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55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9年9月14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1999全球华人同志交流大会结束
        中国卫生部规定不得歧视艾滋病人
② 【综合报导】台湾同志向父母告真情
③ 【历史回顾】蓝色的诱惑
           ┄┄俄国同性恋史话
④ 【她山之石】“治疗”同性恋在美国
⑤ 【桃江连程】伊莲娜·罗斯福
⑥ 【同人心语】紫色一族
           ┄┄当代中国男同性恋者生活一瞥
⑦ 【爱知行动】美国华盛顿地区中国同志会成立
──────────────────────────────
【新闻摘要】

◇ 为期四天三夜的1999华人同志交流大会已于8月19至22
日在香港举行,主题是“同放异彩”。来自不同地区的一百四十多位
女男同志,讨论了性别、年龄、身体、情欲、地区、文化及运动策略
上的差异。

◇ 中国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按卫生部规定,凡属被拘留、劳改、
劳教和羁押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应在其关押收容场所内管理教育,并在
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做好他们的医学观察工作。对于已经出现
临床症状的感染者,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学专家确诊为艾滋
病病人,而关押场所内又无条件隔□治疗的,可保外就医。

  该负责人还指出,根据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防止
社会歧视。因此某报公布何某的具体情况已有违规定。另卫生部门不
可能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发放什么有关此病的证明卡,
其手中最多有一个由广东省艾滋病检测确认中心出的检测报告(一般
都不会流到个人手中)。

◇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最新报告,去年美国因罹患爱滋病不幸
丧生者的人数持续减少,但速度已不及过去几年。专家说,这与治疗
爱滋病的药物未能 及时推陈出新有大关系,值得注意。 

  统计指出,去年感染艾滋病毒而丧生者的人数共达17047人,
比1997年减少20%,甚至较1995年滋病死亡率的高峰期五
万人,大减65%,但减少率已不若1997年的42%。 

  专家说,除非爱滋病治疗出现新的药物,否则死亡率将不可能再
大幅降低。 

  主持这项调查的医生盖尔说,1998年新生儿感染爱滋病毒的
人数大幅减少达242人,较1992年的912人减少73%。这
项成效归因于美国政府彻底执行怀孕妇女的防病毒药物政策,得以减
少母体将病传染给胎儿的机率。 

  就种族而言,白人罹患爱滋病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
26617人减少到去年的13836人,成效优于黑人。 

  官员坦承,加强宣导爱滋病防治仍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但如果治
疗药物没有配合发展,成效恐仍将有限。 

◇ 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于8月份签令,允许同性伴侣在
遗产继承方面享有和异性恋伴侣等同的权益。该省的同性恋者已经在
领养孩子、劳保和赡养费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
【综合报导】

◆       台湾同志向父母告白真情

  一项台湾全国首次针对同志与父母互动的亲情书写活动亦将在台
湾各地热烈展开, 这项全岛首届同志亲情书写及声音纪实徵文活动,
是由TOUCH 联播网FM90.5下港放送头电台及同志公民权推
动联盟筹备小组经多时筹备策划,活动正式起跑前, 齐集部份协办单
位及社会人士共聚一堂,特别举办一场公开筹备过程的记者说明会。

  说明会中,除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理事长李佳燕、同志记录片
《美丽少年》的同志导演陈俊志及电台主持人白翎与会外,亦有相关
协办团体如高雄市教师会、女性行动协会、高雄成功广播电台等单位
代表与会座谈,会中说明活动举办之意义及重要性,活动发起人,也
是同志广播主持的詹景岩表示,活动筹备过程艰困不易,但却获得相
当大的回响与支持, 该活动结合了全省各地三十多个社会团体、同志
团体、网路团体的联合协助举办外,亦结合包括苦苓先生主持《苦苓
笑台北》等共六个分布台湾各区的知名广播节目,共达十四个电台发
播点及节目主持人联合协办发声。而在平面媒体方面,则包括有台湾
日报《台湾副刊》及全球华人同志代表刊物《G&L热爱杂志》及
《女朋友》同志月刊和拉拉资推专业网路电子报的加入,更难能可贵
的是能获得各界知名公众人士跨阶层的支持与徵文遴选工作。

  在活动进入紧锣密鼓起跑前,为什么还要公开筹备过程,詹景岩
表示:其实就是为了邀请各界共襄盛举。正式向社会扩大公开呼吁及
希望更多的团体或单位,参与这个难得由高雄在地团体在跨入新世纪
前,所发起的全省性活动。筹备单位在遍访各界寻求实质赞助后,虽
获得众多善意回应与支持,但因社会经济面临不甚景气的窘境下,却
遭遇苦无资源与经费的主力支持,因此希望透过更公开的方式,广招
社会各界关怀弱势社群、重视性别人权的有力团体及相关部门的奥援。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团体单位或厂商部门能够参与协办,或是实质财力
上的帮助,不要让台湾同志社群继续的再感到孤独和哀愁。透过台湾
民主运动的洗礼后,台湾同志期盼以不再被圬名和扭曲的真实面貌,
迎接世人,从被唾弃的边陲,重新以和异性恋朋友相同明亮健康的形
象加入社会的大家庭。

  同志公民权推动联盟筹备小组的另一成员,现于市立凯旋医院担
任医师工作的苏伟硕表示:活动筹备幸能得到众多善意的回应与支持
而雏型初备,但仍有待社会各界汇注资源,一同共襄盛举来补上临门
一脚,才不会有功亏一篑之憾。公务员身份的苏伟硕医师除捐款一万
元表示共襄盛举外,亦强调:台湾的历史是一部开拓的历史,近一百
年来台湾从殖民地跃升为人人对民主琅琅上口的宝岛,无非在于我们
对人权的追求与落实。如果我们认为人权是普遍的,一体适用的,那
么我们的心中不该存有任何条件与差别。如果人不分男女皆有人权,
为什么因其心中所爱的差别,社会却不准他们表达内心的爱恋情欲
呢?

  1973年,距今三十年前,执世界医学牛耳的美国医学已经将
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中剔除,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
选择--你选择要不要把你心中所爱表达出来。身为同志是苦楚的,
苦楚的是社会准许他们爱钱、爱名,鼓励他们爱国甚至奉献生命,但
不许他们与爱人,彼此分享生命!

  一个社会是否民主,不在于他们的投票权有否超过五成,是否依
多数决定政策,而在于是否容忍异议;一个社会是否自由,不在他们
是否容许挥霍金钱,通宵狂欢,而在于能否让人无惧于袒露内内心。
台湾的民主自由是否为幻象,必须通过这样的检视!

  此次徵文活动是一个运动的发端,是一个争取同志人民的社会公
民权运动的发端,如果连话都不能说了,那么还谈什么权利,谈什么
未来,这一点想必在场的记者小姐先生,也心有戚戚。透过公开徵文,
我们希望同志能发声,能『站出来』(应许多人的要求),能进入社
会领域,能为一个社会主体,进而争取应有的权益及资源,也让台湾
的社会民主自由能真正的落实。

  拍摄同志纪录片《不只是喜宴》与《美丽少年》闻名国内外的同
志导演陈俊志则语重心长表示,从一九九六年开始,我常常花时间在
世界各国的同志影展,很多在石墙运动以后,从事同志公民权运动的
西方朋友们常表示,非常惊讶于难得能在第三世界的台湾,开始有这
么弱势的声音出现。相较于东西方同志运动的比较下,他们觉得在华
人的同志文化里面,有一点非常特殊的地方是西方同志不必面对到的
--就是一定要有家人的支持,西方家庭在小孩成长到上大学阶段,
都一定得脱离原生家庭的限制,到其他各州继续求学,进而能够去追
求他以前没有办法过的。真正的、完全的同志生活。可是在台湾,我
们知道,即使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的,即使是变成老年同志,台
湾同志永远跟自己的家,自己的异性恋的原生家庭脱离不了关系。

  陈俊志导演表示,《美丽少年》记录片的出现,其实就是描绘了
“异性恋家国”以外的同志青少年是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同志生活的。
不管是国内或国外总会有一个现象,当同志的父母乍知自己儿女是同
性恋的时候,或是儿女在不得已必须要向父母现身的时候,父母亲往
往会因为某种程度上的无知,而问出一些甚至是只有异性恋非常歧视
同性恋的媒体的话,例如“你是1号还是0号”,或是“你的泌尿系
统有问题“。然而男同志的关系绝对不是那一种插入或被插入,那么
负面的1号或者0号的关系。但是那么爱自己儿女的父母亲们,却会
是因为媒体的错误描绘,而问出那么令儿子难堪却充满著爱的问题。
这代表是不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媒体,从来没有让我
们的异性恋朋友了解过同志朋友。

  陈导演最后表示,同志的父母亲绝对绝对是最爱自己同性恋儿女
的。可是这种爱可能伴随著的是很多异性恋文化、异性恋媒体塑造的
伤害。这次的徵文活动最大的意义就是一个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让爸
爸妈妈跟子女不要永远对彼此撒谎,永远不了解彼此。因此希望大家
都能来为这个活动共襄盛举。

  出席这项公开筹备过程说明会的所有来宾亦都在会中同声呼吁,
落实人权,即可从不同性取向的人权平等看待做起,高雄市妇女新知
协会理事长李佳燕表示,为医师至今,二十年前求学阶段中,就一直
被教导同性恋是精神病,但后来精神医学史的发展上就明确的有了相
当大的改变,不管其形成的基因究竟是什么。然而,已经证明它绝对
不是病态,或是一种疾病,而是人的一个取向罢了。

  然而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却会因为一些不同性取向的人,给予极艰
钜而难以生存的空间?一如“妇女新知”长期为妇女争取生存的空间,
畸形且莫名其妙的强势霸权对待弱势的生存型态,就这么被允许,这
么理所当然地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这亦就是我们要抗议的,不管
是发生在谁的身上。

  李佳燕理事长表示,举办此次如此重要的同志亲情徵文活动,
不只是一个“发声”。在实际与同志相处的经验当中,同志可以很容
易地获得同侪同辈的支持、爱护、疼爱与尊重等等。但是让同志感到
最痛苦、伤心的就是要以真实的面貌面对父母的时候。我们都相信,
父母对儿女的挚爱是天生的,而且我们亦都从父母的身上学习如何爱
人、相爱、依赖、信任,但是当同志儿女诚实以对的时候,大多数父
母所给予的却是已经是超过“完全拒绝”甚至完全否定过去给予子女
的爱或是同志子女对父母的爱。所以这个活动,它不只是个发声,而
且是从同志最棘手和最困难的地方去著手,让父母懂得如何去接受、
认识和了解他们,而且还能够继续的爱他们。

