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37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8年1月4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    【总编】二言  【编辑】杨青 一菁 刘星 苏辰   │
└──────────────────────────────┘
【编者按】以下为一位读者寄来的新年祝词,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互勉
互励,共同进步!

             新年祝词

  这是新的一年。这是20世纪最后一年。

  这是平常的一天,阳光灿烂,寒风凛冽。人们在忙忙碌碌,人们
在恩恩爱爱。东方日落,西方同一个太阳正是朝阳。这是新的一天,
我们依然满怀希望,我们心揣忧伤。我们仍然心怀梦想。

  我们对爱的美丽和爱的艰难全部品尝。过去的日子,我们为爱共
同祈祷,我们为幸福生活一同渴望。压力和无奈的别离让我们痛哭流
涕,也让我们的爱更加真实,坚定和充满希望。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
们内心的爱,没有什么代价不可以付出。我们心揣忧伤,但我们依然
心怀梦想。

  我们依然心怀梦想,幸福终将落在每个追求者的身上。

  这是1999年第一天,让我们为过去的日子感怀,让我们为新
的日子互相祝福。让我们一起互相鼓励,因为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你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你的希望也正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希望,所有爱的梦想都能实现。
  希望,所有相爱的人都能长相斯守。
  希望,不再有歧视,嘲弄和虐待。
  希望,幸福的人更加幸福。
  希望,不幸的人,千万别放弃希望。
                         (赵城)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苏格兰主教督促同性恋牧师离开教会
         艾滋病人死亡率在欧洲下降
②  【说三道四】浅谈同性恋关系的脆弱性
③  【生命伦理】我看帅哥
④  【读者文摘】论《品花宝鉴》
⑤  【综合报导】同性婚姻在欧洲
         选择与代价
            ──印度电影《火艳》引发的思考
⑥  【她山之石】美国精神病学会关于精神病治疗和性倾向的声明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反思恐同主义
⑦  【桃江连程】认识麦当娜
         麦当娜谈同性恋
⑧  【电影评介】被颠覆的审讯
──────────────────────────────
【新闻摘要】

◇         法国议员公开“亮相”

  法国议员、巴黎社会党人贝特朗·德朗诺11月24日在M6电
视网的一个节目中公开身份。

  “我是个同性恋者。”德朗诺说,“我可能会低估今天的讨论会
给我带来的后果,但是,我今年48岁了,我要活出我的信念。我的
事业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公众对我不会跟以前不一样。”

  德朗诺还是法国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的秘书,他还将于2001
年竞选巴黎市市长。

◇        主教督促同性恋牧师离开教会

  苏格兰爱丁堡主教深恶英格兰教会中的恐同症现象,建议同性恋
牧师辞职。

  理查德·郝罗威主教11月19日说:“我建议教会中一些年轻
的同性恋牧师认真考虑离开英格兰教会,因为局势已经变得很糟糕。
我可以让苏格兰圣公会接纳来自英格兰教会的同性恋难民。我几乎每
个星期都要收到来信,每封信中都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郝罗威主教把争取同性恋平等权力的斗争称为是“教会中妇女接
受圣职之后的又一项人权问题。”

◇         菲律宾慰安男索取赔偿

  菲律宾马尼拉一位74岁的同性恋者向日本索赔。他曾在二战中
被日军征为性奴隶。

  沃尔特·丹普斯特说,他和他的5名同性恋朋友被绑架到马尼拉
郊外的驻军地,被迫为日本士兵服务长达数月。

  丹普斯特告诉马尼拉一家报纸说:“我们被鞭打、拳击、脚踢、
凌辱,被烟头烧、被刺刀刺。然后,我们脸朝下被按在桌上,日本兵
成群结队地轮番侮辱我们。”

◇        斯洛文尼亚禁止雇佣歧视

  10月24日,斯洛文尼亚通过立法,禁止在工作场合以性倾向
为理由进行歧视。

  《劳动关系法》第6条规定:“雇主不得因种族、肤色、性别、
年龄、医疗状况、宗教、政治或其它信仰、工会成员、国家或社会出
身、家庭状况、财产状况、性倾向或其它个人因素而把寻求雇佣的人
置于不平等的地位。”

◇      奥斯卡·王尔德塑像在伦敦竖起

  同性恋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塑像于11月30日在伦敦揭幕。
王尔德的特大铜铸头像竖立在9英尺长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基座上
刻着:“与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的对话。我们都生
活在贫困中,但有些人却望着星光。”

  “整个构思是他从石棺中起身,谈笑风生,并抽着烟,而行人则
可以坐在石棺上与他进行对话。”雕塑家马基·韩伯苓说,“只有当
一个人,一个过路者坐下来与他进行交谈时,构思才被完成。”

  参加揭幕仪式的有王尔德的孙子默林·霍兰德、重孙卢西恩·霍
兰德、演员史蒂芬·福莱(在电影《王尔德》中扮演王尔德)、和文
化部秘书、同性恋者克里斯·史密斯。

  “对伦敦人乃至英格兰人来说,它是尊精美的塑像。”福莱说,
“他被雕绘出拿着香烟,这在他的时代是年轻人堕落、现代性的一个
标志,而在今天则象征着政治错误。……”

  史密斯说:“他象天使般写作,向传统偏见进行挑战。在许多方
面,是奥斯卡·王尔德使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普遍理解多样化的社
会。”

  雕塑的二十四万九千美元的耗资是由一些作家、演员、学者、慈
善家和记者募捐而来的。

  王尔德由于同性性行为而被判刑,之后客死在法国。

◇      奥克兰市议会捐资支持同性恋游行

  新西兰奥克兰市议会11月27日同意出资,捐助明年同性恋游
行后的清理工作。此游行去年负债五万多美元。游行的主办者希望市
议会的支持能够帮助吸引更多的资助者。

◇        艾滋病人死亡率在欧洲下降

  新的研究表明,自1995年以来,西欧的艾滋病人死亡率下降
了84%。

  1995年3月到9月,25%的艾滋病人死亡;而在1998
年3月到9月,只有4%的病人死去。此项研究追踪了欧洲大陆50
所医疗机构的4270名艾滋病人。

  专家们把它归因于新合成的抗病毒医药疗法。

  在美国,艾滋病人死亡率从1994年到1997年降低了75
%。

(苏辰 编译)
──────────────────────────────
【说三道四】

◆         浅谈同性恋关系的脆弱性

             ·二 言·

  在很多人眼里,同性恋关系似乎只有“性”的内容。这种看法的
产生,除了对同性恋缺乏了解以外,确实与同性恋关系的脆弱性有关。
然而,当我们责怪同性恋者追求性的满足的同时,应该了解一下同性
恋关系之所以相对脆弱的原因。如果专一的伴侣关系是一种理想的选
择的话,如何增强同性恋关系的稳定性呢?本文就此发表一下自己的
看法。

  在分析之前,我觉得首先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同性恋和异性恋
的根本区别在于性夥伴的性别不同,因此有关同性恋的讨论会不可避
免地多多触及到性的内容,但这并不说明“性”是同性恋者的唯一追
求。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地理解为“正常”的异性恋世界里才有的美好
事物也同样适用于同性恋者。第二,性本身并非一种丑恶或肮脏,性
生活的目的也不完全在于生育。对于性的追求,归根结底是对快乐的
追求,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性”色变。第三,当有些人将同性恋与
异性恋相比时,片面地突出着同性恋的“滥”和异性恋的“贞”,似
乎两者对待情爱的态度有着质的区别,这种看问题的角度无疑太过简
单。事实上,两者对待爱情的态度,都犹如一道连续的频带,一头是
“贞”,另一头是“滥”。同性恋者中也有坚贞的爱情故事,异性恋
者中也有“滥”的成员,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的原因,同性爱情
故事几乎得不到表达和传颂。当我们把异性恋当做一面镜子来照同性
恋时,应该看到这面镜子本身就不是完全地光亮明洁。

