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90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1年2月2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德国军方要求军队平等对待同性恋士兵 ② 【说三道四】洋为中用之我见 ③ 【综合报导】台湾同志权益运动的回顾与现状 ④ 【历史回顾】中国大陆同性恋浮出水面 ⑤ 【信息天地】家庭观念再定义:广告展示同性伴侣 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也可能从事高危性行为 ⑥ 【桃江连程】同志光荣榜 ⑦ 【同人笔林】情人节的礼物 ⑧ 【同人心语】我的同性恋经历 ────────────────────────────── 【新闻摘要】 ◇ 德国军方于1月23日颁布新的军队导则,要求军官对同性恋士 兵和女兵平等对待。 这本总共6页的手册写道:“同性恋并不非法,战友职责包括宽 容不同的性行为和性倾向。” ◇ 提倡通过祈祷来“矫正”同性恋的“国际逃亡”组织又遭受一大 挫折。该组织在英国的分部负责人杰若米·马克斯宣布脱离该组织。 在该组织活跃了14年的马克斯说:“我们已经确定将摆脱‘前同性 恋者’的称呼,而决定致力于帮助同性恋基督徒……我们咨询过的所 有人中,没有一人转变为异性恋,不管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现在 是采取诚实态度的时候了。”那些声称同性恋倾向得到“治愈”的人 被称为“前同性恋者”。 已婚九年的马克斯表示,他将继续对妻子保持忠诚,但这种克制 并不表示同性恋倾向的消失。“事实上,我的性倾向从来没有改变过。” 他说。 ────────────────────────────── 【说三道四】 ◆ 洋为中用之我见 ·二 言· 最近互联网上登载的两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去年9月,北京 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的外国原版教材展览引起了热烈反响。教育部有关 人士反映,国产教材已经严重落伍,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和使用欧美名 牌大学的原版教材,以便尽快缩短与先进教育体制的差别。与此同时, 首都图书馆向“2000北京科技周”推荐的科普图书书目中,不仅 将宣扬史前文明和外星人光临地球等内容的伪科学读物包括在内,而 且全然忽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读 物。“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仍然深重,似乎只有数 理化才没有国别之争,才没有东西之分,才“放之四海而皆准”。 江泽民主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口号,“三个代表”中更是包 括最先进的生产和最先进的人类文化,这番话就是“洋为中用”的现 代诠释,即中国可以借鉴一些在别国已被证明可行的措施与实践,以 缩短摸索的道路,提高民众福利。 “洋为中用”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能遇到很大阻力。许多人 一看到“洋”字就联想起传统和自尊的丧失。一位在哈佛大学社会学 系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回国后,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事研究, 结果被责为“数典忘祖”。 然而,标签只是标签而已,或者为了指明出处,或者为了表达简 易,并不意味着阐明者才握有对事物的所有权。当涉及到科学或客观 性规律时,“洋”和“中”的标签并不代表着中西对立。“不管白猫 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一语恰好表达了科学的普遍性及标签的累 赘。苹果在西方落地,在中国也落地,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 是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而非英国独有的骄傲。西方经济学家先归纳 出价值规律,但并不等于说价值规律只在西方的经济市场产生作用。 哪里有物品交换,哪里就有价值规律在起作用。计划经济只是压制了 价值规律,但并不能使之消失。当今中国在经济改革中推行股份制, 并非效仿西方或引进西品,而是顺应经济法则。经济法则作为一种自 然力量,本质上并无中西之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法轮功事发后,很多人纳闷:为什么那么多博士硕士都走火入魔? 言下之意,学位越高,越不可能笃信宗教。但教育程度和一个人的独 立个性并非有着根本联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使人难以培养独立思考 的习惯,品德教育也只是局限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两 元训导。这种家长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们纵有满腹经伦,在事 业上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仍然手足无措,需要外人的训导来让他们省 去思考的麻烦,而法轮功正好钻了这个空子。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 我们需要引进的不只是一本本外国的原版教材,而是一套鼓励人们独 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教育体制。 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更不必拘泥于“中”“洋”标签 之分。抱着诚实诚恳的态度,以开放的胸襟面对世界,面对新世纪的 挑战,有勇气大言不惭地表示:只要对我们有用的,拿来!创造潜力 的挖掘使我们自身就能够成为新思想、新技术的源泉,其迸发出的能 量并非引进一条生产线等急功近利所能比拟。海外华人面临着种族歧 视的绝大社会障碍,仍然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创出骄人成绩,相信解 放思想后的中国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更先进的人类 文化。 “摸着石头过河”说明了探索的艰难在于看不到踏脚点,一失足 成千古恨,所以要慎重起见,但如果石头已显然可见露出了水面,何 妨不大胆地踏上去,省去摸索的麻烦呢? ────────────────────────────── 【综合报导】 ◆ 台湾同志权益运动的回顾与现状 ·詹景岩· 1999年,在一次参与由香港同志举办的交流活动中,有位香港朋 友询问笔者:“有人说,台湾传媒对同志议题报导的热度已逐渐冷却, 许多议题都已被讨论过,将来台湾同志运动是否会因此停滞不前,而 不再被关心(好奇)!”笔者当时略带幽默的简单回答道:“只要还 没有现身的同志当上总统,或有已当选总统公开其同性性取向之身份, 同志议题终将不断的被讨论。