  李佳燕理事长最后表示,“妇女新知”绝对会支持这样的活动、
这样的团体或是这样的人。我们永远会去赞成、永远去支持、永远去
维护每一个人去争取,人类本来就应该有的一个生活权利。

  此次台湾本土同志亲情徵文活动的发起人詹景岩最后表示,活动
的企图与规划是永续及全面性的,难得在高雄能发起这样的活动,希
望社会各界以及许多鼓励同志应该“站出来”的人,正式起跑之前,
参与及赞助这个活动,一起共襄盛举。而相关活动的进展及情况,都
将会在每星期日的晚上十一点整,在TOUCH联播网FM90.5
下港放送头的《我们一家都是G》播出报导。
──────────────────────────────
【历史回顾】

◆        蓝色的诱惑
            ──俄国同性恋史话

           ·卡夫 编译·

              引子

  现在很多俄国人用英文中的Gay来称呼同性恋者,而在俄语俚
语中,同性恋是用“铍钯铋”,即“蓝色”(blue)来表示的。
“铍钯铋”不是一般的蓝色,而是浅(天、淡、蔚)蓝,是睛空和多
数蓝眼睛呈现出的那种颜色。俄语是欧洲语言中唯一把这种色调同海
蓝(navy,深蓝)区分开来的语言,就象其他语言区分粉红和红
色一样。
   
  “蓝色”与同性恋之间的渊源关系是模糊的。有人认为它可能与
贵族(blue blood,蓝血)一词有关,因为同性恋曾经被
认为是贵族特有的行为。还有学者考证,该词最早出现于五十年代;
而在四十年代,就有“蓝色缎带”这一监狱俚语被记录在案,它指的
是被动角色的同性恋者。另外一些人解释说,此俚语起源于部份同性
恋男子常穿蓝色内衣裤。还有人说它是指阿·托尔斯泰的小说《金钥
匙》中的一个名叫玛利维娜的蓝发女孩。在俄国同性恋者中,“玛利
维娜”是个非常流行的昵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用法与“小鸽子”
(little dove,大概相当于“亲爱的”、“甜心”一
类)有关,在俄语中该词与“天蓝”有相同的词根(谁源于谁还有疑
问!)。

  有趣的是,讲英语的人把蓝色与忧郁连在一起,而俄国人把蓝色
(天蓝)同快乐连在一起,它更象英文中的玫瑰红(rosy)。俄
语中“蓝色的梦想”指的是美妙的、令人向往的、但现实中无法实现
的梦想。六、七十年代谢尔盖和塔吉扬娜·尼基金曾有首怀旧歌曲,
歌中唱到“那时我们年轻,泉水蓝兰”,就是用“年轻”与“蓝色”
押韵。

    一、古罗斯的同性恋(鸡奸,11至17世纪)

  对鸡奸的理解在古罗斯和在西方一样是模糊不清的,它既表示同
性恋关系,也表示不论性伴性别的肛交,还可以泛泛地指任何对“正
常”性角色和姿势的背离,例如“女上位”性交。“男色”被认为是
最严重的罪恶,即指同不适当的夥伴交往过密,以“不正确的”姿势
性交(肛交)。但是在罗斯,人们对这种罪过比在西方更宽容,教会
强制忏悔的时间从一年到七年不等,同异性恋的犯罪一样。在这种情
况下还要考虑到犯教规者的年龄、婚姻状况、犯规的频率及此人是行
为的发起者还是被动对象。对少年和光棍比对已婚男子处理宽大些。
如果不存在肛交,就谈不上男色,而只是手淫,对后者的处罚较温和。
女同性恋行为被认为是各式的手淫。诺夫戈罗德市的主教尼冯特(公
元十二世纪)甚至认为,两个少女之间的性接触是比少女与男子淫乱
轻得多的罪恶,特别是当处女膜保持完整的时候。

  瓦·罗扎诺夫(1856~1919)在自己的《月光人》第二
版(1913)中指出,同性恋的例子早在中世纪罗斯的传记文学中
就能找到。在《鲍里斯和格列布的轶事》(11世纪)中,鲍里斯的
同父异母兄弟、十恶不赦的斯维亚托波尔克的仆人在描写鲍里斯王公
被杀时,就曾提起过王公宠爱的王公卫队中的一个“匈牙利少年”,
名叫格奥尔吉。因为“过份”爱他,鲍里斯为他戴上了一个专为他定
做的金项圈。当凶手乱剑刺穿鲍里斯时,格奥尔吉“扑到”他身上,
说道:“我不会撇下你,我亲爱的主人,你的身体之美既然凋零,我
也将结束我的生命。”在如此表白之后,格奥尔吉也被刺死,尸体被
扔到帐外。后来,凶手们无法打开鲍里斯送给格奥尔吉的项圈的搭扣,
为了占有它,他们割下了格奥尔吉的头颅,远远地扔开,以至人们无
法全尸,无法按基督教方式安葬他。

  鲍里斯的全部随从中只有格奥尔吉的兄弟莫伊谢伊活了下来。
《基辅圣僧传》中的《圣者匈牙利人莫伊谢伊轶事》讲述了他以后的
命运。莫伊谢伊被斯维亚托波尔克俘获,卖给一个著名波兰女人做奴
隶。据该书记载,这个女人因莫伊谢伊的伟岸体魄而爱上了他。整整
一年时间,她祈祷他会娶她为妻,但莫伊谢伊对女人不感兴趣,他宁
愿在罗斯俘虏堆里度日。一年里嘲讽的拒绝激怒了波兰女人,而莫伊
谢伊就处在她的控制之下。她命令鞭打莫伊谢伊一百下并阉割了他,
说道:“我不吝惜他的美,是为了不让别人享用它!”后来莫伊谢伊
辗转到了基辅洞窟修道院,在那里出家,又活了十年,劝戒年轻人远
离罪恶和女色的诱惑。东正教教会把匈牙利人莫伊谢伊作为坚定和贞
洁的英雄列为圣者。然而瓦吠叻罗扎诺夫认为,透过传记千篇一律的
公式和约瑟与妻子的圣经故事对《圣者匈牙利人莫伊谢伊》的影响,
显现出来的是一个关于中世纪同性恋者的故事,他因拒绝与异性结婚
而受到惩罚。

  还有一个例子证明基辅罗斯时期存在著同性恋。安德烈·博戈柳
布斯基的儿子格奥尔吉王公娶了著名的格鲁吉亚公主塔玛拉,但当她
发现他与自己的随从中的男子有染时,就抛弃了他,并把他遣送回俄
罗斯。但同性恋现象最广泛的流行是在莫斯科罗斯时期,特别是十五
至十七世纪。几乎所有外国旅行者都写到这一点,并时常感到惊奇和
不解。他们包括最著名的赫伯施坦、奥勒阿里和马尔热雷等等。而且
根据外国旅行者的记载,同性恋的嗜好存在于各阶层之中,从农民到
统治者。

  俄罗斯历史上基辅罗斯时期(11~13世纪)的丰富文化被
250年的蒙古羁绊和游牧部落的袭击所打破。当罗斯重新恢复独立,
定新都于莫斯科之时,它已接受了很多蒙古占领者的风俗和习尚。此
时的妇女被隔离起来,远离社会生活,而且实际上得不到任何教育
(在基辅罗斯,贵族妇女能读能写,经常懂一种以上的外语并参与公
务)。罗斯的婚姻由双方家庭的协议来决定,夫妇一般并不认识,在
婚礼上才见第一面。任何男女间浪漫的或肉欲的关系如果可能存在过,
也没有任何文献证据。而与此相反,外国人和当地观察者提供的大量
证据一致证明,男性同性恋的盛行令人吃惊。

  东正教教会非常关注同性恋在修道院中的曼延,但对其日常表现
却足够宽宏大量。在《治家格言》中鸡奸被顺便提了一下。在《百条
宗教决议》(1551年)中有专门的一章“关于鸡奸罪”,规定强
制犯错者忏悔和改正,“而对那些既不忏悔也不改正的,你们要拒绝
他们靠近任何圣物,不许他们进入教堂”。但是正如列奥尼达·荷勒
不无讽刺地指出的那样,在那里酗酒受到激烈得多的谴责。

  1568年,英国二流诗人乔治·特波威尔随外交使团在莫斯科
停留。当时正值伊凡雷帝的禁卫军组织的血腥清洗中的一次。但俄国
农民(他学会了用俄语词“老农”来称呼他们)间公开的同性恋比绞
刑更令特波威尔震惊。他在诗体信件《致丹西》(给他的朋友爱德华
·丹西)中写道:

      尽管老农有了贤惠老婆,
      他还是更喜欢相公朋友。
      他把少年而非小妞引上自己的床,
      你看酗洒让他陷入了怎样的罪恶。 (见注)

  另一方面,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
位)有着绝对的同性恋性向。他把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所罗门尼娅·萨
布罗娃关在修道院里,因为结婚二十年后她还没有怀上孩子,而其实
这主要是大公的原因。此后瓦西里与一位公的未嫁女叶连娜·格林斯
卡娅成婚,但他对履行丈夫的义务是有条件的,必须有一个脱光衣服
的自己卫队中的军官和他在一起。叶连娜反对这样做,倒不是如人们
所想的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害怕张扬出去人们会对她的孩子的合法
性产生怀疑。两人都不愿迎合对方。

  瓦西里三世和叶连娜·格林斯卡娅的儿子中有一个弱智,另一个
就是统治过俄罗斯的伊凡四世,更为著名的称呼是伊凡雷帝。雷帝至
少结过七次婚,但他也被身著女服的年轻男子所吸引。他的一个主要
禁卫官阿列克谢·巴斯曼诺夫的儿子、年轻的费多尔·巴斯曼诺夫
(“有著少女的笑容和蛇的心”──阿房捣托尔斯泰写道),就是靠
在沙皇面前身著女装跳迷人的舞蹈而在宫廷中爬到高位的。有关费多
尔的性格和他同沙皇的关系,阿房捣托尔斯泰(1817~1875,
俄作家,不是写《苦难历程》的阿纺岱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历史小说
《银大公》(1869)里有著直言不讳的描述。给人留下特别印象
的一幕是,已被判接受刑讯的费多尔试图向莫斯科人说穿他与沙皇关
系的实质,以此逃避刑讯,但此时他已经被马柳塔·斯库拉托夫斩首
了。谢·米·爱森斯坦也曾在自己有关伊凡雷帝的电影(《假面
舞》)中也利用这个材料,但赋予费多尔的情节以政治而非色情的意
义,而实际上该情节充满了色情含义。

