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215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6年1月1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台湾同性恋团体希望成立独立国 调查表明韩国同性恋者面临歧视 ② 【说三道四】再谈宗教是与非 ③ 【经贸商务】福特车同志广告的波折因析 ④ 【艺坛纵横】李安谈《断背山》、亚洲传统和同性恋 《断背山》原作者访谈 ────────────────────────────── 【新闻摘要】 ◇ 德新社12月30日报导,台湾同性恋团体不满政府对他们的诉 求熟视无睹,扬言将建立彩虹共和国,新政府的标志上将有彩虹旗。 “我们将于明年开始准备,为彩虹共和国政府租办公室。共和国 将有国会、外交部,以及同性婚姻登记处,将为台湾同性恋者发身份 证,并致力推进台湾同性恋权益。”台湾同性恋人权协会的负责人成 明州(音译)说。 成明州批评政府没有实现2001年做出的将使同性婚姻合法化 的承诺。“我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我们拒绝接受台湾政府的管辖, 将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政府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他说。 ◇ 韩国女同性恋权益研究所根据对三个城市的507名自我认同为 女同性恋的女性的调查表明,84%的人表示,她们在家不受欢迎, 在学校和公司也受歧视。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缺乏情感支持系 统。这些女性的年龄都在二十至三十多岁之间,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 他们在青少年时就发现自己是同性恋。 另一项对男同性恋者的调查表明,他们也面临着相似的歧视。 ◇ 华沙市长莱克·卡津斯基今年六月未批准该市的同性恋自豪游行, 波兰平等基金会和今年华沙自豪游行的其他四位组织者为此向欧洲人 权法庭提出起诉。 卡津斯基已于今年十月竞选波兰总统成功,将于12月底上任。 ◇ 12月中旬,希腊司法部长表示,该国将考虑给予未婚的异性伴侣 一些配偶权益,但没有考虑给予同性伴侣同样的权益。 ◇ 2月19日,美国同性恋政治组织“人权运动”总执行人乔·索 尔蒙尼斯宣布,将授予华人导演李安“人权运动”平等奖,以表彰李 安在电影创作中展现的包容、平等精神和反歧视态度。 “李安的想象力改变着人们的心灵。”索尔蒙尼斯说,“他的电 影生涯中充满了大胆的选择,《断背山》也不例外。通过他导演的动 人电影,李安证明了以下格言:‘爱就是爱就是爱’。” HRC给李安的颁奖仪式,将于2006年2月11日在纽约举行。 ◇ 由于瑞典路德教会表示将为同性伴侣主持婚礼仪式,俄国东正 教会为表抗议,将暂时冻结和该教会的联系。 ────────────────────────────── 【说三道四】 ◆ 再谈宗教是与非 二 言 在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卡捷琳娜因曾屡次受到未婚夫米 沙的羞辱而积怨已深,终于在法庭上对米沙做出了致命的报复。事后 卡捷琳娜追悔莫及,她对踏上流放旅程的米沙说:“不管你是否宽恕 我,你将永远是我心中的痛,我也将是你心中永远的痛──事该如此 ……” 我是怀着平静和略带调侃的心态读完《卡拉玛佐夫兄弟》,但卡 捷琳娜在小说结尾处的这句忏悔之语令我砰然心动,一种醍醐灌顶之 感猛然而至,让我突然意会到宗教的作用:这是一种无形的道义威慑, 原罪的愧疚使人的心灵谦卑,从而行为有所节制,并萌生感恩的愿望, 由此而编织的社会道德调节着法律所不能涉足的诸多社会关系,比如 夫妻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作为无神论者的我,开始以比较宽怀的 心态看待宗教,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些同性恋基督徒深知教会对自己性 倾向的反对态度,但由于他们生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教会将维系, 所以不会仅因为性倾向受到压制而选择脱离教会。 事虽如此,我个人对于基督教仍然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圣经所 倡导的仁义、爱与善的教导固然弥足珍贵,但《圣经》开篇的《创世 纪》所讲述的亚当夏娃故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再者,作为犹太人 早期的历史记载,《圣经》毕竟与中国历史相去甚远,让中国人通过 皈依基督教来获得爱与仁义的启迪,犹如从上海绕道哈尔滨,然后再 到达北京,不啻事倍功半,而有关爱的说教在中国传统中──比如西 湖民间传说,等等──也层出不穷,但善良和坚忍的白蛇并不象上帝 和耶稣那样,在信徒心目中是个永生且带有威慑的实体形像,而且他 们貌7b定事该如此。 