然而同志运动中的媒体策略及议题报导, 更不单只限于同志与其议题的被看到或是被报导,而是更须主动的在 任何公共领域及议题上,去开创任何的(非单是同志或性别)议题, 在政治上、在财经上、在学术教育上、在环保上、甚至是国家大事或 是社福议题上,都可开创或结合与同志相关或属于同志观点的议题出 来。” 然而在这样的问答中,可轻易查觉到,在过去的同志运动经验与 观念里,有着极大部份的方向与策略是建构新闻传媒报导的效应上。 主动发声及大量传播同志讯息是同志运动中重要的策略之一,亦是必 要的手段与过程。然而如果只是过度投注于新闻媒体效应的经营而忽 略了其他方面所应有的努力。那么除了必须面对在新闻效应泡沫消退 后,真实与假象间的落差以及陷入“媒体渴望焦虑症”窠臼外,最严 重的是这样的假象造成同志朋友误以为社会已逐渐接受同性恋,对同 志公共事务参与更为冷漠不关心。 ◇ 回顾台湾同志运动与媒体互动的过程与转变 回顾十年来,台湾同志运动与传媒互动的开启与发展,众所周知, 是拜于台湾民主运动之努力,使得台湾解严后媒体开放所赐。但基于 同志现身困难因素,传播媒体一直都是同志运动的主力战场,从早期 同志为抗议媒体不公或对其污名、或偷拍事件等侵犯人权事件而起的 抗争,或到中期以同志主体性传媒出发(如同志广播、出版品、报纸 副刊)向社会发声,再至近几年不论是以同志个人或是团体以及网站 电子报,为其经营理念或政策议题诉求(如同志之人权议题、政策或 纪录片或至总统大选等),频频主动的向社会发声与传媒建构良好关 系来看。台湾同志运动与传媒互动关系,更日见进步成熟。过程中虽 频见败笔,但在失败中求取经验,虽付出极大代价,整体回顾,仍瑕 不掩瑜。 反观台湾传媒界对于同志议题的报导,虽不如多年前,全以负面 污名的方式对待,但在现今仍大有为求商业票房的电视综艺节目,大 肆玩弄性别议题,甚至会在闹区追逐女性路人,要求对方脱下内衣, 以不惜践踏女性尊严来供节目游戏(或收视率)所需。或是对艺人甚 至平凡民众的性倾向隐私权,毫不保留的追逐报导及侵犯伤害的情况 而言。谈及台湾传媒对于同志议题报导的客观与正确性,简单来说, 虽有长远进步,但仍非常有待加强。同志人权运动有所进步,恐同的 媒体势力当然也没理由原地踏步。 ◇ 台湾传媒与同志互动关系的现况 回顾过去至现阶段,传媒与同志的关系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对于 未来,我们观察到,其实彼此间不仅不是对立,而且更是乐观而具可 开展性的。(于1998年十一月台湾三合一大选期间,一位曾在我们举 行台湾第一届市长同志政策广播辩论会,给予我们许多帮助,包括提 供各市长行程表以及有家报社对我们不公平报导时,而主动联系各报 记者朋友,给予我们发声空间。笔者近日才获知而这位女性记者自小 即是一位虔诚之基督徒,现已有多个子女的异性恋女子。) 而后续在1999年及2000年,同志运动团体与传播媒体的互动,彼 此间则更加主动频繁和成熟,期间尤依序以《美丽少年》记录片、九 二一同志救灾、台湾首届同志家书活动、某组总统候选人的“虚拟婚 礼及总统同志政策”以及台湾同志人权协会成立、台北同玩节和“同 志同光长老教会为同志伴侣祈福”等新闻互动最为著称和正面。 而香港智行基金会所举行的同志议题报导奖更具体实现了同志运 动与传媒互动最好的典范和注解。(据闻台湾目前有一同志媒体观察 团正逐渐蕴酿运作当中)。 由此观察,台湾现阶段许多传媒的基层人员已和同志逐渐建立良 好互动关系,而且亦慢慢由台面下的支持,转变成适时的公开支持。 而平时各地区之同志运动团体更与当地记者群亦保持定时的适当联系, 培养良好关系。(虽然笔者个人认为,基于台湾同志运动状况和所谓 “媒体中立”而言,对同志友好的新闻从业人员,理应还是扮演暗助 的角色会比较好些,少数公开支持即可,不必需要大量曝露。) ◇ 迎接新世纪,为同志与传媒打造人文宽频大道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代表信息革命新事物的网路文化兴起,世界 各国更是“e”声四起,在“宽频世纪”、“数位科技”、“即时视 讯”等“e”片炫爽翻天的时代性口号声浪中,近似乎为已到来的所 谓二十一(e)世纪做了最佳的诠释。(虽然我们都清楚我们的父母 亲甚至是我们自己,也都不完全懂得这些名词,而且也知道在许多地 方,包括都会与城乡,仍有绝大多数三十五岁以上的人还是以声音讯 息“广播节目”为获取资讯的主要来源。)许多传播媒体亦争先恐后, 怕是立即会被时代淘汰般地,做了非常多大幅度的改变,如传统报纸 或其他媒材与网路科技的结合,或是更多跨媒体的合作。 在这种“科技当先,人人自危”的现象里,难免也很容易使得长 期参与同志运动,经常与传媒互动的我们,陷入某种焦虑情绪,经常 担心跟不上传媒的质变和量化的速度,比如全台湾共有两百多家公民 营或地下电台,其每周日夜总计数仟个广播节目时段里,属于几千分 之二或三的同志广播,怎么够呢?而且还不包括网路电台节目!是不 是该多制作几个同志广播才跟的上呢?在传播媒体资本化和财团化趋 势下,屈指可数的现身同志和团体又该如何去因应面对这只可怕的 “酷斯拉”呢?而号称数量可观或具影响力的同志网站和电子报,在 与其他不同类性网路站台的总合下,是不是更让我们心知肚明什么叫 做“苍海一小粟”罢了?! 而在这许多必然或不必然的焦虑不断产生下,究竟该如何才是进 入这新世纪,才能真正合乎时宜,为同志运动寻找出一条宽频大道呢? ◇ 经验累积下的感想与浅见 笔者与本会发起成员之一Friend Ying 仍分别持续制播台湾目前 全数仅存于商业机制(两个)及官方体制(一个)之同志广播节目, 虽皆是台湾寿命最长的同志节目,但却仍然无时不刻地,必须面对商 业取向的压力和官方政治权力纠葛的角力下,力图求存。而在学习隐 忍进退与权力卡位过程中的实务,以及加上过去至今开创议题向社会 发声,与传媒互动所累积的工作经验,或许可由以下列几点的浅见与 大家交流互换经验: 一、同志传媒成效,应首重意识启蒙工作。 二、同运传媒策略,应妥善扮演辅助角色。 三、同志传媒操作,应强化与传媒群沟通。 四、同志议题诉求,应以同志人权为基本。 五、同志传媒思考,应去除网路虚拟迷思。 六、同志议题开创,应多元创新开拓疆界。 七、媒材对象经营,应扩大意涵多角经营。 八、同志传媒发声,应避免权力精英取向。 九、同志媒策信仰,应全面回归群众路线。 十、同志传媒发展,全球化趋势应落实基层工作。 附 作者后言: 笔者于1999年华人同志交流大会,才正式第一次与香港同志团体 及朋友有了开始的认识,对于香港同志朋友的努力、热情及力量的凝 聚及效率,对了,还有拥抱!时而至今仍感佩在心,常有相见恨晚的 感受!此次智行基金会的邀稿,让本会及敝人感到无比荣幸及重要。 但因主题庞大,因时间匆促,无能详尽与大家交流讨论,而深感愧疚。 为同志与传媒两社群,于现实生活中打造真正的人文宽频大道, 是迎接新世纪,同志运动的媒体策略之重要课题。人在社会中的确有 与他人直接与实质互动的需要,同志更需真实的拥抱社会,这不是网 路科技所带来的虚拟世界所能取代的。尽管大有人们(同志)认为, 利用网路工具与外界密切联系,可以达到加强社区(同志社区)意识, 凝聚同志社群力量的目的。而此说法也只有在把网路的间接互动作为 补充同志与社会和媒体直接互动的情况下,其道理才能具体成立。 媒体即是社会大众。传播媒体或媒体单位小到一个人或是一家商 店,抑或是一个跨国卫星传播机构,都同样具媒体角色。唯有透过直 接真实的互动,持续理性诚恳的沟通,感性热情的“拥抱”(实质关 系建立!)才能创造与期待一个没有性别歧视与暴力的详和理想的媒 体到来! 作者简介:詹景岩,是兼具低收入劳工阶级与社会运动双重角色,从 事社会运动多年(主轴为媒体改革。)后现身投入同志运动近五年, 现为台湾唯一官方电台同志节目主持负责人,亦担任商业新闻电台记 者和同志节目主持人,同志公民电子报主编,目前为台湾同志人权协 理事长。年35岁,无婚!) 台湾同志人权协会联络电话:0931-801528。 