  实际上同性恋在莫斯科公国并不仅仅存在于沙皇的宫廷。在瓦西
里三世统治时期,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使节访问过罗斯的西吉斯孟德·
冯·赫伯施坦在自己的《莫斯科事务笔记》中指出,男性同性恋存在
于所有社会阶层中。

  一切迹象表明,莫斯科公国时期的罗斯既没有法律也没有风俗制
止同性恋,正如曾于1659~1677年居住在俄罗斯的克罗地亚
圣者尤里·克里扎尼奇写道的,“在这里,在俄罗斯,人们竟拿这种
丑恶的罪行开玩笑。在公开的笑谈中,一个人以罪恶自夸,另一个指
责,第三个相邀同去行恶,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就差没有当众犯罪
了。”在彼得一世以前的时期,在这种环境中,唯一的抗议来自教会
活动者。大司祭阿瓦库姆是17世纪教会分裂运动中古老信徒派的领
袖,他认为,任何剃去大胡子的男子都是同性恋。在自己的《阿瓦库
姆大司祭生活自传》中讲到,“疯狂的大祭司”激怒了瓦西里·彼得
罗维奇·舍列梅捷夫将军,因为拒绝为他的儿子“光脸的马特维”祝
福。阿瓦库姆认为,年轻人想以此使自己的外表更加迷人。苏联文艺
学家尼·卡·古济在评论这一观点时写道:“剃掉大胡子的摩登作做
法是16世纪从西方传到罗斯的,甚至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大公也学
会了……剃掉大胡子在当时具有色情意味,与流播颇广的男风有关。”
因为拒绝为将军的“光脸娃”祝福,阿瓦库姆被扔进了伏尔加河。

  瓦西里三世时代莫斯科受人欢迎的传教者、都主教达尼尔在自己
第十二训戒(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中首先揭露了与妓女共度时光的好
色之徒,但很快就谈到另一种好色,并为自己时代的女气的同性恋者
勾勒了肖像:“……他们羡慕妻子们,脸蛋扮成女子,莫非自己欲为
人妻?”达尼尔讲到这些年轻人如何剃掉大胡子,涂抹油脂和润肤霜,
打腮红,往身上喷香水,用镊子拔体毛,一天换几身衣服,往脚上套
小好几号的鲜红色的靴子。他把他们的自我修饰比作精心烹制的菜肴,
并且纳闷儿他们如此装扮是为了取悦谁。著名历史学家谢·索洛维约
夫摘引了所有现存的彼得一世以前时代有关男性同性恋的资料,然后
以他那个时代特有的英国维多利亚式的口吻总结道:“没有一个地方,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象俄罗斯这样把这种下流的、反自然的罪
恶不当回事。”

  可见,在英国、荷兰、西班牙和德国绞死、拷打、烧死同性恋者
的时代,从《罗斯法典》开始的所有俄国法律文献┄┄直到彼得一世
时代┄┄都没有提及同性恋现象,同性恋者也没有受到惩罚。对这一
“违反自然的淫行”的第一次惩罚出现在彼得一世的军法条例中,要
求把“进行违反自然的兽奸”、“男男性交”和“对儿童行淫”的人
处以火刑。然而在彼得沙皇的隐秘的性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两性恋的事
例,因此不久这项惩罚就被他软化了。在1716年的彼得军规中已
不再提火刑,而只是在施用暴力时科以体罚和“永久流放”。十月革
命前的专家认为,彼得时代的这些法令只在军人中适用,不涉及其他
人口。

注:如果逐字翻译则显得更粗俗一些:
      即使老农有了快乐漂亮的老婆,
      纵容满足他野兽般的淫欲,
      他还是要沉缅于鸡奸的罪恶。
      这怪人美美地与男孩躺在床上,
      而不是与任何姑娘,醉醺醺地
      完成著他肮脏的罪恶。
      女人为了报复男子夜间的背叛,
      也学丈夫的样儿到处投怀送抱。
──────────────────────────────
【她山之石】

◆        “治疗”同性恋在美国

            ·二 言·

  本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精神病学会和美国心理学会将同性恋剔除
出精神病和心理变态分类的历史性决定,摘除了套在同性恋者头上的
紧箍咒,厌恶疗法等一系列“治疗”同性恋的方法也受到了摈弃。虽
然同性恋的正常性越来越受到承认,但仍有部分人士主张对同性恋者
实行“治疗”,这些人士中即有来自宗教界的,也有来自医学界的,
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最近几年越来越紧密。本文试图剖析来自这两
个方面的有关“治疗”同性恋的主张。

● 宗教的处方

  基督教会对同性恋的谴责主要来自《圣经》中对于同性恋的谴责。
《利未纪》里有这样的诫律:“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
《所多玛与蛾摩拉》则讲述这两个城市之所以被毁灭,就是因为犯了
“同性恋的罪”,而“鸡奸”一词Sodomy就是从“所多玛”
(Sodom)演变过来。虽然一些基督教研究学者对所多玛的故事
提出了异议,认为有关同性恋的描述源自对希腊语和希伯莱语的误译,
所多玛的罪恶应该指普遍的淫乱(既包括同性之间,也包括男女之
间),但这种看法并没有得到神学界的普遍承认与赞同,因此所多玛
的毁灭仍然是西方社会谴责同性恋的主要宗教依据。

  与以往一味谴责同性恋的语气不同,美国的基督教会现在并不主
张对于同性恋者诉诸于暴力,而采取所谓“仇恨罪恶,但是关爱罪人”
的态度,提倡帮助同性恋者树立对上帝和耶稣的信仰,使他/她们通
过忏悔和自责来减轻或者消除同性恋欲望。

   现在全美共有一百多个由基督教会主办的“治疗”同性恋的辅
导站,其中包括“国际逃亡”、“匿名同性恋者”等组织。教会从以
往谴责同性恋最终过渡到去年在媒体上大做广告,宣传通过信仰的力
量“治疗”同性恋,并提供了可供求治者拨打的免费电话。

  “国际逃亡”是目前全美最大的基督教“治疗”同性恋的组织,
取名自《旧约》中的“出埃及记”,通过借用摩西带领希伯莱部落逃
离埃及来引喻对同性恋的摆脱。该组织的手册声称:“我们的首要目
的在于宣布,建立向救世主耶稣基督的信仰,通过忏悔,能够使人成
功地脱离同性恋……基督为那些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提供了愈合之
方。”

  总部设在西雅图的“国际逃亡”成立于1976年成立以来,目
前已经在北美、西欧、南美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分部。该组织声称至今
已经接纳了大约20万求治者,但从来不给出确切的统计数字,说明
到底多少人成功地转变成异性恋者。他们历来只在大众媒体公布有关
“治疗”成功的消息,当由于这些“成功”的例子往往带有很大水份,
很容易受到质疑,因此他们从来不在任何学术刊物发表治疗报告。

  在这些教会主持的辅导站里,求治者被要求一遍接一遍地述说同
性恋经历给自己带来的罪恶感,同性恋欲望和行为如何使自己对不起
上帝和耶稣;那些“治疗”成功的事例也被反复叙说,以帮助求治者
树立信心。求治者还必须在辅导班上坦白自己在过去一个星期中的所
思所为,例如是否曾经对哪位同性发生过好感,是否有过同性恋行为。
如果有过上述想法或者行为,当事人则必须做出深刻的检讨,并且发
誓再不重蹈覆辙。“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被归为信仰不足、怯懦、
容易受到诱惑,或者是魔鬼附体。

  另一个名为“爱在行动”的组织在题为《人人须知同性恋》的小
册子中声称:“同性恋者之间几乎没有过相互忠诚。”该书还把恋物
癖和恋童癖等倾向归类于同性恋,把这种心理和行为与“与耶稣共在
的纯洁生活”相对照,以忖托出同性恋生活方式的“丑恶”。

  除了摆脱同性恋欲望之外,这些辅导站还希望求治者将生命和生
活中的一切托付给上帝,“你是否已经向上帝允诺,让他主宰你生命
的每一方面,包括你的性生活……将这些控制权交付给上帝吧,因为
他能够打开你生命的新门。”求治者则在祈祷中说:“我的生命并不
取决于自己的感情,而是取决于上帝的训导。”

  除了忏悔和自责之外,这些辅导站还鼓励求治者培养“异性恋生
活习惯”,例如要求男同性恋者多参加棒球运动,以培养男子气概;
为女同性恋者提供化妆指导,使她们显出阴柔之气。

  虽然教会组织在外界不断宣讲“治疗”成功的事例,但个中内幕
并非象他们在媒体上所标榜的那样冠冕堂皇。这些由教会主持或者带
有宗教性质的辅导站的领头人一般没有受过正规的精神卫生教育,而
其中一些人最感兴趣似乎并不是通过耶稣基督来“拯救”同性恋者。
八十年代初,一位社会学研究者对当时参加一个名为“追索”的辅导
站(即现今的“匿名同性恋者”治疗站的前身)的十四名求治者进行
了面谈访问,结果发现其中有十二位竟在“治疗”过程中,与辅导站
主办人发生过性关系。一个名为“自由来自耶稣”的辅导站于
1974年被所属教会解散,因为创建人与多位求治者发生了性关系。
该创建人又建立了另外一个辅导站,但于1986年在诽闻中再次解
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于1993年又开设了新的辅导站,后来
马上又因与求治者发生性关系而不了了之。

● 修补疗法

  与基督教组织将同性恋称为“罪恶”的看法不同,主张“修补疗
法”(Reparative Therapy)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则将同性恋归为“病
态”。在七十年代以前,厌恶疗法和休克疗法曾经是最普遍的治疗同
性恋的办法,但这种疗法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带有一定的暴力性质,
因此已经受到了摈弃,但仍然有少数职业界人士利用精神分析法来探
求“治疗”同性恋的努力。

  1992年,连续十几年反对同性恋非病理化而没有取得任何成
效的查尔斯·索卡里德斯联合约瑟夫·尼科罗西博士成立了全国同性
恋研究和治疗协会(缩写为NARTH)。协会的首要目的在于“为
全球寻求帮助的男女同性恋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治疗”。

