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211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5年10月14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克罗地亚同性恋者集体亮相 ② 【说三道四】培养超越自救心态的艾滋关怀 ③ 【综合报导】黎巴嫩出版阿拉伯世界第一份同性恋杂志 ④ 【信息天地】美国同性恋青少年仍然频受骚扰 ⑤ 【同人笔林】雅俗共赏不同凡响的惊人之作 ──读鲁鸣的长篇小说《背道而驰》 ⑥ 【爱知行动】关于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讨论中国艾滋病立法的倡议 ────────────────────────────── 【新闻摘要】 ◇ 一千二百名克罗地亚人士在三家报纸和一家杂志上公布自己的名 字,并同时表明自己是同性恋者、双性恋者或者变性者,该广告的标 语是:“我不想再隐藏了。”该行动旨在推动该国对同性恋的宽容。 很多表明身份的人在过去的五年来都受过仇恨犯罪的伤害。五年 前,该国举行第一次同性恋自豪游行时,因受到恐同分子的袭击而发 生暴力冲突。 该行动受到克罗地亚政府的资助,旨在推动该国对同性恋的宽容。 虽然这些人只刊登了名,而并没有将姓印上,但同性恋团体认为 这仍然向前的是一大步。 ────────────────────────────── 【说三道四】 ◆ 培养超越自救心态的艾滋关怀 二 言 艾滋病与同性恋之间的缠结,一直令很多同志欲想摆脱而又倍觉 无奈。一方面,艾滋病最早确实在欧美同性恋者中爆发而引起社会注 意,而目前我国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感染率仍然是普通人群的二十倍, 因此不管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艾滋病是同性恋人群不容回 避的课题。但即使如此,感染者在同性恋人群中仍然占极少数,因此 很多同志看到圈内搞艾滋防控教育,多少觉得自己受了“陪绑”。 同性恋与艾滋病的最初挂钩到后来脱钩,很多国家都走过或正在 走这条路。不过即使在脱钩已经基本完成的今日美国,翻开华盛顿地 区的同性恋报纸《华盛顿先驱报》,在大约十五页的新闻和摘要中, 仍然有三页的版面专门刊登关于艾滋病和性传染疾病方面的报导,内 容包括科研进展和国际信息,比如妇女与艾滋病,政府部门的人事变 动对艾滋病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艾滋病对非洲的威胁,唯禁欲 教育对于疾病防控的阻碍,等等。这些内容不一定和同性恋人群息息 相关,但一直是同性恋媒体所关注的话题。 这里所给的启示是:随著艾滋病与同性恋的逐渐脱钩,出于同志 情怀的艾滋关怀将升华至一种更为广泛的人道关怀。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初期和中期,当艾滋病刚刚在欧美同性恋人群中爆发时,政府和主 流社会一度希望艾滋病能够让同性恋者“自生自灭”,而背负著“艾 滋病=同性恋”的妖魔化标签的同性恋人群则做出了很多自发自救的 努力,比如设立社区服务队,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的照顾;在 政府拒绝增加科研基金时,最初投入到艾滋病研究的大多数学者就是 身为同性恋的医疗和科研工作者;也有一些同性恋团体积极与政府、 社会团体和媒体沟通。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女同性恋者是最少受艾滋 病侵蚀的群体(其受害程度甚至低于异性恋者),而且女同志和男同 志在性吸引方面互不相干,但很多女同志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毅然 加入防艾队伍。这些努力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虽然民众 心理和媒体已经不再将同性恋和艾滋病挂钩,但同性恋者在艾滋病防 控方面的先行,以及男同性恋者感染率的相对较高,使同性恋者一直 是美国防艾大军中的主力之一,除了基层的志愿者队伍之外,同性恋 医务和科研人员在有关的卫生和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大大高于同性恋者 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同性恋团体对艾滋病的关注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 少数或弱势群体的团体。