电子邮件信箱:egg999@ms31.hinet.net ────────────────────────────── 【历史回顾】 ◆ 中国大陆同性恋浮出水面 ·万延海· ◇ 1981年 《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恋现象的文章, 认为同性恋是奇异的,但是是否病态还没有定论。(张明园目前是中 国精神科学会的主任委员,目前该学会正在修正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 准。同性恋是否病态的问题已经引起该学会内部的讨论。) ◇ 1985年 《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认为同 性恋不是疾病,但是属于少数,认为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 少数人。(阮芳赋先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民众性知识普及 教育的学者,也是同性恋权利坚定的支持者,目前旅居美国。) ◇ 1990年 顾学琪在上海对111男女同性恋者进行调查,并在次年发表报 告。同年,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案访谈式 研究,分别在国内和香港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的世界》。 ◇ 1992年 年初,安徽两名女子同居事件受到公安部宽待,公安部在答复安 徽省地方政府的意见上说,我国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原则上这类 案件可以不受理。最高警方的意见被新闻媒体报导为中国同性恋合法 化。同时,国际人权组织也将这个案件理解为中国同性恋合法化的标 志。 11月22日,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艾滋病求助热线开展“男人 的世界”文化沙龙活动,交流同性恋文化,增加同性恋者社区对艾滋 病的防范意识。1993年2月14日,“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在 北京海马歌厅举办情人节特别活动,媒体广为报导,标志着中国同性 恋现象的公开化。卫生官员说,公共卫生运动需要考虑同性恋者的存 在,而警方官员说,中国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只要不违犯刑法, 警方不干涉。 1992-1993年,多个报刊电台进行了有关同性恋的报导 和讨论。 潘绥铭对北京等四个城市同性恋者性行为进行取样调查,该项目 是国家艾滋病委员会的研究项目。 ◇ 1994年 北京爱知行动项目建立,编辑《爱知简报》,在男性同性恋者和 双性恋者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和安全性教育工作。爱知行动网站: http://www。aizhi。org。 张北川所着50万字的《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全 面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 12月,“艾滋病和特殊性问题研讨会”由邱仁宗主持在北京召 开,发表支持同性恋者的政策建议,送交政府有关部门和立法机构。 ◇ 1995年 方刚发表《同性恋在中国》和《艾滋病逼近中国》,对同性恋社 区和推动同性恋者权利的工作,进行了大量报导。 1994-1995年,海外媒体大量报导中国大陆同性恋者的 情况。一个叫做“中国彩虹”的北京同性恋组织1995年6月向海 外媒体发布同性恋解放公开信,引起海外关注。 世界妇女大会前后,北京男女同性恋者开始酒吧聚会,同性恋酒 吧开始出现。 ◇ 1996年 6月起在香港先后出版了大陆同性恋者自述、短篇小说集、同性 恋题材的长篇小说《我们活着》、《他他她她的故事》、《好男罗格》、 《桃色嘴唇》、《三角城的童话》等。 北京爱知行动项目开展中国精神医学专家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 并积极活动,推动同性恋的非病理化运动。 一部同性恋纪录片拍摄完毕,并参加国际同性恋电影节。 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拍摄完毕。 12月,香港同性恋组织召集全球华人同志大会,内地同志代表 参与。 ◇ 1997年 北京男女同志热线开通,呼机号码:北京68338800呼99575。 9月,大陆留学北美的学生学者组织“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 究会”,编辑中文同性恋网络杂志《桃红满天下》,并为推动同性恋 的非病理化做了大量贡献。《桃红满天下》网站: http://www.csssm.org。 大陆留学北美的女同性恋者组织“紫凤凰”成立。 吴春生在美国建立“全球华人同志联盟”,并于1998年召集同志 会议,随后该组织不再活动。 张北川工作组开展同性恋调查。 10月1日,新《刑法》开始实施,流氓罪作为类别被取消,传 统上包含鸡奸(通常用来针对男性同性恋者之间的一些行为)的罪名 不再存在。“流氓”成为“同志”。 ◇ 1998年 北京“柠檬树咖啡屋”开张,每周六举办同性恋文化讨论,极大 地推动北京同性恋者社群意识。 8月,全国男女同性恋者积极分子在北京秘密聚会,商讨同志工 作。 10月,全国女性同性恋者在北京公开聚会。 大量同性恋者网站或同性恋友好网站开始出现。 山东青岛医学院性健康中心开始出版《朋友》通讯,开展关于同 性恋的理解和艾滋病教育活动。 ◇ 1999年 2月,《同性恋在中国》作者方刚受到起诉,法庭一审判决有关 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说辞引发同性恋社区的强烈反弹;二审判决中,法 庭取消了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说法。 大陆女同性恋者简报《天空》出版。 国内外报导大陆同性婚礼。 ◇ 2000年 11月,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和《朋友》通讯编辑部联合召开同 性恋和艾滋病教育研讨会,关注同性恋人群中的艾滋病预防问题。 11月,歌手毛宁被刺事件引发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积极讨论。 12月20日晚八点零五分,在中国内地颇具影响的湖南卫视 《有话好说》节目推出“走近同性恋”专题,邀请男女同性恋者各一 名(作家崔子、画家石头)和社会学家李银河来到现场,和观众一起 探讨对同性恋的认识,在将近46分钟的节目里,现场反响热烈。 (参见《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第26期44-46页) ────────────────────────────── 【信息天地】 ◆ 家庭观念再定义:广告展示同性伴侣 ·朱迪丝·斯古尔曼· ·郑拓 翻译· “我们是一家!”约翰·汉考克保险公司的广告展示两个家长怀 抱着一个刚从柬埔寨领养来的婴儿,画面上的双亲是两位女士。 米切尔·金家具公司在一份杂志上的广告词里写道:“每个孩子 都应该有在家的感觉。”图片里,一个微笑的金发幼儿坐在一个微型 酒吧椅子上,他的双亲身着便装,赤着脚倚在沙发上,微笑着看着幼 儿──这对双亲是两位男士。 电视广告里出现过耳聋的顾客光顾沃马特超市,印刷媒体上出现 过坐在轮椅上的模特,现在有孩子的同性恋家庭已经成为广告世界里 有待开垦的新疆地。 全国广告业者协会的发言人丹·贾费说:“社会越来越多样化, 也越来越复杂。”