  协会的执行负责人尼科罗西博士在著作《男同性恋的修补疗法》
中指出:“自然造就了与女性相补的男性,对同性恋的依恋犹如只用
单眼看世界……我不相信有着同性恋倾向的人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尼科罗西博士有关同性恋的成因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虽然弗洛伊德本人曾说:“将一个已经全面发展的同性恋者转变为异
性恋者,其前景就象要将后者转变为前者一样暗淡。”尼科罗西博士
认为男同性恋的产生来自男孩与父亲之间缺乏良好的关系。如果父亲
无法对儿子施加有力的影响,无法为他提供充足的感情支持和保护,
那么男孩长大后就无法与其他成年男子相认同,并且觉得自己处处不
如他人。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对其他男子产生爱慕,而这种爱慕往往
带有性爱的意味,使他们并试图发生同性恋关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尼科罗西博士进一步说:“每个人都有性别,男性或者女性。男同性
恋者只是为了找到自己未能拥有的男子气概……我还没有见过哪位男
同性恋者在儿时与父亲建立了亲密、互爱和尊敬的关系。”

  尼科罗西博士还声称,同性恋的性行为表现出“孤立和自恋”,
因为双方并非同时达到性高潮,因此在行为中必须通过协商来决定角
色。同时,由于一方完全能够了解对方在性交时的感受,因此很容易
对性夥伴失去兴趣,这就是同性恋者需要不断更换夥伴的原因。然而,
尼科罗西博士拒绝承认,男同性恋者中也存在着稳定专一的伴侣关系,
“我不相信有这种情况存在。”他说。另外,他似乎不想承认,女同
性恋关系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联系。

  尼科罗西博士鼓励前来求治的病人与英俊的异性恋男子建立精神
恋爱关系,以使他们对同性的感觉不再具有性爱的成份。他还鼓励求
治者参加体育活动,培养怒形于色的脾气,来获取男子气概。

  当然,异性恋倾向也不是在一夜之间就能够取得。一个成功的受
治者不见得马上就会迫不及待地想找个异性伴侣,“但他会开始注意
女人,并且有结婚和建立家庭的愿望。”当然,他还会受到同性的吸
引,“但这种性欲望已经显著降低,因为如果强烈的话,他就会觉得
生活中缺乏某种重要的东西,他会对自己说:‘我怎么会有这种感情
呢?我与妻子之间存在着诚实的沟通吗?我与朋友们保持良好的联系
吗?’”尼科罗西博士说。

  尼科罗西博士声称自己并不是任何宗教狂徒,但他赞同基督教会
试图帮助同性恋者改变性倾向的努力,而他最早时候在加利福尼亚州
的诊所就叫做“托马斯·阿奎那心理诊所”,源名自基督教历史上最
著名的学者托马斯·阿奎那。同性恋研究和治疗协会于1997年5
月发表的发表的迄今为止最详细的有关治疗“成功”的学术报告则是
与杨伯翰大学合作完成的,而杨伯翰大学所属的摩门教会则是当今全
美最旗帜鲜明反对同性恋的基督教会。去年基督教组织推出有关治疗
同性恋的大幅广告中,就引用了这份治疗报告,以此作为同性恋能够
被改变的“科学依据”。

● “治疗”受到挑战

  不管是以宗教为基础,还是以精神分析为出发点,“治疗”同性
恋的主张受到了同性恋社会活动家以及同性恋权益支持者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所谓的“治疗”只是保守派政治攻势的一部分。

  尽管一些治疗组织对一些“成功”的“病例”广为宣扬,但他们
忽略了以下的一些基本问题:性倾向究竟是什么,它能够被改变吗?
那些寻求“治疗”的究竟是些什么人?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促使那些人
去寻求“治疗”?“转变”为异性恋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性恋者是否
能够真正地将同性恋欲望彻底消除?他/她们是否只是停止与同性恋
发生性关系,而选择了禁欲或者与异性结婚来作为替代性的生活方
式?也就是说,同性恋者是否能够通过“治疗”而变成异性恋者呢?

  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是,难道改变性倾向一定意味着朝着健康
的方向发展吗?那些宗教人士认为,同性恋违反道德,是一种罪恶,
因此任何有利于人们脱离同性恋的手段都是有助于健康的。

  然而,绝大多数精神卫生工作者则持相反的意见,他们对于所谓
“治疗”同性恋的方案持强烈的反对态度。1973年,美国精神病
学会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美国心理学会也于次年做出了类似的
决定,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1998年8月,美国心理
学会通过投票,反对任何治疗同性恋的做法,认为“不存在任何科学
证据证明‘修补疗法’的有效性……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没有任何
治疗能够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同性恋欲望”。同年12月,美国精
神病学会董事会一致投票,认为“(这种治疗)将加剧病人已经亲身
体验着的自恨情绪”。

  美国医学会于1992年通过的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指出:“男
女同性恋者所经历的大多数有关性倾向的情感问题并不起源于他/她
们的心理因素,而是因为他们在一个缺乏宽容的环境里感到受到了隔
离……通过心理咨询,男女同性恋者能够与自己的性倾向取得和谐,
并且对外界的反应也有了解。”

  美国儿科学院在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也指出:“心理咨询对那些
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迷惑的青少年来说是有益的……试图改变性倾向
的努力是与此相矛盾的,因为它会带来羞愧与焦虑,而对于改变性倾
向却无济于事……同性恋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外界的
陈见、敌意、仇视和鼓励造成的。”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则指出:“没有任何
科学证据表明,同性恋比异性恋更可能与心理疾病有关;所谓的修补
治疗也未证明能够改变性倾向。如果一位求诊者对自己的性倾向感到
不安,专业人员必须探清造成这种不安的原因,而不能假设同性恋引
起了心理失调……所有的社会工作者都有责任在各种场合反对各种形
式的恐同情绪和对同性恋的压迫,其中包括所谓的修补治疗这种明显
的对同性恋表示恐惧压迫的表现。”

  即使曾经一贯主张“修补疗法“的美国精神分析学院也于八十年
代晚期做出决定,禁止对要求参加精神分析培训的同性恋学员进行歧
视,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于九十年代初通过了同样的决定。这一切说明,
同性恋不仅不是病,而且同性恋者有资格担任心理医生。1998年,
精神分析学会董事会甚至以绝对多数(43票赞成、1票弃权和1票
反对)的投票结果,对同性婚姻表示支持,使精神分析界一下子走到
了支持和捍卫同性恋者平等权益的最前沿。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马文·马格罗斯说称同性恋为“一种属于
正常的性欲变异”。九十年代初,当全国同性恋研究和治疗协会主席
查尔斯·索克里德兹在发表的论文里和法庭上,引用精神分析学会于
1968年通过的将同性恋列为精神变态的决议,而拒绝引用该学会
于1990年通过的将同性恋剔除出精神变态分类的最新决议时,学
会对他提出了严正警告。从那以后,学会简报也开始拒绝刊登同性恋
研究和治疗协会的广告,因为该组织对精神分析学会的同性恋会员构
成了歧视与迫害。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索克里德兹的儿子就是一名
同性恋者,而一贯不遗余力提倡同性恋能够被矫正的其父却对此无能
为力。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那些倡导“治疗”同性恋的医师和神职
人员试图使同性恋者进入一种与他/她们的本性不相适应的生活,可
能会使他/她陷入低落的情绪,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堪萨斯州的心理
医生特瑞·诺曼说:“当有人试图压抑自己的性倾向时,他/她们只
能将它掩藏在一层又一层的破坏性行为之下,它最终可能导致自杀。”

  将男同性恋的成因归于不良的成长环境的说法也受到了很大挑战。
安德鲁·萨利文以前是《新共和国》杂志的高级编辑,同时是名同性
恋天主教徒。他认为,如果父子关系疏远促成了男同性恋,“那么在
过去二十年中,美国黑人男性中将产生大量的同性恋者,因为未婚母
亲和子女组成的家庭在黑人社区中已经不再是例外,而是一种惯常。”

  虽然尼科罗西博士和教会辅导站声称,他们取得了30%的治愈
率,但学术界普遍质疑这一数字的可靠性。比如说,尼科罗西博士等
人并不跟踪“成功”的求治者停止治疗后的情况如何。也会有一些求
治者因为无法忍受医师的反复追问以至责问,因此就以声称“转变成
功”来结束一切。纽约市的一名心理学家迈克尔·皮古奇说:“我至
今还没有看到过一个治愈成功的病例。”

  更值得质疑的是,修补治疗并没有改变求治者的性倾向,这点连
尼科罗西博士自己也承认。一些被“治疗成功”的求治者也说,出于
对上帝、耶稣和妻子的负罪感才使他们悬崖勒马,但他们对同性仍怀
有欲望。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同性恋议题委员会成员克里斯托福·瓦里
斯医生说:“有这么一种潜在危险,即有些求治者会感到,他们生活
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份只是一片谎言和伪装。”

  究竟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提出治疗的要求呢?并不是每个同性恋者
都会有这种愿望。心理学家们指出,要求治疗的人通常来自将同性恋
斥为罪恶和违反道德的生活环境,一般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也有的
已婚的人想与配偶建立和维持忠实的关系,因此希望消除自己的同性
恋欲望。

  在圣路易斯城从事心理咨询的特雷·诺曼认为,压抑性倾向有时
会导致酗酒、毒品使用、工作过度和强迫性的性行为。也有的人因为
求治不成功而自杀或者试图自杀。诺曼指出:“听到有关治疗肯定会
成功的说法后,那些求治不成的人会怎么想呢?他们会认为,上帝没
有保佑着他们,他们只是象垃圾一样污染了世界。”

  一名参加过“爱在行动”辅导班的47岁的同性恋者写下了如下
感觉:“不管我如何真诚祈祷,试图躲开诱惑,但每次总是失败……
继续乞求上帝的宽恕,许下自己明知不能够坚守的诺言,实在令我难
以忍受,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上帝和他在我生命中代表的一切的讽刺。”
这位求治者最后在精神病院里服用了大量的镇静剂而自杀。

● 受治疗者如是说

  史蒂夫·西蒙斯是一个经常受到引用的治疗“成功”的例子。史
蒂夫与太太肖恩已经结婚三年,并有一个两岁的女儿,但每逢上班时,
他总是在午餐时候溜到附近的公园里,与其他男子进行短暂的偷欢。
后来他认识了公司里的一位男同事,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并准备等
到史蒂夫与肖恩离婚后,搬到一起居住。当史蒂夫向肖恩提出分手时,
肖恩说服他去参加该城一个基督教会的辅导班,以消除自己的同性恋
欲望。辅导班使史蒂夫相信,他因为从小缺少父爱,因而只能通过与
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来弥补曾经缺少的父子情感交流。