最初,同性恋者也许主要出于同志情怀而投 身于防艾事业,但今日他们在这方面的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自救和自我 关怀,而提升为一种对整个社会的人道关怀。 在艾滋病向我国各个人群蔓延开来的今日,对身为同志的志愿者 而言,疾病预防是个健康问题,不是个道德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把握 住的心理底线,因此我们不仅不应抱著羞惭感展开工作,而且应该心 平气和加理直气壮地对待自己的付出,并怀有强烈的自豪,因为我们 不仅仅服务于同志人群,而且服务于整个社会,这种所为是功德无量 的奉献,同时将为自己留下自豪的人生印记。从具体的现实角度来看, 这种自豪感也有助于志愿者在面对圈内人的不解和抵触,在面临外界 的干扰和打击时,能够及时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同性恋人群中疾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很多可以扩用至普通 人群,比如安全套教育、同伴教育、外展工作,等等。现在艾滋病已 经成为全社会各个人群都应该面对和正视的问题,而来自同性恋人群 的防艾队伍──不管是不领分文薪金的志愿者,还是科研和教育方面 的职业人员──已经积聚了相当规模的人力资源,积累了一定的工作 经验,并涌现了一些有科研能力或有组织才能的人才。即使在将来, 当我国大众在心理上已经将同性恋和艾滋病脱钩的情况下,同性恋队 伍仍然将是防艾大军的关键力量之一,仍然将一如既往地对艾滋病防 控表示关注,这是任何社会和政府都不应忽视的贡献和可利用的宝贵 资源。 ────────────────────────────── 【综合报导】 ◆ 黎巴嫩出版阿拉伯世界第一份同性恋杂志 黎巴嫩不仅成立了阿拉伯国家的第一个同性恋组织海乐姆,而且 发行了第一份名为《亮相》(Barra)同性恋杂志。 根据该杂志的一位撰稿人说,《亮相》“为充满社会压制和歧视 烙印的地区的男女同性恋者提供一个表达的自由空间”。 季刊《亮相》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二期,由该地区的一些同性恋者 为自由撰稿人。 海乐姆的协调人乔治·阿兹说,该团体试图在先大学里让人们知 道同性恋的存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酒吧对同性恋者表示出友 好态度,比如今年五月在贝鲁特海边的一家旅店里,大约有两百名同 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第一次为‘国际反恐同日’搞了活动。在活动中, 我们放映了一部名为《我存在》的纪录片,讲述了在美国的中东人后 裔的生活,还分发了传单,上面印著:‘你喝咖啡,我喜欢茶,但这 意味著我俩中有一人不正常吗?” 住在开罗的黎巴嫩社会学家达拉尔·阿尔-比兹里认为,同性恋 在该地区比瘾君子更受人敌视,因为“同性恋被认为是曾经用军队和 舰队来侵犯阿拉伯的国家──美国──带来的,所以它被视为美国和 以色列用来摧毁阿拉伯信仰的工具。” 阿尔-比兹里认为,已经有更多的阿拉伯同性恋者表明了自己的 身份,或者“对自己的性倾向感到适应,虽然有些国家的法律会将他 们投入监狱,一些极端分子会对他们施加毒打,因为伊斯兰谴责同性 恋。” 阿尔-比兹里认为,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能够让同性恋者 找到避难所的国家,而海乐姆也是“第一个争取同性恋者权益的阿拉 伯非政府组织”。 海乐姆于去年成立,当时的黎巴嫩法律模糊地将“有违自然的性 行为”判处一年一下的监禁。“黎巴嫩的人口包括穆斯林和基督徒, 这里向来有宗教多元化的传统,接触西方的机会比较多,而其它地方 的同性恋者就形只影单了。”阿尔-比兹里说。 黎巴嫩甚至还有男肚皮舞者,艺名泰迪的是一位23岁的身材苗 条的双性恋舞者,他承认自己过“正常生活”的努力是有代价的。 “人们总以异样的目光看我。”他说。 泰迪坐在贝鲁特一家时髦的咖啡馆里,他束著长发,有著一对描 过的眼睫毛,嘴唇有些厚,指甲经过精心修剪。他说自己的舞蹈很受 欢迎,虽然“有时候夜总会里有人向我吐唾沫或者扔酒杯”。“我一 概不理会这些,因为我不想小事化大。”他说。 奇怪的是,他认为黎巴嫩同性恋者的生活也许比阿拉伯世界的其 它地方更难,因为这里年轻男女可以自由见面或社交,因此父母更容 易注意到那些从来不和异性交往的子女。“在男女相互隔绝的沙特阿 拉伯,事情可能会更容易些。只要男孩和女孩之间是分开的,父母就 认为他们的子女是安全的。”他说。 当有人问他,他设想自己十年后的情景如何时,泰迪说:“我希 望成为保护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同性恋者权益组织的头头,同时是个 人权领域的著名律师。