另一个顾虑是,宗教往往容易被政治利用,从而成为压制的工具, 比如美国共和党目前推动的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时,频频引用 《圣经》,使其成为渲染仇恨的依据。虽然在现阶段民主制度保障的 辩论秩序下,双方尚可以摆明一切是非,但信徒的众多以及政教分离 意识的薄弱,使信徒们在挥舞压制大棒的同时,自以为是地认定上帝 站在自己这一边,而人数的众多也使他们的行事无异于“多数人对少 数人的暴政”,美国十几个州通过的禁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就是 一例。 (感谢Jared激发的灵感) ────────────────────────────── 【经贸商务】 ◆ 福特车同志广告的波折析因 “靓车需要你的即时关注。”这是美洲豹车最近在同性恋杂志 《声音》网站里推出的广告,目的在于吸引一片富有的同性恋购车者 的注意,因为最近已经有调查表明,同性恋消费群体的年市场购买实 力为六千一百亿美元。 美洲豹车所属的福特汽车公司是几十个已经向同性恋者推销产品 和服务的主流公司之一,这些公司包括库尔啤酒和沃尔玛,等等。去 年,这些公司在同性恋媒体上的广告增加了28%,《财富》500 强公司中,已经有超过150家公司在同性恋媒体上登了广告,这也 创下了历史最高。 据估计,美国大概有一千五百万同性恋者,跟主流人群相比,他 们不仅有着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有着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来从事旅 游和娱乐活动,因为绝大多数同性恋家庭没有孩子。 虽然同性恋人群引起了一些商家的注意,但由于同性恋权益是个 倍受争议的话题,所以向同性恋人群做产品推销也伴有一些代价。福 特公司宣布将在《声音》网站上刊出八项广告时,美国家庭协会表示 了强烈抗议,并威胁说将发动基督教徒展开抵制福特车的运动。“我 们想要说的是,福特汽车公司应该避免在文化战争中选向,而支持那 些推行同性婚姻的团体显然不是中立的表现。”美国家庭协会主席唐 纳德·威尔德蒙说。 面对美国家庭协会的抗议,福特公司曾表示了动摇,并准备撤出 在《声音》杂志上的广告。这个消息一传出,同性恋团体表示强烈关 注。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福特公司表示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又来了个 急转弯。 商业壁柜(The Commercial Closet)是个推行和同性恋有关的广 告和教育的公司,该公司去年六月进行了一个市场调查,结果发现 68%的异性恋消费者认为,假如一个公司向同性恋人群推销产品, 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该公司的品牌印象。“假如你是在经营一个企业, 你当然希望能够面对最多的消费者,假如你说,自己希望某些消费者 购买自己的产品,而不希望另外一些消费者这样做,这是很危险的。 当你向同性恋人群推销时,总是会涉及到政治,这就需要做出明确的 决定。”商业壁柜的工作者布福德说。 不过,福特的态度转变并非因为同性恋团体的抗议,更多是因为 该公司的两大股东施加了压力,而这两大股东一向对同性恋权益表示 支持。其中一个是纽约州退休金制,这是全美国最大的退休金计划, 持有福特公司的九百四十万份股份,价值超过一亿美元。该计划的负 责人阿兰·赫维斯是同性婚姻的积极支持者。听到福特公司将在同性 恋媒体上撤出广告的消息后,他立刻和福特公司的负责人召开会议, 表示关注。 但哈维斯并没有从关注同性恋人群的角度出发来表示关注,他在 对福特总裁的信中写道:“我想知道的是,假如终结对某一人群的广 告对公司来说有利,那么这个结论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成本/收益分 析。”他同时指出,公司不能被视为发布具有倾向性的言论。他还指 出,目前同性恋的年市场消费金额为六千一百亿美元。 福特公司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亏损,因此非常害怕持股者改变意向, 但他们在公开声明中表示,继续在同性恋媒体上登载广告的原因并非 是因为外界压力所致,而是公司自己的决定。 ────────────────────────────── 【艺坛纵横】 ◆ 李安谈《断背山》、亚洲传统和同性恋 《亚洲周刊》:你如何选择自己将要导演的作品,你的影片有一些什 么样的特征? 李安:我其实在内心把自己当作一个剧作家,我喜欢戏剧因素和冲突。 我的影片也总是在于展示人在自由意志、社会压力和义务之间的冲突。 好人总是处于挣扎中,而我喜欢揭开貌似和谐的外表,探索不安的内 层,而这往往可以通过展示人物如何不循规蹈矩来表达。我的电影中 总有那么一股压抑的潜流,假如电影不触及敏感或令人惊怕的主题, 那是不会引起我的兴趣的。 我在台湾的成长经历令我感到自己更贴近这些故事。在我成长过 程中,我对艺术的爱好总是受到压制,因为周围人都期望我会选择一 些“更为有用”的职业,比如医生,等等。 