保留了自己的娘家姓。这场婚姻似乎更多地基于共同
的人道主义理想,而不是爱情或者性吸引。

  在萨摩亚以后的一次前往欧洲的航海旅行中,米德遇到了新西兰
心理学家里奥·福臣,并与之堕入爱河,她与克莱斯曼离婚后,于
1928年嫁给了福臣。第二场婚姻像一场狂风暴雨,最终在米德遇到人
类学家格雷高里·贝特森后还是破裂了。米德第二次离婚后于1935年
嫁给了贝特森。尽管与贝特森的结合是三场婚姻中最幸福的一个,但
还是在1950年以离婚告终。

  米德的事业非常活跃。她对新几内亚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还研
究了巴厘岛的社会形态。她强调在观察其他文化时因具备的客观性,
以避免将自己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所研究的人类对象身上。她
挑战读者去思考不同的文化模式,去认识不同的模型也许跟我们所更
熟悉的模型一样行之有效。

  施蒂芬欧·墨利(对同性恋有特别研究的加拿大人类学家)称赞
米德是“组群人种学和摄影术应用的先驱”。米德与贝特森合著的
《巴厘人物:一个相片分析》(1942)一书就反映出这些特征。

  米德1926年加入设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作助理馆长,并
在该博物馆工作一生,她被提升为副馆长,人种学馆长,在她退休时,
还被命名为荣誉馆长。多年以来,她还在美国以及英国和澳大利亚许
多大学进行客座演讲。

  米德创作的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四十余本,包括学术性的和普及
性的,传记和自传,以及儿童读物。作为《红书》杂志的供稿编辑,
她撰写了大量散文,内容涉及养育子女、环境问题、圣诞怀旧,甚至
UFO。

  尽管她与女权运动的领袖们存在分歧,但她也同样为妇女权益而
大声疾呼。

  米德直到生命的晚期依然很活跃。1978年夏天,她组织了一次学
术会议。大会上,她本人,她的前夫贝特森,以及他们也是人类学家
的女儿玛丽·凯瑟林·贝特森都作了报告。几个月后,米德便死于癌
症(11月15日)。她被追授为总统自由奖章获得者。

◇ 米德的双性恋和“私秘的隔绝”

  以上就是玛格利特米德的公众形象。而只有那些最亲近的人所了
解的情况是:这位声名显赫、备受尊敬的女性,这位对人类行为,包
括性行为方面的问题著述丰富的女性,她本人则是一名双性恋者。

  米德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与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关系。在有关
本尼迪克特的两本书,《一个工作著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
的著述》(1959)和《鲁思本尼迪克特》(1974)中,以及在在她的
自传《黑莓的冬天》(1972)中,米德将本尼迪克特描绘为一位富于
启发性的导师,一个亲密宝贵的朋友,但是对她们之间的罗曼史只字
未提。另外,本尼迪克特1948年去世后,米德在编辑其著述时也包括
了一些本尼迪克特的诗作,不过没有说明其中一些爱情是为她写的,
或是关于她的。

  米德唯一的孩子玛丽·凯瑟林·贝特森在1984年的回忆录《女儿
所见》中倒是写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

  与本尼迪克特的关系始自米德的研究生岁月,历经了她的三场婚
姻。女儿玛丽称本尼迪克特和格雷高里·贝特森是“(米德)爱得最
完全最持久的两个人,探索了身体与心智的紧密结合的各种可能性”。
她回忆到,她的母亲总是将两张特别的照片展示出来,一张是本尼迪
克特的,放在壁炉架上,一张是格雷高里的,放在办公桌上。

  玛丽进一步写道:“(米德)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她都保持
了与一个男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和一个女人的亲密关系。这种双重模
式一定非常令人令人满意且易于持续,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一种隔绝,
一种私秘的隔绝。”

  虽然米德被视为一个坦率直言的人,但是她对她自己的双性恋身
份保持沉默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作为一个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算在
学术界有一番事业的年轻女性,她进入的是一个男性占主导的世界,
其中对于女性发展的障碍已经够多的了。

  不过即使在获得声誉之后,米德仍然担心流言蜚语对自己事业的
影响。玛丽在回忆录中记述有一次她告诉她的母亲,她中学里的一个
女孩迷上了她。米德作为回应,送给玛丽一本罗莎蒙德莱曼的有关双
性爱的小说《含糊的答案》(1927),但同时警告她不要卷入丑闻,
因为这会对米德的事业有不良影响。

  1975年1月的《红书》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米德题为《双性恋:一
个新思维》的文章。米德使用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语气,不过如果
读者意识到它其实是在写她自己时,她的语句便有多了几分辛辣。

  米德是这样开始她的文章的:“我认为,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来临,
即我们应该将双性恋看作人类行为的正规形态。”她继续下去,并断
言“非常多的人类──大概大部分──在他们爱的潜能上都是双性恋
的。”

  米德用大量的论据维护自己的论点,其中包括亚洲与古希腊的文
化,伊丽莎白时代戏剧中混淆性别的设置,富于创造力的人们的“坦
白的双性恋的”结合,比如布卢姆斯伯里团体以及一战时期巴黎左岸
艺术家团体中的成员们,比如维塔萨克韦尔-维斯特和哈罗尔德尼科
尔森的婚姻。

  米德号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并且其社会身
份值得尊敬的人的权利”并且能够“选择单身,选择同性或是异性的
伴侣,(或者)决定过一种公社生活。”

  然而,米德,美国最知名和最受崇敬的妇女之一,却选择通过一
种“私秘的隔绝”来写作,这无疑揭示出她的恐惧:那个双性恋被视
作正常的时代还没有来临,至少在她自己的文化中如此。
──────────────────────────────
【同人笔林】

◆       走进炎凉世态的同志小说
                ──读《弃儿》

             二 言

  白先勇的《孽子》是“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
街头无所归依孩子们”,那是六七十年代刚进入腾飞时代的台湾。
《弃儿》的男主人公也叫阿青和小玉,不过他们身处九十年代进入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大陆。

  初次看到《弃儿》时,以为是网络同志小说的另一版克隆。同性
恋在中国浮出水面,与互联网的兴起息息相关,而最初有条件接触这
一媒体的多是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后的白领,他们年轻而富有幻想。不
难理解,同志小说是校园文学和通俗爱情故事的结合体,风格虽清新,
内容和形式却流于单薄。作者们囿于有限的生活经历、相对狭窄的社
交圈子和相对优越的社会地位,将矫情纯情烹为文字的主餐,在“出
了卧房,又进卧房”的循环中捕捉心情,制造小资传奇。

  所以说,《弃儿》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同志小说。墓草高中毕业后
即靠打工为生,这使他笔下的人物远离了大学校园和白领公司,直面
满目疮痍的现世,他们对亲情、真情与爱情怀有深切的渴望,但更关
心的是如何为饭碗而奔波挣扎。

  阿青和小玉在出门打工的前夜,两人的嘴唇和身体紧紧地胶贴在
一起,这是茹毛饮血的冷酷现世里同病相怜而生的爱情与真情,但愿
《弃儿》能够在此有所启迪,引领同志小说走入真实的社会。

(《弃儿》载于《桃红满天下》增刊第60-64期)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艾立 海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