一旦实现这个愿望,我就会和女人结婚,生十 四个孩子。” ────────────────────────────── 【信息天地】 ◆ 美国同性恋青少年仍然频受骚扰 虽然美国社会对同性恋日趋宽容,也有越来越多的同性恋青少年 在家庭和学校里亮明身份,但根据同性恋与异性恋教育网络(GLSEN) 于10月13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仍然有很多同性恋和双性 恋青少年因为性倾向的缘故而在学校里受欺负。 这项全国性的调查以3400名13岁至18岁的青少年为对象, 结果发现同性恋青少年认为学校环境不安全的比例是异性恋学生的三 倍。令人惊奇的是,90%的同性恋学生说在前一年受到过骚扰和攻 击。 另有33%的人表示,那些被认为是同性恋的学生更有可能被骚 扰。 GLSEN创始人和负责人凯文 杰宁斯说:“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 美国学校中对同性恋学生的骚扰和凌辱现象非常严重,而这些受害的 学生更容易旷课,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也同时表明,加入 学校制定了有关性倾向和性别方面的反骚扰政策,同性恋和双性恋学 生更容易感到学校是个安全的环境。” 这项网路调查于2005年1月13日至31日进行,其中包括 一千份来自教师的回答。研究的其它发现包括: -65%的学生反映曾经因为外表、性别、性倾向、性表达、种 族/民族、残疾和宗教原因,而在前一年受到他人的言语侮辱或者身 体侵犯; -85%的中学老师同意,他们有责任保证同性恋学生的在校安 全。 -57%的学生不会将受害经历告诉校方。 “这是第一项针对同性恋和双性恋学生在校受骚扰和侵犯情况所 进行的全国性调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性倾向是仅次于外表的伤害 理由。”完成这项调查的哈里斯互动研究所得青少年与教育研究实践 部的戴娜 马尔科博士说。 ────────────────────────────── 【同人笔林】 ◆ 雅俗共赏不同凡响的惊人之作 ──读鲁鸣的长篇小说《背道而驰》 高 远 纽约作家鲁鸣,继《缺少拥抱的中国人》一书之后,又把《背道 而驰》献给读者。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刻划了由潜意识被诱 惑而上升到刻意追求寻欢作乐的男人性心理,揭露了人性的盲目导致 人的毁灭,不仅雅俗共赏,而且具有颇高的社会学和心理学价值。 这是一本有关艾滋病、性心理和中美文化差异的文学著作,描写 了两个纽约华人男子:画家米山和生物教授李之白。前者先后娶了美 国姑娘安玛和中国姑娘雅文,三人生活在一起,最后还有婚外情;后 者则在著名的纽约洛克非勒医学院做终身教授,有一个令人羡慕、聪 明漂亮能干、同样获得了终身教授的妻子田麦,他患了艾滋病去世, 而田麦身为研究艾滋病病毒的专家被他传染上病毒而蒙在鼓里,直到 她发现丈夫早已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整部小说高潮迭起,扣人心 弦,是近年来少见的佳作。 一、艾滋病 《背道而驰》以心理医生柳牧一的口吻,穿插心理分析,交叉叙 述未感染上艾滋病毒的米山和患上艾滋病致死的李之白截然不同的爱 恋,展示了纷杂世事和人的性心理多重性和同时性,并不是非此便彼, 并不是非黑即白,但由此所产生的命运结局则可能完全是相反的。即 使是个体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之间,也可能是背道而驰和事与愿违的。 小说里所有的故事情节自始至终贯穿这样一个主题话语。 作者对故乡一片深情。在小说描写中,他显然想通过故事来唤醒 中国读者的公共卫生意识。目前中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已近百万,以 每年30%至40%的惊人速度递增。如果中国的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它很可能毁掉中国开放以来的成果。正如小说后记指出,中国占世界 人口五分之一,如果中国艾滋病泛滥起来,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大 灾难,而且将威胁全人类! 鲁鸣的这部小说是汉语里第一部反映艾滋病的文学著作。几年前, 台湾作家朱天文写的小说《荒人手记》里的主角是艾滋病人,但她的 整部小说里未涉及艾滋病本身。鲁鸣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攻读社会医学系社会心理学博士。他的专长为写《背道而驰》提 供了很好的知识背景。