1.性别与性欲

  已经有科学证据表明,从平均程度上看,男性的性欲要高于女性。
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主动性较强,女性普遍较重感情,因此女性往往
被看成是两性关系中的凝固剂。另外,已有证据表明,在女同性恋关
系中,感情所占的比重较大。

  因此可见,男男相遇发生性事的可能性就比男女相遇要高。我们
不能一味地举着道德的尺把来责怪同性恋的“随便”,而应该看到
“随便”后面有着一定的生理原因。

2.婚姻的契约作用

  一谈起婚姻,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爱情,似乎爱情是婚姻的唯一基
础与内容。爱情无疑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也带给我们无比的欢乐,大
众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婚姻描写,就是抓住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将婚姻浪漫化,以满足人们的逃避心理。这种做法的一个社会后果就
是,涉世不深的青年男女天真地将生活艺术化、诗意化,即“生活模
范艺术”,片面地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唯一基础,似乎婚姻的存在就表
明了爱情的强大,因此同性关系的相对短暂性和脆弱性就成了否定同
性爱情的理由之一。

  其实不然。婚姻牵涉到一系列爱情之外的内容,如儿女的存在、
离婚的繁琐等,它们对夫妻双方造成了约束,提高了离婚的成本,使
夫妻关系在表面上显得比同性关系持久。

  西方许多妇女在结婚后,纷纷放弃职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婚姻成了她们的一项人生投资。也就是说,相夫教子使她们衣食有靠,
婚姻成为一种经济来源。妇女平均的受教育程度比男子低的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社会习俗默认她们可以通过婚姻,来获得男子需要通过教
育和劳动才能取得的经济保障,而这项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
保护,如离婚时女方可以得到一部份财产以及赡养费等。这种契约制
度的存在,往往使男方对于离婚三思而行,即使感情已经裂痕;而对
于女方来说,离婚带来的经济上的困难也会使她对分手有很大顾虑。
让我们来看一下另一个佐证:美国职业妇女成婚的比例比非职业妇女
要低,除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外,许多职业妇女认为自己无须通过婚
姻来取得任何形式的经济保障。

  同性恋伴侣关系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感情破裂造成的离异无须
经历一系列法律上的繁文褥节才能取得,这样就使分离在客观上显得
相当容易。笔者碰到过的一些经历过离异的朋友说,他们与男友的分
手往往通过电话交谈即可。缺乏婚姻的契约作用是同性恋关系脆弱性
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婚姻的契约作用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男女双方的社会关系对
于巩固伴侣关系所起的作用。比如甲男与乙女相爱,一般都会让双方
父母看看自己的伴侣如何,以及向亲戚朋友们宣告关系的确立,等等。
虽然这些社会关系并非婚姻法的内容(例如甲男无需征得父母的同意
才能与乙女结婚),但它们确实使男女双方的关系得到了某种社会承
认,而这种承认本身就构成了多种无形的支持和约束。比如说,夫妻
双方有了矛盾,可以向对方的父母述说,父母可以做一些劝告,使双
方不至于离异。也有一些男女认为离婚会使自己在亲戚和朋友面前抬
不起头,因此在感情出现危机的开始,就加以防微杜渐,从而减弱了
离异的可能。

  夫妻双方所拥有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关系就是他们的子女。
虽然离异无须取得子女的同意,但双方往往会考虑到子女的利益,对
离异的考虑也更为慎重。也就是说,子女是维系夫妻关系的重要纽带
之一。

  由于社会的偏见,同性关系的公开化往往会招致嘲笑和反对,因
此很多伴侣关系处于“偷偷摸摸”,得不到任何承认。同性伴侣如果
感情上出现摩擦,也找不到人可以谈心,这无疑使离异变得很容易。

  同性恋关系相对脆弱的另一原因就是,性关系所并不涉及怀孕和
生育等枝节,因此性事附带的责任性较小。在一个保守的社会环境里,
一名男子与一名女子发生性关系的一个附带结果是,女子将认为“我
既已成了你的人,死也是你的鬼”,但是同性性事的发生较少会使其
中一方产生类似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并不具有任何类似于婚姻的法
律契约的基础。

3.性别的传统角色

  传统观念认为,男儿当自自强,在经济上不应该依附他人,而女
子相夫教子被看成是天经地义。有趣的是,以儒教为传统的东方和在
以基督教为传统的西方在这一点上倒是殊途同归。

  正如西方职业妇女的结婚率低于非职业妇女(尽管绝大多数人处
于同居关系),离婚率高于非职业妇女,对于同性恋伴侣来说,由于
双方一般都有固定的职业,因此较少存在谁养活谁的问题。双方经济
上自立的一种正面效应是,同性伴侣的经济能力高于异性夫妻(因此
是一个很好的有待开发的经济市场);负面效应则是,如果一方认为
感情已经破裂,而他又无需在经济上依赖另一方,或者无需担心另一
方在经济上不能自立,那么离异的可能性就会比感情破裂的异性夫妻
要大。

4.选择对象的极遇

  异性恋的公开性使男女选择情侣的机会比同性恋者要大。同性恋
者不仅在比例上占少数,而且许多人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在日常生活
中戴着异性恋的假面具。如果你不知一个人的性倾向,那人往往被假
想为异性恋者。同性恋者之间的偶遇,往往被双方看成是千载难逢。
然而,由于挑选的余地太小,找到诚心的伴侣的机会也较小。如果双
方的结合无暇顾及志趣与性情的相投,性的相对比重就会增大。同性
伴侣关系中“将就”的情形较为常见,这预示着他们日后离异的可能
性也较大。

5.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这种偏见使很多人(包
括同性恋者们自己)都认为同性爱情只是“玩玩”而已。很多涉世不
深的同性恋者刚踏入“圈子”时,总是抱着纯真的幻想,但情感受到
挫折后,变得自暴自弃。当他后来遇到其他“新人”时,就会把“随
便玩玩”的不良影响传染给后者,使同性恋关系的短暂性和脆弱性代
代相传。

  如果把伴侣关系比成是一张桌子,那么性和爱就是支撑这张桌子
的两条腿。光有这条腿,并不足以使桌子站稳。社会不仅应该为同性
恋者创造一个良好宽容的气氛,而且应该在法律上为同性伴侣提供各
种类似于异性夫妻所享受的权利与义务,那么同性关系的脆弱性就会
大大降低。

  同性婚姻也许并非能够完全消除“滥”(也并非完全能够消除艾
滋病和性病在同性恋者中的传播),正如医院的存在并不足以消除疾
病的发生,异性婚姻的合法性也不能杜绝和未婚性生活和婚外恋(以
及艾滋病和性病在异性恋者中的传播),但法律的约束确实会起一定
的稳定作用。当有人以异性婚姻的优越性来谴责同性恋关系的脆弱性
时,就如手握刀剑的人向手无寸铁的人发起攻击,然后笑骂后者的失
利,这是很失公平的。