虽然每个公司设立了自己的广告标准,“但一个共 同的趋势是:更多地显示妇女、老年人、文化多样性的社区和任何其 他不普通的人。”他说。 “这些广告展示的双亲是那么正常,既没有青面僚牙,也没有头 上长角,这足以使人感到震动。”同性恋反诬蔑联盟(GLAAD)的娱 乐与媒体负责人斯考特·西奥民补充道。 米切尔·金是北卡罗来那州的泰勒斯韦尔家具店的主人,他声称 自己广告的目的就是要“扎眼”。“事实上,我们就是要引起人们的 注意。”他说。 这则广告先是登在《纽约时报》杂志上,之后又载于《家庭与花 园》和《都市家居》,最后出现在同性恋杂志《声音》里。 “家庭就是家庭,”金说,“从这个含义上讲,这则广告绝对有 意义,这是最令我骄傲的广告……我们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来冲破传统 的束缚。” 他说人们对广告的反应绝大多数是赞同的,但还是有一些人不希 望看到类似的广告。 “美国人已经对电视上和白宫里无休止的色情感到麻木了,”保 守派杂志《全国评论》的评论员杰克·法奥勒说,“越来越多的昨日 禁忌已经被打破。这对我来说是不是一种冒犯呢?我看是。” 约翰·汉考克的那则显示两个家长在机场与她们新领养的孩子相 会的广告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它是在夏季奥运会期间播出的。 约翰·汉考克的广告有其“反映真实生活的历史传统”,公司主 管通信的副总裁史帝芬·波盖说,“越洋领养孩子在人们眼里已经越 来越普通了,不管孩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成为家庭的一员,我们的产 品都会有帮助。” 波士顿的广告公司HHCC制作了这则广告,那些看到过这个广告的 早期版本的人说,它本来还要更公开。 “你将是一个好母亲。”其中一个女人在广告快结束时说。“你 也一样。”她的同性伴侣答道。但是在后来的版本中,这些对话被删 掉了。当一个女人吻孩子时,最后的对白变成了“我们是一家”。 广告虽然以一对女同性恋伴侣为主人翁,但它并不仅仅以同性伴 侣为目标人群。 “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广告以特定人群为对象。”波盖说。相反, 理想的约翰·汉考克顾客是“富裕、受过教育和有可随意支配收入的 人”。 一个由唐纳德·威尔迪蒙牧师领导的基督教保守组织“美国家庭 协会”敦促读者向约翰·汉考克的网站发信,要求其“停止向我们的 孩子提倡同性恋,并告诉公司,这个对美国家庭结构的猛烈攻击将会 严重影响顾客现在和未来对保险公司的选择。” 显示同性家庭的广告直到最近才在主流媒体里出现,一些家长对 此表示欢迎。 “我从来没有在广告中看到过男女同性恋家庭,”住在纽约上西 区有两个男孩的同性恋母亲莱斯丽·道依治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 这将使他们觉得安心,感到舒服。”她是指广告中将同性家庭描绘成 正常普通的家庭。 有同性角色的广告早在同性出版物中早已是家常便饭了,但在八 年前,当宜居家具店刚刚打入美国市场时,过高地估计了美国大众的 承受能力,它在一个短命的电视广告中描述了两个男人一起购买餐桌。 但从那以后,电视和流通量很大的杂志就开放得多了。 五十玲车最近在一个主流媒体中用网球明星玛蒂娜·娜芙拉蒂诺 娃作广告,而娜芙拉蒂诺娃是名公开的女同性恋者。 GLAAD的西奥民说,虽然描述同性家长的广告还很稀少,但障碍 物已经一个个被突破。他认为下一个前沿将会更具争议性:反映年轻 同志利益的广告。 (转载于《纽约日报》2001年1月9日) ◆ 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也可能从事高危性行为 据路透社1月26日报导,一份针对女同性恋者和女双性恋者的 调查报告表明,她们每月发生多次性行为,并在行为中涉及到体液交 流,但很少有人对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染疾病加以防范。 这份由美国罗得岛布朗大学医学院的卡丝琳·莫罗博士和珍尼弗 ·奥尔斯沃斯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发表于2000年12月的《男女 同性恋医学协会学刊》中。 研究者从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妇女医疗机构中征集到504名妇女 的问卷。这些人中,87%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者,13%自我认同为 双性恋者。88%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至少有一名女性性夥伴,这些 人中27%的人有过多个性夥伴。17%的人表示在去年曾有过一个 男性夥伴,其中32%的人有多个男性性夥伴。 女双性恋者有多个性夥伴的可能性超过女同性恋者,但以往的调 查表明,两者在艾滋病毒感染方面差距不大。 19%的人表明有主动的口交行为,20%的人从事可能引起出 血的性行为。26%的表示以前曾得过某种性病,这比以前的调查数 据增大了一倍。 尽管如此,84%的人相信她们不会染上艾滋病,只有21%的 人曾提议进行安全性行为。 莫罗和奥尔斯沃斯在结论中写道:“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倾向就对 她们不加重视,或者假想女女性接触不会传染疾病,这将使针对这个 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面临困难,从而为艾滋病的传播打开大门。” ────────────────────────────── 【桃江连程】 ◆ 同志光荣榜 ·石 洋·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古希腊哲学家,其弟子柏拉图在 《会饮篇》中如实地纪录了苏格拉底对同性恋情的坚定捍卫。 2)亚历山大帝(公元前356-323):这位来自马其顿王国的年轻君 王征服了包括现代印度在内的大片土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 事统帅之一。路经特洛伊古战场时,亚力山大向阿喀琉斯的坟墓献花, 爱将赫费斯提翁则同时向帕特洛克罗斯的坟墓献花,两人借希腊传说 中的同性伴侣表达相互之间的恋情。 3)达芬奇(1452-1519)与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 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巨匠。他们在作品中表现男性美的同时,对男模特 也情有独钟。米开朗基罗写给同性情人的大量情诗,后来在出版前全 部被改为女性称谓。 4)德拉西乌·伊拉斯莫(1467-1536):荷兰基督教学者,同性恋 情的失败使他离开了修道院,尘世的经历促使他重新修释基督教,将 人文主义融入了新版《圣经》,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被称为“人 文主义之父”。 5)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散文家和哲学家,其《散 文集》具有精辟理智的见解和冷静雄犀的笔调,成为人类文学史和思 想史的重要著作。培根创建的实证思想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他也因 此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6)松尾芭蕉(1644-1694):江户前期的徘人,有“日本的李白” 之美誉。