我不想在此太强调文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今 天文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已经形成。然而,文学若不反映 时代的重大变迁,不描写人类在这种重大变迁里所发生的林林总总, 那么,文学作为娱乐和提供精神修养的工具终将被淘汰。这是中国大 众现在越来越不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 古今中外名著之所以世代流传,都是因为它们是人类某个时代的缩影, 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共性。鲁鸣的这部小说把现实生活中最恐怖的致命 疾病──艾滋病,用文学虚构的形式反映起来,做了一个有效的尝试。 对于我国目前开展反艾滋病极具现实意义。我甚至觉得,中国政府和 联合国卫生组织应该为此,授予作者一个勋章。 作者对有关艾滋病的故事情节安排,水到渠成非常自然,让读者 看不到经营的痕迹。小说从第二章起,开始把读者引入了艾滋病毒的 视区。画家米山看到画商京典和格雷做爱而受刺激,到成人电影院接 受了妓女的口交。京典知道后,立即警告米山,要他小心感染上艾滋 病毒。京典坦率地告诉米山,他和格雷做爱是戴安全套的。米山问京 典:“这样不是对对方不信任吗?”京典回答:“信任必须以安全为 前提。我和他以前都爱过别人。那些人中万一有人是病毒携带者而他 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艾滋病的潜伏期可长达十至二十年……因为 艾滋病毒携带者早期有可能在体检时不呈阳性。如果你有一天真得和 人发生性关系,不管对方是女是男,一定要戴安全套,这是在性途径 上防止艾滋病的唯一办法。” 鲁鸣通过上述对话,让读者很自然地了解艾滋病的危险所在:潜 伏期可长达十至二十年,艾滋病毒携带者早期有可能在体检时不呈阳 性,这正是我国许多老百姓所不了解或忽略的。如果不专门检查,有 些人自己携带了也不知道,又传染给别人或配偶。河南艾滋病区造成 今天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这样形成的:丈夫因献血被无辜感染上不 知道,又通过做爱传染给妻子,妻子又生下携带病毒的孩子。正经八 儿的反艾滋的宣传,读者可能觉得与他们无关而不听不看。然而,作 者通过小说里一段人物对话促使读者对艾滋病毒感染的警惕,恐怕远 远要比专门的宣传管用。读起来,让我受益非浅。在读到他的小说之 前,我还不知道艾滋病毒潜伏期可长达二十年。 这种受益,在阅读时是一段段精彩的文字。米山到医院里去做艾 滋病血检时,“心里如同吊了一个水桶,有点七上八下。在医院艾滋 病专科等候血检时,他看到不少脸色像纸片一样白的人在长椅上坐著, 有气无力,垂头丧气。有些人显然已知道他们自己患上了艾滋病,精 神萎靡不振,眼神里露出绝望阴郁的眼光。有些人干脆坐在那里昏昏 欲睡,百无聊赖,病病怏怏,像是在等待死亡的到来。有几个人大概 和他一样,尚未知道是否被感染了艾滋病毒而来检查,神情非常焦虑 烦躁,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目光涣散游移不定。” 李之白临死前,柳牧一给他做了最后一次心理治疗。这时的李之 白“一动不动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就像一个垂死断了翅膀的大鸟,已 精疲力竭,满身是伤,羽毛脱落,等待著上帝接他回家。”类似这样 的文字,小说里比比皆是,读了之后令人感叹不己,深思万千,就象 一阵阵闪电暴雨让人惊醒,足以使那些性场上不采取安全措施的试身 者胆颤心惊。 作者对李之白的妻子田麦得知丈夫携带艾滋病毒的描写,非常细 腻,冲突的画面一张张地呈现,组成了完整有效的时空叙述。当田麦 知道丈夫是暗藏的同性恋者并感染了艾滋病毒,惊愕和恐惧同时占据 了她的心。“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哭得非常伤心,手抄在大衣口袋里, 脚踏在不断落地的雪花上,吃力地蹒跚著。雪越下越大。在这漫天大 雪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惶惶惚惚,很阴沉。前面行人留下的脚印, 很快就被雪盖住了,落入后脖颈的雪花,让田麦感到冰凉,一直凉到 心窝。雪花如凌空射来的箭,尽管松软,打在脸上仍有些麻痛,随后 它们和眼泪融化在一起流下来,把视线都遮住了,田麦不停地用手把 它们抹去,却分不清哪是泪水哪是雪花。迷离的夜色和曼哈顿街道两 旁的霓虹灯,在眼前晃动的雪花里,都变得很苍伤。收进眼帘的大街 景致,都染上了悲哀的色彩。” 具有讽刺意义而令人回味无穷的是,田麦本人是美国一流公共卫 生学院的艾滋病毒专家!李之白发现自己携带上了艾滋病毒后,一直 戴安全套和田麦做爱,可是,在他发现自己是病毒携带者之前,他已 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了田麦。