  我们从以上的分析中看出,没有婚姻的契约作用,加上缺乏围绕
着婚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同性伴侣生育的可能性极少),同性恋关
系的脆弱性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更应该为
同性恋者创造条件,使他/她们来自不易的伴侣关系趋于稳定和专一,
而不是制造各种障碍来阻挠他/她们对幸福的追求。
──────────────────────────────
【生命伦理】

◆            我看帅哥

             ·童日·

  九十年代是信息与网络的时代,似乎也是一个帅哥泛滥的时代。
从网上铺天盖地的帅哥站点,到街头触目惊心的时装模特,我们似乎
已经为结实的肌肉和迷人的微笑所淹没。对于完美身体的膜拜,在我
们这个时代似乎已到极致。

  帅哥们实在是生逢时也。

  于是我也便反省一番,有了要结识几帅哥的心愿。“从此就要结
束与‘丑夫’们为伍的历史了!”我不由得有些兴奋。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结识了几位公认的或自封的帅哥。小心谨慎
地交谈之后,却发现除个别之外,多数的帅哥们实在是味同嚼蜡,有
的更实在是令人大倒胃口。原来的那一点点生理兴奋,竟就这样眨眼
之间消失了。

  然而多数的帅哥们却仍然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将为所有人们所崇
拜”的幻景里。

  细看网络上的帅哥站点,不难发现众人的口味竟是如此的大相径
庭。对于年轻年俊的定义先是不同之外,更有那专门喜欢白人的,专
门喜欢黄人的,或者专门喜欢黑人的,更不要说还有专门要找胡子一
大把的,或是丰满硕大的了。一次与朋友逛街,随手指去,却发现各
自心中的帅哥竟能这般的完全不同。美丽与英俊,实在是太过主观的
一个审美体验。对一人是致死的英俊,另一人却可能是完全的漠然。

  “Cute but no attitude”,要漂亮但是不要自已感觉太好。这
几乎是不分人种的人们对于帅哥们的一点基本期望。青春与美丽,这
本是父母带给的一点优势,之所以为众人所倾慕,本也在于它的易逝。
电影明星也好,时装模特也好,走下聚光灯,洗去浓妆之后,原本就
不象众人之前那般的炫目。时光之脚步,更是以同样的步伐残酷地走
向每一个人。帅哥们的美丽,也同样会很快地在残酷的嘀嗒之中毫不
留情地消逝。美丽的外表下如果没有一点深重持久的内涵,多么耀眼
的容颜也只不过如流星般一闪之后,便永无痕迹了。

  写了这一篇,倒不是说帅哥们从此要自惭形秽,没脸见人了。美
丽的容颜从来就是,也永远会是众所追求与倾慕的目标。只不过帅哥
们也似乎有必要意识到实在不是什么人都要因此而神魂颠倒,顶礼膜
拜。炫目的外表之下,要是能再多一点点内涵与理智,那才是真正的
“哎呀,我要爱死你了”般的性感,“没有了你我就活不成”般的倾
国之貌。不然的话,除了身边的“丑夫”们觉得不那么受用之外,帅
哥们也无一幸免地要被看作小家碧玉般的浅薄与无趣,这实在是有一
点自取其辱的味道。
──────────────────────────────
【读者文摘】

◆           论《品花宝鉴》

             ·王德威·

  随着情欲论述的不断开展,这几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颇有
方兴未艾之势。相对于五四以来“感时忧国”的文学主流,这股同志
小说的新潮,还真引人侧目。但只要我们把眼光放大,看看传统说部
的流变,就可发现同性恋非自今始,同志文学也并不完全是新鲜事儿。
从事性别研究的学者在吸收舶来的“酷儿”理论(QUEER)之余,
不妨参考明清述作的实例,应可更增加议论的深度。

  本文所要介绍的《品花宝鉴》,就是一部很具争议性的作品。这
本小说出版于十九世纪中叶(1849),作者是落魄名士陈森
(1805?-1870?)。小说描写彼时官绅名士与梨园童伶的
浪漫关系,而以两对才子佳人──梅子玉和杜琴言、田春航与苏惠芳
──为这样一种关系的表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
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佣者。对鲁迅及同辈学者而言,《品
花宝鉴》写欢场如情场,假男伶为女色,其颓废狎弄处,不言可喻。
而小说一味模仿传统异性恋诗文词章的模式,尤予人东施效颦之感。
五四以来《品花宝鉴》屡受批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风水轮流转。配合世纪末的性别/情欲论述,我们可以重估
《品花宝鉴》的文学史意义。这本小说共六十章,主要人物数十人;
以体制论,是晚清颇具规模的长篇。两对主角中,梅子“玉”与杜琴
“言”谐“寓言”二字,当是出自陈森的理想虚构,而田春航与苏惠
芳则是影射后来做到两湖总督的毕沅,及其终身知己李桂官。这两对
佳偶有情有义,正是陈森所谓的“知情守礼”、“洁身自爱”。杜与
苏虽出身娼优,但一旦爱将起来,可真是三贞九烈。事实上他们与二
位恩客的关系,基本上是柏拉图式的。“好色不淫”是爱到最高点的
表现。小说中,他们历尽艰辛,矢志不移,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却是等到爱人们先娶了老婆之后。

  对如此的情节安排,这一代同志文学的作者或读者大概要皱紧眉
头了。陈森游走于情欲、伦理、法律和文学的规范间,力图写出个面
面面俱到的同志小说。或许正因为他努力过当而又缺乏自觉,《品花
宝鉴》反成了个面面俱“倒”的文学杂耍。但“倒”有“倒”的威力:
坏小说反而更能凸显一个时代文学场域中各种话语的尖锐角力。鲁迅
那辈的读者虽自命开明,但却有太多的厚道包袱。《品花宝鉴》固然
有美学上的缺点,但小说描摹“性”趣与“性”别的越界、舞台与人
生的错乱、法律与情欲的媾合,才是他们挞之伐之的真正原因吧?

  小说基本承袭了中国情色文学中的三个方向。在人物造形上,它
根植于理想化的才子与娼优的爱情故事(如《李娃传》);在修辞及
叙述方面,它延续了自李商隐、杜牧、《西厢记》、《牡丹亭》以至
《红楼梦》的感伤艳情传统;而在情节铺陈上,他不啻是才子佳人小
说的最佳谑仿。在陈森手里,这三个方向表面相互借镜,骨子里却产
生剧烈位移。他笔下才子佳人都是逢场作戏的戏子嫖客,而更可注意
的是,他们一幕幕假凤虚凰的好戏,来自于同性恋攫取和抄袭异性恋
的资源。这使传统情色文学面临重新盘整的必要。

  中国古典文学从来不缺余桃断袖的描写,及至晚明,风气尤盛。
李渔、冯梦龙等名家都有或滥情、或嘲讽的作品。但像陈森那样正经
八百地借用异性恋情色修辞来构制长篇者,未曾得见。小说讲的既是
晚清优伶兼营副业的现象,戏子恩客把台上的戏演到台下,自是顺理
成章的事。梅子玉初见杜琴言时,就直呼他比《牡丹亭》里的杜丽娘
还要美上三分。杜琴言比女人还女人,他的一笑一颦连林黛玉也相形
见绌。就连小说最后梅子玉明媒正娶的夫人见了杜,亦惊为天人。看
来同志当道,女同胞简直没得混了。