  在辅导班中,每人必须汇报每星期的经历,比如去过什么同性恋
酒吧,对哪位男性有过性幻想。史蒂夫说:“我突然问自己:‘我难
道想一直这样过下去吗?’如果每次都必须实话实说,那么我就应该
停止自己的不轨之念,当然这非常困难。”史蒂夫现在仍然与妻子生
活在一起。虽然他已经停止与男性发生性关系,但仍然感到自己强烈
地受着他们的吸引。“当我在路上开车时,只要看一眼其他车子里的
男驾驶员,就会有非份之想,而这种念头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今年44岁的麦克·琼斯参加了在密歇根州的科德瑞石城的辅导
班。他说现在虽然自己没有与任何人发生性关系,但同一辅导班中的
四分之一成员仍然对他构成吸引力,而他在手淫时的幻想对象仍然是
男性。

  即使不少曾经声称“治疗”成功的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前同
性恋者”)也恢复了同性恋生活状态,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国
际逃亡”组织的创始成员迈克尔·波塞和加利·库柏。波塞和库柏在
“国际逃亡”组织里相识后,双双堕入爱河,后来竟然离开了组织,
开始同居。也有其它一些辅导站因为主办人恢复了同性恋生活而遭到
关闭。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前前同性恋者”,即专门指那些试图改变
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但没有成功而恢复同性恋生活的人。

  基督教歌手贾伦·里克斯从小在南方浸洗教的环境下成长,一直
渴望得到教庭和社区的承认,但发现男性总是激起他的性欲。他曾经
与表兄弟玩过手淫的游戏,在林子里与陌生人有过偷欢。在一所基督
教大学就读时,还与另一名男生有过性爱关系。为了不使别人起疑,
他成了一个“半强迫性的说谎者”。由于承受不了日益加剧的内心矛
盾,他进入了加州的一个基督教辅导班。他回忆说:“他们无休止地
谈论自己从小如何缺少父爱,因此长大后受到同性的吸引。”辅导班
里一些年长的人一般可以成为年轻者的“替代父亲”,以弥补后者年
少时缺少的父爱,但这些配对的人经常就搬到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
活很具有同性恋的意味,只是没有性行为的发生。

  这种方法对里克斯丝毫不起任何作用,他回忆说:“每次从辅导
班回来后,我仍然渴望男人。”艰苦求治一年半后,他去了另一家小
型的教堂,因为教堂的一位妇女声称能够将同性恋从他身上驱赶掉。
“她把手放在我的头上,给我的额头涂上油,嘴里开始念念有词。我
不停地咕噜挣扎,努力试图将同性恋赶出体外,但是无济于事。这一
切结束后,我出去买了快餐,并不断对自己说:‘我已经治好了,我
已经治好了。’但其实我还是老样子。”

  从那以后,里克斯放弃了治疗,逐渐接受了自己的同性恋性倾向,
并在30岁时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他现在为一些开明的教堂或者同性
恋教堂作音乐演出,他说:“性倾向是我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
是唯一的部分,我需要继续生活下去……但那些(接受治疗的)人说,
他们的婚姻很美满时,他们其实是在说:‘我接受了现状,周围人也
接受了我。’我不认为从长远来说,他们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
【同人心语】

◆         伊莲娜·罗斯福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法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伊莲娜(Eleanor),
在世时协助丈夫推动“新政”,照顾贫穷和劳工,提高妇女权益并负
责起草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光照寰宇,被誉为第一夫人的表率。
 
  然而,伊莲娜·罗斯福是不是女同性恋?她和粗线条作风的美联
社女记者萝莉娜·希柯克(Lorena Hickok)是不是一对情侣?她们之间
长达三十年的友情与恋情,数十年来一直是议论不休的历史话题。最
近,纽约约翰·杰学院兼纽约市立大学研究院中心史学教授布兰琦·
库克推出了第二卷《伊莲娜·罗斯福传┄┄1933至1938》书
中对罗斯福夫人与希柯克的“超友谊关系”著墨甚多。作者库克本人
又是女权主义者,又为公开的同性恋者,因此有关罗斯福夫人是否同
性恋,如何界定她和希柯克的恋情,以及库克教授是否客观处理罗、
希同性恋关系,在史学界、书评界和女性主义圈子里引发了大辩论。 

  罗斯福夫人伊莲娜于1918年发现丈夫(当时任助理海军部长,
尚未染患小儿麻痹症)和她的社交秘书露西·莫瑟有染,伤痛至极。
为了罗斯福的政治前途,夫妻决定不离婚,但伊莲娜从此仅与丈夫维
持有名无实的婚姻关系,一辈子未再和丈夫同房共床。心理空虚的伊
莲娜开始寻觅同性朋友,她的至友是住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两对女同
性恋。二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是东北部同性恋的大本营,迄今未变;
每逢盛夏,他们就到麻州小岛鳕鱼角的普罗旺斯镇避暑,而使这个美
丽的滨海小镇街头,在夏天尽见象徵同性之爱的彩虹旗飘扬。 

  萝莉娜·希柯克出身寒门,少女时代曾遭生父强暴,并被赶出家
门。但她是个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女强人,她刻苦奋斗、力争上游,
先在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当记者,后跳槽至美联社,因表现优异而成
为美联社有史以来第一个跑全国政治要闻的女记者。萝莉娜和伊莲娜
在二十年代时即已认识,但无交情;一九三二年罗斯福代表民主党角
逐总统,萝莉娜采访大选新闻,与伊莲娜久别重逢,两人的感情快速
发展,从记者与总统候选人妻子的关系演变成好朋友,再遽变为女同
性恋的“男女伴侣”。萝莉娜与伊莲娜相恋之前,曾和一名女子同居
数年,该女子因受不了萝莉娜阴晴不定的脾气而出走。 
    
  伊莲娜和萝莉娜两个人从里到外,只有一点相同:都长得其貌不
扬。两个人的个性、脾气、嗜好和身材都截然不同。一米七八的伊莲
娜,瘦长,有五个子女,本性温和、内向、害羞,政治和丈夫的不忠
改变了她的人生观。萝莉娜身高一米六九,体重约二百磅,是个粗大
肥胖的女人,兼嗜烟酒,每天抽雪茄或数包无滤嘴的骆驼牌香烟,爱
喝威士忌,每餐无肉不饱,完全不讲究穿著,任性而固执,有忧郁症
倾向。从传统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两个不同背景的女人似乎不可能
坠入情网,更不可能成为同性爱侣,但她们确实是一对同性伴侣。她
们在一九三三年开始热恋时,伊莲娜四十九岁,萝莉娜四十岁。 

  伊莲娜死于1962年,终年78岁。萝莉娜于1968年以
75岁高龄去世时,遗嘱载明她和伊莲娜的通信在十年后始能公布。
1978年,纽约州海德公园罗斯福图书馆终于打开了十八箱伊莲娜
与萝莉娜的通信,总共有三千五百封(自1933年3月至1962
年9月),多达一万六千页,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主流媒体当时
都报导,罗斯福夫人和萝莉娜 ·希柯克的同性恋情已跃然纸上,不容
否认。任教华府美利坚大学的史崔迈特(Rough Streitmatter)自三千五
百封信中抽出二女热恋高峰时期(1933年和1934年)的三百
封信,加以注释,编著《没有你,心就空虚》(Empty Without You)一
书于去年出版,颇为轰动。两个月前因驾机失事去世的约翰·肯尼迪,
去年九月即曾在他所主编的《乔治》杂志上选载《没有你,心就空
虚》的部分情书。 

  但是,伊、萝之间最热情、最露骨、最大胆的数百封情书,却在
萝莉娜生命黄昏的时候被她亲手烧毁了。晚年饱受糖尿病折磨而三餐
无以为继的萝莉娜,于1966年对罗斯福夫人的女儿安娜说:“你
母亲写给我的信总说得不够含蓄。”因此她把这批最热情的情书一封
一封地扔进壁炉,以维护罗斯福夫人的形象。史崔迈特所选出的情书
代表作,不仅展示了伊、萝二女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水乳交融,更点
出了肉体上的缠绵。罗斯福夫人在每封信中称萝莉娜是她的“最爱”,
每晚要亲她的照片才能入睡,还说“你已变成我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没有你心里就空虚”、“我不但要精神之爱,也要肌肤之爱”、“我
渴望紧紧抱著你”。萝莉娜在信中亦热情地写道:“你的嘴角印上我
的嘴角……我抱著你,热烈地吻你……” 

  热恋中的萝莉娜为了向伊莲娜表示忠贞,常牺牲许多有关罗斯福
夫妇的独家新闻,而不愿使这些事情见报。她后来干脆辞去美联社的
工作,加入联邦政府,并且搬进白宫,其住处和爱人伊莲娜的卧室仅
相隔数步之遥。罗斯福总统必然知道他的妻子和萝莉娜的不寻常关系,
但他有越轨“前科”,又是“现行犯”(其机要秘书蜜西·雷杭即是
罗斯福的情妇),而且夫妇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萝莉娜对伊莲娜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除了使伊莲娜获得同性
的友情与爱情之外,这位极有政治头脑和历史眼光的女记者,实际上
是将伊莲娜彻底改造为第一流的第一夫人的幕后大功臣。她力劝伊莲
娜应深入民间,与群众挂钩,关切人民生计;她要求伊莲娜自己走出
一条路,制定自己的政治与社会议程,不要在总统的阴影下讨生活;
她说服伊莲娜每周召开只限女记者参加的记者会,而使得罗斯福夫人
成为历史上唯一有例行性记者会的第一夫人;她建议伊莲娜为报纸撰
写专栏,并为她出题目、改文章,而使得罗斯福夫人成为历史上第一
个第一夫人专栏作家,并且乐此不疲,一直写到临终之前始停笔。讽
刺的是,当伊莲娜正在蜕变成一个璀璨夺目、广受人民爱戴的第一夫
人之际,她和萝莉娜的恋情却慢慢淡了;伊莲娜已变成美国人民的第
一夫人,而不再属于萝莉娜独占的情人。她们的情谊虽仍一直维持到
晚年,只不过爱情的火种已在很久以前熄灭了。 