田麦哪里会想到从大学起就恋爱、结婚多 年的丈夫竟然是同性恋者!当她知道丈夫携带艾滋病毒后立刻去检查, 果然不出所料:她也携带艾滋病毒!“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和 愤怒,立即感觉自己仿佛被一条盘翔在体内的热带毒蛇狠狠地咬了一 下,给她的感觉是这么直接,从内往外都痛极了。她看看自己的血管, 里面静静地流淌著血液,它们却带有病毒!她觉得血突然变成黑色的 浆糊,飞出她的身体又盘旋在她的周围。” 鲁鸣在这部小说中,把艾滋病描述得从容不迫,通过心理医生柳 牧一来对人物做心理分析,让人不感到生涩,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比如,作者以小说的“我”即心理医生柳牧一的口吻作为小说第八章 的结束:“凭心而论,就算我处在田麦的位置上,也不会想到丈夫是 同性恋者。人们在邂逅相遇和热恋时用爱情塑造的那个恋人,和后来 终生相伴的那个真实的人相差甚远,更何况最后发现生活了好多年的 丈夫是隐藏的同性恋者。爱情本质在于爱的对象本非实物,它只存在 于恋人的想象之中。” 在第九章结束时,作者也以这样的手法强化了防艾的公共卫生重 要性──柳牧一跟李之白谈到了国内艾滋病的潜在危机:“有些携带 者则不会让别人知道,宁可死掉也不会公开求医。以农村青年为主涌 入城市的民工,缺乏性卫生知识,未婚而没有固定性伴侣,他(她) 们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艾滋病毒传播的温床之一。我们华人的公共卫 生意识差。目前色情场所也多。婚外情、一夜情和年轻人对性的开放, 如果不自我保护,都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毒。如果中国人不意识到性 生活是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而不加以保护,神州大地上有一天艾滋 病泛滥成灾,我不会奇怪。” 尽管作者在后记表明“小说没有救世主的力量”,但我坚信,这 部小说有关艾滋病情节惊心动魄的描写,足以使在性生活上放纵的人 读过这部小说后,警惕三分,有所防患。同时,作者运用对话和心理 医生的忠告,把艾滋病毒的基本知识贯穿在小说中。这些都是这部小 说的社会学价值所在。如果出版社和媒体配合得当,这部小说可以成 为中国读者防艾的必读书,引起强烈反响。据说,去年《谁动了我的 奶酪》这本不怎么样的小册子之所以能畅销,完全是因为许多企业买 了这书送给职员。那么,如果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我真得希望鲁鸣 的这部小说被国内企业和政府作为防艾书籍推荐给普通老百姓。 二、男人性心理 《背道而驰》另一成功之处莫过于对男人性心理的描写。在我迄 今读过的小说里,还没有哪位作家把男人性心理描写得这么透彻,淋 漓尽致。这部小说的文学意义,在这点上是空前的。它的参考价值, 已远远超出了文学范围。 小说中的“我”柳牧一作为心理医生,分析了米山和李之白的性 心理以及文化在其心理上的积淀作用,包括各种潜意识、替换性满足、 心理定势、阳具崇拜、窥视癖和暴露癖、双重人格、妄想症和其它心 理。这部小说虽有性描写,但绝不是市场上那些自甘堕落的情色文学。 它所蕴溢的是文化意识、哲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 于鲁鸣采取纪实文学和传统小说相融合的写法,阅读起来很震撼。 米山见到英俊结实的京典一身健美的肌肉到目睹京典和格雷做爱, 对同性恋很好奇。李之白则因当时女友田麦尚在国内而性饥饿,碰到 了喜欢他的男人,从纯粹性游戏里因为欣赏美国男人而成了真正的同 性恋者。作者没在小说里作明确结论:好奇和欣赏会使有些人产生同 性恋。然而,这的确是生活中的事实:好奇和欣赏可产生爱恋。作者 从这一心理的普通常识开始,展开了对男人性心理的描写,直到小说 结束。因此,这部小说很有看头。它在对男人的探索中达到了最本质 的状态:说出男人心里的秘密和无意识。我曾读过云南作家海男写的 《男人传》,虽然她极力想揭示男人的心理尤其是性心理,但没有故 事情节而显得苍白无力。 乍看,作者讲述的是艾滋病和男人的同性恋,其实讲的是男女关 系由此所产生男人的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因此,《背道而驰》 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艾滋病和性爱小说。它揭示了男人身心成长过程 中个性、社会、家庭和时代所给予的契机和互动的后果。 米山是把艺术当作生活本身来看待的画家。他的生活原则是尽可 能什么都经历一下,他是敢做敢为的男人。