  就此女性主义者应该反驳:文学中的女性本来就是男性沙文主义
者的理想产品。尽管杜丽娘或林黛玉美得冒泡,连女读者也为之倾倒,
她们毕竟是男性情色想象的极致。而最不可思议的是,象《品花宝鉴》
这类小说竟然“打着红旗反红旗”。一面把女性美吹捧上天,一面却
又喜孜孜地揭晓谜底──最美丽的女人只宜又男人扮演。在整本写
“兼美”、论“国色”的小说里,女性枉担了虚名,成了无所不在却
又无处可寻的角色。

  同志们又要怎么说呢?《品花宝鉴》虽然标榜同性恋,但这爱也
爱的太窝囊了。基本上全书的戏剧情境已暗示同性爱情似真似幻的前
提。男伶们下了装以真面目周旋客人间,但客人依然以戏里的形像来
投射他们的身份。杜琴言、苏惠芳除了不男不女外,又有不真不假的
问题。陈森(及同道人)企图以“合法”掩饰“非法”,刻意淡化问
题。如果女性要抱怨在书中枉担了虚名,同志们更可说他们才是“名”
不正、“言”不顺,遑论虚名。曾阳晴在他的《色情书》中论及梅杜
大谈精神恋爱,把性及身体的必要性一笔勾消。如此一来,一本赞美
同性恋的书“名”“实”两失,完全自我解构了。

  除此,我们也注意到书中的男伶都是家贫被卖入伶班的。他们未
必是同性恋者,也未必有性倒错倾向,但却被“训练”成千娇百媚的
佳人,并藉以谋生。他们是经济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陈森的叙述又
希望读者见证象梅、杜这些男伶与恩客的感情是自发的,不带功利色
彩。这到底是弄假成真的传奇,还是本性使然的佳话,陈森并未解答。

  最后,小说中爱恋童伶的大男人们又该如此自处呢?我们很难以
今天的情欲实践方式,来判断他们是同志,还是叛徒。有清一代绅商
狎昵年轻男戏子的风潮并不代表彼时男性“性”趣突然有了逆转,而
竟是出自法律规范的误导。由于朝廷严禁命官绅仕族出入妓户青楼,
憋急了的好色之徒只好转向美貌的童伶下手。多数寻芳客本来也未见
得愿意一双脚踏两条船,但习惯成自然,一时上行下效,同性恋突然
大放异彩。情欲想象及实践的诡诀流动,真是莫此为甚。

  我们不难揣摩问题的复杂程度。自诩为异性恋者的狎客就着这个
性/性别游戏,可能赫然发现自己别有所好。潜藏的同性恋者大可藉
着不可嫖妓的名义,一遂自己真正的欲望。但激进同志们更可能抱怨
他们不但没有得到解放,反而多了莫名其妙的竞争;何况当所有的性
活动被归纳为男扮女装的游戏时,一种新的性机制已然阴隐施行它的
约束力。但心里有数的异性恋沙文主义者大概要说,他们才是最大的
输家。《品花宝鉴》讲的仍是男性情欲至上,但这情欲的本质却不能
用简单的男女或男男女女的关系来定义。沙文主义者企图管制欲望,
却暴露了欲望竟然暗藏着么多的变数,随时有被瓦解置换的可能。这
可是男性权威禁止男性嫖妓的律令下,始料未及的后果了。

  如前所述,陈森的才情不足以让他展开更繁复的辩证。但他既已
吹皱一池春水,自然要生出阵阵涟漪。《品花宝鉴》也许不能印证目
前同志论述的许多向往,但我以为这本小说的意义,不在为性别战争
中哪一方助阵或泄气,而在于以足够的篇幅人物,呈现了传统情色文
学中诸多特徵与盲点,供有心读者思辩。也因此,它应该是现代中国
情欲论述一个重要的源头。

  二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如卢隐、丁玲等,都曾以女性间的深情为
题材,写出热情浪漫的篇章,但这些女作家处理的是相濡以沫的姐妹
情谊,还是初萌的女同性恋意识,并不明确。六十年代初期,姜贵的
《重阳》以两位男主角间的嗳昧关系,影射国共纠缠不已的斗争,算
是同志文学一个意外却丰富的插曲。而直到八十年代中期,白先勇的
《孽子》才又以长篇形式,弥补了《品花宝鉴》后留下的空白。随着
李碧华《霸王别姬》、朱天文《荒人手记》的问世,以及黄碧云、郭
强生、林裕翼、林俊颖、洪凌、陈雪、纪大伟等长短篇创作,九十年
代的同志小说似乎越来越热闹。而吴继文《世纪末少年爱读本》的推
出,则在更自觉的层次上,呼应了陈森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同志浪漫传
奇。
──────────────────────────────
【综合报导】

◆           同性婚姻在欧洲

            ·石洋 编译·

  1989年10月1日的早上,伊万·拉森与他的同性伴侣满面
春风地挽臂走出哥本哈根的市政厅。他们刚刚随同另外11对同性伴
侣,在丹麦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第一天,正式登记结婚。

  “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在哥本哈根当牧师的拉森说,
“每人都应该有权与他们相爱的人结婚。”

  九年过去了,同性婚姻在丹麦、瑞典、荷兰、格陵兰岛和冰岛取
得了合法地位,但与同性婚姻有着相似意义的家庭伴侣法已经逐舰在
欧洲各国被提上日程。98年12月9日,法国国会下院正式通过了
《公民团结法案》,该法案可能于三月份送交参议院表决,然后由宪
法委员会──法国最高的法律机关──于明年9月付诸于实施。

  “法国北部信新教,南部信天主教,”欧洲议会议员、巴黎大学
教授奥利佛·杜哈梅尔说,“如果这项法案得到通过的话,它将推动
欧洲其它国家朝同样的方向前进,尤其是南部的邻国。”

  法国社会党政府已经表明,虽然这项法案将给予同性恋伴侣一系
列法律上的权利,但它并不等同于同性婚姻合法化。以总理莱昂纳尔
·贾斯宾为首的政府已经对该法案作了一些修正,允许一对未能结婚
的伴侣联合缴税、拥有财产继承权、共同享用劳保福利等,但同性恋
伴侣不允许领养孩子。

  然而,反对者还是认为该法案走得太远。保守派人士认为该法案
同样适用于未婚的异性恋伴侣,而政府试图通过这种处理来争取支持。
“此法案完全是为了照顾同性恋者,而政府却试图对此加以掩饰,这
是不能令人接受的。”保守派人士克里斯丁·布廷说。

  即使社会党成员似乎对这项法案的支持也不高。每次国会就该法
案辩论时,总有不少社会党成员缺席,使保守派能够一次接一次地将
投票推迟。这一切显示出,在这个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里,同性恋仍
是个棘手的议题。

  尽管反对的声音持续涌出,但这场争论本身已经将同性恋推向了
大众政治舞台,在客观上增进了公众对此的了解。“同性恋成为主流
话题,这令我们感到骄傲。”法国同性恋杂志《顽固》的主编托马斯
·多斯马利说。

  德国新成立的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联合政府也许受到法国的影响,
最近也提议给予同性恋伴侣一系列法律上的权利,但表示不允许他们
领养孩子。“我们不会把它变为同性婚姻。”司法部长赫塔·达乌伯
─格梅林说。

  法国的提案有可能对其南部的邻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产生
影响。意大利同性恋权益支持者正在密切注视着法国的事态发展,希
望它有助于推动本国在该方面的进展。“当涉及到政府措施和立法时,
意大利一贯有着效仿法国的习惯,”巴黎大学社会学教授米歇尔·马
费索里说,“西班牙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我们的影响。”