  美国史学大师亚瑟·施勒辛吉和撰写罗斯福夫妇合传而获得普立
兹奖的女史家桃洛西·古德文都认为,罗斯福夫人并不是同性恋,她
写给萝莉娜的热情信函乃是二十年代女性好友之间互诉衷情的表达方
式,不应遽尔断定罗斯福夫人为同性恋。施勒辛吉和古德文皆是自由
派“拥罗”学者,他们也许要护卫伊莲娜的神圣光环。其实,果决坚
强的罗斯福夫人地下有知,一定不介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人说她是
同性恋,因为她是超越时代的女性主义者,也是敢做敢当的妇女先知。

(转载于《多维新闻网》)
──────────────────────────────
【同人心语】

◆         紫色一族
            ┄┄当代中国男同性恋生活一瞥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研究系 傅平

  我不是研究同性恋的专家,只是由于文学上的爱好和某些触发,
匆匆写了两篇这种题材的短篇小说,没想到在网上发表后,收到了许
多来信。在东亚系研究生会成立后,我应研究生会主席的要求,为研
究生刊物写一些东西。有了这两条理由,我试图从历史、成因、感情
生活、性生活、婚姻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法律地位和如何看
待同性恋现象几个方面来向北美读者介绍中国的男同性恋现象及其亚
文化。但由于时间限制,只能着重于感情生活、婚姻生活和如何看待
同性恋现象三个方面。
        
  为什么要研究同性恋现象?李银河在她的《同性恋亚文化》这本
书中叙说得比较详细。但最主要的是同性恋是一种独有的但又普遍存
在的文化现象,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真正的事实,无论从社会科学还是
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这方面研究都是极具意义的。

  同性恋在中国存在的历史只要从“余桃”(春秋)“断袖”(汉
代)“龙阳君”(战国),“安陵君”(战国)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的
记载和《红楼梦》、《金瓶梅》等名著中就可以看出历史悠久,影响
广泛。但我这里不想过多介绍历史,而是更多关注现在的中国男同性
恋的真实生活和感受。

  在我的调查对象中,有一位朋友很具代表性。他曾留学日本并获
东京大学的硕士学位,目前在一家独资机构工作,属于地位层次较高
的一种,对于感情生活,他觉得一开始是不很清楚怎么回事。

  他说,“我和我朋友发生这种关系是很自然的。当时我从大陆到
日本留学,自己租了一个小单元。我一开始是交女朋友的,因为我在
国内上大学时交过女朋友并发生过性关系,感觉还可以。到了日本,
就交了个日本女孩子,我们关系很好,日本女朋友有一对男女朋友,
四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我和那个日本男生很谈得来,经常在我的小单
元里聚会,有一天我们喝多了一点,送走两位女生后,我的日本男友
就留下来过夜,当时我也没想到什么。半夜醒来的时候发现他在弄我
的生殖器,我没有反抗,反而感到很愉快,第二天醒来后,他告诉我
他是同性恋,我当时感到不知说什么好,因为这是我第一次。

  “后来我发现我更渴望见到他,每次有聚会或去郊游,打球都是
先通知他,有什么话想说也是拨电话给他,当然性生活也频繁起来,
他的那个东西很大很漂亮,我们几乎什么方式都用过,一起生活很快
乐,当然,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我们仍然交女朋友,总是在女朋友
走后我们两人再作爱。
  
  “后来我的日本女朋友感觉到些什么,问我他是不是同性恋,因
为她感到他对我异乎寻常的关心。我一开始装作听不懂得样子,但是
到我生日那一天,我感到我不能在隐瞒下去了。
 
  “那一天我回到住处,我的女朋友亲手为我做了一个蛋糕,要知
道她从来没下过厨房。她去买了一本食谱,因为我生日就试验了好多
次才做成一个很漂亮的蛋糕。我很感动,我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
我告诉她我是同性恋,我已不记得当时她的反应是什么,而我一下子
就觉得好象卸下了一副重担。

  “这是我的第一个同性爱人,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年,虽然也吵
过架,但感情很好,他喜欢亚洲文化,专门到菲律宾留学一年,我们
在一起住,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家里。一开始我父母很着急,我父亲
没次写很长很长的来信,那时没有电子邮件,我父亲是中学老师,母
亲是医生,在中国也算中产阶级,我有一个弟弟,他不知我是同性恋。

  “我在小学到中学都是佼佼者,大学毕业后去日本名牌大学留学,
很多人都羡慕我,我自我感觉也很好。后来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曾经
有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不正常,后来我日本的男朋友告诉我这种现象很
普遍,我想我不是他的第一个,因为他懂得很多。

  “为什么要离开他回国,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和他的关系。一个
男人总要有自己的事业,我从来没把我当女人看,我是一个地地道道
的男人,尽管性交时我喜欢被他干。我觉得在日本我不会有太大前途,
我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中国对外开放,机会应该很多。事实证明我回
来是正确的。”

  这位朋友收入待遇在当今中国是算高薪阶层。

  “不仅仅是钱,有很多东西,我在日本和他的感情很好,但他性
欲太大,每天要来两三次,而我还有很多想要得的东西从他那里得不
到。再加上我奶奶当时病危,我是从小由奶奶带大的,我是很孝顺的,
在我奶奶弥留之际,我一定要陪她到终。所以我坚持回来了。”

  “离开东京机场的那一天,他来送我,当时我们告别后,我已出
了关,我回头再次挥手的时候,我看到他在流眼泪,我当时做了一件
有生以来最勇敢的事,我冲回去,抱着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们长
时间接吻。那个时候,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了。”

  “我们现在还有来往,每星期打一个电话,互相很关心,我回来
三年了,每年我们利用休假见一次面,去年是去香港度假,我寄给你
的照片就是在香港拍的,今年他来上海看我,我们之间已没有性生活,
顶多晚上抱在一起睡觉,我的感觉就好象是兄弟一般。”

  在上海瑞金宾馆的咖啡厅里,我和这位朋友聊了一个整天,他长
的很好,大眼睛,皮肤微黑,略胖,但很健康,他喜欢运动,打排球
和游泳。他很喜欢我写的《大海与真爱》,喜欢青岛,他告诉我下星
期准备去青岛过周末。我问他有没有男朋友在那里,他笑而不答。

  “我回来后和几个朋友发生过,但彼此很欣赏,但再也没找到象
日本难友那样的人。”

  我问他想不想回到日本去。“想过,但他家要他结婚。再说我的
事业在中国。”

  他有女朋友,但从没发生过越轨的事。“我甚至都没亲过她,她
对我很好,我父母现在对我是容忍的,唯一的要求是要我结婚,我不
知我还能不能结婚,你是结过婚的,能不能讲讲你对女人的感觉,我
觉得我可以和女人性交,但我想肯定不会有和日本男友那样的快感。
我不知道究竟是该和男人在一起生活,还是找个老婆结婚。”

  他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是中国男同性恋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

  我劝他认认真真找个男人一起生活。

  “我想也是,但是中国玩的多,认真对待感情的不多,我又不喜
欢那种整天缠着,卿卿我我的那种。”

  这时他的BB机有响起来,我已注意到他打过好几次电话。“都
是些朋友,有同性恋,也有不是,我们约了晚上打排球,对不起,今
天只能谈这些,我们还能再见面吗?”我点头表示同意,事实上我也
很喜欢他,他不做作,很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头脑。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在他家里,他给我看了他日本男友的照片,长
得很酷。“你会喜欢他的。”事实上我对日本人印象不好,他的朋友
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有些人自己看不起自己,我以前参加一些使馆举行的派对,好
多领事是同性恋,有一次,某国领事对我说他很喜欢我,愿意每月给
我多少多少,把我养起来,我对他说,如果有双方有感情可以来往,
但我不是那种人。我很看不起那些靠这生活的人,那次派对中就有好
几个中国人是吃这饭的。”

  那次匆匆与他见过以后,因为有其它事,我离开中国的时候也没
与他打招呼,后来回加拿大后我发信问他能不能把他的故事写出来。
他表示可以。

  另一位调查对象也是留学美国,获得学位后回到上海,是一家独
资公司的经理,征得他的同意,他给我写信谈他对同性恋的看法。

  他写道:“我不敢说自己对同性恋究竟抱何看法,但我愿意与你
交流自己的感情。

  “首先,同性恋在中国社会里是不受接受的。很多人宁愿将它闷
在心里,也不愿意以此面对社会。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想到拿性倾向
来作某种示威,但我也不会以此感到羞耻。同性恋有关我的个人感情,
而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

  “我知道,现在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性恋酒吧、桑拿和舞厅,
但这一切都令我感到恶心,因为里面很多人只是在寻求一夜情,甚至
还有卖淫者。这种文化没有显出丝毫圣洁;要创造出有意义的同性恋
文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两个男人间有可能找到真爱,而
且这份爱能够持续很长时间,但它取决于每一方的忠实行为,不要受
到外界的诱惑。”

  我觉得这位朋友对生活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一点也不亚于异性恋,
而有些异性婚姻的质量还是很差的,除了性和传种接代,就是平淡乏
味的劳作。

  同性恋对感情生活的执着一点也不亚于异性恋这是一位朋友在看
了《大海与真爱》给我写来的信。他写到:

  “平哥,你现在还好么?每次你以兄弟相称我总有一种亲切感,
也许我们真的很需要彼此的这种关怀,我从没想过自己的将来会遇到
一个远在异地他乡的朋友,因为我的生活天地是很小的,我在这个小
天地里,走得艰辛,但问心无愧!我经过两次感情的失落,不知自己
的下一站该是哪里,我已不去想它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想
起与他在一起的日子,尽管我从没有拥有过他,也没真正失去他,但
徘徊于其中的痛苦着实让我明白了多情自然被情伤,真心实意人奈
何!有许多次,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但好在过来了。其实平哥,我
与你谈过,最让我伤情的是第二个朋友,我现在根本不想见他,但我
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他。他曾问过我,你恨不恨我,我想了想说:如
果一点没有我是骗你,但我更多的是理智与真情,如果你生活得幸福,
我无所谓。而且我认为,其实恨与爱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因为我爱
你,所以我恨你无情,因为我恨你,所以我更珍惜与你的约会。既然
殊途同归,为什么不选择一条道路呢?这就是爱的道路,而恨只是浪
费我的时间,他只会让我变得自私,如果我能做到爱你,就不会去恨
你,因为当我见你第一天起,我就知道你会是我这一生当中重要的人,
尽管我不一定得到你,而且你也并不一定真心喜欢我,但萍水相逢聚
散两依依的这份纯正情我终生难忘。我真的不在意你会不会记得我,
只要我喜欢一个人,我想是没有理由来让我伤害你,怨恨你的,我只
是真心地希望你知道,我喜欢你,但我不能与你在一起。他听后没说
什么,只是觉思了一会儿。