当他偶然中目睹京典和格 雷做爱,尤其是当他得知纽约的同性恋澡堂,就有了想体验的冲动, 并且在内心询问自己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他去找妓女,接受男同性 恋者杰尔森的口交,到澡堂里观赏美国男人的裸体。当他明白自己不 可能有同性恋,便捷足先登地把心理医生柳牧一也喜欢的美国姑娘安 玛“抢”走了;和安玛结婚后,两人又离婚,把留法中国留学生雅文 娶到美国,三人仍生活在一起,过著一夫两妻的家庭日子,而且安玛 和雅文各给他生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一般读者可能对此感到不可 思议。其实,国内包二奶是众所周知的事,米山的一夫两妻家庭是包 二奶的翻版,只不过是三人都愿意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家庭所以能形 成,实际上美国特定“自由”的极端表现罢了。从法律上讲,米山只 是一夫一妻,他并没有犯重婚罪,他是和安玛离婚后再和雅文结婚的, 三人相亲相爱。关键所在是,米山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他去新墨 西哥采风时又爱上有美国印第安人血统的女画家桑妮,以致导致家庭 破裂,雅文回北京定居,他自己最后也海归中国……通过米山和桑妮 的婚外情,作者把男人多恋却又不愿家庭破裂的心态刻划得入木三分。 正如米山心里想的:“相好可以,但他绝对不想再让一个女子介入自 己的家庭生活,绝不能有第三个妻子。” 李之白则是来美留学的博士,毕业几年后成了纽约一家医学院功 成名就的终身教授。他父亲早逝,而他的矮小身材使他在中国北方天 津的高大父老乡亲面前产生自卑和遗憾,这促使他练健美来弥补,以 拔尖的学习成绩赢得大学同学田麦的芳心。然而,留学生活的寂寞, 学校里男人对他的喜欢,使他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同性恋而不能自拔。 为了掩饰真相,他和后来也来到美国留学的田麦成了家。婚前,他和 美国男人兰德相爱;婚后,他和西班牙男人艾德瓦多相爱。当他因自 己携带艾滋病毒而不愿生孩子被田麦怀疑,不得已向田麦暴露了自己 携带艾滋病毒,打开了多年的秘密──他早已是同性恋者,结婚只是 保护自己的盾牌。在这里作者用田麦和雅文的姐姐雅娟是好友的关系, 把小说的这条主线和米山的故事那条主线串连在一起,成为小说里两 个背道而驰的故事,让人物冲突在同多层心理层面上同时展开。 通过小说的这两条主线,作者把男人的性心理一层层地剥落出来, 是不是同性恋反而不重要了。在这个充满同性恋信息的时代里,男人 之间的喜爱很容易被打上“同性恋”的痕迹,而他们之间纯粹性行为 不一定完全就是名副其实带有感情色彩的爱情,仅仅是玩乐罢了。李 之白的同性恋也好还是米山的异性恋也好,只是性取向的概念,只有 当他们的性取向进入爱的角色时,男人的性心理才超脱性取向而影响 他们的整个生活,才有文学审美的意义。反之,女性之间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意义上,鲁鸣不仅写出了反映当代特定生活的一面即现 实的影子,而且写出了人们对现实的心理感受,揭示了人类在性心理 具有的梦幻性质。正是这种梦幻性质使得人一而再三犯错误,使得性 成了文学永恒主题之一,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使这部小说本 身具有强烈的梦幻色彩。特别是作者在描写米山和两位妻子安玛、雅 文以及李之白和其同志爱人、妻子田麦相处时,把这种性心理梦幻的 色彩推到了极限。我相信,这是一部让读者一旦读了就欲罢不能非要 读完的小说。 三 中美文化差异 《背道而驰》整部小说展现了海外特定的文化语境、异国风俗习 惯和生活压力之下所产生的个人发展障碍、金钱追求、家庭纠纷、艺 术和宗教信仰的冲突。这部小说与目前市场上描写海外华人的文学作 品不同的是,它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中,揭示了大量中美文化的差 异,对读者了解海外华人心态和西方文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是 这部小说的另一社会心理学价值。 从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读者视野带入中美文化差异上。这种视 野不是画面上和建筑空间意义上,而是文化和心理意义上的。小说中 的“我”即后来成为心理医生的柳牧一来纽约留学是因为素不相识的 来华讲学的美国教授卫尔的帮忙而成行的。卫尔教授在北京机场给了 柳牧一一百美元送行。柳牧一纳闷:美国人的这种雷锋精神是不是和 其国民素质以及文化有关?