他通过在各地的旅行,形成了独自思想体系,使本来属于庶 民阶层的徘偕变成了纯文学,提高了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晚年又 重新回归庶民性。 7)尼古拉·果戈理(1809-1852):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为《死 魂灵》。他接受牧师的建议,试图通过绝食来驱除内心的同性恋倾向, 结果体竭而死,年仅43岁。 8)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著名民族诗人,在《草叶 集》的增订版中加入了表达同性爱恋的诗集《芦笛集》,但迫于社会 压力,将诗歌中的许多男性称谓改成了女性。 9)佛罗伦丝·南丁格尔(1820-1910):这位孱弱女性的不懈努力 使人们开始重视伤病人士的健康,她也因此被誉为“护士之母”。每 年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代表全球护理界的最高荣誉。 10)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代表做为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悲怆”交响曲》等, 被誉为“俄罗斯之魂”。因同性恋情的败露而在英年被逼迫服毒自杀。 11)乔治·桑塔亚那(1863-1952):着有《怀疑与动物信仰》、 《存在王国》、《理智的人生》等哲学巨著,被称为“哲学诗人”, 在自传体小说《最后的清教徒》中道出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哈佛 大学哲学系任教时,其不折不扣的单身状况令学院领导大为不满。 12)格特鲁德·斯坦(1874-1946)和艾丽斯·托克拉斯(1877- 1967):斯坦为流亡巴黎的美国现代派作家和女权主义思想家,她在 巴黎主持的文艺沙龙提携了当时初出茅庐的海明威和毕加索等人。斯 坦根据其私人秘书兼情人托克拉斯的经历写就了《艾丽斯·托克拉斯 传》,成为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托克拉斯临终前皈依天主教时,向 牧师问道:“这样的话,我死后能够见到斯坦了吧?”这段忠诚爱情 被《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五大罗曼史”之一。 13)E.M.福斯特(1879-1970):中国读者通过电影《印度之 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认识了这位英国作家。阶级平等的思想 贯穿了福斯特的所有长篇小说。在半自传体小说《莫利斯》中,两位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男子冲破樊篱,同奔绿林,找到了爱情的归 宿。同性恋短篇小说集《生命来临》也在他死后得以出版。 14)弗吉尼亚·吴尔芙(1882-1941):英国现代派女作家,为同 性情人写下了幻想体小说《奥兰多》,成为“文学史上最长最迷人的 情书”,论著《自己的房间》为女权主义思想做了经典阐述。 15)约翰·凯恩斯(1884-194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其“政 府支出”的主张使世界经济走出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剑桥大学“布 鲁斯布里集团”里的活跃人士,该团体主要由同性恋和双性恋自由派 知识分子组成,其中包括福斯特、吴尔芙和历史学家列顿·斯特拉奇 等。 16)伊莲娜·罗斯福(1884-1962):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 的夫人,致力于关心妇女权利、世界和平和贫困人群,与女记者罗莉 娜·希柯克保持了多年的爱恋关系。二战结束后,伊莲娜投身于联合 国的建设。 17)T.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人,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巧妙地发动阿拉伯部落,在北非沙漠取得辉煌战果。大卫·里恩 在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对他的军事生涯做了生动展示,但避而 不谈劳伦斯与阿拉伯青年阿曼德之间的的同性爱恋。 18)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从语 言的角度探索哲学,开辟了二十世纪哲学发展的新路。早年曾师从罗 素,但两人很快演变成学术同辈,罗素曾坦言,维特根斯坦在数理逻 辑方面的卓越才智将他赶出了这个领域。 19)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890-1950)和鲁道夫·纽里耶夫 (1938-1993):本世纪最伟大的男子芭蕾舞大师。尼金斯基是二十 世纪初现代芭蕾的开创者,纽里耶夫冲破了女演员的足尖垄断,使人 们重新领略了古典芭蕾的男性魅力。 20)塞格·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著名导演,代表作品包 括《波特金战舰》和《伊凡雷帝》。三十年代在墨西哥拍片时,因同 性恋情暴露而被苏联政府召回,结果与女秘书匆匆结婚来加以掩饰。 21)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1898-1936):本世界西班牙最 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作品中强烈谴责基督教会的虚伪,呼吁对妇 女和贫困者的同情,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之魂”。西班牙内战初期, 为佛朗哥军政府所不容而遭到枪杀。 22)格丽泰·嘉宝(1905-1990):默片巨星,因不满好莱坞好色 巨头的频频骚扰而在盛年时退出影坛。 23)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态学家。1961年,她发 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农药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 破坏,矛头直指全球化工集团,此举标志着全球绿色和平运动的开端。 在临终前,她特意叮嘱同性情人销毁两人之间的全部来往信件。 24)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本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之一,代表作包括《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 上的猫》等,对同性恋的压制往往是其作品中人物悲剧的根源。 25)阿兰·图林(1912-1954):二战期间,因成功破译德军的密 码而被誉为“无名英雄”。其发明的图林机是现代电脑的雏形,他也 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因同性恋情败露而倍受迫害,最后吞毒 自杀,年仅43岁。 