  “平哥,你是过来人,如果说第一次是别人追我,我没有初恋的
感觉,那么这次我真的有,我想这是我一生当中真心喜欢并渴望得到
的第一个人。但可惜我走错了路,选错了人,尽管他带给我的痛苦与
幸福是无法相比的,但我不只一次对自己说,只要他幸福你又何必总
有所遗憾呢?你不是也希望他过得幸福么?平哥,我不知道你的心境,
但我一生当中曾下过决心,从今以后不再言情,在我的字典中已没有
爱人这个词,只有情人这个词,因为我的心不知前生曾许诺给了谁,
我想甚至我的心都不属于我自己,它只是有他自己的感觉,好像把我
抛在一边。 

  “平哥,你在香港过得好么?每天总是有许多事可做么?我这段
日子可比较轻闲呀!每天的只是在网上度过自己的时光,与朋友们谈
心,但我明白,我心里最喜欢的是谁,所以我并不是想在网上找到同
志朋友相守一生,我只是把他们当作推心置腹有朋友,能彼此支持,
关心就可以了。也许这只是我单一的想法,但我真的认为只要你真心
喜欢一个人,就不应该喜欢第二个人,应该忠情于自己心中的所属,
但我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有多个,我不想有
情人,因为人活着要有骨气,别人做错事不能成你做错事的理由,爱
人得不到不能用情人来代替。所以我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已删去了情
人这个词,我就算此生一生一个人走,我也不后悔! 

  “平哥,我在网上遇到过许多同志朋友,我们谈话很随和,彼此
之间真的有共同语言,但我明白感情与爱情的区别,也明白爱人与情
人的区别,所以我总与他们保持距离。平哥,我不知您此生的最大愿
望是什么?你告诉我人活着要奋斗,要努力,我不知支持你去乘风破
浪的动力是什么?但我心中真的什么都没有。从小我在温室中长大,
什么都有,现在大了,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我感到心里象死过好几次
一样,我也许最想得到的东西我永远也不能得到,因为这是我根本不
能允许自己做的。我真的想过,如果他没成家该多好,我也许还有机
会,但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说了这么多都是
一个情字,我看自己真的很难做到无尘无思无欲无望,我注定要背一
辈子的负担。 

  “平哥,你是怎么看待朋友的?你的朋友一定很多。但我交的朋
友很少,我只交真心朋友,我交友的准许则既严格又平常,我曾对自
己说过,一不交党员,二不交机关办事员,三不交不孝之人,四不交
不义之人。所以我的朋友只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可能只有两个。我真
的很难做到只要能用得着就是自己的朋友,我只是认为交朋友,是为
了互相帮助的,如果以任何目的为前提,那么虚假的朋友不管有多大
的本事,我都会与之为伍的。所以大家都说我倔,不适应社会,也许
只有我一直坚持正统教育的思想,而其他同学早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已不在是长在红旗下,我是一个兵,从善为已任,愿献一片真。

  “平哥,我是很想当兵的,但我一来身高不够,二来视力不够,
所以与军队无缘,但人真的希望自己有这个机会,我想下辈子吧!我
一定要当一个兵,去体会向往的军旅生活。平哥,你是个军人,你过
去的生活一定是很值得你回味吧!战友情深你一定体会过,可我没有,
我只是在心里有种模糊的感觉,就算是错觉也好都是很值得我拥有
的。”

  “平哥,我们快放暑假了,这使人想起了与大学朋友分手的那段
痛苦岁月,我自已竟然没想到,既使面对平常的普通朋友,我也心痛
如潮,泪水如涌,只是我是默默不哭,不让大家看到,然后装作坚强
的样子,祝朋友一路顺风。当朋友都走后,我有种想随他们一起走的
想法,整整一周,我都不能入睡,母亲伤心地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没
什么,于是假装睡觉,但我心中那么难受,又怎能入睡。这种失去朋
友的感觉我花了一年时间才缓过来,才发现原来的我竟是这么不堪一
击。在这些值得我怀念的朋友当中,有我向你提过的那个同志。但我
心里那时思念的可不是他一个人,是整个年级,我想我已将我的感情
融入了大家中,只是平时生活在大家之中,没有感觉,当分手在即的
时候,才知道大厦将倾的感觉。 

  “往事如烟似梦,在眼前,在天边,无法悲伤。恨时光短暂,岁
月匆匆,浮世尘华,怎能忘怀。不解何意?即然无缘,何必相遇;即
然分手,何必相识;即然伤情,何必多情;即然难忘,何必当初!不
觉叹乎,茫茫天涯,寂寞辛酸。风雨与共,萍水相逢,春去秋来,寒
暑交替,朝幕之间,挥泪绝别!朋友一场,欢心无比,真情留露,俱
化悲哀。回首校园,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触景伤情。思潮翻滚,叠
恨累伤,寄语苍天,昔日重来。人奈何? 

  “平哥,这些都是我的伤心往事了,但愿不要让你与我一样陷入
另一场悲伤中。平哥,我是很少照相的,所以找了几张,由于是数字
式的,图像不是特别清楚,请原谅。平哥,他们出国的常对我说,在
国外很辛苦,什么都要自己亲自打理,生活得很累,但我想你在国外
生活的那么久了,一定适应了。只是心里在想每个人的道路不同,你
选择的挑战比我的更大,希望你不管多么不容易,也要走出一片天,
作朋友的我最喜欢看到朋友你的成就,你一定不会让小老弟我失望的。

  “最后想说一句:雁子归时别来无恙!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对
不对? 

      红尘路上多风霜, 
      朋友相聚亦无常, 
      朝暮之间幻化雨, 
      望穿秋水异样心, 
      世间伤心非我有, 
      多情君子恨无情, 
      天意如此缘已灭, 
      残阳水逝苦作歌。 ”

  对于同性恋现象同性恋本身和社会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大致有
认同、宽容和反对。许多人对此态度是认为同性恋是反常、疾病甚至
不道德。在我的《大海与真爱》写好后,我曾寄给我在北美的大学同
学。我认为他们应该会持有较开放的态度但回信令我很出意外我的一
位好友甚至严厉批评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有的同学干脆劝我
换个主题。

  下面一篇文章摘自《阳光少年》网站。

  “98年法国世界□赛正如日中天,一青年女作者徐坤在北京
《精品购物指南》报上发表文章《老天保佑巴乔不要是一个同性恋》
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球迷或非球迷纷纷发表自己的观
点,评价作者徐坤到底是何种心态。

  “从这些人的文章中可以明显看出,他们所大为不满的,主要是
徐坤空口无凭地去怀疑巴乔是同性恋。这其中的潜台词是:徐坤污辱
了巴乔。

  “我们暂且不去揣测徐坤是何种心态,也没必要搞清楚巴乔究竟
是不是同性恋。我们要对这些人说的是‘是同性恋究竟怎么了?’

  “巴乔是一代足球巨星,爱戴他的人无数。如果某个人仅仅因为
巴乔是个同性爱者就开始对他由爱戴转为憎恶的话,那我们只能认为
这个人无知加可怜。因为一个人的性取向和他是否有才华并没有直接
的联系,甚至与他的道德水准也没关系。只要一个人追求的是真善美
的爱情,那么他就是可敬的,我们不必去管这份爱情是男女之爱、男
男之爱或是女女之爱。

  “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同性爱者,他们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并
没有因为他们的性取向与众不同而被抹杀。试想一下,人们会因为莎
士比亚是同性爱者而拒绝阅读或公演他的作品吗?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会不会被世人毁掉呢?柴科夫斯基的惊世之作人们是否接受?著名哲
学家、科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还会被挂在众多图书馆和
学校的墙上吗?

  “答案很明显,这些‘同志伟人’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那些不
理解不接受同性爱的可怜人们同样在享用着这些同志伟人为世界所创
造的一切。事实上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他
们的同性恋身份不为世人所知晓而已。

  “巴乔还是巴乔,他不知道也不会去理会在中国北京的一家报纸
上发生的一场小小的风波。他还是会象往常那样,在众多球迷的欢呼
声中,用他那高超的球技射进一个又一个精彩之球。即使他是同性恋,
我相信还是有许多人一如既往地爱着他,为他欢呼,为他喝彩。

  “想起一位先生在98华人同志大会上的一段发言,他发言的题
目是《同志当自强》。我当然没有参加这次大会,自然也没有听到他
的发言。但这个标题却足以让我浮想连翩。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不理解、误解、歪曲乃至敌视同性爱,这是
事实。 要扭转这种状况,主要得靠我们自己。是浑浑噩噩、自暴自弃
混一辈子,还是做个积极奋发有成就的人呢?请做出你的选择吧!

  “做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看谁不对你敬佩三分!”

  其实同性恋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样。当然同性恋是有层次的。本文
列举的似乎都是些层次较高的人。与异性恋一样低层次同性恋者要占
多数,而且中国各个城市都有“渔场”,就象异性恋有婚姻介绍所和
买淫场所一样普遍。           
                      
  中国男同性恋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要结婚来自于家庭,社会
和传统的压力大多数中国男同性恋选择了结婚。

  另一位朋友给我写来了如下这封长信。

  “我觉得自己与别人相比,有着一些不同,生活中也充满了许多
的不定。从表面上看来,我在同龄人种似乎是个幸运者。我家境富裕,
考上了中国的一流大学,现在工作于一家外资企业。在目前下岗者众
的情势下,我的处境确实很令人羡慕。我英文很好,电脑操作能力也
很强,歌也唱得很好(我曾经得过全市歌唱比赛业余组第二名)。从
各方面看来,我确实处处令人羡慕。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其实活得并不快乐。在我成长时期,
父母离了婚。分完财产后,他们争论孩子该跟谁。两人都喜欢带走我
的弟弟,我成了他们眼里的累赘……我第一次在他们那里感受了歧视
的滋味,从那以后,我在家里就失去了欢笑。然而,尽管父母偏爱弟
弟,他总是对我很关心,我也非常爱护他。

  “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后,我的在校成绩开始上升。小学毕业后,
我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中学就读,但我‘天天向上’的梦想也遭到
了摧打。