随著小说里许多情节的出现和发展,读者 便意识到美国的雷锋不少,是因为美国文化是基督教文化,美国雷锋 们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一方面,美国人哪怕家里人之间钱财都分得很 清楚很小气,他们不愿意让感情或友谊染上金钱,正因他们不欠人情, 亲人朋友之间原则问题该翻脸就翻脸。我们中国人因为朋友之间请客 吃饭、送重礼或家里人钱财不分,就容易给面子,处世为人就会处处 欠人情,办事就会因情面而打折扣。俗话说,“吃了别人的东西,嘴 软”,便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美国的基督教文化有意识地或无意 地使很多美国人有助人为乐和为社区服务的行为,具有公共意识。 安玛爱上米山后,作了这样一番表述:“在中国那样环境长大的 男人实实在在,不像很多美国小伙子那么自命不凡,太浮躁。很多中 国男人聪明勤奋上进,对天下事很了解,就像中文里说的胸怀世界。 而且,我发现好多中国男人都能做一手好菜,尤其是南方城里来的小 伙子,家务事什么都干。这在美国很难找到。很多美国小伙子总以为 天下都是属于他们的,实际上他们当中很多人很肤浅,别说跨出国门, 连美国其他地方都很少踏足。你问他们一点历史地理知识,一问三不 知。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国外的事。至于做一手好菜,想都别想。同 样受过高等教育,中国男人远比美国男人聪明能干得多了。我特□慕 中国都市女人。她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这个世界上,她们是妇 女中地位最高的。”不管安玛的这番表述是否真得反映了事实,至少 给读者提供了可参考的语境,一箭双雕地暗示了安玛为什么想找大陆 来的男子做丈夫。 美国著名作家亨利 詹姆斯说,一部小说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的 理由就是它确实试图表现生活。鲁鸣把他在其著作《缺少拥抱的中国 人》里在阐述中美文化差异方面的观念,都尽可能地化解在《背道而 驰》这部小说里。小说里有这样一段叙述,米山和京典以及乌克兰移 民以果到长岛裸体海滩去。京典和以果的皮肤呈现古铜色,很健康很 好看,因为他们果夏季里常做阳光浴;而米山的裸体很苍白,显得无 力很难看。涂满了防晒油后,米山觉得自己的皮肤恶心。这使米山意 识到性感的皮肤不是白色而是古铜色即阳光色。他看着身边不顾一切 想把皮肤晒黑的白人,心想华人对肤色的审美观跟美国人很不一样。 华人大都喜欢肤色白。皮肤白的中国女孩也都以自己的肤色而骄傲。 他想,华人中对白人的崇洋媚外的原因之一是否是因为其白皮肤呢? 如果国内的人知道了白人热衷于把皮肤晒黑,会不会改变他们的审美 观?接著,京典谈了他去中国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普遍不注重形像的 塑造,特别是年轻人里身体健美的很少,好像健美的身材只属于那些 职业运动员和模特儿。米山感叹,“中国人观念还需更新。中国人锻 炼多半是为了健康不生病,少有人从形像塑造方面去考虑。年轻人相 对生病少,因此就没有像美国年轻人那么普遍爱好运动注重健美。中 国心理学家们要从自我形像塑造和改变人的心理方面去提倡人们练健 美才行。” 象这样通过人物言行、场景和心理描写来描述中美文化差异的磨 擦融合,在《背道而驰》里数不胜数。作者在美国生活了十六年,他 试图在小说里表现华人移民的生活,而华人移民无疑生活在中美两种 文化的磨擦融合里。遗憾的,在我读过的美国华人作家的小说里,很 少有象《背道而驰》这样始终把中美两种文化的磨擦融合贯穿在故事 里。从中国去美国的华人作家写的小说,要么写中国国内旧事,要么 是仅仅反映的是两国制度和民主自由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很少从传统 习惯和观念上对人物言行的影响来描写文化差异的磨擦融合。倒是美 国出身的华人作家谭恩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作为反映从大陆移 民到美国第一代华人的小说,《背道而驰》一定会给对国内读者和美 国华人带来许多思考。一部小说,撇开娱乐不说,判断其是否有价值, 最重要的标准莫过于看其能否给读者带来思考。在全球化尤其是所谓 美国化的今天,这部小说的出版极具现实意义。 总之,《背道而驰》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独特的纪实文学 和小说相融合的手法,具有震撼人心的威力,又有诗意般的叙述。这 与作者是一位诗人有关。在叙事方式上,作者采取后现代主义的手法, 不象一般的小说要么倒叙要么顺叙,而是完全打乱。一会儿以第一人 称直接介入,一会儿以故事人物自己的回忆和心理医生的叙述交错, 甚至把人物内心剖析只当作揣测,让读者参与,使读者必须思考和体 验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事变的出奇不料,让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创 造出有别于作者提供的文本的另一种文本,因而使阅读这部小说成了 充满好奇和乐趣的创造过程。