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伦理
各司其安的和谐 .new.
我看同志结婚 .new.
真切如己──看《走台秀》有感 .new.
看沈阳母女的超女表演有感 .new.
不为玛丽所动
帮助同性恋者,就是帮助自己
同志婚姻杂想
从中国传统家庭看呼吁同性婚姻合法化
无知、无畏与无耻
绝对道德标准与社会压制
从共产党员到基督徒
同性恋思想笔记
反对同性婚姻的十个理由
再谈宗教是与非
一块方便的遮羞布
从痛苦到接受──一位同性恋者父亲的心路
旧书桌前的所思
何谓正面健康的同志形像?
走出异性婚姻的困境
孤独不是欺骗的理由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驳“同性婚姻乌云论”
不仅仅是亲情融化了教条──西班牙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启示
不仅仅是亲情融化了教条──西班牙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启示
洋娃娃实验的启示
健身房里对后殖民主义的胡思乱想
兼爱、教皇和同性婚姻
我对同性恋的认识
说说自我不和谐
理解他人
对同性征婚报道的一点想法
旧时婚姻并非爱情的香格里拉
同性恋关系所获得的幸福值与异性恋一样
谈谈教会反对同性婚姻之荒谬
萨特:《小偷日记》序
叛国者、小偷与同性恋者──热内访谈
中央电视台《同性恋:回避不如正视》节目全文
解读CCTV播出“同性恋:回避不如正视”节目
密尔出走之后──关于女同性恋生存文化状况的随笔
颠覆后的自由──读让·热内的《小偷日记》有感
爱是共同的语言(之二):对性取向差异的几点思考
爱是共同的语言(之一):对性取向差异的几点思考
同志教徒与同志婚姻之同识
哈姆弟兄向同性恋追星族致谢
从鸟举鱼儿的善意说起
同性恋是丑闻吗?──从麦克里维州长辞职说起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新解
为什么同性恋者找伴难?──一个统计学的解释
文艺随笔之十三:回头是过?
权利观念与心灵的与时俱进
不一样的哀悼──写在里根辞世之时
异性恋者,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个性与品质
同性婚姻会导致伦理滑坡吗?
揭开性与爱的本质
爱的数理箴言
关于道德、责任和同情──从男同志结婚的问题说起
文艺随笔之九:知己如黛玉
我的一次宗教经历
我看同志结婚
亦问世间性为何物?
一)万花筒里的性镜象
二)杂谈肛交是一种返祖现象
三)从克林顿和莫妮卡口交说开去
四)空间效应的启示
五)展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八卦理论
六)一和零:这数字化的世界
蜘蛛女和蛤蟆王子
乱弹《黑客帝国》
同性恋仅是“两情相悦”的自由吗?
感谢我的家
一个内心充满偏狭和仇视的人类“丑恶标本”
──从石原慎太郎对同性恋的歧视言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什么?
同性婚姻会使人“被迫成为同性恋者”吗?──与杨建葆先生商榷
禁声的无奈
顾虑“潇洒”
婚期来临时的思索
聊现实
单身也是一种积极的选择
电话厅变迁的启示
回归现实的爱情──有关同性伴侣关系的现实考虑(2)
谈谈以偏盖全的认识误区──从布莱尔事件所想到的
为什么要拒绝肛交
健康、心理、道德、审美观和性行为方式
拒绝肛交的意义何在
附:《为什么拒绝肛交》引起的讨论选登
“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根和对非异性恋者的讨伐
文艺随笔之六:理解逝人──从张国荣之死想到的
中国餐馆里的联想
从中国城的黑死病谈起
文艺随笔之四:时势造《英雄》
文艺随笔之三:英雄所见不同──解读《英雄》
牧师+医师:心理学介入──访《乐在生活》心理工作室首席咨询师王智
文艺随笔之一::理解与鉴赏
转变观念,总要有人先行──访李银河教授
性倾向与反腐
性存在:一个新词一场革命
社会学家公开国民性生活调查
中国爆发性革命
同性爱亚文化的建立
半个天堂的迷惑
宽松有利于稳定
谈谈话语权与公信力的重要性
多一些自我批评和接受批评的勇气
重读《论雷峰塔的倒掉》有感
谈师永刚的困惑
“公序良俗”与个人权利──《沃尔芬登报告》的启示
有感于同性恋居住区
继续解构“洋白老配亚洲小生”
同性恋、艾滋病与社会
程砚秋和周信芳倒仓的启示
对《“洋白老配亚洲小生”探因》的争论
难为人妻
校风巡逻队
“洋白老配亚洲小生”探因
闲谈同性恋
透视蓝宇俱乐部
毛宁事件是中国社会宽容的风向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主流文化?