  虽然同性婚姻在欧洲逐渐得到承认,但美国的公众却表示反对。
最近,美国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两州的公民投票结果否决了同性婚姻的
合法性。自1993年以来,至少共有30个州明文禁止同性婚姻。

◆           选择与代价
              ──印度电影《火艳》引发的思考

            ·苏辰 编译·

  一部以女同性恋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印度电影《火艳》(Fire)
在印度引起了很多争论和骚乱。

  《火艳》刻划了两位中产阶级的女性,拉答和丝塔,在各自的婚
姻中找不到幸福和爱情,被传统的家庭角色所束缚,最终彼此相爱。
荣获了14项国际大奖的《火艳》,在印度电影史上第一次公开描述
了同性恋关系,从而引起了许多右翼保守分子的不满和抵制。

  《火艳》在1997年1月印度国际电影节上举办了首映式,当
时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愤怒。一搓以男子为主的人群砸毁了剧院的玻璃
门,在电影结束后又抢劫了街上的一些商店,有人声称要杀掉电影导
演。此后,《火艳》在好几个国家上映并获奖,影评界人士对它褒贬
不一,有人称它为“敏感尖锐”,也有人说它“象肥皂剧一样枯燥无
味”。一段平静的日子之后,又发生了一些暴力行为。12月2日在
孟买,一些人在通知了媒体后到一家影院砸烂玻璃并烧毁广告。次日,
新德里和其它城市的影院也发生了类似的骚乱。一位保守分子的领袖
说:“它根本不是印度文化。它只能腐蚀思想,是社会艾滋。”

  在印度,男同性恋是非法的,而女同性恋则被认为是“不存在
的”。一位保守人士说:“即使我们假设女同性恋的确存在,又为什
么非要把它拍给人们看呢?这再恶心不过了。”一位妇女说:“这部
电影是对印度人的侮辱。我们宁可去坐牢甚至牺牲生命,也不能让这
种东西公开放映。”其他人点头附和。

  由于这些骚乱,剧院的主人不愿重新放映《火艳》。国家电影审
查委员会也决定重新评审这部电影。

  在印度的电影界,道貌岸然和强烈肉欲都普遍存在,因此,对电
影审查的争论也是司空见惯的。在70年代,唇吻曾引起强烈的争论。

  信息广播部部长普拉默德·马哈彦12月9日说:“电影《火艳》
没有被禁演。尽管它正被重审,剧院仍可以自由放映。”马哈彦又说:
“重审影片并不是屈从压力,而是让政府考虑如何处理可能产生的法
律和秩序问题。”

  《火艳》的导演蒂帕·梅塔(Deepa Mehta)穿梭于印度和加拿大
之间,最高法庭已经指派保镖来保护她。她对政府重新审查《火艳》
的决定表示遗憾。“信息广播部部长重审电影的决定正中了那些人的
下怀。”梅塔说到,“他实际上告诉人们,通过不法手段可以达到目
的。这不是民主。我们生活在一个法西斯的国家。”

  《火艳》对妇女的传统家庭角色的挑战得到了女权运动人士和许
多未婚妇女的支持和欢迎。“令那些人害怕的不是对女同性恋的描写,
而是妇女选择的权力。这对一个由男性统治的社会来说,是极其可怕
的。”面对威胁和支持,梅塔说。“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暴躁的男
人和欢欣的妇女在一起。他/她们都随时准备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而
斗争。这部电影力图探讨受别人压制、受传统束缚的人们的选择、欲
望和心灵。我没想到它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

  “‘这种关系在印度是不存在的’是我经常听到的老调。当我举
出我们的文学、绘画、以及雕塑中描述‘这种关系’的例子时,我又
被指责为捏造。我真被搞糊涂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话,人们就会知道,
惹怒了这些中年男子(年轻的和老年男子都很支持《火艳》)的,不
是对女同性恋关系的描写,而是他们害怕《火艳》会触动丈夫们的现
状,害怕妇女对自身的角色产生疑问。

  “总的来讲,印度妇女很热情地支持《火艳》,因为它揭示了社
会中的虚伪,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秘密。

  “一方面,有人感谢我触发了男女之间的‘对话’,而另一方面,
许多男人指责我破坏了他们幸福、‘安全’、美好的婚姻。”

  《火艳》的主演、扮演拉答的著名演员兼政治家莎芭娜·阿兹米
(Shabana Azmi)承认人们有权对影片表示抗议,但不应采用暴力。
她愤慨地说:“这令我觉得心痛。是谁在大谈而特谈道德?正是那些
烧抢破坏的暴徒。”

  曾荣获已故法国总统密特朗颁发的人权奖的阿兹米,是位积极的
政治活动家,在印度国会和联合国都任有职务。此外,她在20年的
职业生涯中共拍摄了一百多部电影。她很感谢她的家庭和丈夫的支持,
使她能够从“妇女的传统责任中得以解脱”。

  “同性恋的生活在印度很艰难。”阿兹米说,“父母包办的婚姻
比比皆是。有人因为是同性恋而被指责无法胜任其工作。”

  当被问到《火艳》的发行是否会影响到她的政治生活时,阿兹米
答到:“印度总理提名我到国会,一部份是为了认同我做演员的成就。
我对我所做的事感到非常坦然和自豪。如果有人想做文章,他们是很
难得逞的。任何打击都不会改变我对一件正直的作品的观点。”阿兹
米又说:“我觉得我的长处和弱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不怕失败。所
以我才会比别人更爱冒险,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谈论到《火艳》的制作,导演梅塔这样说:“我一直想拍一部关
于当代中产阶级印度人的故事,揭示他们的脆弱和缺点,描述一个令
人无法置信的、非常戏剧性的、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传统势力与独立的
渴望、个人的声音之间的矛盾。有三亿五千印度人属于正在扩大的中
产阶级,他们的生活就象《火艳》中的卡普尔家庭。他们也许没有经
历过剧中角色的忧虑和决择,但他们所具有的困惑是一样的──即性
角色的困惑。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妇女的形像是虔诚、尽职、和忘我
的,而现代的印度电影则把妇女刻划为性的对象。

  “把这些矛盾和困惑通过影片反映出来,是我拍摄《火艳》的主
要原因。尽管《火艳》有其特定的时代和空间背景,但它的感性内涵
是普遍的。传统束缚与个性表达的矛盾存在于各个文化中,《火艳》
把它具体放置于印度社会之中,而对我具有吸引力的,是这个故事发
出了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疆界的共鸣……妇女,尤其是印度妇女,经常
要经历许多隐喻式的考验才能证实自身的人性,就象剧中丝塔所遭受
的火的审判一样。我曾亲眼目睹我的家族中很多妇女以这样或那样的
方式经受这样的考验。我们妇女有选择权吗?如果有的话,我们为之
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
【她山之石】

【编者按: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于98年12月11日通过投票,
一致通过了以下针对“治疗”同性恋的声明。“在同性恋被剔除出
《疾病统计手册》的25周年之际,我们通过了这个反对“治疗”同
性恋的声明,真是再合适也不过了。”精神病学会罗德里哥·穆诺斯
博士(Rodrigo Munoz)说,“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修补疗法可以
有效地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然而,却有证据表明,这种治疗可能会
摧残身心。”】

◆    美国精神病学会关于精神病治疗和性倾向的声明

   (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1998年12月11日通过)

  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审查了有关同性恋不是精神
变态的科学证据后,将同性恋从《疾病统计手册》中剔除。1987
年,经过类似的讨论后,自我失谐性的同性恋也被剔除出《疾病统计
手册》第3版修正版。