  “我遇见了一位记者,他是在采访我父亲时认识我的(我父亲当
时是通讯局的总经理)。他的双眼炯炯有神,散发着活力,我一下子
就喜欢上了他。晚饭后,我们在会客室里闲聊,他问了我的名字,然
后递给我一把糖果,并邀请我和父亲有空时可以到他家去玩。我们离
开后,我还苦苦地想着他,拼命寻找他留下的挂历和他与父亲的合影。
我一直不舍得吃他留着我的糖果,每天长时间地凝视着它们,直到它
们日久后融化。我向爸爸要来了他的地址,一封又一封地写信给他。
但那个地址是错的,每封信都被退了回来。家里人拆了我的信,大声
地念出来羞辱我。他们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诸如‘人走茶凉’之类算
是温和的指责。

  “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到一年,我跌至班级最
后一名。也就是在那时,我爱上了流行音乐。音乐是十五年来我的挚
爱。

  “消沉抑郁使我时常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竟达七天。我沿着长
江走了九十公里,直到来到一个小城,最后还是在警方的安排下才回
到了家。

  “我知道自己的行动使周围人伤心,所以决定将功补过。我努力
学习考上了高中。但我万万没想到,我在那里竟又堕入情网。

  “他长得比我高,五官非常漂亮,心地也很善良。总之,从里到
外,无可挑剔。在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感觉到了
双方心之跳动。我现在仍然能够回想起,他在那个下午痴痴地看着我,
方正的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

  “放学后,他来到我这里,我于是就提出:‘我们一起回家吧。’

  “从那以后,我们就每天一起上学回家。我当时还搞不清自己到
底是什么感觉,但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友谊。由于我的成绩比他好得
多,他父母很高兴儿子能够交上象我这样的朋友。每次在他家做完功
课后,他父母总是挽留我吃晚饭。

  “有一天,我在他家呆得太晚,他家人执意我留下过夜。那一晚,
我躺在他身边,闻着他的体香,兴奋得无法入睡。从那以后,我就渴
望再次与他共眠。

  “暑假到来时,我去了武汉。远离他四百公里的我写了一封情意
绵绵的长信。他回了信,里面谈的都是班上同学如何如何,但在信末
提到他也想我,并签名之前用英文写上了‘kissing you’(吻你)两词。
惊讶之余,我感到无比欢喜。

  “一从武汉回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打电话。他来到我
家,站在我面前,显得比以前更高、更黑,也更英俊。我兴奋得说不
出话,只得简单地说:‘我们出去走走吧。’高中年代的后半期,我
的生活充满了浪漫。我俩总在一起,我心里已经没有他人。我们之间
的情谊也有了发展。他和他家人都非常关心我,而我从来没有在自己
的家里感觉到类似的关怀。”

  “寒假的春节,我去看他。来到他家时,他父母说他把自己锁在
房内。他母亲说:‘他无缘无故打了他弟弟,我骂了他几句,他就跟
我吵起来,然后就把自己锁在里面不出来。’

  “我敲了下门,说:‘卫东,是我。’我叫了好几次,他才勉强
开了门,让我进去。房间里只有我们两人。

  “他一言不发,只是坐在那里呆望着。我聊起了自己近来的一些
事,但马上又陷入了沉默。我凝望着他,终于说:‘我能为你做些什
么呢,卫东?只要你高兴,我什么都愿意。’‘真的吗?’他说。

  “他伸出手,拉着我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在寒夜的星空下,我们在水库上走着,说了很多话。回到他家
后,他问:‘今晚你能留下来吗?’我点点头,但心里快活极了。他
也显得很高兴,我俩还做了件好事,修好了楼下的水管。看着自己的
劳动成果,我俩相视着笑了。

  “最后,我俩终于一起钻到被窝里。看了一会书后,他先躺下,
我关上了灯。

  “我发现枕头很硬,原来我枕着他的手臂。等我还没有察觉过来
时,他已经紧紧地把我抱住。在他的气息下,我完全沉醉了。

  “从那以后,我们要好得如胶似漆。有一次,一位苦苦追求过他
的女孩对我说:‘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看他都会去拼命的。’听
了这番无心之语,我实在喜上心头。

  “有一天,班主任不出于什么原因,要举办一个晚会。我向各组
征求演出节目。卫东那天晚上因病没来,我唱了两首流行歌曲。

  “在晚会结束前,班主任开始讲话:‘我抱歉,虽然我很不愿意
离开大家,但我即将被调往另一所学校。’大家相视无语。班主任虽
然在学习上对我们很严格,但是一致公认的好老师。晚会结束时,我
眼里流着泪,跑了出去。
 
  “当我回到家时,眼里还淌着泪。突然,传来了愤怒的吆喝:
‘跪下!’这是父母给我的欢迎词。‘你今晚干了些什么?’
     
  “‘去参加晚会。’我颤抖着答道。

  “‘晚会上你干了些什么?’

  “‘唱歌。’

  “‘唱了什么歌?’

  “‘流行歌曲。’我小声答道。

  “‘为什么唱这种垃圾歌曲?为什么不唱革命歌曲?’

  “他们怒气冲天,一个耳光狠狠地甩了下来。‘我和你父亲去学
校观看你的演出了。’妈妈说。我这时才记起来曾经对他们说起自己
有演出。‘我们没想到你受资产阶级的毒害如此严重。’爸爸激愤地
说道。

  “‘快给我跪下,检讨自己的资产阶级情调。跪下!’
    
  “我什么都没有听见,大喊出:‘去你们妈的!’猛地把门撞上,
冲下了楼梯。

  “我整夜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任凭泪水流淌。
 
  “第二天,我茫茫然地走进了学校。教室的门开着,班主任正在
里面拖地板。‘为什么星期天来学校?今天不上课啊。”他说。我此
时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一下子趴在课桌上睡着了。

  “我被人摇醒,抬头一看,原来是爸爸。‘我以为你去了卫东家,
所以就去那里找你,但他也不知道你去了哪里。他现在正在全城找
你。’他低下头,不敢正视我。‘这里是两块钱,你去买点早饭吃
了。’‘你自己留着吧。’我说完就站了起来,直奔卫东家。

  “他妹妹看到我,非常高兴。很显然,他们一家人都在为我担心,
也为我的突然出现感到惊奇,他妈妈对我说:‘卫东一直在找你。你
赶紧吃些早饭,去他床上躺着。她给我热了几个肉包子,我含着泪吃
完。

  “过了一个小时,我听到了他走在楼梯上的脚步声。‘我哪里都
找遍了,就是没有找到他。’他大声嚷着,然后我听到他妹妹小声说
了些什么。他冲进房间,一看到我,就把我紧紧抱住。

  “我俩相对无语,然后我告诉了他昨晚发生的事。到此时,他才
明白一切。又一阵沉默过后,他突然大哭起来,对我说:‘除了上次
我妈让一个坏人刺伤外,我还从来没有哭过。’

  “我俩紧紧相抱,眼泪汇到了一起,此时我感觉到他的心就是我
的避风港……直到多年以后,这一幕仍然活生生地闪现在我面前。就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此时此刻,我的眼泪已夺眶而出。
         
  “但从那以后,我们之间有所疏远。我觉得他总是想避开我。也
许他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但他究竟害怕什么呢?后来,他跟一个女
孩好上了,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感觉到卫东和我之
间的爱情降至了友谊。伤心的我傻傻地写了好几封信给他,但他只是
一语打过:‘有什么事当面谈就行了。’我好几次想找机会跟他在一
起,但他总是借口躲开。

  “后来,我转到了另外一个班级,情况稍微好了些,至少两人之
间的尴尬少了许多。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即使走到一起,也总是有
别人在场,他对我显得非常有礼貌。当时我自我安慰说,至少我俩还
是朋友。
        
  “高三前的那年夏天,父母要求我去离家六十公里的一所中学上
学。我对此感到很犹豫,不知如何将这一切告诉卫东。我准备了留言
本,班上的同学都写下了告别寄语。然后,我把留言本拿到其它班级,
当他班同学写完后给我时,我发现里面也有卫东的留言。
 
      “放学时,我看到他在教室门外等我。

  “‘我们一起回家好吗?’他说。”

  很多同性恋者都经历过类似的悲惨心酸的故事。在我的鼓励下,
他找到了失去多年联络的卫东,但卫东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安慰。

  “卫东上星期一来看过我,但来去都很匆匆。我们紧握着手谈了
很多,但什么都没有发生。他要我去找个女孩,并说同性之间是没有
幸福可言的。我知道自己最多只能当他的好朋友,而且他来看我,主
要也只是为了谈生意而已。

  “我刚跟父亲通了话,告诉我自己不可能象他期望的那样结婚生
子。我打算过一辈子独身生活,所以打算出国。他劝我如果移民不成
的话,应该考虑结婚了。”

        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得知这位朋友准备移民到加拿大来,移
民或许能给他带来一些新希望。是逃避,还是重新开始,一切对他来
说还是未知数。
 
        在结束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想对广大中国男同性恋和北美的读者
说一声,同性恋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古就有,就象颜色有七彩,紫
色(同性恋代表色)一族,古有之,今有之,未来还有之。
──────────────────────────────
【爱知行动】

◆       美国大华盛顿地区中国同志会成立

  美国大华盛顿地区的第一个华人联谊组织┄┄中国同志会
(Capital Rainbow China Alliance)于1999年9月4日成立,这是继
洛杉矶的中国彩虹协会、大多伦多市大陆同志小组和拉子网站(女同性
恋者组织)后,第四个以普通话(国语)为交流语言的北美同性恋者联
谊会,也是美国东海岸第一个中国同性恋者联谊组织。目前中国同志会
的成员主要居住在华盛顿市、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其中包括来自大
陆和台湾的学生和职业人员。

  中国同志会将定期举办联谊活动,促进会员交流,并愿意为来到
华
盛顿市及其附近地区的中国同性恋者提供帮助。

  9月11日,十四名成员参加中国同志会举办的第一次联谊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饺子宴和卡拉OK晚会。

中国同志会联系电话:202-667-7233
     电子信箱:GayChinaDC@aol.com
──────────────────────────────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美国)   编辑:杨青(中国)
网络维护:蓝波(美国)      小涛(中国)
文字校对:有家(美国)      苏辰(美国)  

《桃红满天下》可在下列网址阅读:
http://www127.pair.com/csssm/ (简体字、繁体字、映像版)
http://216.92.92.138/ (简体字、繁体字、映像版)
http://www.xys.org/emag/taohong.html(简体字)
http://bbs.szptt.net.cn/(深圳BBS一网情深/精华区/知性感性/
同志论坛/桃红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