《亚洲周刊》:你的电影具有如此强大感染力的原因之一,是你对细 节和真实性的一丝不苟的关注,请问你如何让自己沉浸于那些完全不 同于自己成长背景的文化呢? 李安: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类型的表达,而我喜欢在不同类型中跳来 跳去,这样我就有机会和不同的社会和电影工作者共事。 就展现不同文化的真实性而言,我因为非常喜欢原作故事,剩下 就是如何让自己生存了。不熟悉的东西往往能够吸引我,因为我想搞 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这些故事所感动。当我着迷时,我往往会忘记自 己已经踏入了一个危险境地。当你缺乏了解时,总是觉得自己很笨, 因此也总会有一个笨拙的学习过程。 和引起观众的反应来相比,展示真实性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 《亚洲周刊》:很多亚洲或亚裔演员似乎只被限定演一种角色,或者 只在一种电影或文化中出现,你是否也曾经感到被别人的期望所限制 呢? 李安:人很容易被分文别类。这方面我比较自由,因为我是自己创作 或者选择题材。自从《喜宴》后,我就与国际发行商建立了联系,这 使我在电影发行方面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我不拍好莱坞大片 (《绿巨人》是个例外),而代价之一就是我们没有太大的预算,费 用方面需要很节俭。在亚洲电影工作者中,我的跨文化作品确实是比 较独特的。 我觉得自己就像滚石一样,不喜欢生苔,总需要永远保持新鲜。 很多导演无法适应这种妥协,比如吴宇森也许想改变一下戏路,但肯 定没有人会出钱,这就使他无法拍出一些人们想要看得电影。 《亚洲周刊》:你期望影评界和观众对《断背山》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这种反应如何会对你产生影响? 李安:到目前为止,反应还是肯定的,而且这确实也是一个具有深沉 感情的电影。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期望什么,一定会有一些否定看法, 比如有人会说“怀俄明州没有同性恋”,那里当然有同性恋者。同时, 影片的主题也有所不同,这是一部有关全人类情感的影片。而最重要 的是,这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希望不要仅仅将它视为一部同性恋影 片。 《亚洲周刊》:《喜宴》是一部关于一位纽约同性恋者和他的台湾父 母间的不同文化和代沟的故事,《断背山》是否也是同样的主题呢? 李安:我认为这两个故事是截然不同的。《喜宴》是个家庭剧,最初 是拍给台湾的主流观众看的,是部有关行为规范和社会评论的喜剧。 《断背山》讲是一桩秘密的同性恋情,归根结底是个爱情故事。 《亚洲周刊》:你的所好似乎在戏剧和讲故事上。除了电影之外,你 还会有其它创作吗? 李安:我拍电影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即我有故事要讲。我心底里 认为自己是个电影工作者,所以会一部接着一部地拍片。对我来说, 这是我与人交流和展示人类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 《亚洲周刊》:牛仔一般不会公开表露自己的情感,亚洲人似乎也被 人认为如此。而同性恋也是个有一定禁忌性的性爱话题,你觉着两者 之间有共同之处吗? 李安:《断背山》里有关压抑情感的主题是具有全球性涵义的,不管 发生在哪个文化。东方文化和牛仔本性在不直接表露感情、安静的个 性、更多地用身体语言来传达心思方面,确实有着一些共通点。而在 强调悲哀、忧郁和用宽阔空间来表达情感的渠道方面,两者还有共性。 区别在于,西方文化比较阳性,而东方文化比较阴性。而在对待 同性恋上,东方文化更为放松。西方文化从宗教出发,认为同性恋是 一种错误,假如一个人是同性恋的话,那他就完蛋了。而东方文化在 这方面的态度比较灵活,同性恋是个社会议题,不是个宗教议题,因 为它并没有冒犯任何神灵。从阳性文化的角度出发,西方文化更能够 容忍女同性恋。男同性恋被视为摧毁文化,因此是不对的。当然,这 一切只是我个人的观察,我相信在怀俄明州的一些敏感地区,仍然有 一些快乐的同性恋者在经营牧场。 ◆ 《断背山》原作者访谈 安妮·普鲁尔克斯(Annie Proulx)原以为没有杂志会理会她 的《断背山》。这部短篇小说描写了两个美国西部牛仔纠缠一生的爱 情故事和他们生活中的悲欢离合。 但是这篇小说在1997年的《纽约客》杂志发表,并随后赢得了欧 亨利奖和美国国家杂志奖。现在电影版的《断背山》正成为奥斯卡奖 的热门,其中的明星包括希思·莱杰(Heath Ledger)和杰克·加 仑霍尔(Jake Gyllenhaal),他们分别饰演两个男主角俄涅斯·德 尔·玛(Ennis Del Mar)和杰克·退斯特(Jack Twist)。 美联社对普鲁尔克斯这位七十岁的普力策文学奖得主进行了电话 采访。采访中,作家拒绝谈论两个牛仔恋人的创作原型,只是提到了 与剧作家Larry McMurty和Diana Ossana合作的一本新书,她还更 多地谈到了恐同问题、她的乡村情结,以及赋予两个主人公生命的写 作过程。 联:您说过,《断背山》的创作起源于对西部牛仔中恐同问题的研究。 