  针对目前所能见到的在于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的治疗,即所谓的
“修补治疗”,美国精神病学会目前没有正式的立场声明。美国精神
病学会于1997年通过的《美国精神病学会关于同性恋和双性恋议
题的事实说明》中表明,“没有任何已经出版的科学证据支持‘修补
疗法’在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方面的有效性”(*)。

  “修补疗法”具有巨大的潜在威胁,它会造成包括抑郁、焦虑和
自我摧残行为等在内的危害,因为治疗师和反对同性恋的社会偏见联
和,这可能会助长病人一贯感觉到的自我仇恨情绪。许多接受“修补
疗法”的病人被不准确地告知说,同性恋者是孤独和不快乐的人,永
远不可能受到接受或者得到满足。同性恋者取得快乐和满意的人际关
系的可能性没有被提及,有关处理社会偏见的其它方法也没有得到讨
论。因此,美国精神病学会反对任何有关同性恋的精神治疗,其中包
括那些把同性恋本身看成是一种疾病,或者认为同性恋者应该接受治
疗的“修补”或者“纠正”疗法。美国精神病学会认识到,在施行治
疗的过程中,有可能显露出改变求助者性行为的企图的迹象。

  几个主要的职业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全国社会工作者学会和
美国儿科学会都已经针对“修补疗法”发表了声明,因为这种治疗给
病人造成了伤害。美国精神病学会已经明确表明,反对任何歧视和偏
见,包括以性倾向为由引起的歧视等违法伦理的治疗。

*:详见《桃红满天下》第32期《美国精神病学会关于同性恋的声
明》。

◆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反思恐同主义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于98年12月中旬在纽约曼哈顿举行了一个题
为《恐同主义:“合法”偏见的分析》(Homophobia: analysis of a
'permissible' prejudice)的公开论坛,全面检讨了精神分析界长期
以来对同性恋的歧视。以下是学会于98年12月11日发表的有关恐同主
义情绪的问答。另请参读本刊第36期《美国精神分析学界普遍正视同
性恋》。】

问:为什么美国精神分析学会需要关注恐同主义的“合法”偏见呢?

答:美国联邦调查局于1998年11月22日的年度报告表明,去
年共有1102起迫害同性恋者的暴力犯罪事件发生,这比1996
年的1016起相比,增加了8%。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还说明,19
95年共有1019起类似的事件发生。

  如果象安德鲁·沙利文在《新共和国》中所说的,“对同性恋的
固执成见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通过改变人们
的态度来对此加以处理”,那么精神分析就有责任让人们了解反同性
恋情绪产生的心理基础,并试图解释这种情绪在心理和政治上持续存
在的原因。精神分析同时是一项有效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改变
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

问:为什么精神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到改变这种态度的难度呢?

答:精神分析的方法框架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改变这种态度的困
难性。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态度不仅取决于清醒意识上的因素──即
他们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而且取决于处于他们的清醒意识之外
的想法和情感。比如说,每人都会自动地利用一套机制来抵御那些令
他们烦恼的想法和感情,而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
在动用这些机制。其中有一个机制叫做外倾化(Externalization),
即他把自身的一些难以接受的特徵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我们清楚地看到,种族歧视和恐同主义都有着多方面的复杂的根
源。然而,如果懂得种族主义者和恐同主义者的心理,我们就能够知
道如何克服这种偏见。比如说,种族主义者将自身的一些特徵(如残
暴和非人道的品性)等外倾或者投射到其他种族的人,从而为自己迫
害其他民族提供了借口。这种心理机制在恐同主义者的身上也能看到,
不管他们是否采取暴力行为来表达这种情绪。在很多情形下,异性恋
者的恐同主义情绪部份地来自他们对自身性倾向的不安和焦虑(这种
情绪在年轻人中更常见,也更危险),这些人担心自己有着同性恋欲
望。

问:外倾化是如何运作的?它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为了使自己避免产生同性恋欲望和冲动,一个人就会对同性恋采
取仇恨。从本质上看,他是在说:“同性恋欲望是病态,是恶魔;我
没有这种欲望。那些有同性恋欲望的人是病人和恶魔。我要向你证明,
我没有这种欲望,而最佳的证明方法就是显示出我对他们怀有强烈的
恶意,以至于我想伤害甚至杀死他们。我要向你表明,我是多么地具
有男子气概。”这种恐同主义活动在各种程度上,对同性恋者和双性
恋者都产生了巨大的伤害。然而,这种情绪对于恐同主义者本人也产
生了伤害,因为他的行为只是其本人自我仇恨情绪的外倾化表现而已:
他对外部的某种仇恨来源于自身,来自他本性中与同性恋有所关联的
特徵。

  比如说,《纽约时报》于11月22日报导,杀害马修·谢泼德
的凶手承认,他当时假称自己是同性恋,将马修引诱出来。当马修将
手放在他的腿上时,他开始猛烈地攻击马修,并说:“猜到没有,我
们不是同性恋!”如果这个行为系列的描述确属准确,我们可以说,
这位攻击者正是出于对自身的某种恐惧而做出的暴力反应。即使这个
动作系列的描绘不准确,在许多其它场合里,同性恋者的示爱也会被
看成是挑起暴力攻击的理由(比如在前一段时间,有关有关Jenny
Jones电视节目引起的杀害同性恋者的事件就是这么发生的)。事实上,
出于情爱而导致的犯罪到处存在,比如说甲男向乙男的女友示爱可能
会招致甲男的暴力攻击。

问:为什么恐同主义是这么一种难以改变的偏见呢?

答:因为恐同主义牵涉到性身份和性倾向,而这两点都与身体有关,
所以它比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现象更为根深蒂固。孩子成长时,
他/她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先于他/她对别人的了解。恐同主义在性和
身体方面的根本性确实对于偏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类似的例子就
是前一段时间,基因研究表明立国之父之一的托马斯·杰弗逊曾有过
一名黑人情妇,南方过去曾对黑人与白人妇女性交产生过激烈的暴力
反应,19世的反犹太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强调犹太人的身体和性
对于基督徒的沾污。在这些偏见中,就暗示着某种针对身体的恐惧。
在恐同主义中,身体/性对于偏见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就象弗洛
依德所言,自我首先是一种“体格自我”(Body ego)。

问:精神分析如何促进我们对于改变偏见的政治阻力的理解呢?

答:很清楚,精神分析所能采取的最显著的做法就是强调以下这一点,
那就是就性倾向和生活的任何其它方面而言,没有任何假想说明治疗
师或分析家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事实上,不应该存在任何
治疗,如果这种治疗的前提是把同性恋单列为心理变态,或者认为病
人应该改变他的同性恋性倾向。

问:恐同主义如何在精神分析和治疗的情形中被体现出来?