26)本杰明·布雷顿(1913-1976)与彼得·佩尔斯(1910-1986): 布雷顿是本世纪英国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彼得·格拉姆》、《比利 ·伯德》和《魂断威尼斯》是不仅是现代歌剧的代表作,而且带有强 烈的同性恋色彩。佩尔斯是布雷顿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并被公认为 布雷顿声乐作品的首要诠释者。在多次演出中,佩尔斯担任独唱,布 雷顿为钢琴伴奏。1976年,布雷顿躺在佩尔斯的怀中,凝望着北海与 世长辞。十年后,佩尔斯去世,被安葬在布雷顿的墓边。 27)莱昂纳德·伯恩斯坦(1918-1990):本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 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之一,其音乐剧《西城故事》长演不衰,并为海 顿、勃拉姆斯和马勒等人的交响曲做出了经典演绎。恩师兼同性情侣 阿朗·柯普兰称他与智利女演员的婚姻“纯属装模作样,自欺欺人”。 28)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作家兼民权活动家, 着有《到山上去说吧》和《另一国度》等长篇小说及大量杂文。六十 年代曾率领黑人代表团与美国政府展开对话,但由于其同性恋身份而 遭到其他民权活动家的排挤。 29)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其研究涉及医学、历史、语言学、政 治学等领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思想家”。他视同性恋为“创 造力的源泉”,并坦承“我这辈子对于知识的全部追求就是为了吸引 漂亮男子”。 30)伊斯迈尔·默谦德(1926-)与詹姆斯·艾佛瑞(1928-): 来自印度的默歉德在美国加州就读时,认识了电影专业学生艾佛瑞, 这对艺术伴侣在长达四十年的爱情生涯中,携手创作出《波士顿人》、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舍》和《长日将尽》等文学电影 佳作,默歉德-艾佛瑞公司也成为精品电影的代名词。他们根据福斯 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莫里斯》被誉为“同性恋电影的珠穆朗玛峰”。 31)大卫·格芬(1943-):美国音乐界和电影界巨头,资产总额 高达15亿美元,其主持的梦工厂电影公司在近年内推出了《美国丽 人》和《角斗士》等著名影片。格芬一直为妇女、有色人种和同性恋 者等弱势族群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32)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1956-):本世纪最伟大的女子网球 运动员,来自捷克。她宁愿失去巨额的广告收入,也不愿隐瞒自己的 性倾向。 33)奥弗拉·哈扎(1957-2000):以色列著名歌唱家,歌迷跨越 全球。她将希伯来民谣结合现代节奏,唱出了传统压迫下妇女要求自 由的心声。2000年,她的去世使以色列举国致哀。 34)格雷格·洛加尼斯(1961-):本世纪最伟大的跳水运动员之 一,在1984年与1988年奥运会上,囊括男子三米跳板与十米跳台的四 枚金牌。在自传《破水而出》中坦诚道出了自己的同性爱情生活。 ────────────────────────────── 【同人笔林】 ◆ 情人节的礼物 ·楚 钧· -奶糖- “情人节?”过去在家里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节日,但二月的 情人节在上海的校园来得特别喧闹,去食堂的路上贴满了情人节舞会、 情人节贺卡的广告。早春的细雨和冷风将画着插有小箭的红色双心的 招贴画润湿透后撕开来,让你看到,让你踩到,时时刻刻提醒着那些 还不解风情的少年:“情人节到了,情人节到了!”想到自己,情窦 初开是在去年圆月时,一直羞于言表,如果老这么埋在心里,恐怕一 辈子也没法让他猜到。这铺天盖地的小红心让少年春心荡漾,我终于 决定用情人节的机会斗胆向自己暗恋的人表白心曲。 忘不了去年第一次遇见他的情形。中秋节到了,系里为我们这些 离开父母才几个月、刚把大学的东南西北认清的一年级新生开中秋晚 会。因为班长先认识了我,于是被他抓丁派到小卖部去搬运“鲜桔水”。 “你和我抬这一箱!”我抬头看去,说话的男孩高高的,穿着半 旧的军装,大大的眼睛羞怯地望者地板,英俊的脸上泛着微红。 “没问题!”我答道。 开晚会的教室在校园的另一角,我们在清爽的秋风中走者,头上 顶着一轮皎洁的明月。 “我叫肖维柯,家里人和中学同学都叫我小柯,从长沙来的。” “你好,小柯!”他答道。 又走了两步,我忍不住笑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叫贾若朦, 老家在山东。”走下去我们都没再说话,月亮是那样圆,月光把校园 朝得一片银白,我偷望了他几眼,心里不禁叹道,这小伙真帅!整个 晚会非常热闹,同学们又是唱又是跳,而我这位新朋友只是静静地坐 在一角,时不时拍一拍手附和一下。 从那以后,我和若朦越来越熟,最后总是结伴自习,一起看电影, 一起到学校后门买茶叶蛋,干什么事都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 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他的依恋,发现自己常常为一些小事和他闹别扭, 他总每每解劝,这样打打闹闹一晃到了春天。春天是一个奇妙的季节, 它用和暖的细雨和略带寒意的小风挑逗着你,让你直面内心的骚动。 我为什么受不了若朦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对自己的忽略?我为什么不 自觉地将若朦的其他朋友视为敌人?“情人节到了,情人节到了!” 情人节的海报突然让我一震,是不是我把若朦当作了自己的情人…… 情人节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和若朦约好一起去海宁路的艺术电 影院看电影。因为心里有事,我满脑袋稀里糊涂地不知道电影放了些 什么。 影片终于完了。“若朦,陪我买点东西!”,我们一起进了电影 院隔壁的一家食品店,我问道:“情人节到了,我要是有情人的话, 最好送他什么呢?”若朦笑着回答:“阿咪奶糖最好!”我于是买了 一袋奶糖,“我没带书包,你能不能帮我先拿一下。”他二话没说, 将奶糖塞进他那什么都能装的旧军裤口袋里,当我们在四川北路找川 菜馆子的时候,他一字也没再提糖的事。以后的几天,我越想越觉得 情人节的奶糖一事让我下不来台,他要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追问谁是 我的女朋友,我该怎么圆场呢?我只好尽量回避他,只到有一天晚自 习,他突然坐到我前排,回过头,递给我一个塑料袋,“要不要吃糖?” 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我的情人节奶糖么?他小子已吃掉了一半!不知 怎的,我感到脸烧灼一般地发烫,一直烫到了耳根。他也显得局促起 来,“我们出去走走吧!”当我们跨出教学楼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 又是一个明月天! -玫瑰- 快乐的日子总是显得那样平淡、那样匆匆,现在回忆起来就象昨 夜的梦境,让人无法回忆。别的都淡去了,和若朦共处的日子犹如一 起乘坐拥挤不堪的55路公共汽车去南京东路,我巴不得车挤一些, 天黑一些,这样我俩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牵着手,周围六神无主的乘客 们无奈地盯着窗外,我们却顽皮地挤捏对方的手心,心里有着说不出 的甜蜜。