毛宁应承担民事责任吗?
谈“问题明星”的上岗证
从棕色袋歧视说开去
喜新厌旧,真的天理难容吗?
同性伴侣关系需要创意
让超前意识为我们“净脑”
朋友、脸面和情面
浅谈社会关系对于稳固伴侣关系的重要性
同性恋、道德和自然规律
灰狗汽车上的联想
中国是同性恋的半个天堂──李银河访谈录
罗杰·斯格拉顿的反方观点
无知的迫害
同性恋文化与权益进步
反驳《同性恋是畸形人类情感》一文
谈谈“终极情感”
附:同性恋是畸形人类情感
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
父母亮相时
面对自我局限
在直人中间
罗素的启示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同性爱
同人之妻
同性恋何以能够作为一个道德问题出现
包容不同
契约的温情
苦恋的瘾惑
我们老了怎么办?
一对同性恋人回答记者的六个问题
亦父,亦师,亦友──痛失陈仲舜老师
自律:苍白的呼吁
华盛顿的中国“桃红”
从毛宁事件和非病理化看同性恋在中国
选才还是选美?──评中国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中的弱者歧视
同志生命的骄傲
探索友谊的生活方式──福柯谈同性友谊
性意愿的社会化胜利──福柯谈同性关系
我对“同志”一词的看法
性、暴虐与宗教──与萨德对话
中国新婚姻法引发社会争论
海外中国同志社团建设的几点感想
一夜情,同性爱的尴尬
假凤虚凰
中国同志在海外
从科学和文化的层面上来探讨同性恋
同志是穿越时空的未来人
从性别和种族歧视看酷儿理论
同志话题,举一反三──读周华山《后殖民同志》
湖南卫视《走近同性恋》
同性恋作为试金石
与二言切磋
《朋友通信》项目组讨论
透视同志恋爱症候
中国实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现实意义
我们如何面对同性恋和他们的权利──不是故事的故事
关于同性恋婚姻之我见
同性恋值得借鉴──画家石头访谈录
美国之音访谈录
宽容不是专制同谋的代名词
爱人的缺点
我看渔场
同性恋、基督教与仇恨──美国有线新闻网关于谢泼德之死的电视辩论
不育无过
一个恐吓人心的虚无假设
同志出国的利与弊
创造爱的载体
亚文化与同性恋文化之我见
张越访谈录
有感于罗素谈禁忌
《有感于罗素谈禁忌》读后有感
同性恋解放的实质是自身的自我解放
尊重各人的自我阐释权┄┄从胖而美说开去
认同与面对──一封写给朋友的信
相对与绝对──平议同性恋
逆境成材
自由思想的十诫
理智与情感──从克林顿的绯闻说开去
同性恋与解放思想
生活与磨合
几点看法
超越激情
浅谈同性恋关系的脆弱性
我看帅哥
如何面对不良玩笑
戴安娜与艾滋病人
思想·情操·素质
我的观点──谈同性恋和《北京故事》
尊重与支持
我为什么活着
但求沟通
假如同性恋是一种选择
杰西·杰克逊谈同性恋
同性恋与道德
可爱的生命
吵闹村的孩子
对待同性恋的几种态度
叫同性恋太沉重?
爱在身边
面对敲诈怎么办
一位美国母亲就同性恋问题答中国听众
看看这个世界的眼神
以平常心看待我们
与《以平常心看待我们》的作者商榷
父母的追悔
同样的你,同样的我
走过春天,走过自己
生命的美和美的生命
性的“少数民族”需要平等的对待
谈谈对同性恋的误解
一个值得正视的社会问题
我的一点看法
为《一则广告》发笑
论同性恋之争
你言我语她思(一)
关于同性恋的几个问题
同性恋对社会构成威胁吗?
图图主教谈同性恋
断袖
我的男朋友
哪些异性恋者更可能怀有“同性恋恐惧”
我看同性恋
同性恋恐惧与异性恋主义
同性恋和我一样
假如孔子是女人
特里萨修女和爱的哲学
同志无祖国
中国同性恋议题政治化和非政治化之探讨