答:安德鲁·沙利文已经清楚地指出,治疗的中心问题在于治疗师没
有考虑到社会和家庭对同性恋孩子的敌视所造成的后果。这种敌意破
坏了同性恋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影响了他们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正常运
行。

  在孩童时代,每个孩子都承受着这种压力,即他/她们必须和其
他孩子一样。同性恋孩子(或者那些将成为同性恋者的孩子)感觉到
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不同给他们打上了伤害的烙印(旁人的粗话
就是造成创伤的典型来源),而且他们喜欢的同性往往也对他们加以
侮辱。同性恋孩子在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但在两性分化的社会
环境下,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惶惑不安:我究竟是个男孩还是个女
孩?有的人会采取女性化的姿态,有的则故意显露出过份的男子气来
进行掩盖。“他渴望男孩与男人,却把所爱慕的人与痛苦与拒绝相关
联。”这种模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被重复。性一旦受到禁止,就
会与友谊和相伴分开。

(石洋 编译)
──────────────────────────────
【桃江连程】

◆            认识麦当娜

             ·二 言·

  麦当娜并不是一名出色的歌手,演技也相当平庸,但她却是一个
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麦当娜成功地借助音乐作
为自我表达的工具,通过引起争议来保持知名度,维持唱片的销售量。
除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之外,麦当娜的激进言论和毫无顾忌的泼辣作风
不断冲击着一系列传统观念,在客观上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麦当
娜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越出艺人的身份:她或者令你着迷,或者会象刺
一样扎着你,逼迫你面对她,逼迫你思考,逼迫你做出反应,因为你
对她的漠然就标志着对她的承认与屈服,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当红歌手
如赛琳·迪翁(Celine Dion)、Mariah Carey等所无法企及的。

  麦当娜在八十年代初的成名的迪斯科歌曲如《每个人》
(Everybody)和《假日》(Holiday)等,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追星
族开始形成。当媒体披露她曾拍摄过色情录像谋生时,麦当娜没有象
其他名人那样表示懊悔,而是出乎意料地声称,她并不为此感到任何
羞耻。这份大胆和主见在当时里根执政的保守年代,由于一声惊雷,
震撼了社会,也使她声名大震。之后,她利用商业成功来筑起个人思
想的论坛,十几年来一直是美国自由派思潮当之无愧的著名代言人,
其所做所为影响了西方社会整整的一代人,至今仍风头雄健。全球娱
乐界人士中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的人物,屈指可数。

  麦当娜的许多歌曲并非表达单纯的儿女私情,例如《物质女郎》
(Material girl)坦言对物欲的追求是人性的根本;《爸爸不要再说
了》(Papa don't preach)中,她唱到了少女怀孕的现象;《我要
说》(Live to tell)即表达出对爱情的悲观,又可以被理解为对宗
教的失望;《象一个祈祷者》(Like a prayer)则大胆地将基督教色
情化,巧妙地把性爱高潮与宗教感受融合得真假难分,并在MTV中
塑造了一个黑人耶稣的形像,令梵帝冈雷霆大怒。

  在美国演艺界名人普遍讳言自己的同性恋性倾向的年代,麦当娜
毫无羞涩地坦言自己的同性情感和同性恋经历。她承认自己对老牌女
同性恋影星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情有独钟,并在MTV
《表达你自己》(Express yourself)和《时髦》(Vogue)中,刻意
模仿玛琳的男装打扮(《时髦》一曲就是为纪念三十年代美国纽约的
黑人同性恋酒巴而作)。她在迈阿密海滩大胆地向影星莎朗·史东
(Sharon Stone)示爱,而莎朗则风趣地答道:“等下辈子再说吧。”

  麦当娜非常支持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有趣的是,很多同性恋者
把自己想象为女性时,而麦当娜却说:“娘娘腔的男子最令我着迷,
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本性。”1989年,她在《金发野心》(The
Blonde Ambition)的巡回演唱会中,雇佣了几乎清一色的男同性恋者
为她伴舞。有趣的是,她还教育同性恋舞者不要歧视他们中唯一的一
位异性恋伴舞者,这段故事在影片《与麦当娜同床共眠》(Madonna:
Truth and Dare)中得到了真实的纪录。1991年,她出版了画册
《性》(Sex),里面收录的男模特包括同性恋色情明星Joey Stefano。
除与同性恋者过从甚密外,麦当娜还多次出席和举办为艾滋病治疗筹
资的集会,并在演唱会等各种公共场合呼吁公众关心艾滋病患者。麦
当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年轻人对同性恋和艾滋病患者的宽容起
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她也因此获得美国多个同性恋组织的表彰。

  麦当娜是很多同性恋者的心头偶像。除了音乐受到欢迎之外,她
毫不掩饰自我,直抒其言,奋不顾身地追求自己的所爱,这份洒脱正
反映出广大同性恋者的愿望。

◆           麦当娜谈同性恋

以下是美国同性恋杂志《声音》于1991年采访麦当娜时的谈话纪
录。

记者:请您谈一下与同性恋者共事的经历,好吗?

麦当娜:除了我父亲之外,这辈子对我最具有影响力、最重要的男人
是我的芭蕾舞老师克里斯托福·福林(Christopher Flynn),而他是
名同性恋者。我那时才12岁或13岁,并不知道“同性恋”指的是
什么,我只感觉到,我的芭蕾舞老师和其他人不大一样。他那么地充
满活力,有一股很强的表演欲。他会使你为自己感到自豪,就象有一
回他走过来,捧着我的脸说:“你很美!”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
的美,因为我被那位笃信天主教的父亲压抑得太久了。

  我16岁时,他第一次带我去同性恋舞厅跳舞。那时我还从来没
有去过夜总会,只是参加过高中的舞会,但总是没有请我跳舞,因为
他们都认为我有点不正常,所以我经常一个人出去,独自跳舞……我
开始与一些男舞者有了很密切的交往,几乎我所认识的所有男舞者都
是同性恋。我经历了一番番的感情打击,因为我不断地爱上这些同性
恋者。我为自己不是男儿身而感到悲哀。

记者:我相信很多同性恋者都把你当作偶像,你能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麦当娜:我是个能见度很高的人,他们也清楚我全心支持他们的生活
方式和人生选择。像我这样的人说这些话,会对他们有些帮助,而且
他们也对此表示感激。但还有一点我不敢肯定──我触及的很多事情
涉及到性,而且我总是向有关性行为的陈规戒律冲击,希望同性恋者
也会对这一点加以欣赏。

记者:有一些女歌星在同性恋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如朱迪·戈
兰(Judy Garland)、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eisand)、戴安娜·
罗斯(Diana Ross)等,现在你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类女性为何如
此令同性恋者着迷呢?

麦当娜:很多人认为玛丽莲·梦露和朱迪·戈兰是受到迫害的悲剧人
物,很容易受到伤害。我认为很多同性恋者因为自身在社会上的困境,
加上不能拥有充份的人生,因此与这些人物抱有同感。

记者:名人的同性恋倾向被暴露后,他/她们究竟会失去什么呢?

麦当娜:我说不准。我想如果他们是某个电影公司或者唱片公司的头
的话,他们可能害怕一旦性倾向受到暴露,人们就会抵制他们的商品,
或者想办法将他们解雇。我说不准,也许好莱坞的那些同性恋商业巨
头个个应该亮相,也许他们已经认识到,亮相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当然,在好莱坞谁都知道那些人是同性恋,那些人不是,这种发展经
历了很大的时间,但艾滋病的袭击起了很大的打击作用。艾滋病使某
些人对同性恋指指点点,并说:“你看,你们是一群可怕而肮脏的东
西。”也许这种打击把人人又推回了封闭。

记者:为什么流行音乐界仍然这么惧怕同性恋呢?

麦当娜:当我把他们好好治理治理后,他们就不会那么惧怕同性恋了。

记者:你本人是否像你的艺术形像所描绘的那样,在性的方面很希奇
古怪?

麦当娜:你所说的希奇古怪究竟指什么?看到两人男人接吻,我会产
生兴奋,这算希奇古怪吗?如果一个男人或女人看着另一个女人跟我
做爱,这种想象也令我兴奋,这算希奇古怪吗?仅仅因为我在艺术上
呈现出某种形像,并不说明我平时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这一切只是
我所选择的艺术表达而已。

记者:影片《与麦当娜同床共眠》纪录了你和好莱坞女同性恋喜剧演
员桑德拉·本哈(Sandra Bernhard)私交甚密,请问她的床头功夫如
何?