当车门打开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外滩。南京路上车水马龙, 琳琅的店铺争先恐后地打出耀眼的招牌,画上了粉红或金光闪烁的大 心,再用鲜花将其装点得艳丽夺目。情人节又来到了! 我们来到一个花店,忙碌的店员小姐正将一些凌乱的红玫瑰一枝 一枝分出来,插进一个极小的只能装几滴水的小瓶,再套上满是白色 小点的透明塑料纸。我问:“小姐,玫瑰多少钱一枝?”忙得有些不 奈烦的小姐头也没顾着抬:“侬自家看呀,十二块!”对一个穷学生 来说,这价钱简直和抢劫差不多,但我太喜欢若朦了,十二就十二! 不一会儿,若朦拿着一枝红红的玫瑰花和我一起融入了南京路熙熙攘 攘的人流。 在外面逛了一天,我们又回到了校园。在回宿舍的路上,若朦突 然停住了脚,“这花拿回去怎么跟同寝室的哥儿们交代?”他犹豫了 一下。“这花是我的吗?”“当然!”我不解他为什么这样问。他翻 开带着白点的塑料纸,将花从枝头上掐了下来,然后丢开枝条,将那 花朵在两手心上使劲揉错,花瓣、花蕊和花粉不一会儿揉成了红泥, “小柯你看呀,我现在满手的精子!” -巧克力- 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要和若朦分离的惆怅。因 为我马上就要去美国留学。当时国家教委规定,没有侨属关系的人不 得出国,这项政策吓得若朦没和我一起去考,但他的功课比我好,同 时我深信这项荒唐的政策早晚会被取消。我成天为一个全新的生活亢 奋着,我先出去,再帮他联系到美国,我们将同往另一个世界,在那 里两个男孩可以自由自在地相爱,自由自在地一起生活。 若朦就要去火车站回老家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和他要分 离,我感到了一丝难受,但我们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我又情不自禁 地想手舞足蹈。与他同行和送行的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我将若朦拉到 一边:“我最不喜欢送别之类的事,我就不送你去车站了!”大学生 毕业彼此道别总免不了伤感落泪,但回想起和若朦道别的情景,记忆 中真是没有一丝伤心,因为我们对未来有着欢乐的憧憬,怀着奔腾的 希望。记得若朦跑回我面前,伸出手来,我没去握,狠狠地握紧拳头 向他手心打了一拳。“美国见!”“美国见!”我们同时大笑了起来。 那离别时的笑声时时在我脑海里回荡,挥也挥不去。 这笑声伴着我在美国度过了一年半,初到美国的不适应、举目无 亲的孤独时常让我感到痛苦,但这脑海中回荡的笑声总能重新点燃我 心中的希望。对若朦来说,这其中发生的事就更多了,考试和申请学 校让他忙得焦头烂额,偏这中间又生出枝节,他不得不从单位退职, 又和父母住到了一起。但这一切都没白折腾,先是国家教委的荒唐政 策被废除。在一个早春的早上,在电话里若朦告诉我他已被美国一所 大学录取,虽然不是我这儿,但只要他能出来,其它问题都好解决! 我兴奋地往跑上街,没有目的地奔跑,和每一个过路的人打招呼!啊? 怎么街上到处扎着心状的金光闪闪的气球,原来又是情人节了!买上 一盒精美的巧克力,等到和情人见面时给他一份迟到的情人节礼物; 再买一个巨大的情人枕,因为我的小枕头对若朦来说可能太硬。过不 了几天,我从与人合住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一室一厅虽然又小又贵, 但若朦来看我时总算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电话铃响了,是在美国的我和若朦的朋友,“小柯!刚收到若朦 的信,他总算出来了!”我也高兴地附和:“对呀!”朋友接着说: “有件事想向你核实,因为太突然太奇怪了。你知道贾若朦刚刚结婚 了!”“什么?!”我一时大吃一惊!挂上电话后,定了好一阵神, 终于拨通了若朦的电话。“若朦,喜结良缘啦?!”“是的。”我楞 住了,千言万语一时涌上心头,但千头万绪又从何开头。电话那一端 传来若朦的声音:“说点什么,骂我,什么都行!”我还是说不出话 来,楞了一会儿,静静地把电话挂上了。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静静地坐了许久。我开始找回自己时,发现 自己在翻开抽屉将若朦的书信撕掉后扔进黑色垃圾袋,还有他的衣服, 他的相片,还有我为他保存的情人节礼物!慢着,这巧克力可花了我 二十多美元呢!我又将精美的巧克力从垃圾袋里捡出来。拆开来塞了 一块到自己的嘴里。房间里太闷,我推开窗子,外面是一片银白的夜 色,天上没有月亮,这白色是刚下过的雪,迎面吹来的早春的风,冰 冷冰冷的。我突然意识到,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若朦了,他随着江 南的月色和湿暖的清风来到我的生活,现在也要伴着我日渐逝去的青 春退回到江南的记忆中去。口中甜甜的巧克力开始变得苦涩,也许这 就是爱情的滋味! -贺卡- 岁月如梭,转眼我毕业了,在美国东部找了份工作,之后又遇到 了东男,东男高高的、帅帅的、静静的,普通话里带着江南的口音。 我偶尔再想起若朦时已宛如一梦,如同隔世。 风和日丽四月天,东男提出要开车出去兜风,“当然好啦,天气 真是太好了!”东男的车开了几里,一转弯,进了一条林间小道。我 还从来没来过这里,只见路旁林木新绿,树影婆娑,生机盎然。车停 之后,东男一回头:“随我来!”走过一段泥石路,再绕过一片灌木 丛,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湖,湖旁有两座中式带着长廊的亭子,只 是木头是裸露的,没有上任何油漆。湖中是成群的鸭子在游戏。东男 坐在亭子边的围椅上对我说道:“看,就把这风景当作我送你的情人 节贺卡,好不好?”他又补充到:“商店里的情人卡里写的话实在太 肉麻,真不及这风景来得传神!”我这时正陶醉在春日美景中,忽而 一想:“什么情人节?情人节都过去两个月了,我们当时都忘了,这 时候才让他给想起来?”但我没给他点破,冲他笑了一下,他也会意 地笑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和东男在一起,天天都是情人节。 过去的情人节都是我在商家提供的选择中锻炼想象力,我自己还 从来没有接受过情人节的礼物呢。我尽情地享受着我生平的第一份情 人节的礼物,眼前是群鸭戏水,远处传来林子里的莺声燕语,温馨的 杨柳风迎面吹来,头顶上是一片蓝天。不知东男猜透了我的心,还是 他自己想家了,在异国他乡,他领着我回到了江南。 ────────────────────────────── 【同人心语】 ◆ 我的同性恋经历 ·李 洋· 去年12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同志。 他说他是为了逃避婚姻压力从外地只身来北京求学,因为很寂寞,因 为渴望爱情,11月3日才进入同志圈子的。最重要的一点,他声称 他很丑。他的声明让我看到他的言语与网上其他人声明自己绝对是 “最好的”有些不同,至少多一份坦率。不管他进入同志圈子是否真 正为一个月,也就是说他标榜自己为一个不诸GAY事的新手(据说同志 圈子里的人一般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忘形于江湖的老手,因为老 手总给人虚伪、狡诈、玩弄感情的感觉,而且同志圈子本就是个良莠 不齐、藏污积垢的是非之地)。 我在给他的回信中说,一个人的形貌不是重要的,倚于表象靓丽 的感情无异于建立在流沙上的大厦,经不起岁月的涤荡,随时有坍塌 的危险,而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学识才是创造生活缔结爱情的根本。 