同时,无论是艾滋病毒、男人性心理还 是中美文化差异,这部小说所提供的信息量之大,都是当代单部头的 小说里罕见的。相信读者读了它之后,会同意我的这个结论:这是一 部雅俗共赏不同凡响的惊人之作,虽然不够老道,却极具价值,远不 是文学意义所能概括的。 (转载自《火凤凰文学》) 鲁鸣,1983年毕业于天津南天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研究生班。1988 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医学系获艺术硕士、 哲学硕士和社会心理学博士资格。出国前当过插队青年、中学语文老 师、大学哲学老师和管理心理学讲师,曾给中国第一家私营大企业北 京四通公司经理们讲课。在纽约精神病研究院做了三年研究。1995年 进入美国金融界。现任花旗集团全球消费信用风险管理副总裁,在曼 哈顿工作。周游世界各地,自1992年来,发表诗、散文和小说三百多 篇,多次在海外获文学奖。著有文集《缺少拥抱的中国人:美国笔记》 和诗集《原始状态》。 ────────────────────────────── 【爱知行动】 ◆ 关于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讨论中国艾滋病立法的倡议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 2005年10月8日发布 据悉,中国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起草《中国艾滋病防治条例》, 以面对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新形势下的各项社会关系,加强艾滋病防治 工作的力度等。为此,部分艾滋病和法律专家,起草了一份“艾滋病 防治条例的专家意见稿”(中英文参见附件,清华大学李盾教授起草)。 专家意见稿的起草者们并且希望把这份专家意见稿交给社会大众、艾 滋病非政府组织和各个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希望大家针对专家稿、 中国艾滋病立法、艾滋病相关法律和人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呼吁社会各界、各个社会组织、受艾滋病影响 的人群,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形式,探讨艾滋病立法问题。我们 建议人们采取下列的行动: 1、认真阅读本专家意见稿,并与他人分享;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组、网站和网络论坛、打印和复印本专家意见稿和北京爱知 行研究所的倡议书,向他人传达相关信息; 2、各个非政府组织或社群组织可以召开社群研讨会议,讨论社群面 临的艾滋病法律和人权问题; 3、人们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把相关意见递交本专家意见稿的起 草者(电子信箱:zhuanjiayijian@yahoogroups.com ),也可以通过相 关组织递交;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的联系信箱:aizhixing@aizhi.org, aizhiaction@hotmail.com;人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直接送给卫生部疾 病控制司和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卫生部相关联系信息如下: 网站:http://www.moh.gov.cn/ 电子信箱:manage@moh.gov.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编: 100044 电话:8610-68792114 4、如果相关组织和人士对艾滋病相关立法问题以及组织相关的讨论、 开展研究有兴趣,可以与北京爱知行研究所艾滋病法律咨询热线联系; 艾滋病法律热线:010-88142132,传真:88142133; 5、如果人们希望交流更多关于艾滋病的法律和人权问题,可以与北 京爱知行研究所艾滋病法律咨询热线联系;艾滋病法律热线: 010-88142132,传真:88142133。 谢谢大家!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