麦当娜:她的功夫好极了……事实上,她和我只是好朋友而已。在与
她的友谊中,我是否同性恋并不重要,我是否与她睡过觉也不重要。
如果有人喜欢想像我跟她睡觉,他们去这样想好了。如果有人觉得如
果我没有跟她睡觉,他们会觉得好受点,他们也完全可以这样想。

  老实说,我倒是希望人人认为我跟桑德拉睡过,这样他们就会知
道,他们所喜欢的一个女歌星原来也喜欢女人。我觉得这点很值得推
崇。

记者:你说过你把色情与暴力以及对妇女的污辱截然分开。

麦当娜:我不仅反对污辱妇女,而且我反对污辱任何人。我在电视上
看到,男人对女人总是很残酷,我从小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但我认
为这种行为不公平。我不认为我的MTV会对谁不公平,因为我想反
映的性爱都是互愿性的,并不存在谁利用谁的问题。

  也许这番话我说得并不准确。我想有人会说:“你所做的一切是
在给男人去势。”对,异性恋男子确实应该被剥夺一下雄性,好好地
被治理一下。很抱歉,我会说这样的话,但他们确实应该狠狠地被掴
几个大耳光。妇女已经被压抑得太久了。每个异性恋男子至少应该尝
一次另一个男人的舌头的味道。
──────────────────────────────
【影片评介】

◆           被颠覆的审讯

             ·赋格·

【百合(Lilies)】,加拿大,1996,导演:约翰·葛瑞森

  “我主怜我,基督怜我……”

  充满悲悯意味的拉丁弥撒在秋日晴空中浮游着。落满黄叶的路上
驶过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一座警戒森严的建筑物前面。汽车开进
铁门时,门外两位过路的女人同时回头张望了一下。字幕显示:魁北
克,一九五二。

  细心的观众将会发现,这两个局外人是《百合》中绝无仅有的女
演员。她们的的扮演者恰巧是电影制片人和剧本翻译者(原作是法语
话剧)。这个短促的镜头似乎暗示着,两个女人拉开了戏剧的帷幕。
摄影机进入那座建筑物后,它将呈现给观众一个纯粹由男性构成的幻
想世界。

  这个世界是一所监狱。主教走出轿车,步入监狱里的附设教堂聆
听一位名叫西蒙的杀人犯的临终忏悔。主教万万没有想到,自他进入
忏悔室那一刻起,就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杀人犯买通狱友、
狱卒,共同把教堂祭坛改造为复仇的舞台,协力上演一出主教自己的
“忏悔录”,强迫主教观看。于是,忏悔室竟然变成了监狱里的监狱,
身陷囹圄的反而是主教大人!本来,天主教忏悔仪式是意识形态霸权
对民众隐私的窥视和拷问,而今这场审讯被彻底颠覆了。

  魁北克,一九一二,往事不堪回首。透过忏悔室的暗窗,主教看
见年轻的西蒙和另一位翩翩少年法利耶在教会学校礼拜堂里同台排演
《圣塞巴斯汀殉难记》。一个扮演圣者塞巴斯汀,一个扮演英雄凯撒,
两相爱慕,假戏真做。暗恋着西蒙的毕洛杜(日后的主教)看在眼里,
妒火中烧。这时候,巴黎时髦女郎丽迪安小姐乘坐热气球降临小镇,
她的到来在那个闭塞的地方是轰动一时的事件,也使西蒙、法利耶、
毕洛杜三位年轻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迅速升级为四角恋爱。

  忏悔室的墙壁轰然倒塌,屋顶缓缓开启……倾泄而入的阳光刺痛
了主教的眼睛,使他惊悸不已。举头望去,只见囚牢上空的一方蓝天
里飘摇飞过一只鲜红的气球。幻觉的魔法制造了时光倒流四十年的奇
迹。

  《百合》展现了如同多重花瓣一样繁复的戏剧结构。一九五二年
的监狱时空阴暗、粗糙、冷峻,风格是写实的。由囚徒和狱卒演出的
一九一二年传奇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监狱里的舞台剧表演,
带有略为矫饰的话剧腔,另一种是监狱外的想像空间。镜头不仅在三
个剧场之间频繁转换,而且让它们互相交叉。此外,在一九一二年的
故事里还穿插了一幕戏中戏《圣塞巴斯汀殉难记》,其中包含的基督
教与同性爱内容与《百合》的情节构成映射关系。圣塞巴斯汀历来是
男色的象征,在他身上奇妙地融合了宗教的圣洁与世俗的欲望,就象
三岛由纪夫描写的那样:

     那箭矢射入他绷紧的、飘香的、青春的肉体里,
     无上的痛苦和欢喜的火焰在他的身体内部熊熊
     灼烧。
                ──《假面的告白》

  这种饱含着肉欲的殉道精神既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尤其是同性恋
恐惧症的无情颠覆,但又毫不违背圣经里“爱与受难”的宗旨。这也
是“百合”的意指所在:一方面百合象征着基督的训诫(马太福音第
六章“野地里的百合花”一节经文),另一方面也具有同性欲望的寓
意,在隐喻的层面上联系着欧洲同性恋文学中屡见的“鲜花、男色与
监狱”的意象──手拈百合、妙语联珠的王尔德,因为同性恋而身陷
雷丁监狱成为囚犯;兰波狂热地歌颂过囚犯的异态爱欲:

     我从囚犯的眼瞳里揪出
     澄蓝的天空与山谷的野百合
     他比圣徒更伟大
                 ──《地狱时节》

  还有一生在男色与监狱的冒险中体验和书写幻觉的热内,他的
《繁花圣母》、《玫瑰奇迹》、《窃贼手记》里充斥着鲜花、囚徒、
色欲和宗教的狂想:

     在囚犯与繁花之间,隐藏了密切的关联。花朵的
     脆弱、优雅,与罪犯粗野的残酷来自相同的根源。
                 ──《窃贼手记》

  在笔者看来,《百合》对欧洲尤其是法国文学的敬意,和百合在
电影里的另一层寓意密切相关。在想象的一九一二年的场景中,百合
作为一件道具出现在法利耶之母手中。她是一位饱经创伤,背井离乡
从巴黎流落到魁北克的落魄法国贵族,而百合花恰恰是法兰西王家的
符号。被法国丈夫抛弃的她,是否暗示着魁北克的命运呢?那一束采
自田野的百合花是白纸折就的假花,其中似有某种影射的意味。

  现在我们回到《百合》的序幕,再次审视那两位路过监狱外面的
女人。这部片子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一招是,所有女性角色都由男性
犯人反串。这种作法使影片呈现扑朔迷离的景象。一方面很真实,因
为这毕竟是监狱里一群乌合之众的演出;另一方面它比一般的话剧还
要做作、虚假得多,与其说是戏剧,不如说像扮装秀(Drag Show)。
用装模作样的方式去故意模仿,本质上无异于嘲弄和颠覆。导演从男
同性恋亚文化的独特角度出发,对世俗社会煞费苦心建构塑造起来的
男女性别角色模式作了一番精致的扭曲和肢解。

  看完《百合》后我这样想:阅读其实也是一种被囚禁的体验。囚
徒演出了戏剧,而观众成了戏剧的囚徒。

(原载《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