我的这些发自内心的话据说打动了他。1月6日,他在给我的回信中 说:“看到你的信,我很感动。我进入我们的圈子后,和一些网友见 过面。但那都不是在寻找真情。这个圈子带给我的都是打击,是你第 一次让我看到曙光。昨天看到你的信,我想了一天,今天也做了一个 决定。所以我晚上来告诉你我的决定:亲爱的晓军,你能给我爱吗?” 他并且在同一天中发来的第二封邮件中用上了诸如“我爱你、好想一 生陪着你”的字眼。 尽管这些诱人的字眼说出来太快,但我忍不住要为之心动,以为 我追求的爱情会停在他的港湾了。我们的邮件越来越频密,有时一天 就有好几封,那时早上上班之前和晚上下班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发 他的邮件。被那虚拟的幸福世界包围的同时,我仍然理智地提醒自己, 网络并不等于现实,网络间美丽的爱情童话往往会被冷峻的现实击碎, 因为网络间可以修饰与掩盖的瘕疵会被真实的面对揭穿。我告诫自己, 千万不可被迷陷网络,自己伤害了自己。我直截了当地提出要与他有 一个明确的进一步关系,就是勇敢地走进现实生活。与其说我用的是 一种“对彼此、对感情负责任”的说法,倒不如说是一开始我就在试 图保护自己的感情不受伤害。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带给我们机会的 同时,也会因为他的隐匿和便捷伤害着我们自己对爱情的信心。 而责任感,在网络间、在同志间价值几何? 当然,这是我经历了这场根本算不上网恋的网恋后得出的结果。 他接到我提出要求见面的邮件后,先是以他相貌丑陋怕见面会让 彼此尴尬为由推辞,后又在邮件中说,现在舂节已近,我已定好后天 的火车票回家过年。等过完年后我就回到北京。既是现在不是春节, 我的想法也是:我现在不和网友轻易见面。我寻找的是长久、真诚、 相依相伴的爱人。我们也可以通过春节的假期,让书信把我们联系在 一起。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增加我们的了解,二来我想让我们的感情升 温。所以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我想只要彼此真诚,我们会有一个灿 烂的明天。 随后他又在发来的标题为“我长得很‘自卑,可我活得不自卑” 的邮件中说:“我知道你珍惜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现在有一句话收 回:即是现在不过舂节,我也不和网友轻易见面。 我不是不敢面对生活和现实。我和任何网友见面,我也从没认为 自己长的一般而自卑。我说我怕你和我所见的网友都一样,只是以貌 取人。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美和向往美,但我从不认为帅哥就是我终生的 依靠。如果因为我的一般而找不到依靠的话,我‘宁缺毋滥’!” 他总是把“春节”打成“舂节”,可能他们兰州人的口音就是这 样,而且他肯定是用拼音输入法给我写的这封邮件。我不禁笑出了声。 几天以后,他返回北京,当天晚上打来电话说明天就想见到我, 让我给出见面地点和时间。我约好第二天见面的具体事宜,憧憬着和 见面时的那一激动不已的时刻。 第二天下午三点,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我提前几分钟赶到。正 点的时候我给他打去手机想告诉他我已到。他的电话嘟嘟响了两声被 人为掐断。我不以为然,可能他路上人多,不方便接听或是别的原因, 但我没有想到我会被拒绝接听。三点十分左右,他仍没出现,我一向 认为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先决条件,如果连信用不能遵守,何谈 品格高下?就算车子被堵在路上,也应该主动告诉我一声的呀?也罢, 既来之,则安之,我就要等着看看这在邮件里甜言蜜语的人到底是怎 样的一副面孔。又等了一会儿,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按捺不住给 他打去电话,电话同样被掐断。我大惑不解。连着重拔了好几遍,电 话再也无法打进。此时的我,被一种受嘲弄的情绪愤慨着,这是我第 一次被人以这种方式耍骗。我在想,就算我们见面真的如他所说,彼 此很失望,哪怕是我让他失望,总该有个说法呀?再说,同志之间的 交往一定要非爱即性的才有“感觉”吗?为什么同志之间不能坦然一 些、阳光一些坐到一起,像我们和同事和兄弟之间一样自然磊落地交 往呢?正是这种阴暗龌龊的心理让同志之间芥蒂丛生、各怀鬼胎。我 差点决定回去后用这种话来骂他。 后来,我突然认为,是不是他在某个我不曾注意到的角落已瞧见 了我,而我确不合他意,为了省心干脆来个不理不睬扬长而去呢?也 许真是怪我自己,没有一幅让他一眼看中的好脸庞吧,这一面之交的 定夺无非就是脸庞的俊丑罢了。唉,既如此,那也怪不得人家,父母 生命,由不得我呀。 决定最后一遍给他打一次电话,告诉他我决定回去了,虽然我此 时已确认他已先用行动告诉我不会见我。然而,我被告之,他的电话 已关机,我已没有向他说明的机会了。 有了后一种想法,心中的气恼已慢慢平息,回到家里联上网,把 原来准备好骂他的那些话全换掉,给他发了一封题为“问询”的邮件。 我说,我只想只知道一个原因,请你务必真实地告诉我此事件的原因, 以便让我有目的纠正自己的缺点,在往后的交往中给自己增长一些信 心。我的态度向他说明我仍然是真诚的,我还没有怪他。 等了一天,他没有回信。我说,好了,我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 的全由他了。 又等了一天,他没有回信。我说,只有人负我哪有我负人? 第三天,他回了,回了三封。三封内容相同。 “对不起。其实我是一个很花心的人。我那天晚上给你打了电话。 你说第二天见我。那天晚上我耐不住寂寞。随后又从网上看到一个传 呼,我便联系了他。我晚上和他在我们寝室做爱。第二天他提出问我 要500元钱。我听了很生气。我说:“你昨天为什么不说你是做鸭的。” 他说:“你也没有问啊”。我说:“没有。”他说:“那不能让你白 做”。我说:“那怎么着”?他说:“事情弄大对你可不利。现在在 你的寝室”。我说:“那又能怎么样”。他说:“我让你吃不了兜着 走”。我赶他走,他不走。我最后打了110。警察来了把我们都带走了 ……我在警察局呆了一天。”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感谢,他让我对同性恋有一个新的认识,哪怕 这种认识有些使人惊悚,但它是真实的,我不是一向要求真实的面对 吗,看,这就是,就是这样。 我随即给他回了一封邮件: “哦,原来这样,还好,不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让你受了委屈!! 奉劝你二句话: 1、三个月后去医院检查一下HIV。 2、游戏人生终将被人生惩罚。 好自为之。” 我又看了一遍他最后发来的这封邮件,居然每句话的后面都是句 号,在不是打句号的地方。 (转载于《e行为》网站) ────────────────────────────── 《桃红满天下》网址:http://www.csssm.org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 邮政信箱:P. O. Box 2221 Falls Church, VA 22042 U. S. A.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 编辑:杨青 有家 网络维护:蓝波 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