安:我写的东西都是以西部乡村为背景。在小说集《Close Range》中, 包括《断背山》在内的一系列故事,都有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描述那 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这就是我的写作主题。 联:您创作这部小说时,想表现什么特别的东西么? 安:没有,当时我就是准备写一个新的故事,完全没有想过它会被搬 上银幕。一开始我都没有考虑发表它,因为其表现的主题不是很符合 文学常规。 联:您说过,这个故事花了两倍于一般小说的写作时间,为什么呢? 安:因为我必须要靠想象力进入两个未开化的、言语粗俗并且一无所 知的男孩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年长的女性,这可要花点功夫。我用 了很长时间来琢磨人物个性和故事结构,力求没有缺憾。 联:在大屏幕上看到这个故事,您的感觉怎么样? 安:非常震撼。我没有参与电影的制作,所以在那十八个月里,我压 根不知道情况如何,不知道结果会是好是糟糕还是吓人,是不着边际 还是触人心弦,或者其它怎么样。9月份看到电影,我无话可说。记 得八年前写这部小说时,因为耗费太多的精力来研究这两个人物,结 果他们嵌入了我的意识里面,真实得就好像那些在我身边走来走去、 呼吸空气的人一样。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从脑子里去掉,以便继续工 作。但是现在,我看了电影,他们又涌入脑海。真是不同寻常啊, “嗡”的一下,他们又和我在一起了。 联:您对希思·莱杰和杰克·加仑霍尔的表演有何评价? 安:非常精彩,他们两个都很出色。杰克·加仑霍尔演的杰克·退斯 特不是我在写小说时构思的那样。我所想的杰克更神经质一点,比较 像邻家男孩。但是加仑霍尔在角色中所表现的敏感与细腻是非常突出 的。他出现的镜头,具有水银一般的质感。希思·莱杰的表演在我看 来则几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他比我钻得更深,我颇费周折才达到对 俄涅斯的理解,他轻而易举就把握到了。莱杰的表演不仅形似,更神 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衣着外貌上,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太棒了! 联:您认为这个故事会有突破性的影响么? 安:我希望它会带来对话与讨论,会警醒人们把目光转向多元性,转 向彼此之间以及更广阔的大千世界。我十分希望人们能在对电影的讨 论中想到宽容这个主题。当然,很多人是带著一种同情心走出电影院 的,我觉得也非常好。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爱既无处不在,又因人而 异,我对此深信不疑。这样的故事,其实十分古老,我们听了无数次, 只不过还没有听这些演员讲述过。 联:您从同志组织得到过响应么? 安:没有。八年前小说刚刚出版时,我确实这样预料过。结果却是悄 无声息。相反,我收到了很多个人发来的信件,有同志的,还有人绝 对是伤心至极。这些年,来信源源不绝,现在更是在继续。有些写得 非常好,比如“这就是我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离开爱达荷、怀 俄明和衣阿华的原因”,最感人的也许是那些父亲们的来信,“现在 我总算理解儿子所遭受过的罪了”。知道你感动了人们,改变了人们, 这是无比美好的感觉。 联:这也是您写作的原因吧。 安:这不是。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响应。我的写作动机源 于长期以来的一个想法:描写在特殊境遇和地点生活的个体,当然, 地点是首要的。这个小说结果会有如此的影响,只是因为它刚好触动 了人们的某些神经。我认为这个国家很需要这样的故事。 联:为什么? 安:因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如今爱已经不多见了。厌倦了分裂、仇 恨、灾害、战争、死亡,人们都渴望知道,有时候爱会以强大而永恒 的方式存在著,并且对谁都有可能。 联:您觉得直人会看这部电影吗? 安:他们正在看呢。为什么不呢?直人也会陷入爱情中,不一定非得 和同性。我的女婿一向以喝啤酒佩手枪的乡下人自居,他非常喜欢这 部电影,以至于看了两次。直人们确实在看,而且没有意见。对此有 想法的人,对他们自身和他们的性取向缺乏安全感,所以宁可自我防 护起来。这些人通常是懵懂的年轻人,就像杰克和俄涅斯一样。 联:杰克和俄涅斯会再回来么? 安:不会,不可能的。他们就一直呆在那儿。我还有别的东西要写。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电子信箱:taohongcsssm@yahoo.com(中英文兼容)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eryan_lin@yahoo.com 编辑: 杨青 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